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沈阳益田假日世界项目(二)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面对存量竞争与客群分流,沈阳益田假日世界依托云阿云算法能力,锚定“盛京潮玩文旅生活中心”新定位,通过业态重构、空间焕新与会员深耕,破解坪效与粘性难题,系统性实现资产优化与价值跃升,为存量商业升级提供范本。全文共1069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数据驱动的资产增值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坪效提升与运营优化实战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七、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城市商业竞争格局:分层分化显著,核心商圈各有侧重
2025 年沈阳商业市场已形成 “单核引领、多核支撑” 的格局,主城区商业项目按定位可分为 “高端奢侈、潮流年轻、家庭品质、文旅融合” 四大层级,各核心商圈依托自身资源形成差异化定位,共同构成沈阳商业竞争生态,也为沈阳益田假日世界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坐标参考。
1. 商业层级划分:四类定位覆盖不同客群需求
商业层级 | 代表项目 | 客群定位 | 核心特征(2025 年数据) | 市场占比 |
高端奢侈层级 | 沈阳万象城、中街恒隆广场 | 高净值客群(家庭年收入 50 万 +) | 国际奢侈品牌占比 30%+,客单价 2000 元 +,租金单价 200 元 /㎡/ 月 + | 15% |
潮流年轻层级 | 沈阳大悦城、K11 | Z 世代客群(18-30 岁) | 首店占比 45%+,潮玩 / 文创业态占比 25%+,营销活动频次 1.5 次 / 周 | 25% |
家庭品质层级 | 铁西万象汇、长白万象汇 | 中产家庭客群(25-40 岁) | 亲子业态占比 20%+,会员复购率 40%+,停车场使用率 80%+ | 30% |
文旅融合层级 |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待强化)、太原街万达 | 文旅客群 + 全客层 | 文旅关联业态占比 15%+,文旅客群占比 30%+,节假日客流增幅 20%+ | 30% |
2. 核心商圈定位差异:中街商圈 “文旅 + 全客层” 优势显著
中街商圈:作为沈阳商业 “根脉”,2025 年上半年客流总量 890 万人次,占沈阳核心商圈总客流的 32%,依托盛京皇城 5A 景区,是唯一具备 “文旅 + 商业” 融合基础的商圈;但内部项目定位分化明显,恒隆广场抢占高端客群、大悦城锁定年轻客群,需填补 “文旅 + 品质年轻客群” 的空白,这为益田假日世界提供了差异化机会。
浑南奥体商圈:新兴居住区配套商圈,2025 年常住人口达 45 万,以 “家庭便民 + 区域首店” 为核心,浑南万象汇 2025 年上半年家庭客群占比 60%,但缺乏文旅资源,对中街文旅客群无直接冲击,仅分流南部家庭客群。
太原街商圈:传统商圈转型中,2025 年上半年客流同比下降 8%,通过 “老字号焕新 + 轻奢引进” 调整,但受地铁施工、业态老化影响,尚未形成明确竞争优势,暂无法对中街商圈构成威胁。
(二)核心竞品对标分析:数据化拆解竞品优劣势,找准差异化突破口
选取中街商圈内直接竞争的恒隆广场、大悦城,及跨区域家庭客群竞争的铁西万象汇作为核心对标对象,从定位、业态、运营、客群、资产效率五大维度进行深度拆解,明确项目与竞品的差距及可借鉴经验。
1.对标维度:定位精准度
沈阳中街恒隆广场:坚持高端精品商业定位,其定位纯度高达90%,通过引进LV、Gucci等12家国际奢侈品牌,形成了稳固的高端商业壁垒。
沈阳大悦城:专注年轻潮流商业定位,定位纯度达到85%,通过INXX、FMACM等25家潮牌首店和"悦界""拾光里"两条主题街区,深度聚焦年轻客群。
沈阳铁西万象汇:以家庭+品质生活为核心定位,定位纯度达88%,通过奈尔宝、meland club等6家亲子体验品牌和MUJI、优衣库等30家品质零售品牌,精准服务家庭客群。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2025年现状):目前定位为文旅+商业,但定位纯度仅为70%,文旅与商业融合不够深入,尚未形成清晰的客群认知。
差距分析:项目在定位精准度方面明显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文旅与商业的融合深度不足,导致客群认知模糊,需要进一步提升定位纯度至85%以上。
2.对标维度:核心业态亮点
沈阳中街恒隆广场:国际奢侈品牌占比35%,拥有LV、Gucci等12家重奢品牌;高端餐饮布局完善,人均300元+餐厅达28家,占比40%;同时配备奢侈品护理、私人导购等高端服务。
沈阳大悦城:潮牌首店数量达25家,占比50%;打造"悦界""拾光里"两条主题街区,占比20%;社交体验业态丰富,拥有脱口秀剧场、剧本杀店8家。
沈阳铁西万象汇:亲子体验业态突出,拥有奈尔宝、meland club等6家知名品牌,占比25%;品质零售品牌达30家,占比45%;生活服务配套完善,拥有亲子摄影、瑜伽馆等12家。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2025年现状):文旅业态以"长安里"街区+非遗店为主,占比15%;首店品牌达125家,占比40%;体验业态包括亲子乐园、影院等,占比22%。
差距分析:在业态亮点方面,恒隆的奢侈品牌壁垒无法复制;大悦城的潮牌首店数量和主题街区运营优于本项目;万象汇的亲子体验业态丰富度和粘性更高。
