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太原王府井百货项目(三)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项目直面同质化竞争与年轻客群流失困境,以“晋商文化+潮流体验”为差异化核心,通过空间、业态、招商、运营及资产管理的系统性焕新,旨在打造区域消费标杆,并为同类项目提供可复制的升级模式。全文共1155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存量时代的精准焕新
太原王府井百货体验化、数字化、本土化升级专项报告
目录
一、报告摘要与引言
二、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三、本体SWOT 及项目现状诊断
四、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五、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六、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九、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十、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一、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二、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六、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三)客群精准画像及需求匹配(三维度划分)
基于定位升级方向,通过 “消费数据调研(样本量 3000 份)、第三方客流监测、会员行为分析”,将项目客群划分为 “核心客群、新兴客群、潜力客群” 三大类,每个客群均明确 “核心特征、需求痛点、运营策略、业态匹配”,实现 “千人千面” 的精准运营。
1. 核心客群:品质中产家庭(30-45 岁,家庭年收入 20 万 +)—— 项目营收主力(贡献 60% 营收)
核心特征:
消费理性,注重品质:月均家庭消费 8000-15000 元,其中 “品质零售(轻奢、高端家电)” 占 40%,“家庭体验(亲子、健康)” 占 30%;决策依赖 “口碑 + 品质”,对价格敏感度低(仅 20% 会因促销改变消费决策),但对 “服务体验” 要求高(如免费停车、专属导购)。
时间碎片化,偏好一站式消费:工作日忙于工作,周末为主要消费时段(周末客流占比达 65%),希望在一个商业体完成 “购物 + 亲子 + 餐饮”,避免跨商圈奔波;平均停留时间 2.5 小时,若有优质亲子体验可延长至 4 小时。
关注健康与文化,重视家庭互动:70% 的家庭每月至少参与 1 次 “健康活动”(如瑜伽、体检),60% 的家长希望通过 “文化体验”(如非遗制作)培养孩子兴趣;对 “千篇一律的儿童乐园” 兴趣降低,偏好 “教育性 + 互动性” 的亲子场景。
需求痛点:
当前太原核心商圈 “高端亲子体验供给不足”:万象城仅 1 家奈尔宝儿童乐园,需预约且价格高(单次 298 元);
健康服务 “分散且不专业”:体检中心多位于郊区,商场内缺乏 “中医理疗、高端瑜伽” 等场景;
家庭宴请 “缺乏本土特色”:多为全国连锁餐饮(如西贝、海底捞),缺乏 “山西晋菜高端宴请” 场景。
运营策略:
会员分层服务,提升尊贵感:
银卡会员(年消费 3-10 万):享免费亲子托管(1 次 / 周,2 小时 / 次)、健康体验 8 折优惠;
金卡会员(年消费 10-20 万):享免费停车(4 小时 / 天)、私人导购预约、家庭体检套餐 9 折;
钻石会员(年消费 20 万 +):享山西特产定制礼盒(生日 / 节日专属)、晋商文化展 VIP 通道、高端餐饮免排队。
周末 “家庭日” 活动,强化互动:
每周六举办 “亲子非遗工坊”(剪纸、面塑制作),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会员免费参与(非会员 99 元 / 组);
每月最后一个周日举办 “家庭健康日”,联合美年大健康提供 “免费血压检测、健康咨询”,同时推出 “瑜伽亲子课”(199 元 / 组)。
跨业态消费联动,提升客单价:
推出 “家庭消费套餐”:轻奢消费满 5000 元赠亲子体验券(乐高教育 + 亲子烘焙,价值 399 元);
餐饮消费满 1000 元赠健康体验券(中医理疗 30 分钟,价值 199 元),引导跨楼层消费。
业态 / 品牌匹配:
需求类型 | 核心业态 | 推荐品牌 | 数据支撑(预计) |
品质零售 | 国际轻奢、高端家电 | Coach Outlet、Michael Kors、西门子 | 业态占比:30%;年营收:3.6 亿元 坪效:2.0 万元/㎡ |
亲子互动 | 高端儿童教育、亲子体验 | 乐高教育、高端儿童摄影、亲子烘焙工坊 | 业态占比:15%;年营收:1.8 亿元 客流转化率:40% |
健康服务 | 高端体检、瑜伽、中医理疗 | 美年大健康(定制店)、梵音瑜伽、固生堂 | 业态占比:10%;年营收:1.2 亿元 客单价:800 元 |
家庭宴请 | 山西晋菜、高端中餐 | 六味斋主题餐厅、河东狮吼(晋菜高端店) | 业态占比:10%;年营收:1.0 亿元 翻台率:2.5 次/天 |
2. 新兴客群:Z 世代潮流青年(18-29 岁,月收入 5000+)—— 未来增长引擎(目标贡献 30% 营收)
核心特征:
潮流导向,个性消费:月均消费 3000-6000 元,其中 “国潮服饰、潮玩” 占 50%,“社交娱乐、网红餐饮” 占 40%;75% 的消费决策受小红书、抖音 “种草” 影响,偏好 “限量款、独家款”(如李宁 CF 线限定配色),对 “大众品牌” 兴趣低。
社交需求强,注重打卡分享:消费不仅是 “买商品”,更是 “社交货币”——80% 的到店会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若项目有 “网红打卡点”,到店频率提升 3 倍;平均停留时间 3 小时,其中 “娱乐 + 餐饮” 占比 70%。
数字化依赖度高,偏好线上线下联动:90% 的会员通过 “APP / 小程序” 获取活动信息,70% 希望实现 “线上预约体验、线下消费”(如电竞馆线上预约、AR 试衣线上预览);对 “传统线下促销” 敏感度低,更关注 “数字互动体验”(如元宇宙展厅、AR 游戏)。
需求痛点:
太原潮流业态 “同质化严重”:茂业天地、北美 N1 均以 “快时尚 + 常规潮玩” 为主,缺乏 “沉浸式娱乐、国潮独家品牌”;
社交场景 “单一”:多为 “影院 + 剧本杀”,缺乏 “电竞比赛、国潮走秀” 等互动性强的场景;
数字化体验 “空白”:当前太原商业项目仅万象城有基础 AR 试衣,缺乏 “元宇宙、数字藏品” 等新兴体验。
运营策略:
搭建 “潮流社群”,强化圈层认同:
建立小红书、抖音 “太原王府井潮流社群”,每周发布 “国潮穿搭指南、娱乐活动预告”,社群成员享 “快闪店优先入场、潮流品牌 9 折”;
每月举办 “社群专属活动”:如 “电竞 5V5 挑战赛”(冠军奖金 5000 元 + 潮流礼包)、“国潮走秀”(邀请本地穿搭达人参与)。
“潮流主题月” 活动,保持新鲜感:
