任正非最新讲话专题:处处闪耀毛泽东思想的影子
原创 公子小羽 栩然说 2022-08-26云阿云智库•标杆华为
导读:众所周知,任正非是“毛派企业家”的典型代表。早在部队期间,任正非就被评为“学毛标兵”,对他影响最大的系列书籍便是《毛选》;在创建华为之后,任正非的很多经营管理智慧,都有着“毛泽东思想”的影子。
文 | 赵清 栩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1
近几年,我们总能感觉到有一种情绪在人群中蔓延——焦虑。
大家的日子好像都不好过,并不是某一行业、某一区域、某一人群的日子不好过,而是大范围行业、区域、人群的日子都不好过。
从宏观整体局势来看,全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在显著增加。
宏观经济会影响到微观的现实生活,表现的形式便是社会内卷化、经济不景气,很多人都面临着收入下降、生活成本增加甚至失业的窘境。于是,焦虑的情绪便随之而来。
引发大众焦虑的另一个原因,便是网上经常出现一些“月收入轻松上十万,年收入轻松上百万”之类的帖子,让人感觉满大街都有暴富的人,而自己拉低了平均收入。
且不说这些帖子的真实性,但从大环境来看,这就好比在寒冬腊月时节有植物茁壮成长一样,即使有,也只是极个别,并不具备普遍性。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当下并不应寻求所谓的暴富机会,而是需要思考如何应对未来可能的艰难时刻。
就在这几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的最新讲话《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在网上火了,任正非对未来几年经济大环境的预判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任正非在文中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客观来说,任正非所说的“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才是我们未来将面临的情况。
毕竟,作为民族良心企业家,任正非一直以来都提倡“求真务实”的态度。更何况,他对大局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到华为未来几年的战略布局,这些一定是经过了充分的调查、足够的分析之后才得出的结论,马虎不得。
任正非一直是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早在22年前的2000年,他就发表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演讲开头便大呼凛冬将至: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众所周知,任正非是“毛派企业家”的典型代表。
早在部队期间,任正非就被评为“学毛标兵”,对他影响最大的系列书籍便是《毛选》;在创建华为之后,任正非的很多经营管理智慧,都有着“毛泽东思想”的影子。
从任正非的最新发文来看,华为对未来的一系列规划布局,同样有着“毛泽东思想”的智慧。革命时期,共产党多次遇到过艰难时刻,毛主席就是运用这些智慧带领人民走出了低谷,并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在此,我们就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任正非的最新讲话精神,结合“毛泽东思想”深入剖析一下如何度过艰难时刻。
这对我们普通人很有指导意义。
2
关键词一:活下来!
在这次讲话中,任正非多次提到了“活下来”的意思:
“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有质量的活下来......”
“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有太遥远太伟大的理想,快刀斩乱麻,富余人员调整到战略预备队,再把它们组合到合理岗位上去抢粮食。”
“我们以前怀抱全球化理想,立志为全人类服务,现在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活下来,哪里有钱就在哪里赚一点。”
你看看,堂堂华为创始人,说起话来反而通俗、接地气。尤其在逆境、艰难时刻,远方美好的星辰大海想一想就行了,当下的重点工作便是保全自己,有质量的活下来。
任正非的这些言语,其实与毛主席在革命低潮、困难时期的决策出奇的一致。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以前敌委书记的身份领导了湘赣边境的“秋收起义”,但是起义很快受挫,不但没有攻下大城市,反而使起义队伍里死伤者众多!
毛主席沉下心来思考失败的原因,然后发现了一个扎心的事实:攻打城市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们的力量尚且弱小,绝不能在城市与强大的敌人正面硬刚,眼下的重点任务是保存有生力量。广大农村才是真正休养生息的地方,我们应该将战略重心放在农村,要在农村长期扎根,而不是城市。
想通了这一点,毛主席就带领一千多人的残余部队进行“文家市转兵”,调转了原先的行军路线,转而上了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个现在看来无比正确的决定,在当时却遭到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反对。在他们看来,毛泽东这是公开违抗命令,是逃跑主义。
很多人还沉醉在所谓“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氛围中,他们认为:伟大的“十月革命”就是在俄国中心城市圣彼得堡取得了胜利,因此中国革命也要在大城市取得胜利。
可在毛主席看来,不管什么伟大的主义,不管什么先进的经验,不管什么华丽的辞藻,如果不能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活都活不下来,说啥都是扯淡!