3.对标维度:运营优势
沈阳中街恒隆广场:服务精细化程度高,提供VIP专属停车场、一对一导购;活动高端化特色明显,年均举办奢侈品新品发布会15场;租金收缴率达到98%。
沈阳大悦城:营销年轻化特征显著,年均在抖音/小红书平台开展活动50场,曝光量超10亿次;社群运营活跃,拥有200+年轻社群,活跃率达60%;租金收缴率95%。
沈阳铁西万象汇:会员粘性强,家庭会员复购率达45%,会员消费占比60%;数字化程度高,智慧停车、线上预约体验覆盖率达90%;租金收缴率96%。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2025年现状):年均举办文旅活动12场,曝光量2.3亿次;会员复购率22%,会员消费占比43%;租金收缴率92%。
差距分析:在运营层面,项目活动频次和曝光量较大悦城有较大差距;会员粘性指标低于万象汇;数字化覆盖率也落后于万象汇。
4.对标维度:客群特征
沈阳中街恒隆广场:客群年龄以35-50岁为主,占比70%;家庭年收入50万+高净值客群占比65%;消费能力强,客单价达2000元+,年均消费6次。
沈阳大悦城:年轻客群集中,18-30岁占比75%;月均收入8000元+客群占比50%;消费频次高,客单价550元,年均消费达12次。
沈阳铁西万象汇:客群年龄25-40岁占比65%;家庭年收入20-50万中产家庭占比70%;客单价800元,年均消费8次。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2025年现状):客群年龄分布较分散,25-40岁占比45%,18-30岁占35%;家庭年收入15-30万客群占比55%;客单价680元,年均消费5次。
差距分析:项目客群集中度明显低于竞争对手,缺乏核心客群;消费频次较大悦城(12次)和万象汇(8次)有较大差距;客单价也低于恒隆和万象汇。
5.对标维度:资产效率
沈阳中街恒隆广场:坪效达到18500元/㎡/年,领先优势明显;租金单价达220元/㎡/月;非租金收入占比25%,多元化收入结构良好。
沈阳大悦城:坪效为12800元/㎡/年;租金单价150元/㎡/月;非租金收入占比18%。
沈阳铁西万象汇:坪效达14200元/㎡/年;租金单价165元/㎡/月;非租金收入占比20%。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2025年现状):坪效仅8200元/㎡/年;租金单价85元/㎡/月;非租金收入占比11%。
差距分析:资产效率指标全面落后,坪效仅为恒隆的44%、万象汇的58%;租金单价不足恒隆的40%,反映业态组合价值偏低;非租金收入占比过低,缺乏IP授权、活动赞助等高毛利业务。
6.竞品核心优势提炼与可借鉴经验
中街恒隆广场:高端服务体系可借鉴,如针对项目黑卡会员(年消费 10 万 +),可推出 “文旅专属服务”(如故宫 VIP 讲解、非遗体验私人预约),提升高净值客群体验;
沈阳大悦城:潮玩社群运营经验可复制,如建立项目 “盛京潮玩社群”,定期组织潮玩交换会、主题打卡活动,提升 Z 世代客群粘性;
铁西万象汇:亲子会员分层运营值得参考,如针对项目家庭会员,推出 “亲子成长档案”“专属体验课程”,提升家庭客群复购率。
(三)差异化应对策略:构建 “文旅 + 潮玩 + 生活” 三维壁垒,避开直接竞争
基于竞品分析结果,项目需避开与恒隆 “高端奢侈”、大悦城 “纯年轻潮流”、万象汇 “纯家庭” 的直接竞争,聚焦 “文旅 + 潮玩 + 生活” 三维定位,从定位、业态、运营、客群四个维度构建差异化壁垒,填补沈阳商业市场空白。
1. 定位差异化:打造 “盛京潮玩文旅目的地”,强化认知标签
1.1定位核心:“文旅为基、潮玩为魂、生活为翼”
文旅为基:依托中街盛京皇城 5A 景区资源,将项目打造为 “盛京文化体验第一站”,让文旅客群 “游故宫、逛益田” 形成消费习惯;
潮玩为魂:针对 Z 世代客群,引入潮玩首店、沉浸式体验业态,让项目成为沈阳年轻客群 “社交打卡地标”;
生活为翼:满足本地家庭客群日常消费需求,通过品质零售、便民服务提升高频消费粘性。
1.2定位传播:多渠道强化认知标签
线下场景:在项目主入口、地铁入口设置 “盛京潮玩文旅目的地” 主题装置,联合沈阳故宫推出 “文旅联名导览图”,标注项目为 “必体验商业站点”;
线上传播:联合抖音、小红书发起 “# 盛京潮玩打卡挑战”,邀请沈阳本地文旅 KOL(如 “沈阳攻略”“盛京老司机”)探店,曝光量目标超 1 亿次;
跨界联动:与沈阳地铁合作,在 1 号线 “中街站” 投放主题广告,车厢内设置 “盛京文化小知识” 互动贴,引导客流至项目。
2. 业态差异化:聚焦 “三大特色业态组合”,形成不可复制性
2.1文旅特色体验业态:强化 “盛京文化” 独特性
沉浸式文旅体验:引入 “盛京主题密室逃脱”(面积 500㎡,剧情围绕沈阳故宫历史展开)、“非遗手作工坊集群”(集合剪纸、皮影、满族刺绣等 6 类非遗体验),此类业态在沈阳商业项目中占比不足 5%,可形成差异化优势;
文旅零售融合:在 “长安里” 街区升级 “盛京文创集合店”,联合沈阳故宫开发 “项目专属文创产品”(如带有项目 IP 的故宫联名手办、非遗衍生品),提升文旅零售溢价;
数据支撑:2025 年文旅客群调研显示,75% 愿意为 “沉浸式文旅体验” 支付 100-200 元费用,此类业态坪效预计可达 1.2 万元 /㎡/ 年,高于项目现有体验业态坪效 35%。
2.2潮玩跨界融合业态:避开与大悦城的直接竞争
“潮玩 + X” 融合业态:引入 “潮牌 + 咖啡集合店”(如 INXX CAFE)、“运动 + 社交空间”(如室内滑板场 + 饮品吧)、“潮玩 + 艺术展”(定期举办潮玩艺术家作品展),此类跨界业态在沈阳大悦城占比不足 10%,可吸引追求新鲜体验的 Z 世代客群;
潮玩快闪矩阵:与泡泡玛特、TOP TOY 等头部潮玩品牌合作,在项目中庭打造 “季度潮玩快闪店”,每月举办 “潮玩签售会”“盲盒交换市集”,保持潮玩业态新鲜感;