1-3 月 “潮玩主题月”:联动泡泡玛特举办 “Dimoo 限定展”,推出 “潮玩盲盒 + 餐饮” 套餐(盲盒 69 元 + 网红咖啡 35 元,总价 99 元);
4-6 月 “国潮主题月”:联合李宁、晋韵国潮举办 “国潮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可量产为项目独家周边(如 T 恤、帆布袋);
7-9 月 “数字主题月”:上线 “晋商文化数字藏品”(售价 99 元 / 份),购买藏品可兑换元宇宙展厅 VIP 体验资格。
数字化互动,提升参与感:
在二期 3-4 层部署 “AR 潮流打卡点”:扫码即可生成 “国潮风格虚拟形象”,分享至社交平台可兑换潮流品牌 50 元券;
开发 “元宇宙潮流街区”:用户通过手机即可 “沉浸式逛店”,预约试穿、下单购买,线下到店可提取商品并享额外折扣。
业态 / 品牌匹配:
需求类型 | 核心业态 | 推荐品牌 | 数据支撑(预计) |
潮流零售 | 国潮服饰、潮玩 | 李宁 CF 线、晋韵国潮、泡泡玛特 | 业态占比:20%;年营收:2.4 亿元;坪效:1.5 万元/㎡ |
社交娱乐 | 电竞馆、脱口秀、剧本杀 | 网鱼电竞、笑果脱口秀(太原首店)、M谋已久 | 业态占比:15%;年营收:1.8 亿元;日均客流:600 人次 |
网红餐饮 | 轻食咖啡、潮流茶饮 | Manner、Seesaw、霸王茶姬(限定店) | 业态占比:5%;年营收:6000 万元;翻台率:4 次/天 |
数字体验 | 元宇宙展厅、AR互动 | 自主开发 “晋商元宇宙展厅” | 业态占比:5%;年营收:3000 万元;体验转化率:35% |
3. 潜力客群:高净值人群(45 岁 +,资产千万 +)—— 高客单补充(贡献 10% 营收)
核心特征:
消费高端,注重专属服务:年消费 50 万 +,其中 “奢侈品配饰、艺术品、高端健康服务” 占 80%;对 “价格不敏感,但对服务细节要求高”(如私人导购、定制化服务),70% 的消费需 “提前预约”。
关注文化收藏与健康管理:60% 有 “艺术品收藏” 需求(如山西非遗剪纸、晋商票号复刻品),80% 定期进行 “高端健康体检、私人医生咨询”,愿意为 “稀缺文化资源、专业健康服务” 支付溢价。
时间宝贵,偏好 “一站式” 高效消费:平均到店时间 1.5 小时,希望 “快速完成消费 + 体验”,避免 “长时间等待、复杂流程”;对 “人多拥挤的场景”(如快闪店、市集)兴趣低,偏好 “VIP 专属空间”。
需求痛点:
太原高端商业 “奢侈品配饰供给不足”:仅天美新天地有少量奢侈品牌,缺乏 “定制化配饰” 场景;
高端文化体验 “空白”:缺乏 “山西非遗高端定制、艺术品展售” 场景,高净值人群需赴北京、上海消费;
健康服务 “缺乏私密性”:当前体检中心多为 “大众型”,缺乏 “私人健康咨询、VIP 体检专区”。
运营策略:
推出 “黑金卡” 专属服务,打造尊贵感:
黑金卡会员(年消费 50 万 +):享 “私人导购 24 小时服务”(提前准备好尺码、款式推荐)、“VIP 专属停车场”(直接电梯直达楼层)、“高端餐饮包厢免预约”;
专属权益:每年 1 次免费高端体检(价值 1 万元)、山西非遗大师定制服务(如剪纸肖像、晋绣服饰)、艺术品展 VIP 预览资格。
联动高端机构,提供稀缺资源:
与山西博物院合作:定期举办 “晋商文物展”(如票号原始账本、晋商珠宝),黑金卡会员可享 “文物专家讲解、限量文创购买权”;
与高端健康机构合作:引入 “私人医生工作室”,为黑金卡会员提供 “一对一健康咨询、定制体检套餐”,费用可直接从会员账户扣除。
定制化消费,满足个性化需求:
奢侈品配饰定制:联合周大福传承系列推出 “晋商主题黄金饰品”(如票号纹样手镯),黑金卡会员可定制刻字服务;
文化礼品定制:为企业客户提供 “山西非遗礼盒定制”(如老陈醋 + 剪纸 + 晋绣组合),用于商务馈赠,项目负责设计与配送。
业态 / 品牌匹配:
需求类型 | 核心业态 | 推荐品牌 | 数据支撑(预计) |
高端零售 | 奢侈品配饰、高端文创 | 周大福传承系列、山西博物院文创(高端线) | 业态占比:5%;年营收:1.0 亿元;坪效:3.0 万元/㎡ |
文化体验 | 艺术品展、非遗定制 | 山西博物院合作展区、非遗大师工作室 | 业态占比:3%;年营收:6000 万元;客单价:1 万元 |
高端健康 | 私人医生、高端体检 | 美年大健康 VIP 专区、私人医生工作室 | 业态占比:2%;年营收:4000 万元;客单价:5000 元 |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体验
空间是商业项目的 “物理载体”,场景体验是 “情感连接纽带”。以 “全球标杆为模板、本地需求为核心”,从空间优化原则切入,细化分区域改造方案,创新三大体验体系,通过 “硬件升级 + 内容填充”,将太原王府井从 “传统百货空间” 转化为 “可沉浸、可互动、可分享” 的生活体验目的地,最终实现 “客流停留时间延长 30%、边缘铺位坪效提升 50%、客群拍照分享率超 40%” 的目标。
(一)空间优化核心原则:四大维度构建 “高效 + 特色 + 可持续” 的空间体系
空间优化需摒弃 “单纯装修改造” 思维,以 “客流效率、体验价值、文化特色、长期可持续” 为核心原则,确保每一处空间设计均服务于 “客群留存、业态转化、品牌差异化” 三大目标,避免 “为设计而设计” 的资源浪费。
1. 动线重构:以 “无死角 + 高曝光” 为目标,提升客流转化效率
核心逻辑:借鉴东京 Ginza Six“环形动线 + 节点引导” 的设计经验,通过 “主动线贯通、次动线补充、节点吸引”,消除动线死角,确保每间店铺的 “可视性” 与 “可达性”,将边缘铺位客流转化率从当前 8% 提升至 20% 以上。
具体措施:
主动线优化:一期 1-6F 采用 “环形主动线”,拆除 3 处非承重隔墙(如 2F 西侧隔断、5F 北侧墙体),确保顾客从任意入口进入,均可沿主动线覆盖 80% 以上店铺;主动线宽度从 3 米拓宽至 4.5 米,避免高峰时段拥堵(参考东京 Ginza Six 主动线宽度 4.2 米,客流通过率提升 25%)。
次动线引导:在主动线与边缘铺位之间设置 “主题节点”(如 2F 轻奢区设置 “晋商珠宝展示台”、5F 亲子区设置 “儿童互动装置”),通过 “视觉吸引 + 活动引导”,将主动线客流导入次动线;次动线地面采用 “差异化地砖纹样”(如晋商票号铜钱图案),强化方向指引。
死角改造:对一期 2F 西侧、5F 北侧等传统死角区域(总面积 9300㎡),采用 “小面积拆分 + 特色业态填充”,如将 2F 西侧 200㎡死角拆分为 2 个 50㎡+1 个 100㎡铺位,引入 “轻奢配饰快闪店 + 咖啡体验区”,通过 “特色业态” 主动吸引客流,而非依赖被动引导。
案例对标:东京 Ginza Six 通过 “环形动线 + 节点装置”,实现全楼层店铺曝光率超 95%,边缘铺位坪效达核心铺位的 80%;太原王府井动线重构后,预计边缘铺位出租率从 60% 提升至 98%,坪效从 0.8 万元 /㎡/ 年提升至 1.6 万元 /㎡/ 年。
2. 功能复合:以“一空间多用途”为核心,提升空间使用效率
核心逻辑:参考巴黎 Le Bon Marché“零售 + 体验” 复合空间模式,打破 “单一业态占用单一空间” 的传统思维,让每个空间同时承载 “商品销售 + 体验互动” 功能,提升单位面积的 “客流停留时间” 与 “营收贡献”,将空间使用效率提升 30%。
具体措施:
零售空间复合化:在一期 1F Coach 门店内嵌入 “小型咖啡区”(面积 20㎡),提供 “Coach 主题咖啡”(如印有品牌 LOGO 的拿铁),顾客可在购物后休息喝咖啡,同时浏览新品画册;参考巴黎 Le Bon Marché“爱马仕咖啡 + 零售” 复合店,客流停留时间延长至 1.5 小时,连带消费率提升 40%。
体验空间零售化:在二期 3F 电竞馆内设置 “电竞周边零售区”(面积 30㎡),售卖电竞键盘、鼠标、战队周边等商品,顾客在观看比赛或体验电竞后,可直接购买相关产品;预计该区域零售营收占电竞馆总营收的 35%,空间坪效提升 25%。
公共空间功能化:在一期中庭连廊设置 “可移动快闪展台”(每周更换品牌),平时作为顾客休息区(配备座椅),活动期间作为快闪展示区;如周末举办 “国潮饰品快闪”,平时则为 “晋商文化书籍阅读区”,避免公共空间闲置。
数据支撑:功能复合化后,预计零售店铺平均停留时间从 15 分钟延长至 30 分钟,连带消费率从 20% 提升至 40%;体验空间营收结构从 “单一服务收入” 转变为 “服务 + 零售” 双收入,整体坪效提升 20%-30%。
3. 绿色低碳:以“可持续运营”为目标,契合全球商业趋势
核心逻辑:对标伦敦 Selfridges “零碳门店” 计划,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空间设计与运营,既响应全球 “双碳” 政策,又打造 “环保健康” 的品牌形象,吸引注重可持续消费的中产客群(据调研,太原 60% 的中产家庭更倾向选择 “环保型商业项目”)。
具体措施:
节能改造:一期 1-6F 更换为 “LED 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客流密度自动调节亮度(客流少的区域亮度降低 30%),预计年省电 20 万度;地下停车场采用 “光伏顶棚”(面积 2000㎡),年发电量 15 万度,满足停车场 100% 用电需求(参考伦敦 Selfridges 光伏顶棚,年节能 30%)。
材料环保:空间改造优先使用 “可回收材料”,如地面采用再生树脂地砖、墙面采用环保涂料、家具采用可降解木材;二期潮流区墙面使用 “山西本土再生砖雕”(利用废弃砖雕碎片重组),既环保又融入本土文化元素。
运营低碳:在各楼层设置 “垃圾分类回收点”,配备智能分类设备(扫码识别垃圾类型),顾客正确分类可获得会员积分(10 积分 / 次);引入 “无接触式服务”(如智能点餐、自助结账),减少纸质单据使用,预计年减少纸张消耗 5 吨。
案例对标:伦敦 Selfridges 通过 “零碳门店” 改造,年减少碳排放 40%,环保客群占比从 25% 提升至 45%;太原王府井绿色低碳改造后,预计可吸引 15% 的 “环保偏好型客群”,品牌好感度提升 20%,同时年运营成本降低 5%(约 200 万元)。
4. 文化赋能:以“晋商文化”为内核,打造太原独家空间记忆
核心逻辑:避免 “千店一面” 的标准化空间,将晋商文化元素(票号、砖雕、铜钱、晋绣)融入每一层的空间设计,让文化从 “装饰符号” 转化为 “可感知、可互动的空间体验”,形成 “太原独有” 的空间标签(参考东京 Ginza Six “日式文化渗透全空间”,外地游客占比达 40%)。
具体措施:
楼层文化主题差异化:一期 1F(轻奢区)以 “晋商票号” 为主题,墙面采用票号账本纹样装饰、立柱采用铜钱造型;3F(男装区)以 “晋商马帮” 为主题,地面采用马帮路线地图地砖、试衣间采用马帮帐篷造型;5F(亲子区)以 “晋商非遗” 为主题,墙面采用剪纸纹样、休息区采用面塑造型座椅。
文化互动装置:在一期中庭设置 “晋商算盘互动雕塑”(高 8 米),顾客可拨动算盘珠子,触发晋商历史语音讲解;在二期潮流区设置 “晋绣互动墙”(面积 10㎡),顾客可扫码选择图案,机器自动绣制(需支付 29 元 / 次),成品可带走。
本土材料应用:空间改造优先使用 “山西本土文化材料”,如一期 B1 层文化街区采用 “平遥古城青砖” 铺地、6F 餐饮区采用 “晋南窑洞式吊顶”、二期国潮区采用 “大同铜器” 装饰,让顾客在空间中感受 “太原本土氛围”。
数据支撑:文化赋能后,预计项目 “文化特色认知度” 从 10% 提升至 50%,外地游客客群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文化相关空间的拍照分享率超 40%,小红书、抖音相关笔记年均增长 1.5 万条,形成 “自发传播” 效应。
(二)分区域空间优化方案(含具体数据 + 案例对标)
分区域优化需针对每个区域的 “现状痛点、客群需求、业态定位” 制定精准方案,避免 “一刀切”,确保改造后每个区域均能 “提升客流、优化坪效、强化定位”,同时实现区域间的联动(如地下层与地上层、一期与二期)。
1. 一期中庭(1-6F):从 “空旷通道” 到 “文化 + 潮流双主题节点”
现状问题:中庭空间空旷(总面积 3000㎡),仅作为 “通行通道”,无主题装置与互动体验,顾客停留时间平均仅 3 分钟;各楼层中庭缺乏关联,无法形成 “垂直客流联动”,1F 中庭客流密度是 6F 的 3 倍,楼层间客流分布不均。
优化方案(对标全球案例):
1F 中庭:晋商票号主题装置(核心文化节点)
设计细节:打造 “晋商票号复原场景”(面积 200㎡),包含 “票号柜台、算盘雕塑、银票展示墙” 三大元素 —— 柜台可体验 “古代存钱”(用手机扫码兑换仿制银票,可抵扣消费);算盘雕塑高 6 米,珠子可拨动,触发晋商历史语音讲解(如 “日升昌票号的起源”);银票展示墙展示不同时期的晋商银票,扫码可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
案例对标:参考东京 Ginza Six 1F “日式庭院” 场景(面积 180㎡),通过 “文化装置 + 互动体验”,将顾客停留时间从 5 分钟延长至 15 分钟;太原王府井 1F 中庭改造后,预计顾客停留时间提升至 12 分钟,日均互动体验人数达 800 人次。
3F 中庭:国潮潮流打卡墙(年轻客群节点)
设计细节:打造 “可更换国潮打卡墙”(面积 50㎡),每月根据潮流主题更新内容 ——1 月 “春节晋商主题”(结合剪纸与灯笼)、3 月 “国潮樱花主题”(结合晋绣与樱花)、6 月 “电竞主题”(结合山西古建筑与电竞元素);打卡墙配备 “专业补光灯 + 拍照指引牌”,鼓励顾客拍照分享,分享至小红书可兑换 “国潮品牌 50 元券”。
案例对标:参考上海 K11 3F “艺术打卡点”(每月更新主题),拍照分享率达 35%,带动周边店铺客流增长 20%;太原王府井 3F 打卡墙预计每月生成相关笔记 2000 + 条,周边潮流品牌客流增长 15%。
6F 中庭:晋商文化小剧场(家庭客群节点)
设计细节:改造为 “小型沉浸式剧场”(面积 150㎡,可容纳 80 人),每周六、日上演 “晋剧片段”(如《小宴》《杀宫》)、“晋商故事情景剧”(如《乔致庸经商》);剧场座椅采用 “晋商马帮帐篷造型”,墙面投影晋商故里场景,打造 “沉浸式观演体验”;观演免费,需提前在 APP 预约,会员优先预约。
案例对标:参考成都 IFS 6F “儿童剧场”(周末演出),家庭客群停留时间从 2 小时延长至 3.5 小时,周边餐饮翻台率提升 15%;太原王府井 6F 剧场预计周末日均接待 300 人次,带动 6F 餐饮区客流增长 25%。