刚上井冈山时,可以花点时间展望一下未来登上天安门的宏伟景象,但千万不要沉醉于其中,眼下必须脚踏实地,解决最紧迫的事情:
活下来!
当然,只喊“活下来”这句口号还不行,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怎么做呢?在逆境、低潮的时期,必须把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在权重最大、最能保证活下来的事儿上,守住“基本生存点”!至于其他权重较小、关系不大的事情,全部砍掉!
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主席就强调红军在不同的时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统治阶级政权的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的时期,割据地区对四围统治阶级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
“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我们的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恐。”
“若在统治阶级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则我们的战略必须是逐渐地推进的。这时在军事上最忌分兵冒进,在地方工作方面(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发展党,组织地方武装)最忌把人力分得四散,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
啥意思呢?咱们细细品味一下。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境,这一小块红色政权的四周,都是由不同军阀占领的白色政权。
军阀之间为了各自利益会互相抢地盘,当他们激战正酣时,就无暇顾及边界上这么一小块“不起眼”的红色政权,这就是文中所说的“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这时候咋办呢?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发展的良好时机,所以文中说“我们的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
但是,重点来了,一旦各路军阀不打了,他们就会想办法消灭中间这一小块的红色政权。这时候危机就来了,也就是文中所说“统治阶级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
艰难时刻,该怎么应对呢?
这时候的重点就是“活下来”,不能像以前那样冒进了,改为文中所说的“逐渐地推进”。同时,要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起来,正如文中所说的“最忌把人力分得四散”。
同时,不管在任何时期,我们都必须守住“基本生存点”,即文中所说的“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这个很好理解,要坚守我们安身立命的底线,就像下雨天时我们必须要有一处屋檐避雨,如果连这个都失去,生存都保证不了,又谈何发展?
总之一句话:要保证生存,必须集中一切资源守住“基本生存点”,避免兵力分散!
让我们再来看看任正非在最新发文中的原话:
“2023年预算要保持合理节奏,盲目扩张,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
“现在要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
“一定要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做不好资源消耗巨大的业务不如关闭以后开放让别人去做。”
“在战略关键机会点上,生存危机点上,我们可以不惜代价投入,但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不能乱花钱。”
“我们也有肥肉市场,把原来啃骨头的人员调去啃肥肉。”
看到了吗?任正非为华为制定的策略,是不是与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的策略完全一致?
《孙子兵法》里有“先求不败而后求胜”的说法,就是先保证基本生存,使敌人无法战胜,接下来才能去谋划胜利。
寒冬之际,活下来是最高纲领。
3
关键词二:自力更生
逆境的时刻,你能依靠谁?最大的依靠便是自己。
前几日,雷军在演讲时谈到过自己的一段低谷时期,讲到自己做卓越网时正赶上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资本寒冬,卓越网最终也因资金问题被迫转让。
为什么资金会出现问题呢?因为彼时卓越网“自我造血”的能力还不够。
在任正非的讲话中,他同样强调到了“自我造血”的重要性:
“财务要做好现金流的规划,危难时期主要是要造血,我们虽说2025年会好转,但万一到时没有炮弹怎么办?所以那是美好的计划,我们要有安全的粮食措施。”
具有战略远见的人,都会提前预见到未来的低谷时期,并提前为“自我造血”做准备。
1938年5月份,毛主席将自己关在了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连续9天足不出户,废寝忘食的写下了著作《论持久战》。文中,他不但预测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还准确描述了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
其中,第二阶段称之为“战略相持阶段”,毛主席预测这将是一个“痛苦时期”:
“这个阶段的时间的长短,依敌我力量增减变化的程度如何及国际形势变动如何而定,大体上我们要准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这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经济困难和汉奸捣乱将是两个很大的问题。”
“这个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
果然,后来战争的发展印证了毛主席的预测。
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就属于第二阶段,中日双方进行了长期痛苦的反复拉锯,怎么办呢?那就要提前为“自我造血”做规划!