案例参考:上海 TX 淮海通过 “潮玩 + 跨界” 业态,Z 世代客群占比达 70%,客群停留时长 3.5 小时,项目可借鉴其 “快闪 + 常态” 的潮玩运营模式。
2.3家庭生活服务业态:补充万象汇的服务缺口
“亲子 + 文旅” 融合服务:在 3 层增设 “盛京亲子文化课堂”,开展 “非遗手工亲子课”“盛京历史小讲堂”,每周 2 次,填补万象汇 “亲子 + 文旅” 的服务空白;
便民生活升级:在 B1 层引入 “24 小时便民服务中心”,涵盖生鲜超市、干洗店、宠物寄存,满足本地家庭客群 “一站式生活需求”;
数据支撑:项目家庭客群占比 25%,调研显示,60% 家庭客群希望项目增加 “亲子文化体验”“便民服务”,此类业态可提升家庭客群月度到访频次从 2 次增至 3 次。
3. 运营差异化:依托云阿云算法能力,构建 “智慧运营 + 文旅联动” 双优势
3.1竞品动态监测系统:实时响应竞品动作
系统搭建:由云阿云牵头,整合中街商圈竞品的品牌调整、营销活动、客流数据,搭建 “竞品动态监测看板”,设置 “竞品活动预警”(如竞品推出潮玩快闪时,系统自动提醒项目启动应对方案);
应对机制:制定 “竞品应对手册”,如当大悦城举办潮牌快闪时,项目同步推出 “盛京潮玩 + 文旅快闪”,通过 “文旅差异化” 吸引客群;当万象汇开展亲子活动时,项目推出 “亲子 + 非遗体验” 活动,形成互补;
案例应用:2025 年 Q3 沈阳大悦城计划引入 “泡泡玛特城市首展”,项目可提前 1 个月联合沈阳故宫推出 “泡泡玛特 + 盛京文化联名展”,通过 “IP + 文旅” 组合,分流部分 Z 世代客群。
3.2文旅联动运营:放大“盛京文化”资源优势
政企联动:联合沈河区文旅局,申请 “盛京皇城文旅示范项目” 称号,争取文旅宣传资源(如在沈阳文旅官网、公众号推荐项目);
景区联动:与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签订 “文旅战略合作协议”,推出 “一票通”(购买故宫门票可获项目体验券,项目消费满 300 元可获故宫门票折扣),2026 年目标实现景区导流客流 10 万人次;
活动联动:在沈阳故宫 “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等节点,同步在项目举办 “非遗展演”“盛京文化市集”,实现 “景区活动 + 项目消费” 的联动转化。
4. 客群差异化:聚焦 “三类核心客群”,提升精准服务
4.1文旅品质客群(占比目标 30%):从 “单次消费” 到 “复购留存”
客群特征:25-45 岁,跨省 / 省内周边城市游客,消费能力强,注重文化体验;
服务策略:推出 “盛京文旅会员”,注册即享 “项目消费 9 折 + 故宫门票 8 折 + 免费行李寄存”,离沈后推送 “异地复购权益”(线上购买文创享 8 折,下次到沈可兑换非遗体验券);
目标效果:文旅客群复购率从 12% 提升至 25%,会员转化率从 15% 提升至 35%。
4.2潮玩品质客群(占比目标 35%):从 “打卡消费” 到 “社群粘性”
客群特征:18-30 岁,本地年轻客群,追求社交体验,月均潮玩消费 500 元 +,日均社交媒体使用时长超 4 小时;
服务策略:
社群深度运营:建立 “盛京潮玩社群”,按兴趣细分 “盲盒爱好者群”“脱口秀粉丝群”“露营体验群” 等子社群,每个社群配备专属运营官,每周组织线上话题互动(如 “潮玩晒单”)、线下活动(如每月 1 次 “潮玩交换市集”),社群活跃率目标达 65%(高于大悦城 5 个百分点);
首店优先体验权:针对潮玩客群推出 “首店体验通行证”,持证人可提前 24 小时参与潮牌首店开业活动、优先购买限量潮玩,通行证通过社群积分兑换或消费达标获取,提升客群专属感;
社交裂变激励:发起 “潮玩打卡裂变活动”,客群在抖音 / 小红书发布项目潮玩场景打卡内容,带话题 #盛京潮玩目的地 并 @项目官方账号,点赞超 50 可兑换潮玩体验券,邀请好友参与可额外获得积分,目标带动社交平台月均曝光量超 500 万次;
目标效果:潮玩客群月度到访频次从 3 次提升至 5 次,客单价从 550 元提升至 700 元,社群成员消费占比达潮玩客群总消费的 40%。
4.3家庭品质客群(占比目标 35%):从 “单次消费” 到 “高频复购”
客群特征:25-40 岁,本地中产家庭,月均家庭消费 2000 元 +,关注亲子互动、品质生活,周末为主要消费时段;
服务策略:
亲子文旅权益包:推出 “家庭文旅年卡”(售价 399 元),包含 “12 次非遗亲子课 + 6 次儿童影院观影 + 故宫亲子讲解 1 次 + 全年免费停车”,对比铁西万象汇 “纯亲子套餐”,增加文旅元素,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家庭专属服务:在 3 层亲子区设置 “家庭服务中心”,提供 “亲子托管代预约”“儿童临时看护”(免费 1 小时)“家庭照片打印” 等服务,解决家庭客群 “带娃消费” 痛点;
周末主题活动:每周六举办 “盛京亲子文化日”,开展 “满族剪纸亲子 DIY”“盛京历史小课堂” 等活动,活动报名通过项目小程序实现,优先向家庭会员开放,目标每次活动参与家庭超 50 组;
目标效果:家庭客群复购率从 22% 提升至 45%(追平铁西万象汇),周末家庭客群占比从 30% 提升至 45%,家庭客群会员转化率达 50%。
5. 资产效率差异化:通过 “业态提效 + 非租金增收” 缩小与竞品差距
针对项目坪效、租金单价、非租金收入均低于竞品的问题,围绕 “提升单位面积价值、拓展高毛利收入来源” 两大目标,制定资产效率提升策略,2026 年实现资产效率向行业中游水平靠拢。
5.1业态坪效提升:动态调整低坪效区域,引入高价值业态
核心措施:
低坪效区域改造:对 3 层西北侧(坪效 4800 元 /㎡/ 年)、4 层东侧(坪效 5200 元 /㎡/ 年)低坪效区域进行改造,分别引入 “盛京主题密室”(预计坪效 1.2 万元 /㎡/ 年)、“潮玩集合店 + 艺术展”(预计坪效 1.1 万元 /㎡/ 年),改造后区域坪效提升 120%+;
租金动态定价:针对高坪效业态(如首店、文旅体验店),实行 “基础租金 + 销售额分成” 模式(销售额达标可减免 10%-15% 基础租金),提升品牌经营积极性;针对低坪效业态,设置 “坪效考核期”(3 个月),考核不达标则调整租金或替换业态;
数据目标:2026 年项目整体坪效从 8200 元 /㎡/ 年提升至 1.1 万元 /㎡/ 年(接近大悦城 1.28 万元 /㎡/ 年的 86%),租金单价从 85 元 /㎡/ 月提升至 120 元 /㎡/ 月(提升 41%)。
5.2非租金收入拓展:挖掘 IP 与活动价值,增加高毛利收入
核心措施:
IP 授权与衍生品销售:围绕 “长安里” 国潮 IP、“光彩星空灯饰画” 网红 IP,开发联名衍生品(如非遗剪纸手办、星空主题文具),通过项目线下门店、小程序及抖音电商销售,目标非租金收入中 IP 衍生品占比达 30%;
活动赞助与场地租赁:将中庭、连廊等公共空间对外开放租赁,承接品牌快闪、企业团建、亲子活动等,制定 “阶梯式租赁价格”(长期合作享 8 折优惠),同时为活动提供 “场地 + 客流引流” 打包服务(如通过项目会员系统推送活动信息),目标场地租赁收入年增 50%;
数字化广告增收:在项目入口、电梯、中庭等区域增设 “智能广告屏”,通过云阿云算法实现 “精准投放”(如向文旅客群推送文旅景区广告,向 Z 世代推送潮牌广告),广告收入按 “基础费用 + 曝光量分成” 计算,目标广告收入占非租金收入的 40%;
数据目标:2026 年非租金收入占比从 11% 提升至 18%(追平大悦城),非租金收入总额突破 2000 万元,其中 IP 衍生品与活动赞助贡献超 60%。
(四)策略落地保障:组织、资金、风险三维支撑,确保执行效果
为确保差异化应对策略落地,从组织架构、资金保障、风险管控三个维度建立支撑体系,避免策略 “落地难” 问题,同时设置阶段性目标与考核机制,动态优化执行路径。
1. 组织架构保障:成立专项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 “竞品应对专项工作组”:由益彩商管项目总负责人任组长,云阿云运营总监任副组长,下设 4 个执行小组:
定位与传播组:负责 “盛京潮玩文旅目的地” 定位传播、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策划,成员含市场推广、品牌公关专员,目标每月完成 2-3 场核心营销活动;
业态与招商组:负责高价值业态引入、低坪效业态调整,成员含招商经理、云阿云品牌资源对接专员,目标 2026 年新增文旅体验业态 10 家、潮玩跨界业态 8 家;
客群运营组:负责三类核心客群的分层运营、社群管理,成员含会员运营、社群专员,目标 2026 年会员总数突破 40 万人,活跃会员占比 55%;
资产效率组:负责坪效监测、非租金收入拓展,成员含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专员,每月输出资产效率分析报告,及时调整低坪效区域业态。
2.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投入核心策略
资金来源:
政策补贴:由云阿云政策申报小组牵头,2026 年计划申报 “首店引进补贴”“文旅融合补贴”“数字化改造补贴” 等,目标获取补贴资金超 300 万元,占策略落地总投入的 25%;
合作投资:与文旅机构(如沈阳故宫文创公司)、潮玩品牌(如泡泡玛特)签订 “合作共建协议”,对方投入部分资金用于业态打造(如联合建设盛京主题密室),项目提供场地与客流支持,分摊投入成本;
自有资金:优先保障高坪效业态改造、营销活动等核心环节投入,2026 年计划投入自有资金 900 万元,占总投入的 75%;
资金使用优先级:第一优先级(业态改造与首店引进)、第二优先级(客群运营与营销传播)、第三优先级(配套服务升级),确保资金向资产效率提升快的环节倾斜。
3. 风险管控:建立动态监测与应对机制,降低执行风险
风险监测:在云阿云智慧运营平台设置 “策略执行风险模块”,实时监测 “业态调整后坪效变化”“客群复购率波动”“营销活动 ROI” 等指标,设置预警阈值(如业态改造后坪效未达预期 80% 则触发预警);
应对预案:
业态调整风险:若引入的文旅体验业态坪效未达预期,快速启动 “快闪业态替换方案”,引入短期高流量快闪店(如网红茶饮快闪),避免空间闲置;
客群流失风险:若 Z 世代客群被大悦城分流,紧急推出 “潮玩限时福利”(如潮玩消费满 300 减 100),同时联合本地 KOL 开展 “紧急探店直播”,吸引客群回流;
资金不足风险:若政策补贴到账延迟,优先压缩非核心环节投入(如配套服务升级),确保业态改造与营销活动正常推进;
效果评估:每季度开展 “策略执行效果评估会”,对比目标与实际数据(如坪效、客群复购率),分析差距原因,调整下季度策略(如某类客群复购率未达标,则优化对应权益)。
(五)策略总结:以差异化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资产价值跃升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通过 “定位 - 业态 - 客群 - 运营 - 资产” 五维差异化策略,避开与恒隆、大悦城、万象汇的直接竞争,聚焦 “盛京潮玩文旅目的地” 独特定位,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
不可复制的文旅资源:依托中街盛京皇城 5A 景区,打造 “文旅 + 商业” 深度融合业态,形成恒隆、大悦城等竞品无法复制的壁垒;
精准的客群分层运营:针对文旅品质客群、潮玩品质客群、家庭品质客群设计专属权益与服务,解决竞品 “客群覆盖广但不精” 的问题;
