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郑州正弘城项目(四)
   日期 2025-9-2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郑州正弘城项目(四)

原创  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为郑州正弘城提供全面战略焕新指南。面对激烈竞争,报告深入剖析现状,提出以首店经济、数字化运营、资产增值为核心,通过精准招商与体验升级,巩固其潮流标杆地位,决胜未来商业格局。全文共485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供稿。

首店经济与数字化双轮驱动

郑州正弘城招商创新与运营升级实战全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与市场分析

二、SWOT分析及矩阵策略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项目定位策略

六、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七、 招商实施策略

八、运营管理提升方案

九、资产管理计划

十、总结与展望

九、资产管理计划

场地租赁收入

中庭活动场地:2000元/天,年收入150万元

多功能厅:5000元/天,年收入100万元

室外广场:1000元/天,年收入50万元

增值服务收入

会员服务费:年收入200万元

营销服务费:年收入150万元

技术支持费:年收入100万元

3.成本控制措施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成本项目

控制目标

具体措施

预期节约

能源费用

降低20%

智能控系统、LED照明

年节约200万元

人力成本

优化15%

数字化替代、效率提升

年节约150万元

营销费用

效率提升30%

精准营销、效果付费

年节约100万元

运维费用

降低25%

预防性维护、集中采购

年节约80万元

4.资产价值评估体系

评估频率:每半年一次

评估方法:收益法为主,市场法为辅

关键指标:

资本化率:4.5-5.5%

租金增长率:8-10%

空置率:<3%

价值提升路径:

通过硬件升级提升资产质量

通过运营优化提升现金流

通过品牌升级提升资产价值

)风险管控体系深化实施

1.市场风险应对策略

1.1竞争监测体系完善

我们建立了三维度竞争监测体系:

监测维度

监测指标

监测频率

预警阈值

应对措施

竞争项目

新项目开业、品牌调整、租金水平

每周

3km内新项目开业

启动差异化应对

消费趋势

客流量、销售额、客单价变化

每日

同比降幅>10%

营销活动加码

品牌动态

首店开业、促销活动、租约到期

每月

竞品首店开业

强化自身优势

案例分析:2023年某竞品开业,通过监测提前3个月获知信息,及时启动"首店加固计划",成功留住15个意向品牌,客流保持稳定。

1.2差异化策略实施

首店经济深化

年度首店目标:40家(其中全国首店5家)

首店扶持政策:前6个月租金优惠50%

首店营销支持:专项推广预算500万元

体验业态提升

体验业态占比目标:从20%提升至35%

新增体验品类:沉浸式剧场、科技体验馆、手工工作室

体验业态租金策略:低固定租金+高销售分成

会员运营深化

会员消费占比目标:70%

黑卡会员数量:5000人

会员ARPU值提升:年增长15%

1.3应急方案具体措施

租金弹性调整机制

设立租金调整基金:3000万元

分级调整标准:

销售降幅

租金调整

期限

10-20%

下调10%

3个月

20-30%

下调20%

6个月

>30%

个案处理

专项方案

营销储备金使用规范

使用方向:促销活动50%,客户维护30%,新客获取20%

审批流程:总经理直接审批,24小时内到位

效果评估: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3

客流下降应对预案

一级预警(客流降10%):加强促销,增加活动频次

二级预警(客流降20%:启动租金优惠,加大营销投入

三级预警(客流降30%):战略调整,业态优化

2.空置风险管理

2.1品牌储备库建设方案

品牌资源库结构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分类标准与核心特征

储备价值与应用场景

国际品牌

已入驻中国

指已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主要城市有成熟门店(如 LV、星巴克、ZARA),具备完善的运营体系与品牌知名度,消费者认知度高

用于填补项目高端或大众化国际业态空白,快速提升项目品牌层级与客流吸引力,适配核心商圈或中高端定位项目

-

未入驻中国

指未进入中国市场,但在国际市场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如部分欧洲小众奢侈品、日韩特色餐饮),具备稀缺性与话题性