1939年2月,毛主席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提出了“自己动手、生产自给”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
到了1941年至1942年,形势更加严峻,这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既要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又要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作斗争。
此时,共产党再次面临了生存危机!怎么办呢?答案依然是“自我造血”!
中央军委于1942年2月向全军发出指示,要求全军各部队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开展生产运动。毛主席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等文中写道:
“敌后各根据地的大多数干部,还没有学会推动党政机关人员、军队人员和人民群众(一切公私军民男女老少,绝无例外)实行大规模的生产。”
“在目前条件下,发展生产的中心关节是组织劳动力......”
“高级干部会议方针的主要点,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
“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生产运动就此展开。
在大生产运动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不例外,全部投入到了具体的工作中。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起到了带头作用—
毛主席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
朱德组织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
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
中央领导人的身体力行,给参加大生产运动的干部战士以很大鼓舞。
自力更生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这需要让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形成上下同欲的氛围。
同样,在“华为如何自我造血”的问题上,任正非的回答依然有“毛泽东思想”的影子:
“夯实责任,奖金升职升级与经营结果挂钩,将让寒气传递到每个人。”
“鼓励大家上战场抢粮食去,前线和机关不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华为版、现代版的“全民大生产运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关键词三:蛰伏
所谓蛰伏,最开始指动物冬眠时潜伏起来不食不动,后来比喻人在时机不成熟时,懂得暂时收敛锋芒,静下心下来等待良机。
此次任正非的讲话,同样透露了“蛰伏”的意思:
“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逆境时、低谷时,蛰伏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但到了执行时,却有着两个巨大的挑战:一是预见,二是心性。
先说说第一个挑战:预见。
“躺平”与“蛰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事物的预见性。
同样是面临寒冬,有“躺平”心态的人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一味的妥协、放弃,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感觉;有“蛰伏”心态的人则具有预见性,他们坚信冬天过去,春天必将到来,但当下还不是时候。
毫无疑问,具有预见性的人更明确等待的意义,更能度过艰难的时刻。
其实在《毛选》中,有大量揭示事物规律、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这有助于我们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预见性,在逆境、低谷时期吃一颗“定心丸”。
井冈山时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红军内部很多战士曾产生了悲观、迷茫甚至绝望的情绪,甚至连林彪这样的红军高级将领都提出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悲观问题。
对此,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并预见了革命的光明未来,为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同样,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主席面对“亡国论”的悲观情绪以及“速胜论”的激进情绪,同样预见了战争的结局: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大家不用怕,中国必胜!
大家不要急,当下胜不了!
当下怎么办呢?蛰伏!
在任正非的讲话中,他直接预见了未来三年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又是华为的一场“持久战”,怎么办呢?蛰伏!
再说说第二个挑战:心性。
人的天性就是关注短期、忽略长期,但“蛰伏”恰恰是要求我们放下短期、着眼长期。更何况,我们对未来的预见大都是一种“大致的方向”,并不能精确到具体哪一天、哪一刻—
“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
——《论持久战》
因此,“蛰伏”是个反人性的事儿,一旦没有足够的心性,就很容易出现“道理都懂,但做不到”的情况。
任正非曾说过,“最成功、最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有着最不顺的成长经历。只有遭受过逆境的磨炼,人才能驾驭成功。”
一句话: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5
最后,总结一下这三个关键词:活下来、自力更生、蛰伏。
一切都是那么朴实无华,也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东西,才适合我们普通人走出艰难时刻。
如果仔细研究毛主席的革命道路,或者看看任正非的华为创业道路,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生是充满荆棘的,他们遭受的挫折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世界很公平,过去受伤的地方,反而变成皮糙肉厚的地方。正是有这种皮糙肉厚,我们才能到达过去未曾到达的高度。
毛主席在青年求学时经常遇到困惑,恩师杨昌济为了启发他就推荐了胡林翼的书,里面有段话让他印象极其深刻。现在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华为,适用于我们普通人:
“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水尽山穷之时自有路走,只要切实去做。矢志不渝地去探索去追寻,只有历经重重磨难只有碰得头破血流甚至直到山穷水尽,才可能溯本求源知其精髓。”
艰难时刻,你要相信,眼前会自然生成一条道路。顺着这条路,你会看见光!