预期效果:一期中庭改造后,整体顾客停留时间从 3 分钟提升至 10 分钟 +,各楼层中庭客流密度差异从 3 倍缩小至 1.5 倍;1F 文化装置、3F 打卡墙、6F 剧场形成 “垂直联动”,顾客为体验不同楼层中庭活动,跨楼层消费比例从 15% 提升至 30%;中庭周边店铺坪效平均提升 18%,其中 1F 轻奢品牌坪效提升 22%,3F 潮流品牌提升 15%,6F 餐饮品牌提升 20%。
2. 一期死角区域(2F 西侧、5F 北侧,总面积 9300㎡):从 “低效空置” 到 “高转化特色业态区”
现状问题:2F 西侧(面积 4000㎡)原为主流女装区,因动线死角,客流转化率仅 6%,坪效 0.7 万元 /㎡/ 年,当前出租率 60%;5F 北侧(面积 5300㎡)原为传统家电区,客群吸引力弱,坪效 0.8 万元 /㎡/ 年,3 家品牌已撤店,空置面积 2000㎡;两处区域均存在 “可视性差、业态与客群不匹配” 的问题。
优化方案(对标全球案例):
2F 西侧:轻奢体验复合区(对标巴黎 Le Bon Marché“品牌复合店”)
业态调整:淘汰 5 家低效女装品牌(坪效低于 0.8 万元 /㎡/ 年),引入 “轻奢零售 + 体验” 复合业态:
Coach 复合店(面积 300㎡):包含 “零售区(200㎡)+ 咖啡体验区(50㎡)+ 皮具 DIY 区(50㎡)”,顾客可在咖啡区休息,同时参与 “皮具压字 DIY”(免费,需消费满 2000 元);
Michael Kors 配饰快闪店(面积 150㎡):每月更新限定款配饰,配备 AR 试戴镜(扫描面部即可虚拟佩戴项链、耳环);
轻奢美容体验区(面积 200㎡):引入 “雅诗兰黛美容坊”“兰蔻护肤体验”,提供免费皮肤检测与化妆服务,引导顾客购买相关产品。
动线改造:拆除 2F 西侧与主动线之间的隔断墙,设置 “弧形入口”(宽 5 米),入口处摆放 “晋商珠宝主题装置”(吸引客流);地面采用 “渐变灯光引导”,从主动线向西侧区域延伸,强化方向指引。
案例对标:巴黎 Le Bon Marché 2F “爱马仕复合店”(零售 + 咖啡),客流转化率从 10% 提升至 25%,坪效提升 40%;太原王府井 2F 西侧改造后,预计出租率提升至 98%,坪效从 0.7 万元 /㎡/ 年提升至 1.6 万元 /㎡/ 年,年营收增加 3600 万元(4000㎡×(1.6-0.7)万元 /㎡)。
5F 北侧:亲子体验复合区(对标成都 IFS “亲子体验区”)
业态调整:清空原家电区,引入 “亲子互动 + 教育 + 零售” 复合业态:
沉浸式儿童剧场(面积 800㎡):每天上演 “儿童童话剧”(如《小猪佩奇》《白雪公主》),剧场内设置 “互动环节”(如邀请小朋友上台参与表演),票价 68 元 / 人,会员 48 元 / 人;
亲子烘焙工坊(面积 300㎡):提供 “饼干 DIY”“蛋糕制作” 体验(98 元 / 组,含材料与包装),成品可带走,同时售卖烘焙工具与食材;
乐高教育中心(面积 500㎡):开设 “积木搭建课”“机器人编程课”,针对 3-12 岁儿童,课程费用 200 元 / 节,会员享 8 折;
亲子零售区(面积 400㎡):售卖高端儿童服饰(如 Bonpoint、爱慕儿童)、益智玩具(如乐高、费雪、云霞兽),设置 “儿童试衣间 + 游乐区”,家长购物时孩子可免费游玩。
空间设计:采用 “明亮色彩 + 圆角设计”(确保儿童安全),墙面绘制 “晋商儿童故事壁画”(如 “小晋商学记账”),地面采用 “防滑卡通地砖”;设置 “亲子休息区”(面积 200㎡),配备母婴室、儿童卫生间、充电插座,满足家庭客群需求。
案例对标:成都 IFS 5F 亲子区,家庭客群占比从 30% 提升至 55%,坪效从 1.0 万元 /㎡/ 年提升至 1.8 万元 /㎡/ 年;太原王府井 5F 北侧改造后,预计家庭客群占比提升至 60%,出租率 100%,坪效从 0.8 万元 /㎡/ 年提升至 1.7 万元 /㎡/ 年,年营收增加 4770 万元(5300㎡×(1.7-0.8)万元 /㎡)。
预期效果:一期死角区域改造后,总面积 9300㎡的低效区域将转化为 “高坪效特色业态区”,整体出租率从 60% 提升至 98%,坪效从 0.75 万元 /㎡/ 年(加权平均)提升至 1.65 万元 /㎡/ 年,年营收增加 8370 万元(9300㎡×(1.65-0.75)万元 /㎡);同时,2F 轻奢体验区与 1F 中庭文化装置联动,5F 亲子区与 6F 剧场联动,形成 “楼层间业态互补”,带动一期整体客流增长 15%,会员复购率提升 5 个百分点。
3. 二期 “别馆”(2.2 万㎡):从 “潮流堆砌” 到 “Z 世代专属社交空间”
现状问题:二期当前业态以 “快时尚服饰” 为主(占比 70%),国潮品牌仅 3 家,沉浸式娱乐业态空白,与茂业天地 “潮流深度” 差距显著;动线采用 “直线型”,店铺曝光率仅 65%(部分角落店铺客流稀少);Z 世代客群占比仅 25%,月均到店次数 1.8 次,远低于茂业天地 3.2 次。
优化方案(对标全球案例):
1F:国潮快闪街区(对标上海 TX 淮海 “快闪模式”)
业态布局:打造 “10 个模块化快闪店”(每个面积 50-80㎡,可快速拆装),季度更新品牌 —— 第一季度引入 “李宁 CF 线快闪”“花西子国潮快闪”,第二季度引入 “故宫文创快闪”“山西非遗快闪”,第三季度引入 “潮玩手办快闪”(如泡泡玛特限定款),第四季度引入 “电竞周边快闪”(如英雄联盟主题)。
空间设计:街区采用 “工业风 + 国潮元素” 混搭,地面铺设 “涂鸦地胶”(每月更新图案),墙面设置 “可拆卸海报架”,快闪店门头采用 “山西古建筑轮廓” 造型;设置 “中央互动舞台”(面积 100㎡),每周举办 “国潮走秀”“潮玩签售会”,吸引 Z 世代拍照打卡。
案例对标:上海 TX 淮海 1F 快闪街区,通过 “高频更新 + 主题活动”,Z 世代客群占比达 85%,快闪店坪效达 2.0 万元 /㎡/ 年;太原王府井二期 1F 快闪街区预计 Z 世代客群占比提升至 70%,快闪店坪效达 1.8 万元 /㎡/ 年,带动 1F 整体客流增长 30%。
2F:电竞 + 潮玩复合区(对标北京合生汇 “电竞主题区”)
业态引入:
网鱼电竞馆(面积 800㎡):设置 “专业电竞区”(5V5 对战台,配备专业电竞设备)、“休闲电竞区”(手游体验座)、“直播观赛区”(可容纳 200 人,观看电竞赛事),推出 “电竞 + 餐饮” 套餐(如 198 元 = 2 小时电竞 + 网红饮品 + 小吃);
TOP TOY 潮玩集合店(面积 300㎡):售卖 “盲盒、手办、高达模型”,设置 “潮玩 DIY 区”(如手办涂装体验,99 元 / 次),定期举办 “潮玩交换会”(会员可免费参与);
网红轻食区(面积 200㎡):引入 “Manner 咖啡”“Seesaw”“霸王茶姬限定店”,店铺设计融入 “电竞 + 潮玩” 元素(如电竞主题杯套、潮玩造型蛋糕)。
动线改造:将直线动线调整为 “折线型”,增加 “转角视觉节点”(如在动线转角设置 “潮玩雕塑”“电竞角色立牌”),提升店铺曝光率至 90%;在 2F 与 1F 之间设置 “网红天梯”(旋转楼梯,墙面投影动态国潮图案),引导 1F 快闪街区客流向上流动。
案例对标:北京合生汇 2F 电竞主题区,日均客流 1200 人次,Z 世代客群占比 80%,带动周边餐饮翻台率提升 25%;太原王府井二期 2F 电竞区预计日均客流 1000 人次,Z 世代客群占比 75%,电竞馆年营收达 1200 万元,坪效 1.5 万元 /㎡/ 年。