作为 “首店经济” 储备资源,用于打造项目差异化竞争力,吸引追求新鲜体验的客群,适合标杆型或创新定位项目

国内品牌

全国连锁

指在国内多省市布局、门店数量超 50 家(如海底捞、优衣库、华为体验店),标准化运营能力强,供应链稳定

作为项目基础业态支撑,保障招商落地效率与经营稳定性,适配各类定位的商业项目,尤其适合区域型购物中心

-

区域品牌

指仅在特定区域(如华北、长三角)布局,在本地有较高口碑的品牌(如河南本土餐饮 “巴奴毛肚火锅”、上海区域茶饮 “乐乐茶”),贴近区域客群消费习惯

用于强化项目 “在地性”,满足区域客群个性化需求,提升本地消费者认同感,适合区域型或社区型商业项目

创新品牌

设计师品牌

由独立设计师创立,风格独特、产品差异化强(如设计师服装、原创家居品牌),客群定位精准(追求个性化消费的中高端客群)

用于丰富项目业态多样性,打造 “小众精品” 标签,吸引潮流、艺术爱好者,适配文创街区或高端商业的特色区域

-

网红品牌

依托社交媒体(抖音、小红书)走红,具备强传播性与打卡属性(如网红甜品店、潮流集合店),短期客流吸引力强

作为 “流量型” 储备资源,用于阶段性提升项目热度与话题度,适合商业项目开业初期或节点营销补位

-

概念店

以创新体验为核心,突破传统门店形态(如沉浸式主题店、跨界融合店),注重场景营造与互动体验(如故宫文创概念店、星巴克甄选烘焙工坊)

