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产业观察  
案例研究:天津子牙产业园的转型路径解析
   日期 2025-3-24 

案例研究:天津子牙产业园的转型路径解析

云阿云智库产业园项目组

导读:本文深度剖析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 “子牙模式” 创新实践。园区通过产业集群化、服务数字化、生态绿色化三重路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为全国循环经济园区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式。本文共7000字,由云阿云智库产业园项目组提供。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本文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标杆案例,从园区的产业发展、管理运营、配套服务、生态化建设等方面出发,分析总结其发展经验。

一、园区概况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成立于2002年。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区西南部,与河北省大城县、文安县接壤。

园区主体是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管理委员会,位于园区内部,依法对园区的建设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三区联动、协调发展。同时园区内部还设立了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再生资源研究所等在内的多个研发机构,以及再生资源生产力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孵化器、院士专家服务基地等在内的多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提供科研技术支持。

园内已集聚循环经济实体企业387家(数据来源:子牙循环经济网),再生资源年处理加工能力达924万吨,每年能够处理150万吨废旧机电、废弃电器、报废汽车、废塑料等再生资源产品,并把它们转化为再生铜、铝、铁、塑料等。据估算,这150万吨再生资源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每年节约524万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166万吨、二氧化硫10万吨,节约石油180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二、园区产业

(一)主导产业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从单一的再生资源拆解,向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等多元化产业及多样化产品的新格局转变。目前园区已形成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再制造和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重点产业。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包括循环经济展馆的旅游、教育、文化宣传,会展中心的展览、成果交流、论坛,总部大讲堂等多项内容。园区已形成了“静脉串联”、“动脉衔接”、产业间“动态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子牙模式”。

1.再生资源产业

园内再生资源产业建立起电器电子、报废汽车、废机电产品、废塑料等4条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包括对这些废弃物品的资源化拆解、分类,并进行再利用、再制造和精深加工、产品制造,使其成为可利用的“新产品”,构建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共生型产业体系;促进天津市再生资源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矿山”。

2.精加工再制造产业

园区打造国际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和再制造产业集群,包括铜杆、铝锭、木塑等深加工产业。对可再制造零部件实施专业化修复生产,使其成为可再利用的汽车零部件、医疗影像设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设备。对拆解出来的金属和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实行精深加工,将加工而成的有色金属铸造成电线电缆、永磁电机等设备的原材料;将塑料加工成车饰、水塑材料、管材等制品;促进上下游产业的有序衔接。

3.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

在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方面,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储能材料、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和节能设备、环保材料制造等产业;建立起动力电池制造、PACK组装到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企业服务等应用,再到梯次利用、资源化利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体系。另外,利用热处理技术和化学方法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利用秸秆焚烧、成型等技术发展生物质能。环

(二)典型企业

1.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新能集团占地面积2000余亩,是综合性再生资源类的龙头企业。经营内容包括拆解破碎等废旧资源再生传统类项目、回收发电等废旧资源利用创新类项目、互联网、金融衍生类项目等。在关键工艺和核心技术方面,形成了独有的自动化破碎技术及分选技术、木塑技术、精炼技术、裂解发电技术、建筑用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拥有世界第7条意大利普洛佩兹和西班牙拉法格公司联合开发的废杂铜火法精炼工艺生产线、4条国内废旧钢铁破碎生产线。年处理废钢产品150万吨,年产无氧铜杆12万吨,年处理废旧家电产品150万台,年均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量9万辆,实现废旧资源99%再利用,形成集团内部产业小循环。ERP管理系统实现了物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到2024年7月,自主研发的“报废王”云平台线上交易商家已达15000余户,辐射全国80%的省市地区,近3年累计回收各类再生资源达219万吨,线上交易额达880亿元。

2.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格林美集团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与新能源行业;2010年1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股票代码 002340 ,是中国开采“城市矿山”资源、再生资源行业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的第一支股票,总股本51.36亿股,净资产187.62亿元,年产值300余亿元,员工总数10000余人,2023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484位)。在城市矿山开采领域,主营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与镍钴锂钨战略资源,再制造镍钴锂钨、金银铂钯稀缺资源、超细钴镍钨粉末材料与改性塑料;在新能源领域,制造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该公司主导组建了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构建了废物循环、资源再生、材料再制造的系统技术体系与知识产权体系,在全球申请专利3767项,牵头制定/参与国家与行业标准475件。