预期效果:二期 “别馆” 改造后,业态结构从 “70% 服饰 + 30% 餐饮” 优化为 “40% 快闪 + 30% 娱乐 + 20% 零售 + 10% 餐饮”,Z 世代客群占比从 25% 提升至 50%,月均到店次数从 1.8 次提升至 2.8 次;与一期形成 “文化 + 潮流” 互补,跨馆消费会员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二期整体坪效从 1.0 万元 /㎡/ 年提升至 1.4 万元 /㎡/ 年,年营收增加 880 万元(2.2 万㎡×(1.4-1.0)万元 /㎡)。
4. 地下层(B1-B2,总面积 1.8 万㎡):从 “混乱低效” 到 “生活 + 文化双功能区”
现状问题:B1 层餐饮分散(10 家小店无统一规划),缺乏 “山西特色”,客流转化率仅 12%;B2 层超市为 “传统大众超市”,进口商品占比仅 10%,无法满足中产家庭 “品质采购” 需求;地下层与地上层缺乏 “动线联动”,仅 30% 的地上客流会进入地下层;未来地铁 6 号线、7 号线开通后,地下层需承担 “地铁客流导入” 功能,当前空间无法满足需求。
优化方案(对标全球案例):
B1 层:山西特色美食街(对标西安大悦城 “长安美食街”)
业态整合:淘汰 5 家低效餐饮小店(坪效低于 0.6 万元 /㎡/ 年),引入 “8 家山西特色餐饮”—— 平遥牛肉主题店(现切牛肉 + 牛肉汤)、太原头脑体验店(传统早餐 + 文化展示)、山西面食工坊(刀削面、莜面现场制作)、老陈醋冰淇淋店(网红特色),同时保留 2 家全国连锁轻食(如麦当劳甜品站),满足多样化需求。
空间设计:打造 “晋商故里” 主题场景,墙面绘制 “山西古镇街景壁画”,店铺门头采用 “平遥古城门楼” 造型,餐桌采用 “票号柜台” 样式;设置 “中央文化展示台”(面积 50㎡),每天举办 “山西面食制作表演”(如刀削面师傅现场展示),游客可免费观看并体验。
案例对标:西安大悦城 B1 层长安美食街,通过 “本土特色 + 场景打造”,客流转化率达 35%,日均客流 2500 人次;太原王府井 B1 层美食街预计客流转化率提升至 28%,日均客流 2000 人次,餐饮坪效从 0.8 万元 /㎡/ 年提升至 1.3 万元 /㎡/ 年。
B2 层:精品生活超市升级(对标北京 BHG 精品超市)
业态调整:
商品结构优化:进口生鲜占比从 10% 提升至 30%(如澳洲牛排、智利车厘子),有机食品占比从 5% 提升至 20%,增设 “山西特产专柜”(面积 200㎡),售卖 “宁化府老陈醋(年份款)、平遥牛肉(真空礼盒装)、汾酒(定制款)”,满足中产家庭 “品质采购 + 礼品需求”;
功能区增设:引入 “超市餐饮区”(面积 300㎡),提供 “现做寿司、熟食、沙拉”,顾客可现场用餐;设置 “亲子烘焙体验区”(面积 100㎡),周末举办 “儿童烘焙课”(68 元 / 组),吸引家庭客群。
动线与地铁联动:在 B2 层东侧设置 “地铁连廊入口”(未来对接地铁 6 号线亲贤北街站),入口处设置 “导视系统”(指引至地上各楼层);在 B2 层与 B1 层之间设置 “扶梯 + 直梯组合”,每部扶梯旁配备 “电子屏”(显示地上楼层活动信息),引导地下客流向上流动。
案例对标:北京 BHG 精品超市,进口商品占比 35%,中产家庭客群占比 60%,坪效达 1.2 万元 /㎡/ 年;太原王府井 B2 层超市升级后,预计中产家庭客群占比提升至 50%,坪效从 0.9 万元 /㎡/ 年提升至 1.2 万元 /㎡/ 年,年销售额增加 540 万元(1.8 万㎡×(1.2-0.9)万元 /㎡×100% 地下面积占比)。
预期效果:地下层改造后,B1 层成为 “太原山西美食打卡地”,B2 层成为 “中产家庭品质采购中心”,地下层与地上层客流联动率从 30% 提升至 50%;未来地铁开通后,地下层预计可导入 20% 的地铁客流(约 400 人次 / 日),带动项目整体客流增长 8%;地下层整体坪效从 0.85 万元 /㎡/ 年提升至 1.25 万元 /㎡/ 年,年营收增加 720 万元(1.8 万㎡×(1.25-0.85)万元 /㎡)。
(三)场景体验创新(三大核心体验体系)
场景体验是 “空间优化的灵魂”,需围绕 “文化、数字、社交” 三大维度,打造 “太原独有、可感知、可传播” 的体验内容,避免 “体验与商业脱节”,确保每个体验场景均能 “带动客流、提升转化、强化品牌记忆”。
1. 文化体验体系(太原独有):从 “文化展示” 到 “沉浸式参与”
核心逻辑:借鉴伦敦 V&A 博物馆与商业项目的 “文化联动” 模式,将山西晋商文化、非遗资源转化为 “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 的场景,打造 “太原文化商业名片”,吸引本地客群与外地游客(目标外地游客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
1.1常设体验场景:
晋商非遗工坊(B1 层文化街区,面积 300㎡)
体验内容:设置 “剪纸、面塑、晋绣、砖雕”4 个非遗体验工位,每个工位配备 1 名非遗传承人驻场,提供 “免费体验 + 付费定制” 服务 —— 免费体验(15 分钟 / 人,如剪纸简单图案),付费定制(如剪纸肖像(99 元 / 幅)、面塑人像(199 元 / 个)、晋绣饰品(299 元 / 件));
商业转化:在工坊旁设置 “非遗衍生品售卖区”,售卖非遗传承人设计的文创产品(如剪纸纹样 T 恤、晋绣笔记本、砖雕摆件),价格区间 59-399 元,预计非遗工坊年营收达 200 万元,其中衍生品销售占比 60%。
晋商票号体验馆(B1 层文化街区,面积 200㎡)
体验内容:复原清代晋商票号场景,设置 “存钱柜台、记账台、银票展示墙”—— 顾客可体验 “古代存钱”(用手机扫码兑换仿制银票,1 张银票 = 10 元,可在 B1 层餐饮、非遗工坊抵扣消费);体验 “晋商记账”(使用算盘计算,完成任务可获得 “晋商小掌柜” 电子勋章,可兑换会员积分);
互动设计:推出 “晋商寻宝游戏”,顾客在体验馆获取 “藏宝图”,在项目各楼层寻找 “晋商文化打卡点”(如 1F 算盘雕塑、3F 马帮主题墙),集齐 5 个打卡点可兑换 “非遗小礼品”(如剪纸书签),预计日均参与人数达 500 人次。
1.2临时活动策划:
每月 “晋文化主题周”
活动内容:每月最后一周举办,围绕 1 个晋文化主题展开 ——1 月 “晋商年货周”(售卖山西特产年货、举办晋商算盘算账比赛),4 月 “晋剧文化周”(每天上演 2 场晋剧片段、晋剧服饰租赁体验),7 月 “非遗创新周”(非遗传承人与潮流设计师合作发布 “国潮新品”),10 月 “晋商历史周”(邀请文化学者举办晋商历史讲座、展示晋商文物复制品);
联动转化:主题周期间,推出 “文化消费满减券”(如非遗体验满 100 减 30、山西特产满 200 减 50),预计主题周客流增长 20%,文化相关消费增长 35%。
山西博物院特展联动
合作内容:每年与山西博物院合作举办 2 次 “小型特展”(如 “晋商珠宝展”“票号文物展”),展览位于 B1 层文化街区(面积 500㎡),展品包括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复制品(如晋商金元宝、清代银票)、非遗传承人配套创作的文创产品;
体验升级:特展期间,推出 “文物修复体验”(如模拟修复破碎的瓷瓶,99 元 / 人)、“晋商服饰体验”(租赁清代晋商服装拍照,68 元 / 小时),会员可免费参与 “文物讲解专场”,预计特展期间日均客流增加 800 人次,文创产品销售额增长 50%。