任正非感受到了什么?
原创 李光满2022-08-24云阿云智库•标杆华为
全球经济是否正在进入一个肃杀的秋天甚至正在进入一个凛冽的严冬?
8月22日,华为内部论坛发表了华为总裁任正非的文章《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全球经济将长期衰退,要把活下去作为华为未来的主要纲领,要把寒气传递到每个人。
这篇文章对未来三到五年甚至十年的全球经济及华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作出了判断: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现在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消费能力会有很大幅度下降,对华为产生不仅是供应的压力,而且还有市场的压力。
面对严峻的形势,华为怎么办?任正非认为,华为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情绪要降下来,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如果按计划在2025年我们会有一点点希望,那么我们要先想办法度过这三年艰难时期,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我们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现在还不敢肯定,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他还说,“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有太遥远太伟大的理想。”“我们不要包打天下。”“我们以前怀抱全球化理想,立志为全人类服务,现在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活下来,哪里有钱就在哪里赚一点。”“在战略关键机会点上,生存危机点上,我们可以不惜代价投入,但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不能乱花钱。”“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让寒气传递到每个人。”
从任正非的这篇文章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股逼人的寒气。2018年华为遭美国制裁、孟晚舟被加拿大扣押后,任正非都没有给人这种感觉,虽然任正非一直在强调华为如何才能活下去,如何有尊严的活下去,但像现在这样突然将活下去作为华为的主要纲领还是极为罕见的,华为到底遇到了什么难关?
我想华为所面临的困难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球经济正在进入衰退期,不仅美国,也不仅欧洲、日本,还有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这是一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是一段漫长的难熬的时期,所有国家和所有企业都将面临一个难熬的严冬。
二是美国对华为高端芯片的禁运已经使华为高端手机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打击,高端手机本是华为提供平台和现金流的奶牛,高端手机被美国封杀之后,华为正常的业务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三是美国在全球封杀华为的5G技术和5G产品,使华为的主营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和全球化道路受到严重影响,华为不得不进行核心业务的艰难转型,华为三批成立十多个军团进行业务再造就是这种产业转型的探索。
7月17日,黄奇帆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宏观形势论坛所做的演讲中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表达了与任正非高度一致的判断。“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冲击、俄乌冲突、主要发达国家通胀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严重受挫,全球性、系统性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持续累积。而当前我国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任正非为什么会认为今后两到三年是华为最艰难的时期?可能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判断:
一是全球经济可能会在2025年有所好转,走出低迷的衰退的阴影,从谷底开始复苏。
二是到2025年中国在高端芯片方面可能会取得重大突破,毕竟从2017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开始到2025年已经长达八年,经过八年时间的追赶至少能够制造出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