用于打造项目 “体验标杆”,强化项目创新形象,吸引年轻客群与体验型消费需求,适配商业项目的核心展示区域

品牌库管理机制

总量控制:保持500个活跃备选品牌

更新频率:季度更新率30%

质量要求:坪效预期不低于现有品牌平均水平

合作准备:提前完成初步洽谈和条件确认

2.2灵活空间设计实施

空间划分标准

面积区间

数量

适用业态

租期灵活性

50-100㎡

20个

快闪店、体验店

1-6个月

100-300㎡

15个

概念店、主题店

3-12个月

300-500㎡

10个

旗舰店、主力店

1-3年

快速开业流程

24小时:合同签署、施工图纸审批

48小时:装修材料进场、施工准备

72小时:装修完成、开业准备

2.3空置预警与应对机制

预警系统设置

提前6个月:租约到期预警

提前3个月:招商启动预警

提前1个月:空置风险预警

应急招商流程

空置率3%:启动快速招商程序

空置率5%:启动应急招商方案

空置率8%:成立专项工作组

3.合规风险防控

3.1合规管理体系完善

合规手册内容

法律法规汇编:500+条款

操作流程规范:200+流程

应急预案:50+场景

检查机制

每日巡检:基础项目检查

每周专项:重点领域检查

月度全面:系统合规检查

培训体系

新员工:8小时合规培训

在岗员工:每月2小时 refresher training

管理人员:季度合规研讨会

3.2重点领域监管措施

消防安全

设备投入:2000万元

检查频次:每日巡检,月度全面检查

达标要求:100%符合消防规范

食品安全

管理制度:HACCP体系

检查频次:每周突击检查

事故目标:零事故

环保合规

排放标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废弃物处理:100%合规

环境监测:实时监控,月度报告

3.3应急处理机制

政府关系网络

对接部门:20+个政府部门

沟通机制:月度沟通会

应急通道:24小时联系渠道

法律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3家律师事务所

应急预算:500万元

响应时间:2小时内到位

应急基金

总额:1000万元

使用范围:突发事件处理、危机公关

审批权限:总经理直接审批

4.灾害风险防范

4.1保险保障体系优化

财产险方案

保险金额:50亿元

保险范围:自然灾害、意外事故

免赔额:损失金额的5%

营业中断险

每日赔偿:100万元

赔偿期:最长180天

等待期:72小时

公众责任险

单次事故:5000万元

年累计:2亿元

扩展范围:食品安全、电梯事故

4.2预防措施强化

消防系统

投入:3000万元

标准:超过国家规范20%

维护:每月专业检测

防汛系统

标准:50年一遇

设施:防水闸门、排水泵站

监测:实时水位监控

应急物资

储备量:满足3000人3天需求

更新机制:季度检查,年度更新

分布点位:20个应急物资库

4.3应急响应体系

应急队伍

专业队伍:50人

培训时长:年200小时

演练频次:季度综合演练

响应标准

15分钟:先遣队到位

1小时:专业队伍到位

24小时:恢复营业能力

恢复机制

供应商网络:100+应急供应商

维修团队:24小时待命

客户沟通:2小时内发布通告

4.4实施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

资产管理委员会

组成:总经理、财务总监、运营总监、外部专家

职能:重大风险决策、资源调配

会议频次:月度例会,紧急会议随时召开

专业团队

风险管理部:5人专业团队

外部顾问:行业专家、法律顾问、保险顾问

培训计划:年度培训预算100万元

资金保障

预算安排

项目

年度预算

使用范围

审批权限

风险预防

2000万元

设备更新、系统建设

总经理

应急处理

2000万元

突发事件处理

董事长

保险费用

1000万元

各类保险费

财务总监

基金管理办法

独立账户:专款专用

使用审批:快速通道

效果评估:季度审计

考核激励

绩效考核

风险指标权重:30%

考核维度:风险预防、应急处置、损失控制

考核频率:季度考核,年度总评

激励措施

专项奖金:年度风险控制奖金池500万元

晋升机会:优先晋升风险控制表现优秀者

专业认证:资助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认证

第三方评估

评估机构:国际知名咨询公司

评估频次:年度评估

评估内容:风险体系有效性、控制措施适当性

通过以上风险管控体系的深入实施,正弘城将建立全面的风险防御能力,确保资产安全和经济价值持续提升,为投资者创造稳定可靠的投资回报。

十、总结与展望:郑州正弘城发展蓝图

项目成就与市场地位

郑州正弘城自2018年开业以来,已确立其在郑州商业市场的领先地位,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标杆。截至2023年,项目取得以下突出成就:

1.关键业绩指标

指标类别

2019年

2023年

增长率

行业地位

年销售额

30亿元

50亿元

66.7%

郑州第二,华中前十

客流量

2000万人次

2500万人次

25%

郑州前三

会员数量

50万

100万

100%

中部地区领先

首店品牌

60家

200+家

233%

河南首店第一

租金收益

2亿元

3.5亿元

75%

领先同业

2.核心竞争力构建

区位交通优势

双地铁上盖(2号线、8号线),日均输送客流10万+

2400+智能停车系统,同层停车创新设计

周边16条公交线路,立体交通网络

差异化品牌策略

"轻奢+潮流+首店"独特定位

美妆集群29个一线品牌,华中区领先

年均品牌调整率25%,保持市场新鲜度

创新运营模式

数字化会员体系,会员销售占比65%

原创IP活动(热爱引力场等),年客流提升30%

智慧商业系统,运营效率提升20%

未来发展策略与规划

1.定位深化与升级路径

正弘城将持续深化"国际化生活方式中心"定位,通过三大升级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

品牌级次升级计划(2024-2026)

年份

升级核心方向

具体目标与实施路径

预期效果与价值

2024

轻奢矩阵强化

1. 目标:引入 15 + 国际轻奢品牌,覆盖服饰、箱包、配饰、美妆等品类(如 COACH、Michael Kors、Kate Spade 等);2. 路径:依托现有商业资源,对接品牌中国区总部,提供黄金铺位、首店扶持政策(如装修补贴、营销支持);3. 布局:在项目 1-2 层核心区域规划 “轻奢集合区”,形成品牌聚集效应

填补区域轻奢业态空白,提升项目中高端客群吸引力,预计带动轻奢品类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5%,强化项目 “轻奢消费目的地” 定位

2025

设计师品牌聚集

1. 目标:引入 20 + 国内外优质设计师品牌,同步打造 “中原设计师平台”;2. 路径:联合行业协会举办设计师品牌招商会,提供低门槛入驻政策(如首年租金减免 10%),搭建设计师与消费者的互动桥梁(如季度设计师沙龙、新品发布会);3. 运营:设置 “设计师品牌专属展区”,配套线上展示与销售渠道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追求个性化、小众化消费的客群,预计设计师品牌客流转化率较普通品牌高 15%,提升项目 “潮流艺术属性”