天津公司是格林美集团首次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产业布局,总投资12亿元,发展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及废五金拆解等产业,现已与丰田、奔驰、三星、亿纬锂能等400余家车企、电池厂合作,年循环处理报废汽车10000吨、动力电池回收拆解4000吨、梯级利用电池包50000组。

3.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TCL奥博是天津最大的家电回收处理企业,占地面积约421亩,主营业务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每年可以回收超过10万吨废旧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家用电器。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中,TCL奥博项目一期具备年处理10万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及2.1万吨线路板能力,回收区域覆盖京津冀鲁辽等地区,拥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物深加工、危废处置的综合产业链;二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综合利用扩建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年新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10万吨及拆解产物深加工5万吨;三期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年处理30万吨废旧小家电及报废通讯、金融、医疗、电力、光伏等行业专用设备,10万吨PCR塑料精细分选及高端改性,5万吨废旧液晶面板资源综合利用。2024年6月,TCL奥博的新产线完成调试,新产线生产的塑料粒子更小,利润更高,预计投用后年产能可以达到3万吨。为了提升产线效能,TCL奥博与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研发新的处理技术,按照客户对塑料粒子颜色、韧性、阻燃性等方面的差异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4.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

格力钛打造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主营业务包括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能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等,旗下拥有广通汽车、奥钛储能两大品牌。格力钛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是新能源行业唯一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的锂电池产品技术;格力钛电池被选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工商业园区、通讯基站、电网调频、轨道交通、风光消纳、船舶岸电、家庭住宅、军事科研等储能领域;储能产品已在丹麦、瑞士、芬兰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天津格力钛是生产钛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单体电池及储能系统,生产电机电控集成系统的电动商用车和乘用车等整车,生产智能电网、充电设备等汽车配套的新能源基地。子牙产业园格力钛电池生产车间将满足年产12亿安时锂电池、10000辆纯电动大巴的产能。

三、经验借鉴

(一)科学化布局规划

1.空间规划

园区统筹规划、优化功能、科学布局产业园区各板块空间,实现园区功能“三区联动”、循环互补。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35km2,目前开发的起步区(一期)建设面积50km2(起步区规划见图3-1、图3-2)。园区总体规划构建“一心、两带、三轴、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其中生产加工区21km2、林下经济带20km2、科研居住服务区9km2。

2.配套设施

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达到“九通一平”标准;拥且有一套综合节能环保系统。基础设施综合节能环保系统建立在大型公用工程岛上,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废弃物处理等功能为一体。

(二)全面化服务体系

1.基础配套服务

园区服务配套完善,体系健全,服务功能全面、高效。包括:①园内建有综合管理服务大厦,设立一站式行政审批大厅,工商、税务、环保等机构相继入驻。对各类建设项目实行集中审批、限时办理、一条龙服务。②建立现代化信息中心,帮助园区更便捷、更全面、更动态地实施数字化管理,形成了“全天候、无缝隙、保姆式”的服务体系。③建有“无水港”、保税仓库和专门用于进出口运输的监管车队及铜、铝、橡塑等原材料交易市场。

2.生产要素更新

完善和更新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硬件环境,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园区推动设备更新,促进载体全生产要素的整体升级。持续完善道路、公用设施、生产生活配套等基础设施,提升载体承载能力。改造更新老旧设备、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工艺优化、技术革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骨干企业,推动存量企业智能化升级。通过提高闲置低效资源的利用与再利用,实施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产业和高档休闲电动车产业等“区中园”建设,促进产业集中布局。

3.创新服务平台

创新构建“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模式,解决再生资源行业原料来源困难与融资困难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通过“互联网+”,解决前端资源回收问题;通过“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捆绑的方式,提高信用等级,针对整个供应链条进行贷款,大大降低金融风险。积极引导成立天汽股权基金、天津中关村磐谷图灵股权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大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进全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为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商贸模式转变,园区携手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共同设立“京津冀(子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联盟”;并出台一系列举措,搭建服务平台,包括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平台、京津冀再生资源交易平台、京津冀再生资源物流一体化平台、企业合作平台、循环经济产业大数据库平台、循环经济标准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