三是在这三年期间,华为的业务转型取得重大突破,能够为华为带来丰厚的现金流,这些业务和现金流能够支撑华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当然这段时期也许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长一些,正如任正非所说的“我们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现在还不敢肯定。”
形势是严峻的,道路是曲折的,奋斗是艰苦的,但我相信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如何活下去,这既是摆在华为人面前的严峻挑战,也必然是中国经济界、企业界、科技界,是中国所有企业将会共同面临的挑战,“活下去”不仅是任正非对华为发出的号召,也是我们所有人需要进行的思考和探索。
华为已经组建了十多个军团,这些军团将会向一个又一个垛口冲锋,未必每个军团都能冲进垛口,也未必每个军团都能占领阵地,取得战果,但如果没有这些军团,没有这些军团的冲锋,华为一定没有未来。只有敢于冲锋,敢于牺牲,华为才会有未来。
华为是中国企业的一个代表,正如任正非特别推崇的那架二战中被打得像筛子一样的飞机,虽满身伤痕,只要坚持,最后终会胜利返航。
虽然任正非说“不要有太遥远太伟大的理想”,但华为的“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做的艰苦努力本身就是一种立足现实的伟大行动。
萧瑟秋风之后是凛冽寒冬,凛冽寒冬之后必是满眼春色,我们期待着华为度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我们期待华为穿越严冬走向春天,这是对华为的期待,也是对中国经济的期待。
此时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一位近八十的老人依然在凛冽的寒风中为华为的未来指引着方向,他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个坚毅的赶路人。
平局 | 凛冬将至!普通人迟钝,富豪们敏感
原创 平局2022-08-26
前言:很显然,美国科技传媒互联网富豪集体转向疯狂投资囤积耕地,很显然是预判到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剧烈衰退,这种衰退程度和烈度,可能将刷新历史记录。
时代的变化往往是剧烈的,有些人对危险的嗅觉非常敏感,而有些人则非常迟钝。我们可以看到,此前成都彭州区山洪来袭时,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村民反复在河道拿着大喇叭吼,催促游客赶快上岸避险,但大多数人都反映迟钝、行动缓慢、甚至毫不在意。一直到山洪来到眼跟前了,还在低头慢吞吞地收拾东西,然后下一秒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从2018年开始,平局就不断发出“凛冬将至”、“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正在终结”等经济预警,并预测了在危机爆发之前会出现一波P2P或高利息投机买卖最后收割一批“冬粮”,在直播间我也反复强调未来六大避险措施:1、除自住刚需外,不要再买房。2、不要参与任何投资理财、包括但不限于高息揽储、P2P、股票、基金、外汇、虚拟币、分红险等。3、非必要不买车。4、生活用品全部国产化替代,不消费一切进口高价品牌智商税产品。5、提高个人储蓄,每月至少拿出一半,最好拿出70%的工资收入作为储蓄。6、不要轻易尝试投资创业,不要参与任何垫资项目。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听得进去呢?我喊了这么多年,也没能阻止P2P骗局吸引那么多人受害、也没能阻止村镇银行“高息揽储”吸引那么多人参与最后暴雷、也没能阻止翟山鹰等人通过基金P2P理财或虚拟币理财卷了那么多人的钱跑路、也没能阻止大家买房的热情,直到各地烂尾楼纷纷暴雷,我没能阻止很多大学生掏光家底去搞什么“创业”,就业未成先赔钱……
但不管怎样,尽人事安天命。今天我还是要再提醒大家一句:凛冬将至!做人要学会起码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现在是冬天了,寒气已降,每个人都要做好“冬藏”的准备。世界并非一直不变的,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无论是世界和平局势还是全球经济走向,都是从一个高峰走向一个低谷,然后再从一个低谷爬上一个高峰。今天,我们就正站在全球经济的高峰峰顶,全球经济正在遭受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放眼往后望,全球都是下坡路,这个时候不要想着说经济突然好转了,没有这种可能,也没有这种现实条件,经济不会莫名其妙的变坏,也不会莫名其妙地好转,任何人都无法空手变出财富来。正如冬天树叶不会发芽,禾苗不会结穗一样。
从长远看,我是一个绝对的乐观主义者,我相信过了这一关,就是我们的阳光大道。就国家而言,以我们积累的底子,只要捱过去这一关,到时候放眼全球能继续站起来的,可能也就是我们了,到时候就是飞龙在天,前途不可限量。但问题是,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崛起,更没有轻松惬意的复兴。通往灭亡的道路才总是充满香氛并愉悦慵懒轻松快乐的,而通往成功的路则必然是充斥着泥泞荆棘和艰难险阻的。
全球经济现在到底有多糟糕?其实发出预警的远远不止任老爷子一个人。任老爷子是厚道,作为一个影响力很广泛的中国企业家,他直接把话公开讲了出来,任老爷子就像是成都彭州区洪水到来之前拿着大喇叭猛喊的那个好心人,而美国的资本家巨头们,则早就开始偷摸撤离河道了,并且在撤离时还不忘继续忽悠别人都尽量呆在河道里别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要做那种麻木不仁、继续呆在河道里一动不动的人!