案例对标与数据支撑:伦敦 V&A 博物馆与 Selfridges 合作举办 “时尚展”,带动 Selfridges 客流增长 18%,相关文创产品销售额增长 40%;太原王府井文化体验体系落地后,预计文化相关业态年营收达 800 万元,带动项目整体文化认知度提升 40%,外地游客客群占比提升 10 个百分点,小红书、抖音相关文化体验笔记年均增长 1.2 万条。
2. 数字体验体系:从“工具应用”到“全链路互动”
核心逻辑:对标成都 IFS、北京 SKP-S 的数字化运营经验,分阶段落地 “AR 导航、虚拟试衣、元宇宙展厅” 等数字体验功能,解决 “客流找店难、试衣效率低、线上线下脱节” 的问题,提升运营效率(目标数字化营销转化率从 3% 提升至 15%)。
2.1基础数字体验功能(0-6 个月落地):
AR 智能导航(全项目覆盖)
功能设计:在项目各入口、楼层扶梯旁设置 “AR 导航二维码”,顾客扫码即可在手机端获取 “实时动线导航”—— 输入目标店铺(如 “Coach”),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线,途中显示 “沿途品牌优惠”(如 “路过 Michael Kors,满 2000 减 300”);支持 “语音导航”“AR 实景导航” 两种模式,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数据支撑:参考成都 IFS AR 导航,上线后顾客找店时间从 10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店铺曝光率提升 15%;太原王府井 AR 导航预计上线后,边缘铺位客流增长 20%,顾客满意度提升 25%。
虚拟试衣系统(1F 轻奢服饰区、3F 潮流服饰区)
功能落地:在 1F Coach、Michael Kors 等轻奢品牌,3F 李宁 CF、太平鸟等潮流品牌门店,部署 “AR 试衣镜”(共 20 台,每台成本 3 万元)—— 顾客站在试衣镜前,系统自动识别身材数据,推荐合适尺码;支持 “虚拟试穿”(选择服装款式,镜中实时显示上身效果)、“搭配推荐”(系统根据试穿款式推荐鞋包配饰)、“社交分享”(试穿效果一键分享至微信、小红书);
转化效果:参考北京 SKP-S 虚拟试衣系统,服装试穿率从 20% 提升至 35%,成交率从 15% 提升至 22%;太原王府井虚拟试衣系统预计上线后,服饰品牌试穿率提升 12 个百分点,成交率提升 5 个百分点,连带消费率提升 10 个百分点。
2.2创新数字体验功能(6-12 个月落地):
元宇宙晋商展厅(线上 + 线下联动)
功能设计:线上搭建 “元宇宙晋商展厅”(通过项目 APP、小程序进入),顾客可创建 “虚拟形象”,沉浸式游览 “数字晋商票号、非遗工坊”,参与 “线上晋商寻宝游戏”(赢取线下消费券);线下在 1F 中庭设置 “元宇宙体验舱”(10 个,每台成本 5 万元),顾客进入体验舱可 “身临其境” 体验元宇宙展厅,与其他线上用户的虚拟形象互动;
运营联动:元宇宙展厅定期举办 “线上活动”(如国潮品牌虚拟发布会、非遗传承人线上讲座),吸引未到店客群参与;线上获取的 “数字勋章” 可兑换线下体验权益(如免费非遗体验、餐饮折扣),预计元宇宙展厅上线后,项目 APP 月活用户增长 50%,线上引流至线下的客流占比达 10%;元宇宙相关文创产品(如虚拟形象皮肤、数字藏品)年销售额预计达 150 万元,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
2.3 数字会员勋章体系(全渠道打通)
体系设计:基于会员消费行为、参与活动情况,设置 “晋商小掌柜”“潮流达人”“文化爱好者”“环保卫士” 4 类数字勋章,每类勋章分 3 个等级(青铜、白银、黄金)—— 例如消费国潮品牌满 3000 元可获得 “潮流达人青铜勋章”,参与 3 次非遗体验可获得 “文化爱好者白银勋章”,正确分类垃圾 10 次可获得 “环保卫士青铜勋章”;
权益兑换:不同等级勋章可兑换对应权益 —— 青铜勋章兑换 “品牌满减券(满 200 减 30)”,白银勋章兑换 “体验权益(如免费电竞 1 小时、非遗体验半价)”,黄金勋章兑换 “专属服务(如免费停车、私人导购 1 次)”;同时,勋章等级与会员等级挂钩,集齐 3 个黄金勋章可升级会员等级(如普通会员升银卡),预计数字勋章体系上线后,会员活跃度提升 30%,复购率提升 8 个百分点。
案例对标与数据支撑:成都 IFS 通过 “数字会员体系 + AR 互动”,会员复购率从 50% 提升至 65%,线上引流至线下客流占比达 12%;太原王府井数字体验体系落地后,预计数字化营销转化率从 3% 提升至 15%,项目 APP 月活用户从 5 万增长至 8 万,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占比从 5% 提升至 15%,年营收因数字化带动增长 1200 万元。
3. 社交体验体系(聚焦 Z 世代):从 “单一互动” 到 “圈层化社交”
核心逻辑:借鉴上海 TX 淮海 “圈层社交运营” 模式,围绕 “亲子、潮流、宠物” 三大 Z 世代及家庭客群关注的社交场景,打造 “可参与、可分享、可留存” 的社交体验,提升客群粘性(目标 Z 世代月均到店次数从 1.8 次提升至 3 次,家庭客群周末停留时间从 2.5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
3.1亲子社交场景(5F 亲子区、B1 层文化街区):
沉浸式儿童剧场(5F 亲子区,面积 800㎡)
体验内容:每天上演 2 场 “沉浸式儿童剧”(如《晋商小掌柜》《非遗奇遇记》),剧情融入晋商文化、非遗元素 —— 例如《晋商小掌柜》讲述 “小晋商通过智慧解决经商难题” 的故事,剧中设置 “互动环节”(如邀请小朋友上台 “帮忙记账”“辨认非遗物品”);剧场配备 “儿童化妆间”(提供晋商小掌柜、非遗小工匠等主题妆容,30 元 / 人),增强参与感;
运营联动:推出 “亲子套票”(1 大 1 小 198 元,含儿童剧门票 + 亲子烘焙体验 + 非遗小礼品),周末及节假日加场演出,会员可优先预约;同时,剧场周边设置 “亲子社交区”(面积 200㎡),配备 “儿童游乐设施 + 家长休息区”,家长可在休息区交流育儿经验,形成 “亲子社交圈层”,预计沉浸式儿童剧场日均接待 300 人次,周末上座率达 90%,带动 5F 亲子区整体客流增长 40%。
亲子非遗工坊(B1 层文化街区,面积 100㎡)
体验内容:每周六、日举办 “亲子非遗 DIY 活动”(如剪纸亲子合作、面塑家庭肖像制作),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活动时长 90 分钟,收费 128 元 / 组(会员 98 元 / 组);活动结束后,家庭可获得 “非遗家庭证书”,并可将作品带回家;
社交传播:设置 “亲子打卡墙”,家庭完成体验后可拍照打卡,分享至小红书带 #太原王府井亲子非遗# 话题,可额外获得 “儿童文具礼盒”;每月评选 “最佳非遗亲子作品”,在项目公众号展示,增强家庭参与感与传播意愿,预计亲子非遗工坊每月举办 16 场活动,场均参与 15 组家庭,相关社交平台笔记月均增长 500 条。
3.2潮流社交场景(二期 1-2F、1F 中庭):
潮流直播区(二期 2F 电竞区,面积 150㎡)