数据驱动的资产提效:借助云阿云算法能力,动态调整业态与运营策略,快速缩小与竞品的资产效率差距;
通过策略落地,预计 2026 年项目实现 “坪效 1.1 万元 /㎡/ 年、会员消费占比 60%、非租金收入占比 18%” 的目标,从中街商圈 “跟随者” 转变为 “文旅商业引领者”,为沈阳存量商业项目差异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参考模式。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一)当前核心挑战:数据化拆解痛点根源,明确破局关键靶点
基于 2025 年项目运营数据、商户访谈(样本量 30 家)及消费者调研(样本量 5000 份),从 “资产效率、客群运营、数字化能力” 三大维度,深入剖析核心挑战的表现形式与深层原因,为后续破局路径提供精准靶向。
1. 资产坪效提升难:业态与空间错配 + 调整风险高,制约资产价值释放
1.1挑战表现:低坪效业态占用核心资源,调整陷入 “两难困境”
传统业态占比过高,拉低整体坪效:项目传统服装零售占比 45%,2025 年上半年坪效仅 5800 元 /㎡/ 年,低于项目平均坪效(8200 元 /㎡/ 年)30%,更低于高坪效的体验业态(如 “长安里” 街区 9000 元 /㎡/ 年);其中,3 层西北侧传统女装区坪效仅 4800 元 /㎡/ 年,为全项目最低区域,却占用了 2000㎡核心面积(占 3 层总面积的 25%)。
空间布局限制高坪效业态引入:高坪效的文旅体验、潮玩业态多需 “大空间、开放式布局”(如密室逃脱需 500㎡以上连续空间),但项目现有布局以 “小面积独立商铺” 为主(平均商铺面积 30-50㎡),且承重、消防条件无法满足部分体验业态需求(如室内露营区需改造层高),导致 2025 年计划引入的 “盛京主题密室” 因空间限制推迟落地。
短期调整易引发品牌流失风险:若强制调整低坪效传统零售商户,需支付违约金(平均每家 5-10 万元),且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2025 年 Q2 因调整 2 家低坪效商户,周边 3 家同类商户提出租金减免诉求,否则将撤店;同时,调整期间空间空置率上升(预计空置 2-3 个月),将导致该区域租金损失超 40 万元。
1.2深层原因:缺乏 “动态业态 - 空间匹配机制” 与 “风险对冲方案”
前期业态规划未预留 “弹性空间”,未考虑消费趋势变化对业态需求的影响,导致高坪效业态 “无空间可落”;
对商户调整的 “风险预案” 不足,未建立 “品牌储备库” 与 “过渡业态方案”,调整期间无法快速填补空置空间;
未通过数据算法预判业态坪效变化,调整决策依赖经验,导致部分调整后业态仍未达预期(如 2024 年将部分零售区改为普通餐饮区,坪效仅提升 10%,未达目标 20%)。
2. 客群粘性维持难:文旅客群 “留不住”+ 本地客群 “被分流”,复购率提升受阻
2.1挑战表现:两类核心客群粘性双低,会员体系未能有效激活
文旅客群 “一次性消费” 特征显著:2025 年上半年项目文旅客群占比 35%,但单次消费占比 82%,复购率仅 12%(即 100 位文旅客群中,仅 12 位会再次到店消费);调研显示,65% 的文旅客群表示 “沈阳仅游玩 1-2 天,不会特意再次到店”,且项目未针对文旅客群设计 “异地复购” 机制(如线上消费权益、下次到店福利),导致这部分客群 “流失即永久流失”。
本地客群被竞品精准分流:沈阳大悦城通过 “潮牌首店 + 年轻社群” 分流项目 20% 的 Z 世代客群(2025 年项目 Z 世代客群占比从 35% 降至 30%),铁西万象汇通过 “亲子体验 + 会员权益” 分流 15% 的家庭客群(项目家庭客群复购率从 22% 降至 20%);对比竞品,项目本地客群的 “专属权益” 不足 —— 大悦城 Z 世代会员享 “潮玩快闪优先参与权”,万象汇家庭会员享 “亲子托管免费 1 小时”,而项目会员仅能 “积分兑换”,吸引力不足。
会员复购率远低于行业均值:项目 2025 年会员复购率 22%,低于沈阳商业项目平均水平(35%),更低于标杆项目沈阳万象城(45%);会员消费占比 43%,低于大连恒隆广场(60%),反映会员体系未能有效拉动消费频次与金额。
2.2深层原因:客群运营 “无差异、无留存、无激励”
对文旅客群与本地客群的需求差异判断不足,采用 “统一运营策略”,未能针对性解决文旅客群 “留不住”、本地客群 “被分流” 的问题;
缺乏 “客群留存激励机制”,文旅客群无异地复购权益,本地客群无专属体验,导致客群 “消费后无持续互动”;
会员数据未与消费行为打通,无法实现 “个性化权益推送”(如会员偏好亲子消费却推送潮玩活动),降低会员参与意愿。
3. 数字化运营浅:数据分散 + 系统缺失,无法支撑 “数据驱动决策”
3.1挑战表现:数据 “孤岛化”+ 工具 “空白化”,运营效率低下
多系统数据分散,无法整合分析:项目现有数据分散在 3 个独立系统 —— 客流数据在 “海康威视客流统计系统”、销售数据在 “商户 POS 系统”、会员数据在 “第三方会员管理系统”,数据格式不统一(如客流数据按 “小时” 统计,销售数据按 “天” 统计),无法联动分析(如无法判断 “某时段客流增长是否带动销售提升”);2025 年 Q2 曾尝试分析 “Z 世代客群消费偏好”,因数据分散,耗时 2 周才完成初步统计,远低于行业平均效率(1-2 天)。
缺乏统一智慧运营平台,决策依赖经验:无系统支持 “业态坪效预警”“会员画像分析”“营销活动 ROI 测算” 等核心功能,如判断某业态是否需要调整,需人工汇总 3 个月销售数据,且无法预测调整后的效果;2025 年计划引入 “潮玩集合店”,因无算法预测其坪效与客群匹配度,只能参考同类项目经验,导致签约周期延长至 60 天(行业平均 45 天)。