2026

顶级品牌突破

1. 目标:引入 3-5 个重奢品牌,覆盖珠宝、腕表、高级服饰等领域(如 Cartier、Tiffany、Gucci 等);2. 路径:成立专项招商团队,对接品牌亚太区总部,提供定制化合作方案(如专属门店设计、VIP 客户服务配套),联动政府争取高端商业扶持政策;3. 配套:升级项目硬件设施(如 VIP 停车场、专属导购服务),优化周边高端消费配套

实现品牌级次跨越式提升,填补区域重奢业态空白,预计项目整体客单价提升 40%,成为区域高端商业标杆,带动整体品牌矩阵价值升级

体验升级工程

改造项目

投资金额

实施时间

预期效果

负责部门

主题街区改造

2000万元

2024Q1-Q2

客流量提升25%

运营部

互动体验装置

1500万元

2024Q3

停留时间增加40%

市场部

艺术景观升级

1000万元

2024Q4

拍照打卡提升60%

工程部

灯光音响系统

500万元

2024Q2

夜间客流提升30%

物业部

沉浸式体验业态提升方案

业态结构调整目标:

现有体验业态占比:20%

目标提升至:35%

新增体验面积:8000㎡

重点引进业态:

一级业态类型

二级细分业态

业态核心特征与引进标准

预期作用与客群价值

沉浸式体验业态

娱乐体验

1.沉浸式剧场:以剧情为核心,结合场景搭建、演员互动,打造 “观众参与式” 观演体验,单店面积需 300-500㎡,具备原创剧本能力;2.密室逃脱 :主打 “主题化 + 解谜互动”,融入科技机关(如声光电控制),需覆盖不同难度等级,适配朋友聚会、团建场景;3. 虚拟现实馆:引入 VR 设备(如 VR 过山车、VR 射击),支持多人联机体验,需定期更新内容,保持新鲜感

聚焦年轻客群(18-35 岁),通过强互动、高沉浸感提升项目趣味性,延长顾客停留时间(预计增加 1.5-2 小时),带动餐饮、零售消费转化

-

文化体验

1艺术坊:提供绘画、陶艺、手工皮具等创作课程,配备专业导师,支持 “体验 + 成品购买” 模式,空间设计需兼具美学与实用性;2. 文化展览:引入小型精品展览(如插画展、非遗文化展),可与本地文化机构合作,定期更换主题,免费或低票价开放;3手作体验:主打轻量化手工体验(如香薰制作、饰品 DIY),单次体验时长 30-60 分钟,适配亲子、情侣客群

吸引注重精神消费的客群(25-40 岁),强化项目文化属性,提升品牌调性,同时通过 “体验消费” 增强顾客粘性,形成差异化记忆点

-

科技体验

1. 科技体验馆:展示前沿科技产品(如 AI 机器人、智能家居),支持互动体验(如 AI 绘画、智能穿戴设备试用),需定期更新展品;2. 机器人餐厅:以机器人为核心服务载体(如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调酒),搭配智能化点单系统,餐饮品类以轻食、简餐为主,兼顾科技感与实用性
3.智能互动机制:布局于公共区域(如中庭、连廊),如 “互动投影地面”“声音感应装置”,支持顾客即时互动,无需额外消费即可体验

覆盖全年龄段客群,尤其吸引家庭客群与科技爱好者,通过科技元素提升项目 “现代化、潮流化” 形象,增强顾客拍照分享意愿,扩大项目传播度

预期效益:

客单价提升:30%

滞留时间:从2.5小时增至3.5小时

重复到访率:提升至40%

屋顶花园建设规划

总面积:10000㎡

功能分区:

景观休闲区:4000㎡(绿化+休憩)

餐饮娱乐区:3000㎡(特色餐饮+酒吧)

活动举办区:2000㎡(演出+市集)

配套设施:1000㎡(卫生间+服务点)

设计特色:

四季主题景观变化

智能温控系统

环保节能设计

预期成效:

年度举办活动:50+场

新增客流:100万人次/年

租金收益:2000万元/年

数字化深度应用实施方案

投入3000万元升级智慧商业系统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运营

大数据驱动精准营销和运营优化

2.具体实施措施

时尚潮流深化

年度引入40+首店品牌,保持30%首店比例

打造2000㎡"中原潮流中心"

举办郑州国际时尚周,建立潮流话语权

会员经济升级

黑卡会员增至5000人,消费占比提升至40%

建立会员大数据平台,实现个性化服务

拓展会员权益,打造高端生活圈层

空间场景创新

每季度主题场景变换,保持新鲜感

增加艺术装置和文化元素,提升项目调性

优化动线设计,提升客户体验

3.云阿云公司战略支持

作为正弘城的重要合作伙伴,云阿云公司将提供全方位支持:

资源整合支持

品牌资源导入

全球品牌库2000+优质品牌资源

年度引入30+国际品牌,其中50%为首店

建立品牌孵化平台,培育新兴品牌

数字化赋能

超强算法能力,提升运营效率20%

智慧商业系统升级,投资2000万元

大数据分析指导经营决策

资本运作支持

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

REITs发行准备

资本结构优化

4.创新运营模式

首店经济深化

设立首店孵化基金5000万元

建立首店评估和扶持体系

打造首店品牌生态圈

体验式消费升级

引入创新体验业态

打造主题式消费场景

提升客户滞留时间至3.5小时

绿色可持续发展

LEED金级认证准备

节能减排措施实施

环保理念融入运营

发展目标与展望

1.三年发展目标实施路径

1.1关键指标年度分解计划(2024-2026)

关键指标

2023年现状

2024年目标

2025年目标

2026年目标

年均复合增长率

年销售额

50亿元

60亿元

70亿元

80亿元

16.7%

客流量

2500万人次

2700万人次

2850万人次

3000万人次

6.3%

会员数量

100万

120万

135万

150万

14.5%

首店品牌

200家

240家

270家

300家

14.5%

租金收益

3.5亿元

4.0亿元

4.5亿元

5.0亿元

12.6%

经营利润率

35%

38%

40%

42%

6.3%

1.2年度实施重点

2024年:基础夯实年

完成空间改造和数字化升级

引入首批国际重奢品牌

会员系统全面升级

2025年:提质增效年

体验业态占比提升至30%

首店经济效应显著提升

资产估值突破55亿元

2026年:跨越发展年

销售额突破80亿元

LEED金级认证完成

资产证券化实现

2.战略发展方向实施策略

2.1区域商业龙头巩固计划

竞争优势强化措施

核心强化方向

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目标与竞争价值

差异化定位

1.轻奢潮流定位:聚焦 25-35 岁中高端年轻客群,优化轻奢服饰、潮流配饰、小众美妆等品类占比,形成 “轻奢消费专属场景”;2. 首店经济:每年引入 15-20 家区域首店(含国际小众品牌、国内新锐品牌),打造 “首店聚集地” 标签,依托首店稀缺性吸引客流;3. 国际化特色:引入国际特色业态(如东南亚主题餐饮、欧洲文创集合店),举办跨国文化活动(如国际时装周快闪),强化 “国际化商业体验” 认知

避开与传统高端商场、大众购物中心的直接竞争,通过 “轻奢 + 首店 + 国际化” 形成独特定位,打造区域内不可替代的商业标签,吸引高净值年轻客群

体验升级

1.沉浸式体验:在公共区域打造沉浸式主题场景(如季节限定装置、IP 联名展区),引入沉浸式剧场、VR 体验馆等业态,提升消费场景的互动感与记忆点;2. 数字化应用:上线 “智慧商场” 小程序(支持 AR 导航、智能导购、线上排队),部署智能互动屏(提供实时活动、店铺优惠信息),优化消费全链路数字化体验;3. 场景创新:规划 “日间购物 + 夜间社交” 双场景,夜间推出市集、live 演出、露天电影等活动,延长商业营业时间与消费场景

通过 “体验感 + 数字化 + 多场景” 打破传统商业 “仅购物” 的局限,将项目从 “消费场所” 升级为 “社交体验目的地”,延长顾客停留时长(目标提升至 4 小时以上),提升复购率