(三)现代化产业格局

1.产业格局优化调整

紧随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方向由单一的再生资源产业,往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格局转变,推进全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产业产品对接、资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包括旅游、教育、宣传、展览等多方面内容,促进园区内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产业建设

通过促进企业技术能力升级、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闭环发展,打造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具体包括:①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力度,通过工艺优化、技术革新,推动存量企业智能化升级。②促进产业链延伸,推动产业焕新,围绕再生资源精细化、标准化拆解,推进传统产业向精深加工、产品制造和装备制造产业下游延伸。③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扩大增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瞄准产业链上的实体型、制造型、科技型和循环经济示范引领型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3.循环体系建设

以链集群、以群固链,推动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链的闭环发展,打造“三圈循环”。具体包括:①企业小循环,构建企业内部物质源头减量、过程循环、末端再生为核心的模式。比如,母公司售出的印刷设备,被印刷企业磨损破旧后,经过回炉加工实现再生。②园区中循环,构筑企业间资源梯级利用、产业间物质交换为核心的园区。上游企业产品作为下游企业原料,建立产品共生链。比如,格林美集团拆解出的废电线和废塑料,可直接销售到开发区内的企业,实现了专业化循环再利用。③社会大循环,形成整个社会废物回收、再生利用为核心的模式。

未来,静海区将持续加大园区的回收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链区域回收体系,具备线下线上有效衔接、回收资源转运检测、分类集中处置的能力。

(四)前沿化科技创新

1.数字化园区

为快速实现“数字化园区”建设,打造“智慧子牙”,园区通过信息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两化”融合,建立了现代化信息中心——中国子牙北方循环经济网,形成辐射滨海新区到环渤海地区的现代化物流网络。此套信息化中心平台帮助园区更便捷、更全面、更动态地实施管理。具体包括:①虚拟展示。支持地理位置导航和信息查询、虚拟环境全景仿真展示、园区虚拟游览体验和园区发展规划的远景展示,实现对园区重点区域的虚拟漫游,实现“足不出户”参观整个园区。②企业监控。依托物联网监控系统,在信息化中心可以实施监控各重点企业的主要车间,一方面可以展示企业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数字化跟踪,严格控制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查看制定企业的经济数据。③电子交易。帮助实现园区产品的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交易动态、在线支付、认证担保、广告宣传等功能。

2.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产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循环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开展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产业管理的信息化和规模经济的科技化建设。

园内汇集了多所知名科研院所的科研发力量以及公共服务平台(见图3-3),科研体制完善,行业技术领先。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等课题开展科技研发,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园内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集循环经济展览、工业观光、农业实践、兴趣培养、清洁生产教育、军训、团队合作和科技创新于一体,加强了国际间青少年循环经济、绿色能源教育和交流,推进了我国循环经济教育深入化发展,年接待能力达约18万人。

(五)生态化产城建设

1.林下经济园区建设

按照环境优美、绿色低碳的理念,全园区绿化覆盖率达50%。以“厂在林下、林在厂中”为理念,林下经济带动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0km2,与交通绿化等形成了综合交错的绿色长廊,形成绿林碧水蓝天的园区生态景观。

2.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围绕地、水、能等重点资源,拓展永续利用有效方式,实现产业发展中的“自消化”、“零排放”,水、气、声、渣全部无害化排放。包括提升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提高包括天然气、煤炭、非石化能源等在内的能源产出率;开发利用垃圾和固废等再生资源,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加强二次污染与环境风险的协同防治,将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风险防范及应急等融为一体,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共生共荣。

3.绿色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方面,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按照低能耗建筑设计原则,高效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着力提升绿色建筑普及率,建设富有循环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

四、总结

在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中国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抓住机遇,用足用好自身优势,将循环经济模式与新兴产业链相结合,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园区科学规划布局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与数字化发展相结合,推动园区科研技术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为园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与此同时,园区注重生态化产城建设,促进重点资源的永续、循环利用,打造产业链的循环体系,从根本上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其独特的循环经济模式和创新技术,对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注 121    返回
智慧产业园区运作路径解析
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的策略及案例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