体验内容:设置 “专业直播舞台 + 观众互动区”,每周邀请 2-3 位本地潮流 KOL(粉丝 10 万 +,如国潮穿搭博主、电竞主播)现场直播 —— 国潮穿搭博主直播 “二期潮流品牌新品试穿”,观众可现场互动提问,直播间下单享 “线下专属折扣(比线上低 10%)”;电竞主播直播 “电竞比赛解说”,观众可现场报名参与 “水友赛”(获胜者获电竞周边礼品);
运营联动:直播区周边设置 “KOL 周边展示区”,售卖 KOL 联名款商品(如国潮 T 恤、电竞鼠标垫),同时推出 “直播打卡礼”—— 观众拍摄直播现场视频分享至抖音,可兑换 “潮流品牌 50 元券”,预计潮流直播区日均吸引 200 人次观看,直播间场均销售额达 3 万元,带动二期潮流品牌客流增长 25%。
国潮主题市集(1F 中庭,每月 1 次,为期 3 天)
体验内容:邀请 20 家 “国潮品牌 + 本地文创摊主” 入驻,售卖 “国潮服饰、潮玩手办、山西文创产品”;市集期间举办 “国潮互动活动”——“国潮穿搭大赛”(参与者上传穿搭照片,评选最佳穿搭获 500 元潮流券)、“街头涂鸦体验”(专业涂鸦师指导,顾客可在指定墙面涂鸦,免费参与);
社交联动:在市集设置 “社交打卡点”(如国潮风格合影墙、涂鸦拍照区),鼓励顾客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带 #太原王府井国潮市集# 话题可参与抽奖(奖品为潮流品牌礼包);同时,市集开通 “线上直播通道”,无法到店的顾客可线上逛市集、下单购买(线下自提),预计国潮主题市集每次吸引客流 1.5 万人次,带动市集期间项目整体营收增长 15%。
3.3宠物社交场景(二期户外区域,面积 500㎡)
宠物友好区(二期户外广场,常态化开放)
体验内容:设置 “宠物活动区”(配备宠物游乐设施、拾便袋、饮水器)、“宠物美容区”(提供免费宠物梳毛、简单美容服务)、“宠物社交互动区”(定期举办 “宠物相亲会”“宠物技能比赛”,如 “宠物障碍赛”“握手、装死技能展示”);
运营联动:推出 “宠物友好套餐”—— 顾客带宠物到店,可在二期网红轻食区兑换 “宠物专属零食(如宠物蛋糕)+ 主人咖啡” 套餐(68 元 / 套);同时,联合本地宠物机构(如宠物医院、宠物用品店)在宠物友好区举办 “宠物健康咨询”“宠物用品快闪” 活动,增强宠物主人粘性,预计宠物友好区日均接待 50 组宠物家庭,带动二期周末客流增长 15%,宠物相关消费(如宠物用品、主人餐饮)年营收达 300 万元。
案例对标与数据支撑:上海 TX 淮海通过 “潮流社交场景 + 圈层运营”,Z 世代客群月均到店次数达 3.5 次,会员复购率达 60%;太原王府井社交体验体系落地后,预计 Z 世代客群月均到店次数从 1.8 次提升至 3 次,家庭客群周末停留时间从 2.5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社交场景相关消费占比从 8% 提升至 18%,年营收因社交体验带动增长 1500 万元。
(四)空间优化与场景体验落地保障措施
为确保空间优化与场景体验方案从 “设计” 转化为 “实效”,需从 “资金、团队、运营、风险” 四大维度建立保障体系,避免 “方案落地走样、效果不及预期”。
1.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控制改造成本
资金来源:
集团专项拨款:申请王府井集团 “存量项目升级专项基金” 5000 万元,用于空间改造核心区域(如一期中庭、二期电竞区);
政府补贴:对接太原市商务局,申请 “商业能级提升补贴”(首店引进补贴、文旅融合补贴、数字化升级补贴),预计可获得补贴 4450 万元(如首店补贴 4000 万元、文旅补贴 300 万元、数字化补贴 150 万元);
品牌分摊:与新引入品牌(如 Coach、网鱼电竞)协商 “装修补贴分摊”,品牌承担部分装修费用(如 Coach 承担其复合店 50% 装修成本),预计可分摊成本 1500 万元;
成本控制:
分阶段投入:优先改造 “高回报区域”(如一期死角区域、B1 层文化街区),2025 年投入 6000 万元,2026 年投入 4000 万元,避免一次性大额投入;
材料与施工优化:优先使用 “本地材料”(如山西青砖、再生砖雕),降低运输成本;选择 “夜间施工 + 分区域施工”,减少对正常运营的影响(预计施工期间营收损失控制在 5% 以内)。
2. 团队保障:组建专项团队,明确职责分工
专项团队组建:
空间改造团队:由集团设计院、本地建筑设计公司、项目运营团队组成,负责空间设计、施工管理、进度把控,确保改造按计划推进(2025 年 3 月前完成一期死角区域改造,2025 年 9 月前完成二期改造);
体验运营团队:设立 “文化体验专员”“数字运营专员”“社交活动专员” 各 3 名,分别负责文化体验场景落地(如非遗工坊运营、特展联动)、数字体验功能运营(如 AR 导航维护、元宇宙展厅活动策划)、社交活动策划执行(如亲子剧场演出、国潮市集组织);
专业培训:
对体验运营团队进行 “晋商文化培训”(邀请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授课)、“数字化工具培训”(邀请集团数字化部门讲师授课)、“社交活动策划培训”(邀请上海 TX 淮海运营专家授课),确保团队具备专业运营能力;
对一线员工(如导购、客服)进行 “文化服务培训”(如晋商礼仪、文化讲解)、“数字化工具使用培训”(如 AR 导航指导、会员勋章体系讲解),提升一线服务水平。
3. 运营保障:建立数据监测与优化机制
数据监测体系:
空间改造效果监测:通过 “客流计数器、坪效统计、出租率跟踪”,监测改造区域的客流增长、坪效提升、出租率变化(如一期死角区域改造后,每月监测客流转化率、坪效数据,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体验场景效果监测:通过 “参与人数统计、消费转化率、会员反馈调研”,评估体验场景的吸引力与转化效果(如非遗工坊每月统计参与人数、衍生品销售额,亲子剧场统计上座率、带动餐饮消费情况);
动态优化机制:
每月召开 “空间与体验运营复盘会”,分析数据监测结果,对效果不佳的场景(如参与人数不足的活动、坪效未达标的改造区域)及时调整(如优化活动形式、更换低效业态);
每季度进行 “会员满意度调研”(样本量 1000 份),收集会员对空间改造、体验场景的意见建议,作为下阶段优化的依据(如会员反馈 “元宇宙展厅互动性不足”,则增加线上寻宝游戏、虚拟形象互动功能)。
4. 风险保障:预判潜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施工风险应对:
施工期间可能导致 “部分区域停业、客流流失”,提前制定 “分流方案”—— 将停业区域的品牌临时迁移至其他楼层(如 2F 西侧改造期间,将部分女装品牌临时迁移至 3F),同时推出 “施工期间专属优惠”(如购物满 500 元赠 20 元餐饮券),减少客流流失;
体验运营风险应对:
文化体验场景可能面临 “非遗传承人流失、特展合作中断” 风险,提前与 3-5 名非遗传承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与山西博物院建立年度合作计划,确保文化体验场景稳定运营;
数字体验场景可能面临 “系统故障、用户体验不佳” 风险,组建 “数字化运维小组”(2 名技术人员),7×24 小时监控系统运行,出现故障 1 小时内响应、4 小时内解决,确保数字体验功能稳定;
市场竞争风险应对:
若竞品(如茂业天地、晋阳湖万象汇)推出类似体验场景,及时调整项目体验内容 —— 例如竞品推出 “国潮快闪”,则项目增加 “山西非遗元素”,打造 “更具本土特色的快闪场景”,保持差异化优势。
