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VS福特级,谁才是世界第一航母
原创 晋说 云阿云智库•大国重器
截至2025年9月,福建舰已经下水三年,终于要服役了。中国海军马上就要步入三航母时代。
在2025年6月,我们仅用两艘航母就合围了关岛和硫磺岛,完成了中国海军远海防御的战略部署。等福建舰服役之后,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将再无对手。美军的触手将再也没有可能染指台海。
因为福建舰一旦服役,将是世界上最强的航母,没有之一。
在雷达的配置上,福建舰拥有32面相控阵雷达,对美军的F-35隐身舰载机有着强大的探测能力。而福特级航母呢,它只有14面雷达。毫不夸张地说,在雷达方面,福建舰远远超越了福特级,独步全球,一骑绝尘,福特级航母拍马也追不上。
特别是福建舰的一体化桅杆,和055大驱的桅杆一样,将不同频段、不同用途的雷达集成到了一起,不仅提升了整条船的隐身性能,还提升了电磁兼容性。
还有,福建舰是世界上第一艘在船舷两侧安装有相控阵雷达的航母,左边两个,右边两个,一共4个。这四个雷达是专门用来探测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无人机等低空目标的。
除此之外,福建舰上有4座1130近防炮,每门1130都搭配了专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是全球首创。这些雷达全部使用了第三代氮化镓TR组件:
功率高,性能强,抗干扰能力突出。一共32个雷达可以同时开机,同时搜索,同时跟踪,同时制导。
这种雷达在咱们家已经是白菜价了。大家平时用的充电器中都有一个功率转换模块,主要的组成材料就是氮化镓。大家看一看现在的充电器,和以前的充电器大小差不多,但充电的功率越来越大。我现在用的是100瓦的,家里还有60瓦的。但无论是多大功率的充电器,从来都不烫手,就是因为里面的材料可承受的功率变大了。
这种大功率的充电器在美国也很受欢迎,也很普遍,毕竟大家都想要手机充电速度快。但是在民间很普通很普遍,并不代表在军工领域也很普遍。
美国目前极度缺氮化镓,它在军工领域的供应链中有超过1万个部件依赖金属镓,其中85%的部件是从咱们这边进口的。
结果前不久出口管制了,美国没有办法了,开始回收二手镓了。它开始在全国回收废料,只要里面有金属镓它就回收,把废料中的镓拆出来之后再利用。就像一个人,以前天天大鱼大肉,剩饭剩菜说扔就扔,结果突然有一天没人卖肉给他了,他饿得不行了,只能去翻垃圾桶,把之前自己扔的肉又捡回来,处理处理接着吃。
但捡垃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想要继续吃肉,还得自己养猪。但是吧,猪好养,氮化镓可太难养了。想要制造出氮化镓,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铝制品产业链,因为氮化镓中的镓就是铝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没有铝厂,想要金属镓无从谈起。
除了铝厂,还要有化工厂生产高纯度的氮气,氮化镓嘛,氮和镓都不能少。此外还需要衬底制备工厂,各种反应炉,各种半导体制造工厂。
如果想从零开始生产氮化镓,这些工厂都要投资建出来,光是这些投资,没有万亿的规模想都不要想。
咱们国家现在的大型铝厂有130家,美国呢,仅仅有4家,数量是近30倍。
产能我也查了一下,2024年我们的铝产量是美国的25倍。所以在最基础的一环,也就是金属镓的原料这一环节,就导致了美国短期内根本不可能生产出氮化镓,必须得进口。
在雷达方面,我们基于庞大的工厂规模,不仅可以让材料白菜价,还能继续改进,继续升级。但美国呢,它别说升级了,它连追都追不上,除非再批1万亿经费,专款专用建一批工厂,但这可能吗?根本就不可能。
为什么我总说我们才是世界第一,并不是我拍脑门胡说的,都是有根有据的。大量的基础知识最终能够证明出在一个领域上谁强谁弱,还能推导出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谁强谁弱。由这些基础知识做背书,推导出来的结论,如果还有人不信的话,那我也没辙了。
说完了航母的雷达,再说一说舰载机对比。福建舰搭载的隐身战机是歼-35C型,在隐身水平、雷达水平、空空导弹水平上全面完爆福特级上的F-35C。特别是雷达和导弹方面,歼-35C搭载的是第三代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F-35C呢,还处于第二代,也就是砷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
材料不同,单个TR组件可承受的功率就不同。单个氮化镓TR组件的功率是50瓦,单个砷化镓TR组件的功率是6瓦。咱们是50,他是6。歼-35C的雷达有多少TR组件呢?2000个。F-35C的雷达有多少TR组件呢?1200个,也有说1600个的。无论是哪个,都没有歼-35C多。单个组件的功率是F-35C的将近10倍,组件的数量还比F-35C多了几百个,这就是中美舰载机在雷达方面的差距。