数字化工具覆盖率低,员工执行效率低:招商团队无 “品牌资源匹配系统”,需人工筛选品牌库(含 500 + 品牌),人均每天仅能对接 2-3 家品牌;运营团队无 “商户管理 APP”,日常巡检需纸质记录,再手动录入系统,人均每天耗时 2 小时,效率低于使用数字化工具的项目(人均 1 小时)。
3.2深层原因:数字化投入不足 + 能力短板,系统建设滞后
2025 年数字化运营投入仅占总运营费用的 8%,低于沈阳大悦城(15%)、铁西万象汇(12%),无法支撑全链路智慧平台建设;
内部团队缺乏 “数据分析师”“系统架构师” 等专业人才,依赖第三方服务,导致系统需求对接不精准(如 2024 年上线的会员系统未包含 “文旅权益” 模块,需二次改造);
未将数字化与业务场景深度结合,仅关注 “数据收集”,忽视 “数据应用”(如收集了客流数据,却未用于动线优化),导致数字化无法赋能运营决策。
(二)创新破局路径:数据驱动 + 模式创新,系统性解决核心挑战
针对三大核心挑战,结合云阿云算法能力与行业标杆经验,从 “资产坪效、客群粘性、数字化运营” 三个维度,制定可落地、可量化的创新破局路径,确保 2026 年实现核心指标显著提升。
1. 坪效提升路径:构建 “动态业态 - 空间匹配体系”,实现 “风险可控、效率最优”
1.1核心策略:“弹性空间改造 + 动态业态组合 + 风险对冲机制”三位一体
第一步:弹性空间改造,释放高坪效业态落地空间
低坪效区域 “模块化改造”:针对 3 层西北侧(2000㎡)、4 层东侧(1500㎡)低坪效区域,拆除部分隔墙,打造 “可拆分、可组合” 的模块化空间(最小单元 50㎡,最大单元 1000㎡),满足不同高坪效业态需求(如 500㎡用于盛京主题密室,300㎡用于潮玩快闪店);改造预算 200 万元,通过申请沈河区 “皇城片区改造补贴”(15%)与沈阳市 “数字化改造补贴”(20%),实际自筹 130 万元,改造周期控制在 45 天(避开节假日消费高峰)。
空间承重与消防 “提前适配”:在改造时同步升级承重(从 300kg/㎡提升至 500kg/㎡)、增加消防通道,满足室内露营、大型潮玩展等业态的硬件需求;参考上海 TX 淮海 “弹性空间改造经验”,改造后该区域可适配 80% 以上的体验业态,避免后续二次改造。
第二步:动态业态组合,推行 “长期固定 + 短期快闪” 模式
高坪效业态 “长期固定”:在改造后的模块化空间中,选取 60% 面积(如 3 层 500㎡)引入 “长期固定高坪效业态”—— 盛京主题密室(预计坪效 1.2 万元 /㎡/ 年)、非遗手作工坊集群(预计坪效 1 万元 /㎡/ 年),与品牌签订 3 年合作协议,约定 “坪效达标奖励”(如年坪效超 1.2 万元,减免 5% 租金),提升品牌长期经营意愿。
剩余面积 “短期快闪”:40% 面积(如 3 层 300㎡)用于 “短期快闪业态”,按季度更换,优先引入 “高流量、高话题性” 的快闪品牌(如网红茶饮快闪、潮玩品牌限定展);通过云阿云 “快闪品牌资源库”(含 200 + 快闪品牌),实现 “快闪品牌 15 天内快速落地”,避免空间空置;2026 年计划引入快闪品牌 12 家,目标快闪区域坪效达 8000 元 /㎡/ 年(高于原传统零售坪效 67%)。
算法动态监测与调整:通过云阿云 “业态坪效监测算法”,实时跟踪各业态销售数据、客流贡献,每月生成 “业态调整建议报告”—— 如某快闪品牌月坪效低于 6000 元 /㎡,则启动替换流程,30 天内引入新快闪品牌;2026 年目标核心区域(3-4 层改造区)坪效提升 25%,超原目标(20%)。
第三步:风险对冲机制,降低调整期间损失
品牌储备库提前搭建:联合云阿云,建立 “高适配品牌储备库”,按业态分类(文旅体验、潮玩、快闪)储备品牌 100+,与 20 家核心品牌签订 “优先入驻协议”(如品牌撤店后,储备品牌可 7 天内进场),避免空间空置;2025 年 Q4 已完成储备库搭建,其中 5 家品牌(如 TOP TOY 快闪团队)已确认优先入驻意向。
过渡期间 “临时收益方案”:在业态调整空档期(如商户装修 2 个月),将空置空间用于 “短期活动租赁”(如企业团建、亲子市集),参考沈阳大悦城 “空档期活动运营经验”,此类活动可实现月均收入 15 万元,覆盖 80% 的租金损失;2026 年计划通过临时活动创收 30 万元,降低调整风险。
1.2数据目标与案例验证
2026 年目标:核心改造区域坪效从 4800 元 /㎡/ 年提升至 1.1 万元 /㎡/ 年,项目整体坪效从 8200 元 /㎡/ 年提升至 9800 元 /㎡/ 年(提升 20.7%);业态调整期间空间空置率控制在 5% 以内,租金损失低于 20 万元。
案例参考:上海 TX 淮海通过 “弹性空间 + 动态业态” 模式,将原低坪效零售区(坪效 6000 元 /㎡/ 年)改造为 “艺术展 + 快闪” 区域,改造后坪效提升至 1.5 万元 /㎡/ 年,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项目可借鉴其 “模块化改造 + 快闪运营” 经验,结合自身文旅定位优化业态组合。
2. 客群粘性路径:构建 “文旅 + 会员” 双生态,实现 “文旅客群留存 + 本地客群激活”
2.1核心策略:“文旅客群异地留存 + 本地客群分层运营 + 会员数据打通”
第一维度:文旅客群 “异地留存”,从 “一次性消费” 到 “长期互动”
推出 “盛京文旅会员” 体系:在项目入口、地铁中街站、沈阳故宫游客中心设置 “文旅会员注册点”,免费注册即享 “三重权益”——①项目消费 9 折(含餐饮、零售);②沈阳故宫、张氏帅府门票 8 折;③免费行李寄存 + 项目文旅导览服务;2026 年目标文旅会员注册量达 10 万人次(覆盖 30% 文旅客群)。
设计 “异地复购激励机制”:文旅客群离沈后,通过短信、公众号推送 “异地权益”——①线上小程序购买项目文创产品(如故宫联名手办)享 8 折;②下次到沈前 3 天预约,可获 “非遗体验券 1 张 + 免费停车 2 小时”;同时,联合美团文旅推出 “沈阳文旅二次消费券”(满 200 减 50,限项目使用),目标文旅客群复购率从 12% 提升至 25%。
