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政府2024年施政报告全解
任庄主 云阿云智库•粤港澳大湾区项目组
导语:2024年澳门施政报告聚焦交答卷,推动“1+4”规划落实,现代金融业有新方向,重视跨区域合作,还将推出民生举措。全文3800字,由云阿云智库•粤港澳大湾区项目组提供。
【正文】
2023年11月15日,澳门特区政府《2024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下称施政报告)发布。具体解读如下,
一、2024年首要任务:交答卷(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归25周年、深合区第一阶段)
(一)由于澳门经济在2021年四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期间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因此2023年施政报告中澳门特区政府把“促进经济复苏”作为首要任务。不过,今年以来,澳门经济整体恢复不错,上半年经济总量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71%(二季度为77%),博彩及旅游服务业则恢复至疫情前的五至六成(11月17日澳门统计暨普查局会公布三季度GDP和2022年澳门产业结构数据),因此2024年施政报告中没有再提任务,而是交答卷。
这主要是因为,2024年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深合区第一阶段目标完成之年、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五周年和澳门本届政府最后一个施政年度,具有特别意义,这意味着明年澳门会比较热闹。
(二)2024年施政报告明确总体施政方向为“巩固复苏,聚力多元,优化民生,提升发展”,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务实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持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执法能力;以更大作为推动“1+4”规划有效落实,新兴重点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经济保持复苏良好态势;社会民生持续优化,公共行政改革不断深化,管治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特区各项事业实现新的发展;顺利完成深合区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三)2024年是深合成立3周年,以及第一阶段目标交答卷之年,为此2024年施政报告有以下几个提法值得关注:
1、对接澳门“1+4”规划,编制深合区产业发展规划,推进落实文旅、会展及商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规划建设澳门品牌工业园、“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产业园。
3、吸引更多葡语国家企业落户,加强与中央企业、驻澳中资企业的沟通对接。
4、完成“一线”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及智能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用“二线”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争取深合区“一线”、“二线”税收配套政策出台。
5、积极争取在“澳门新街坊”项目打造趋同澳门的互联网环境(支付方面值得关注)。
二、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的要点梳理
2023年11月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下称规划)已经正式发布,受到广泛关注,本次施政报告亦延续了规划的诸多提法。
(一)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逐步提升四大重点产业发展,争取未来非博彩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0%左右。2024年施政报告则提出两点,一是逐步提升四大产业的比重,二是根据规划要求编制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这里的四大重点产业具体指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板块。
(二)大的方向上变化不大,可能需要关注的是“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考虑到,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自2015年开始已经构建并发布“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个人推测评估指标体系可能会在现有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基础上优化调整。
(三)虽然2024年施政报告没有具体提出具体比重要求,但规划对此有设定目标,如争取未来非博彩业和金融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在60%左右和10%以上。显然,10%以上的比重对金融业来说并不高(2022年可能在15%左右)。
(四)从规划的内容来看,澳门发展现代金融业的整体思路是丰富金融业态、强化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是因为,澳门金融业较为传统,截至今年6月底的金融业资产总值仅为27705亿澳门元(银行业为25098亿澳门元、保险业为2607亿澳门元),截至2023年9月底在澳门发行或上市的未到期债券存量为4472亿澳门元。
三、关于现代金融业:更注重丰富金融业态和金融科技,相关表述被删掉
整体看,2024年施政报告对现代金融业的阐述发生不少变化。
(一)相关表述有变化
1、未单独提“私募基金”“人民币清算”“绿色金融”
2023年施政报告明确先以债券市场、财富管理、融资租赁、人民币清算、私募基金、绿色金融为发展重点,即新增了人民币清算、私募基金(2022年未提)和绿色金融等内容。不过2024年施政报告中未再提“私募基金”“人民币清算”“绿色金融”,这些提法只是在规划中有所体现,且私募基金被纳入“财富管理”部分、“人民币清算”纳入“中葡平台”,绿色金融在规划中则有重点提及,意味着整个现代金融业的框架发生了变化,即债券市场、财富管理、中葡平台和绿色金融是重点。