有消息说,F-35C将要更换成氮化镓雷达,但这事可由不得它,不是它想换就能换的。制约因素有很多,首先是供电问题。F-35C是单发动机,这个大家都知道。它这个单发动机能不能给1200个砷化镓TR组件提供足够的电力?能不能给1200个氮化镓TR组件提供足够的电力?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这个不好说,但是我估计有点难。
一旦要是换成氮化镓TR组件了,F-35C很可能要改机体造型,改成双发动机版本的,大家走着瞧吧。
除了电力供应问题,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还是没有镓。想要氮化镓,它得找咱们买,但是想买也不一定买得着,得看咱们卖不卖。也就是说,F-35C的雷达能不能升级,首先要看它愿不愿意给F-35C改机体造型,
第二它要看咱们的脸色。如果咱们不给它好脸,如果咱们不卖给它们,那它就只能继续扩大垃圾回收站的规模,提升垃圾回收站的工作效率。所以它想升级雷达很难很难,因此F-35C会一直落后下去。
说完了舰载机雷达的对比,再说一说导弹的对比。
导弹这个其实没啥说的,美军至今也没有能够超越霹雳-15的空空导弹。
300公里的射程对于美军来说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大坎。而我们不仅有霹雳-15,还有霹雳-17。
由于信息太少了,歼-35C的内置弹仓能不能搭载长度接近6米的霹雳-17,这个事情还不能确定。
一旦要是歼-35C能内置霹雳-17了,再加上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的配合,那美军的舰载机,也就是F-35C、F-18将会被吊起来打,甚至美军的E-2C预警机也很难幸存。
因为空警-600预警机有着E-2C追不上的探测能力,它比E-2C看得更远,看得更准,特别是对于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空警-600的探测能力独步全球。
最后一点,也是不太重要的一点,舰载机的数量。
这一点可以从排水量推测出来,关于福建舰的排水量到底是多少,咱们的官方说法是8万余吨,但是这个余很有意思,到底是余了多少呢?它下水的那天,其实我算过,我算了整整半个晚上,得出来的结论是余了10000到15000吨之间。这个是我算的,大家不用太当真,但是我敢保证,他这个余,肯定超过了1万吨。
而福特级呢,官方说法是10万吨,福建舰比福特级要小了一点,但也没小太多,所以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差别不大。福建舰应该能搭载60-70架左右的舰载机,这60-70架舰载机中包括48架歼-15、歼-35,五架歼-15D,4架空警-600,8-12架直-18、直-20。
福特级呢,它能搭载70架以上的舰载机,所以双方的差别不大,就是几发霹雳-15的差距。只要几发霹雳-15打出去,双方的舰载机数量就持平了。
在高强度的战争中,想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己方航母、己方的军舰,想要突破对手的防御圈,必然要释放足够多的舰载机,越多越好。毕竟一次出动10架舰载机的攻击效果肯定没有出动30架的效果好。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弹射出更多的舰载机,就代表着这艘航母越先进。
而这种一次性投入最多数量舰载机的攻击方式叫做全甲板攻击。要对比两艘航母哪一艘航母更厉害,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哪艘航母的全甲板攻击能力更强,关键指标看弹射效率。
所以下面我就简单聊一聊电磁弹射。
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已经完全成熟,使用的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这可是马伟明院士的杰作,让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电磁弹射水平领先核动力航母一大截。
福建舰是直流,福特级呢,是交流。直流和交流哪个更好使,更稳定?当然是直流了。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听懂,下面我就说得更直白点。直流和交流在功能上是一样的,并没有强弱之分,它们之间关键的区别是效率。
直流弹射两架舰载机的时间,交流只能弹射一架。
同样的时间内,福建舰这边已经弹出去10架歼-35C了,而福特级那边才弹射出去5架F-35C。
在网上关于直流和交流的讨论很多,其实这两个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要是长期使用的话,交流就是好,这个不需要质疑。但是如果要是瞬间使用的话,直流就是无敌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用直流呢?因为弹射飞机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大家想一想是不是?