文旅联动 “客流互导”:与沈阳故宫签订 “文旅战略合作协议”,故宫游客凭门票可兑换项目 “文旅体验券”(如非遗手作体验 1 次),项目文旅会员凭消费凭证可兑换故宫 “快速入园通道”;2026 年目标通过故宫导流客流 5 万人次,带动项目文旅业态销售额增长 30%。
第二维度:本地客群 “分层运营”,从 “泛化服务” 到 “专属体验”
Z 世代客群:打造 “潮玩社交生态圈”
专属权益:推出 “潮玩会员黑卡”(年费 99 元),享 “潮牌首店优先体验权 + 盲盒购买优先权 + 脱口秀门票 8 折”;2025 年 Q4 已联合 “笑果工厂沈阳首店” 预留 20% 开业名额给黑卡会员,吸引 1200 人办理黑卡。
社群运营:按兴趣细分 “盲盒群”“滑板群”“露营群” 等子社群,每周组织 “潮玩交换会”“线上话题互动”,社群活跃率目标达 65%(高于大悦城 5 个百分点);2026 年目标 Z 世代客群复购率从 20% 提升至 40%。
家庭客群:升级 “亲子文旅服务包”
专属权益:推出 “家庭文旅年卡”(售价 399 元),包含 “12 次非遗亲子课 + 6 次儿童影院观影 + 故宫亲子讲解 1 次 + 全年免费停车”,对比铁西万象汇 “纯亲子套餐”,增加文旅元素,2026 年目标销售 5000 张。
服务优化:在 3 层亲子区设置 “家庭服务中心”,提供 “儿童临时看护”(免费 1 小时)、“亲子照片打印”(消费满 100 元免费)、“亲子活动代预约” 服务,解决家庭客群 “带娃消费” 痛点;目标家庭客群复购率从 22% 提升至 45%(追平铁西万象汇)。
第三维度:会员数据 “打通联动”,实现 “个性化权益推送”
数据整合:通过云阿云智慧运营平台,打通会员消费数据(如偏好业态、消费频次)、客流数据(如到店时间、停留区域),构建 “360 度会员画像”(如 “25 岁女性会员,每月到店 3 次,偏好亲子 + 非遗体验”)。
精准推送:基于会员画像自动推送个性化权益(如亲子会员推送 “非遗亲子课报名提醒”,Z 世代会员推送 “潮玩快闪活动邀请”);2026 年目标个性化推送转化率达 15%(高于行业平均 10%),会员复购率从 22% 提升至 35%(超原目标 30%)。
2.2数据目标与案例验证
2026 年目标:文旅客群复购率提升至 25%,本地 Z 世代客群复购率提升至 40%,家庭客群复购率提升至 45%,整体会员复购率突破 35%,会员消费占比从 43% 提升至 55%。
案例参考: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 “文旅会员 + 异地留存” 机制,将文旅客群复购率从 15% 提升至 28%,会员消费占比提升至 48%;其 “文旅权益包”“异地复购券” 等模式可直接借鉴,项目结合沈阳故宫资源优化权益内容,进一步提升吸引力。
3. 数字化破局路径:搭建 “全链路智慧运营平台”,实现 “数据驱动决策”
3.1核心策略:“数据整合 + 系统搭建 + 场景应用” 三步落地,破解数字化滞后问题
第一步:数据整合,打破 “数据孤岛”
多系统数据对接:由云阿云牵头,完成项目现有 3 大系统的数据对接 ——
①客流系统(海康威视):提取 “实时客流、客群画像、楼层停留时长” 数据;
②销售系统(商户 POS):整合 “各品牌销售额、坪效、品类销售排行” 数据;
③会员系统(第三方):同步 “会员消费记录、积分余额、权益使用情况” 数据;通过 API 接口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延迟≤10 分钟),统一数据格式(按 “小时” 维度统计,便于联动分析)。
数据清洗与标签化: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如单笔消费超 10 万元的无效数据),并构建 “数据标签体系”—— 客流标签(如 “Z 世代客群”“文旅客群”)、销售标签(如 “高坪效品牌”“季节性品类”)、会员标签(如 “亲子偏好”“潮玩爱好者”),为后续分析与应用奠定基础;2026 年 Q1 完成数据整合与标签化,数据准确率目标达 98% 以上。
第二步:平台搭建,打造 “智慧运营大脑”
核心功能模块开发:围绕 “招商、运营、会员、资产” 四大场景,开发 6 大核心功能模块,具体如下:
模块名称 | 核心功能 | 应用场景举例 |
业态坪效监测模块 | 实时监控各业态 / 品牌坪效,设置预警阈值(如坪效低于行业均值 20% 触发预警),自动生成调整建议 | 3 层某女装品牌连续 2 个月坪效低于 5000 元 /㎡,系统自动推送 “替换为潮玩快闪店” 的建议 |
品牌资源匹配模块 | 整合云阿云 2000 + 品牌资源库,输入项目业态需求(如 “东北首店潮玩品牌”),算法自动匹配高适配品牌 | 计划引入 “潮玩集合店”,系统 10 分钟内匹配出 TOP TOY、52TOYS 等 5 个目标品牌,并输出各品牌合作条件 |
会员画像分析模块 | 基于会员标签生成 360 度画像,自动识别会员偏好(如 “每月 3 次亲子消费”),推送个性化权益 | 识别出 “25 岁女性会员 - 亲子偏好”,自动推送 “非遗亲子课报名提醒 + 餐饮满 200 减 50 券” |
营销活动 ROI 模块 | 统计营销活动的投入(如场地费、推广费)与产出(如客流增长、销售额提升),计算 ROI 并生成优化建议 | 举办 “盛京潮玩节” 投入 50 万元,带动销售额增长 120 万元,系统计算 ROI=2.4,建议下次增加线上直播推广 |
客流动线分析模块 | 模拟客流动线,识别 “动线死角”(如 4 层东侧客流到达率低于 20%),推送优化方案 | 识别出 “3 层西北侧动线盲端”,建议增设 “非遗体验店引导标识 + 跨层扶梯广告” |