2、未再提“理财子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支持澳门资本联合粤方共同争取银行理财子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牌照在深合区落地。不过这个目标目前并未实现,且2024年施政报告未再提及,这种微妙变化意味着在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子公司设立方面,澳门政府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大,争取起来难度应该会比较大,需要协调的东西比较多。
3、未再提“深合区金融监管委员会”(香港提出设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
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探索共同组建深合区金融监管委员会”,不过这个提法没有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出现。但是这方面香港明显更进一步,如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提出将于2024年上半年与深圳共同设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以强化两地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合作以及金融人才交流等。
(二)首次提出“鼓励资产管理公司落户澳门”
规划和2024年施政报告均提出“研究透过税务优惠措施鼓励资产管理公司落户澳门”,这是之前没有过的新提法,预计后续会有相应举措出台,这里的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是基于财富管理角度出发的,具体包括公私募基金等主体。
(三)首次提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助力现代金融发展”,利好数字金融
1、和之前相比,2024年施政报告首次提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助力现代金融发展,优化便民便商服务”。实际上这一表述在规划中也有体现,并作为第8个金融业态进行阐述:
(1)优化电子支付及结算对账等服务,拓展聚合支付服务、商务覆盖率及应用场景,以更好地响应居民及商户的需求。
(2)鼓励金融机构在业务及风险管理中引入更多金融科技元素(包括应用区块链或其他创新技术以及推出智能柜台、指静脉认证、远程开户等智慧服务),促进传统业务转型。
2、这意味着澳门对金融科技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持积极态度,有利于澳门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巨头等金融科技领先机构之间开展合作,有利于银行开展数字金融业务。
(四)首次提出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并推动其本土化运营
2024年施政报告首次提出“以积极开放而严谨规范的态度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并推动获批出牌照的新型金融机构服务本澳中小微企业”,这一点和规划中提及的“鼓励创新跨境投融资平台”部分相对应,实际上特指滴灌通。从表述上看,澳门对滴灌通的发展持开放态度,不过倾向于其底层资产在内地化的同时,兼顾本土化(即支持本澳小微企业)。
(五)首次提出“研究货币体系引入数字货币,配合数字经济发展”
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研究货币体系引入数字货币,以配合数字经济发展”,这是首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数字货币,不过在规划中没有体现。考虑到,《货币设立及发行的法律制度》已经明确澳门法定货币不仅包括传统类型的纸币和硬币,还包括数字形式货币,并赋予同等地位,意味着施政报告的这个提法应该还处于研究阶段,落地尚需时日。
四、持续重视与内地的跨区域合作:粤澳、沪澳、闽澳、泛珠省区,首提华侨的力量
(一)澳门的发展有赖于祖国大陆的支持,所以澳门特区政府尤为重视与内地各地区的跨区域合作,如2024年施政报告特别提出充分发挥粤澳、沪澳、闽澳等既有合作机制,以及与海南省、重庆市、深圳市及佛山市等内地省(区、市)的合作专班的作用。
(二)在利用中葡平台方面,2024年施政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与泛珠省区合作组团赴葡语国家招商引资和专项交流,连手开拓葡语国家市场。这意味着,中葡平台的建设主要依赖于澳门与泛珠省区之间的合作,这里的泛珠省区主要包括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
(三)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持续善用澳门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力量,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这应是澳门施政报告中首次涉“侨”,值得重视,意味着澳门将会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其它相关要点
(一)控制车辆年增长率在3%以内……提高使用新能源车辆比例至逾70%,适时调整或增加充电设施。
(二)2024 年将向每位合资格澳门居民的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账户额外注入 7000 澳门元,继续实施现金分享计划。
(三)是加大力度開拓外國客源市場,相关措施主要包括:
1、进一步完善澳门国际机场的航线网络,致力开拓更多国际直航航线。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完善和宣传港澳便捷的换乘措施,提升外地旅客来澳的便利度。
2、以“庆祝澳门特区成立25周年”为契机,推出涵盖机票、跨境交通、酒店住宿、餐饮、游乐设施、表演门票优惠,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来澳。
3、联合大湾区城市合作开发更多的“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以来自东北亚及东南亚的旅客作为重点推广目标,促进区域客源互送。
4、确保幸运博彩经营承批公司落实 2024 年投资计划。根据澳门特区政府的公开信息,2022年中标的博彩公司承诺的投资总额为1188亿澳门元,其中博彩项目的投资总额为101亿澳门元、开拓外国客源市场及发展非博彩项目的投资总额为1087亿澳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