电磁弹射弹射飞机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所以在弹飞机这一块,直流就是比交流好。
对于福建舰上的中压直流,我看网上说的人很多,但是说明白的人并不多。我就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形容一下这个中压直流电磁弹射系统。
这个例子就是电车充电。
电车大家都知道,它需要充电,对吧?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电车的充电。
这些电在充进电车的电池之前,它是交流的,也就是交流电。
交流电在咱们的生活中应用是最广泛的,平时大家在家里用的基本都是交流电。把这些交流电充到电池之内,这一步叫电储能,也可以叫储电,毕竟是储存电力嘛,怎么叫都行。充满了电之后,用电池的电驱动车行驶,这个时候电池释放出来的电就是直流电(直流转交流)。
它专项专供,损耗最小,用来驱动电车最合适,我说的这些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是挺复杂的,我只想到了这么一个例子,关于电车我不是很了解,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同样的道理,用在弹射舰载机上也一样。交流电网给电池充电,电池释放直流电给弹射器,弹射器弹射舰载机,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这么简单。
我这么形容不知道大家听没听懂,如果要是没听懂,可以再听一遍,
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通过一条充电放电的路径,有心的军迷还能再推测一下用来储电的电池是多大的,是哪生产的,大家可以展开一下想一想,关于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实在是不合适,大家自己猜吧。
对了,福建舰上用的储能装置不是电池,是电容,因为电池放电太稳,电容才能做到瞬间大功率放电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上一期内容里,我说052DM上的鹰击-21它的射程是1000公里,结果有不少朋友在评论区里批评我,说是1500公里。
其实呢,1500公里也对,1000也对,但是1500公里是空对舰的鹰击-21,也就是轰-6挂载那个。1000公里是舰对舰,要是在陆地上发射,它能打2000多呢。所以还是有区别的,不要记住一个数字就硬往上套,要活学活用。在批评我之前先仔细查一查,那样的话我才会心服口服。
好了,说完了咱们的福建舰,我再说一说美军的航母。
美军目前的航母中,最多的是尼米兹级,普遍都是四个弹射器。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呢,也是四个弹射器。而我们的福建舰是三个弹射器。
为什么美军要4个弹射器呢?还记不记得我前面说的全甲板攻击?它就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做到全甲板攻击,就是为了这个目的。那我们为什么三条呢?三条是不是比4条吃亏呢?其实并不吃亏。而我们用3条弹射器的理由也很简单,也有点气人,因为我们的电磁弹射技术非常可靠,三条足够用了,没必要再增加一条占地方,原因就是这么简单。
美军对航母的全甲板攻击非常重视,它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在一波攻击中释放最多数量的舰载机,一直在奔着更高的数量努力。我举两个例子,在80年前中途岛海战,这个大家都知道,美国用3艘航母全部使用全甲板攻击的战术,一波攻击击沉了日军的4艘航母,这一战成为了日军由进攻到防守的转折点。
美军航母使用全甲板攻击最近的一次是在海湾战争中,一波全甲板攻击就瘫痪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这个全甲板攻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工程,并不是几架舰载机弹射升空那么简单。一次全甲板攻击至少要调动航母上一半的人力,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有序进行。这还只是人力上的,还有航母动力上的考虑。
航母弹射舰载机并不是能一架接着一架地弹,并不是弹起来没完。这个弹射器它弹射一次,航母的锅炉蒸汽压力就会损失一部分。压力损失了,航母自然就跑不快了,航速就下来了。如果一个弹射器连续弹射10次,那这个弹射器就必须停止弹射,歇一歇,修一修,上上机油,换换零件。
就像大家买车一样,在一辆车中有一些单独的零部件,它的保养频率与其他的零部件是不一样的。
比如雨刮器,两年就要换一对,不然的话就很容易出声音,多少会影响到刮雨水的效果,影响到开车的心情。航母的弹射器也一样,弹射器每弹几百下之后,必须要休息两天,进行详细的检查修理。每弹几十下之后,必须要停下来冷却,换个磨损件,换换机油什么的,不然的话出故障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机器它虽然是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但是它也是有寿命的,是需要定期保养的,并不能一天24小时一直工作。大家只要理解了这个道理,对全甲板攻击也就理解了一大半了。
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装置可以45秒弹射一架舰载机。三个弹射器同时弹飞机的话,45秒就是三架,只需要40分钟就能弹射出去全部的舰载机,60-70分钟,中间不需要休息。中间已经考虑了冷却延迟等时间,把所有条件都考虑进去的话,福建舰每天能弹射1500次左右。
而福特级呢,以前我一直说福特级不能用,今天我给它留点面子,其实福特级还是能用的,毕竟最近一年,福特级已经开始出任务了,在全球进行战备值班了。但它的中压交流电磁弹射之前是每400次必有一次出故障,
现在据说好点了,但每680次也会至少出一次故障。虽然进步了,但风险依旧极大。