服务提升

1.会员服务:升级会员体系,为高等级会员提供专属权益(如私人购物顾问、免费停车、高端活动优先参与),定期举办会员专属沙龙(如奢侈品品鉴、穿搭讲座);2.智能服务:引入 AI 客服机器人(解答常见问题、处理投诉),设置自助收银、自助存包设备,提升服务效率,减少顾客等待时间;3个性化服务:根据会员消费数据提供个性化推荐(如新品、活动),针对亲子客群提供儿童托管、母婴室升级,针对商务客群提供临时办公区、快递代寄服务

以 “精细化 + 智能化 + 个性化” 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通过高附加值服务增强会员粘性(目标高等级会员留存率超 90%),形成 “服务优于竞品” 的口碑优势

与大卫城竞争策略

错位竞争:强化轻奢潮流vs高端奢侈

差异化优势:首店数量多30%,体验业态多50%

客群细分:聚焦25-45岁时尚客群

花园路商圈引领计划

牵头成立商圈联盟

统一营销活动策划

共享客流资源

协同品牌招商

2.2创新实践标杆建设方案

数字化转型实施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

实施时间

预期效果

负责团队

智慧商业平台

2000万元

2024年

运营效率提升25%

数字化部

大数据中心

1000万元

2024年

数据驱动决策

信息技术部

智能客服系统

500万元

2025年

客服成本降低30%

客户服务部

首店经济示范区建设

首店引进基金:5000万元

首店评估体系:建立3大维度20项指标

首店孵化平台:1000㎡创新空间

首店政策支持:最高200万元补贴

绿色商业标杆创建

节能改造:投资2000万元,能耗降低25%

环保材料使用率:提升至80%

垃圾分类:实现95%分类准确率

碳足迹追踪:建立全生命周期碳管理

2.3资产价值提升路径

资产估值提升措施

硬件升级:每5年一次大型改造

品牌优化:年调整率20-25%

运营提效:数字化降低运营成本

收益提升:租金年增长12-15%

投资回报优化方案

成本控制:运营成本降低15%

收益多元化:非租金收入占比提升至30%

资本结构优化:融资成本降低1-2%

资本化率改善策略

稳定现金流:签约率保持95%以上

增长预期:租金递增条款3-5%

风险控制:空置率控制在3%以内

3.城市功能贡献计划

3.1就业岗位创造方案

直接就业岗位

商场运营:2000个岗位

品牌商户:2500个岗位

管理服务:500个岗位

合计:5000个直接就业岗位

间接就业带动

供应链:1000个岗位

服务业:1500个岗位

合计:2500个间接就业岗位

就业质量提升

培训投入:年均500万元

员工福利:优于行业标准20%

晋升通道:双通道发展体系

3.2税收贡献目标

税收构成规划

税种

2023年

2026年目标

增长率

增值税

1.2亿元

1.8亿元

50%

企业所得税

0.8亿元

1.2亿元

50%

房产税

0.5亿元

0.7亿元

40%

其他税收

0.5亿元

0.8亿元

60%

合计

3.0亿元

4.5亿元

50%

税收优化措施

合法税务筹划

税收优惠政策应用

跨区域税收协调

3.3消费引领实施策略

消费升级推动

引入国际品牌:年新增30个

提升消费品质:客单价提升15%

拓展消费场景:夜间经济、假日经济

消费创新引领

首发经济:季度新品首发

体验消费:沉浸式消费场景

智能消费:数字化消费体验

消费环境优化

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90%

消费权益保护:无忧退换货

消费环境安全:100%安全保障

3.4城市形象提升计划

国际化水平提升

外语服务:全覆盖

国际支付:支持10种货币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文化融合创新

中原文化展示:文化主题区

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文化节

文创产品开发:100+特色文创

城市名片打造

年度大型活动:10+场

媒体曝光量:年10亿+

游客到访率:占客流30%

(四)实施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体系

项目管理办公室

组成:总经理牵头,各部门负责人

职能:战略规划、资源协调、进度监控

会议机制:月度例会,季度评审

专项工作组

数字化转型组

品牌升级组

体验创新组

服务提升组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关注 22    返回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郑州正弘城项目(五)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郑州正弘城项目(三)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