美国著名高科技富豪,比尔盖茨目前最大的投资是耕地,这几年来比尔盖茨买下的耕地已经超过163万亩;除此之外,美国有线电视教父,执掌全美有限电视广播网络的超级传媒大亨,约翰马龙已经悄悄买下了1130万亩的耕地;美国版的“京东”: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这几年已经疯狂买入225万亩耕地;美国超级科技富豪,计算机基础编译语言和软件公司: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等人,则在最近几年购入了近百万亩耕地,连美国的股神巴菲特也表示,耕地的收益将会是长期可靠的。
如果说“铁公基”或钢铁、汽车等制造业属于资本市场的“夕阳产业”的话,那么“市盈率”极低的耕地可能就算是“深夜产业”了吧!而不管是全美有限广播电视网络、还是微软这样的传媒或科技巨头、又或者是亚马逊、甲骨文这样的美国互联网一线巨擘财团,则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其极高的“市盈率”极其令人瞩目。然而是什么,让这些人突然一夜之间对“市盈率”很低的耕地感兴趣了呢??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切的秘密都藏在经济兴衰的晴雨表当中。越是“市盈率”高的企业、技术条件越复杂的企业或者品牌附加值高的企业,对经济繁荣和市场需求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只有在全球经济增速疯涨爆棚的年代,在热钱四处沸腾的年代,奢侈品、住房装修、汽车手表、手机平板、科技设备、整容化妆、旅游收藏等等这些产业才会格外发达,因为只有当经济繁荣时,只有当赚钱相对容易时,只有当大多数人都不会担心挨饿和丢失工作时,人们才会去追求这些消费。而一旦经济衰退到达某种程度之后,一旦经济衰退开始影响到人们的就业和生活时,人们的消费欲望将被彻底压缩,人们会立刻抛弃毫无必要的奢侈品、住房装修、汽车手表、手机平板、科技设备、整容化妆、旅游收藏等开支,将节余资金全部集中在生活开支当中来,而这又将导致整个市场消费能力和经济循环的进一步衰退。
每当这种时候,就是粮食涨价,其他万物皆暴跌的时候。看过《1942》的人都知道,一袋米在那时候是可以换一条人命的!粮食啊粮食,和平盛世时似一文不值处处浪费,而在灾荒年间却比黄金还贵。在旧上海时期,逃难的人群中有老太太拿出一条金链子却换不到一碗米!什么盛世收藏,乱世黄金,都是骗人的鬼话,盛世钞票,乱世大炮才是真谛。
很显然,美国科技传媒互联网富豪集体转向疯狂投资囤积耕地,是预判到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剧烈衰退,所以他们才会把真正的“乱世黄金”:粮食,抢先囤积到自己的手里,进行最大程度的“冬藏”行动,他们将会一直蛰伏直到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请注意,以目前的全球债务来看,我们面临的这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烈度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将是闻所未闻的,我们做好再充足的准备都不为过,最怕的就是麻木不仁,得过且过。有些年轻人,现在还在当月光族,现在还在贷款买车消费,现在还在追求进口化妆品或护肤品,简直是大难临头而不自知,简直比那些洪水到眼跟前了,却还依然在河道中间烧烤打牌一动不动的人还要麻木和无觉。
普通人如何度过这场危机?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冬藏”准备?平局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1、每个人每个月最少拿出一半的收入作为定期储蓄,最好拿出70%的收入作为定期储蓄。2、不参与一切投机理财,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基金、高息揽储、分红保险、P2P等。3、不炒房不屯房不买车。4、杜绝消费一切进口高价品牌产品,全部用国产平价产品替代。5、不创业不垫资不借款。6、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尽量在冬至到来之前多积累一些“过冬粮”。
在平局看来,每一次的危机背后实际蕴藏的是巨大的机会,目前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正在全面崩解,美元霸权和贸易霸权也必将在这次大衰退当中崩解,除中国和美国之外,估计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欧洲和其他金砖国家都会在这场危机当中饿殍倒下,那么等到大衰退结束时,就会留下前所未有的广袤利益空间和空白地带等待着人们去开荒开垦,那将会是又一个“跑马圈地”、“遍地黄金”的新黄金时代,今日衰退有多强,来日沃土就有多费,一啄一饮之间,因果既定。
前提是,我们要赶快完成“秋收”和“冬藏”,勿以钱少而不存之,今天你看不起的每一块钱、每一粒粮,将来可能都是活命或兴家旺业的底牌。正如一把不起眼的稻种,它可能只是平淡无奇的一碗白米饭,也可能是造就一大片金灿灿稻田的关键。
凛冬将至,但春天一定会来,短则五七载,长则四分之一个甲子。现在能开始积极“冬藏”的人,一定能在下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