所以福特级上的飞行员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那一次故障降临到自己身上。为了不出事故,福特级只能增加了检修频率,弹10次就要检查修理一次。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福特级的弹射频率,降低了它的作战能力,最重要的是降低了它的全甲板攻击能力。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并且福特级除了1/680的故障率之外,还有一个更要命的缺陷,它的电磁弹射功率不够,说得直白点就是它的劲不够。它的F-18、F-35,这是福特级上的主要舰载机,这些飞机如果要是满油满弹的话,有的时候它会弹不起来,连战斗机都弹不起来,更别说预警机了。
所以这个福特级它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少,大家可以想一想了。要想把F-18、F-35给弹出去的话,只能让这两款舰载机少挂两颗导弹,或者少加点油。但是这就影响了舰载机的战斗力和航程,对航母本身的战斗力影响有多大,大家可以再仔细想一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夸一下我们的电车了。电车这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哪呢?大家都知道电池。目前国内接受和使用电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市场这么大,就促进了电池不断的技术更新。我经常关注电车,电车上的电池基本上是一年更新一次。第一年买一个电车,结果第二年新一代的电池就出来了。
所以把最新最尖端的储能技术应用到福建舰上,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那些说电车不行的,可以仔细想一想了。福建舰最引以为傲的电磁弹射系统中,它最重要的一个组件,正是由我国的电车发展而来。要不是电车这几年突飞猛进,福建舰很可能会采用蒸汽弹射,那样的话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至少折一半。
正是因为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领先的电池储能技术,通过交流电不断地给电池充电,积少成多,然后根据需要瞬间释放出足够的直流电驱动弹射装置。在理论上,70吨以下的舰载机福建舰都能弹,这就是直流的好处。
福建舰马上就要服役了,它的服役不仅预示着我们进入了三航母时代,也代表着太平洋这片海域,我们将展开常态化的军力部署与巡逻了。
北海舰队有辽宁舰,南海舰队有山东舰,福建舰估计会入列南海舰队。有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兄弟在,我们的海防已经足够用了,所以即将服役的福建舰的任务一定是远海,绝对不会是近海。
届时大家可能会看到南太平洋诸岛上的补给基地落地生根,可能会看到福建舰航母打击群去亚丁湾护航打海盗,可能会看到一支20万吨规模的航母编队绕日本、绕澳大利亚一圈,可能会看到我们的航母编队不远万里开到阿拉斯加维护国际秩序。这些事情光是想一想就巨爽无比。
航母这个玩意,其实就是一个全门类高端工业系统的集成,就是一个缝合怪,少一个环节它都会出现大问题,还会顺带着带出一系列的连锁问题。美军近几年之所以航母总出问题,不能像以前造航母那么神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去工业化的后果。一个航母,这个自己造,那个英国造,这个荷兰造,那个意大利造,这种集成不可能好得了,最多也就是能用。
而我们不一样,全国产这个词,每次看到都会小心肝一颤。一艘航母的建造成功,不光是国家经济制造业强大的体现,其中的科技也是无比尖端、无比重要的。所以我们能建成福建舰,是不是证明了国家无比强大?
我们不能盲目自信,但也不能盲目自卑,我们的武器就是厉害,这是有目共睹的,是有根据的。相信经常看晋说节目的朋友肯定会有这种底气,说我们的哪些武器世界第一,哪些领域遥遥领先。
因为我讲军事说观点做结论,全都有理有据,都是有大量的依据作为铺垫的,所以我每次下结论都非常有底气。
目前的中国海军已经是世界上反舰火力最强的海军了,没有之一。这方面我说过好几期了,按理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最强了,那就应该研究点别的,但是呢,我们偏不。我们不能学美军,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把横向发展做到极致,横向发展做到极致之后,再进行纵向发展。
所以我们又为歼-15T研发了一款新型的空对舰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射程呢近10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10马赫。虽然是不到1000公里的射程,但毕竟歼-15的体格子在那摆着的,让它挂鹰击-21的话,属实是有点难为人了。但就是这个1000公里,已经是独步全球了,已经可以在航母的防区之外远程给航母上强度了。
并且既然歼-15T能挂,那歼-11B、歼-16就能挂,飞豹也能挂。至于这款反舰导弹是什么,我先不说,就当给大家出道题,感兴趣的可以说一说,我估计我的老粉们应该有不少人能猜到。
下面我再大胆预测一下福建舰服役的时间,我特意算了两个黄道吉日,大家参谋参谋,看看这日子中不中。
我这期内容写于9月1日,录音的时间,也就是现在,是9月2日的上午9点。所以我预测的时间是918,10月1日。如果要是我猜对了,大家记得过来夸我一句。
在近30年来,除了国足,我们身边几乎任何事物都是在进步的,特别是海军的发展,简直可以用举世瞩目来形容。因为海军就是海权。
在公元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这次之后,东方大国开始逐渐地放弃海权。结果到了400年之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个东方古国完全丧失了海权。
2012年,辽宁舰服役,这件事情让14亿人对蓝水海军充满了向往。
2019年,山东舰的服役,让中国海军走出近海,驶向深蓝。
2025年,随着福建舰入役南海舰队,有海军但没有海权的时代将彻底结束,未来的海洋霸权将只有中美两家争夺。
到了2028年,4号舰、5号舰也将下水。
2030年,4号舰、5号舰将会服役,
届时美军的海洋霸权必将结束,新的中国大航海时代必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