(五)整体预期成效
通过空间优化与场景体验创新,太原王府井百货将实现 “空间效率提升、体验特色凸显、客群粘性增强、资产价值增长” 的四大目标,成为太原商业市场 “文化 + 潮流 + 数字” 融合的标杆项目:
空间效率提升:改造后项目整体出租率从 92% 提升至 98%,坪效从 1.2 万元 /㎡/ 年提升至 1.6 万元 /㎡/ 年,年营收从 10.08 亿元增长至 13.44 亿元,增幅 33%;边缘铺位坪效从 0.8 万元 /㎡/ 年提升至 1.5 万元 /㎡/ 年,空间利用效率显著优化。
体验特色凸显:文化、数字、社交三大体验体系落地后,项目 “晋商文化特色认知度” 从 10% 提升至 70%,数字化体验满意度从 40% 提升至 80%,社交场景参与率从 15% 提升至 40%,形成 “太原独有” 的体验标签,外地游客客群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
客群粘性增强:Z 世代客群占比从 25% 提升至 50%,月均到店次数从 1.8 次提升至 3 次;中产家庭客群消费占比从 45% 提升至 60%,周末停留时间从 2.5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会员复购率从 45% 提升至 58%,会员消费占比从 35% 提升至 50%,客群结构与粘性显著改善。
资产价值增长:项目资产估值从 18 亿元增长至 25 亿元,增幅 39%;租金收益率从 3.5% 提升至 4.8%,高于国内核心商业项目平均水平;同时,项目运营经验可形成 “太原模板”,复制至王府井集团其他二三线城市门店,为集团资产运营能力输出提供实践支撑。
八、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招商是商业项目的 “生命线”,传统 “单点品牌引进” 已无法适应体验消费时代的需求。本章围绕 “生态构建” 核心逻辑,升级招商理念,创新四大招商策略,联动三级政策资源,通过 “全球品牌引流 + 本地品牌扎根 + 场景联动增效 + 政策降本赋能”,打造 “品牌 - 客群 - 场景” 深度匹配的招商体系,最终实现 “独家品牌占比 20%、首店带动客流增长 20%、招商效率提升 30%” 的目标。
(一)招商理念升级:从 “品牌引进” 到 “生态构建”—— 破解传统招商同质化困局
传统招商以 “填补铺位、收取租金” 为核心,导致品牌零散、业态脱节(如太原王府井此前传统零售占比 65%,但缺乏联动);升级后的 “生态构建” 理念,以 “客群需求” 为原点,按 “生态链” 逻辑规划业态组合,确保品牌间 “互补联动、场景协同”,形成 “1+1>2” 的消费闭环。
1. 传统招商的核心问题(以太原王府井为例)
品牌零散,缺乏联动:此前引进的快时尚品牌(如优衣库、ZARA)与餐饮品牌(如奈雪的茶)无运营联动,顾客 “买完衣服即走”,跨业态消费率仅 12%,远低于成都 IFS 的 35%;
客群匹配度低:引入的传统家电品牌(坪效 0.8 万元 /㎡/ 年)与项目中产客群 “品质消费” 需求脱节,导致低效面积占用;
场景脱节:品牌装修风格与项目 “晋商文化” 定位无关,如二期潮流区品牌仍为标准化装修,无法形成 “文化 + 潮流” 的视觉统一。
2. “生态构建” 的核心逻辑:按 “客群需求链” 规划业态组合
借鉴成都 IFS“品牌矩阵 = 客群需求 × 场景功能” 的逻辑,将太原王府井招商生态划分为 “亲子生态、健康生态、潮流生态、文化生态” 四大模块,每个生态均包含 “零售 + 体验 + 服务 + 餐饮”,确保客群在生态内完成 “一站式消费”。
生态类型 | 核心客群 | 业态组合(零售 + 体验 + 服务 + 餐饮) | 联动机制(提升跨业态消费) | 成都 IFS 参考案例及数据 |
亲子生态 | 30-45 岁中产家庭 | 零售:乐高教育、高端儿童服饰(Bonpoint);体验:沉浸式儿童剧场、亲子烘焙;服务:儿童摄影、亲子托管;餐饮:亲子主题餐厅(卡通尼) | 1. 儿童剧场门票含 “亲子餐厅 8 折券”;2. 乐高教育报名赠 “儿童摄影体验券”;3. 跨业态消费满 1000 元赠 “亲子托管 1 次” | 成都 IFS 亲子生态跨业态消费率 35%,带动亲子客群停留时间从 2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客单价提升 20% |
健康生态 | 30-50 岁品质客群 | 零售:健康食品(有机蔬菜、进口保健品);体验:梵音瑜伽、中医理疗;服务:美年大健康体检、私人医生;餐饮:轻食沙拉(Wagas) | 1. 瑜伽办卡赠 “体检 500 元券”;2. 体检后推荐 “中医理疗套餐”(享 9 折);3. 健康食品消费满 300 元赠 “轻食餐券” | 成都 IFS 健康生态年营收增长 25%,会员复购率达 58%,高于项目平均 10 个百分点 |
潮流生态 | 18-29 岁 Z 世代 | 零售:李宁 CF、潮玩(泡泡玛特);体验:网鱼电竞、脱口秀剧场;服务:潮流造型(TONI&GUY);餐饮:网红咖啡(Manner) | 1. 电竞消费满 200 元赠 “潮玩盲盒 1 个”;2. 国潮服饰消费满 500 元赠 “脱口秀门票”;3. 潮流造型消费赠 “网红咖啡买一送一券” | 成都 IFS 潮流生态 Z 世代客群占比达 40%,月均到店次数 3 次,带动潮流区坪效增长 18% |
文化生态 | 全客群(侧重文化爱好者) | 零售:晋商文创、非遗衍生品;体验:票号体验馆、非遗工坊;服务:文化讲座、文物修复体验;餐饮:晋菜博物馆(河东狮吼) | 1. 非遗体验满 100 元赠 “晋菜餐厅 20 元券”;2. 文化讲座报名赠 “文创产品 8 折券”;3. 晋商文创消费满 200 元赠 “票号体验券” | 成都 IFS 文化生态外地游客消费占比达 35%,文化相关业态坪效 1.5 万元 /㎡,高于项目平均 8% |
3. “生态构建” 的落地保障:建立 “品牌准入标准”
避免生态内品牌 “调性不符、功能重叠”,制定明确的品牌准入标准,从 “客群匹配度、场景契合度、联动能力” 三大维度评分,仅选择评分 80 分以上的品牌(满分 100 分)。
准入维度 | 评分标准(示例:亲子生态品牌) | 案例:乐高教育(评分 92 分) | 案例:普通儿童玩具店(评分 65 分,淘汰) |
客群匹配度(40 分) | 目标客群与生态客群重合度≥80%(30-45 岁中产家庭),客单价符合生态定位(500-1000 元) | 客群重合度 90%(家长为 30-45 岁中产),客单价 800 元 / 课程,得 38 分 | 客群重合度 60%(含 20 岁以下学生),客单价 200 元,得 24 分 |
场景契合度(30 分) | 品牌体验功能与生态场景匹配(如亲子生态需 “教育性 + 互动性”),装修风格融入晋商文化元素 | 具备 “乐高搭建教育 + 亲子互动” 功能,装修融入晋商票号纹样,得 28 分 | 仅售卖玩具,无体验功能,装修为标准化卡通风格,得 15 分 |
联动能力(30 分) | 可提供跨业态联动资源(如优惠券、联合活动),愿意参与生态内统一营销活动 | 可提供 “乐高报名赠摄影券”,参与亲子生态 “家庭日” 活动,得 26 分 | 仅接受独立促销,不参与跨业态联动,得 6 分 |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