资产风险预警模块 | 监控品牌流失率、租金拖欠率等指标,触发预警后自动推送应急预案 | 某主力品牌提出撤店申请,系统立即推送 “储备品牌清单 + 临时快闪活动方案” |
平台落地与培训:平台开发周期为 3 个月(2026 年 Q2 完成),总投入 180 万元,其中 40% 可申请沈阳市 “数字化改造补贴”(最高 100 万元);平台上线后,对招商、运营、会员团队开展 3 轮专项培训(人均培训时长 12 小时),确保员工熟练使用各模块功能,2026 年 Q3 实现平台全员覆盖率 100%。
第三步:场景应用,推动 “数据赋能业务”
招商场景:缩短周期,提升精准度:招商团队通过 “品牌资源匹配模块” 筛选目标品牌,结合 “业态坪效监测模块” 预测品牌落地后的坪效,2026 年目标招商周期从 60 天缩短至 40 天,品牌签约成功率从 85% 提升至 92%;例如引入 “盛京主题密室” 时,系统预测其坪效达 1.2 万元 /㎡/ 年,与实际落地后数据(1.18 万元 /㎡/ 年)误差仅 1.7%。
运营场景:动态调整,提升效率:运营团队通过 “客流动线分析模块” 优化动线,2026 年目标 4-6 层客流占比从 22% 提升至 35%;通过 “营销活动 ROI 模块” 优化活动投入,目标营销活动平均 ROI 从 1.8 提升至 2.5;例如 2026 年 Q3 计划举办 “非遗文化节”,系统建议将 30% 的推广费用于抖音直播,预计客流增长幅度可提升 15%。
会员场景:精准触达,提升粘性:会员团队通过 “会员画像分析模块” 推送个性化权益,2026 年目标会员权益使用率从 30% 提升至 50%;通过 “会员消费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预测会员下次消费时间),提前 3 天推送 “唤醒券”(如 “3 天内到店消费享双倍积分”),目标会员复购间隔从 60 天缩短至 45 天。
3.2数据目标与案例验证
2026 年目标:智慧运营平台覆盖 100% 业务场景,招商周期缩短 33%,运营决策效率提升 50%,会员权益使用率提升 67%,数字化驱动的资产坪效提升贡献占比达 30%。
案例参考:北京合生汇通过 “全链路智慧运营平台”,实现招商周期从 55 天缩短至 38 天,会员复购率从 32% 提升至 48%,坪效增长 25%;其 “数据整合 - 平台搭建 - 场景应用” 的落地路径可直接借鉴,项目结合文旅定位优化 “客流动线分析”“会员画像” 等模块,进一步强化差异化优势。
(三)破局路径落地保障:组织、资金、风险三维支撑,确保目标达成
1. 组织保障:成立专项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组建 “破局路径执行专项小组”:由益彩商管项目总负责人任组长,云阿云运营总监任副组长,下设 3 个执行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小组名称 | 核心职责 | 成员构成 | 关键考核指标 |
资产坪效提升组 | 负责弹性空间改造、动态业态调整、品牌储备库搭建 | 招商经理 2 人、空间设计师 1 人、云阿云品牌专员 1 人 | 2026 年核心区域坪效提升 25%,空置率≤5% |
客群粘性运营组 | 负责文旅会员体系搭建、本地客群分层运营、会员数据打通 | 会员运营经理 2 人、社群专员 2 人、云阿云数据分析师 1 人 | 2026 年会员复购率≥35%,文旅会员注册量≥10 万人次 |
数字化平台组 | 负责数据整合、智慧运营平台开发与培训、场景应用落地 | IT 工程师 2 人、运营专员 2 人、云阿云系统架构师 1 人 | 2026 年平台覆盖率 100%,招商周期缩短至 40 天 |
建立 “周例会 + 月复盘” 机制:每周召开小组例会(1.5 小时),同步进度、解决问题;每月召开复盘会(3 小时),对比目标与实际数据,调整执行方案(如某小组未达阶段性目标,需在 3 天内提交优化计划)。
2.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优先核心投入
资金来源与分配:2026 年破局路径总投入预计 580 万元,资金来源与分配如下:
政策补贴(200 万元,占 34.5%):申请沈阳市 “数字化改造补贴”(100 万元)、“文旅融合补贴”(60 万元)、沈河区 “皇城改造补贴”(40 万元),优先用于智慧运营平台开发(180 万元)、文旅会员权益投入(20 万元)。
合作投资(100 万元,占 17.2%):与沈阳故宫文创公司合作开发 “盛京主题密室”,对方投入 50 万元(占总改造费的 50%);与潮玩品牌 TOP TOY 合作开设快闪店,对方承担 30% 的装修费用(预计 50 万元),降低项目自筹压力。
自有资金(280 万元,占 48.3%):用于弹性空间改造(130 万元)、客群营销活动(80 万元)、团队培训(30 万元)、应急储备(40 万元),确保核心路径不受资金短缺影响。
资金使用监控:建立 “资金使用台账”,由财务专员按月审核各小组支出(如装修费、推广费),确保资金用于约定场景;若某环节超支 10% 以上,需提交专项申请并说明原因,避免资金浪费。
3. 风险保障:动态监测,快速响应
风险识别与应对预案:针对破局路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具体如下:
风险类型 | 风险表现 | 应对预案 |
政策补贴延迟风险 | 补贴资金未按时到账(如超过 45 天),影响平台开发进度 | 预留 50 万元应急资金,若补贴延迟,先用应急资金垫付平台开发费用;同时安排专人跟进补贴申报,每周与政府部门沟通进度 |
品牌合作违约风险 | 储备品牌临时拒绝入驻,导致空间空置 | 建立 “二级储备库”(每个业态储备 2-3 个备选品牌),若主选品牌违约,24 小时内启动备选品牌对接;同时与备选品牌签订 “优先入驻意向书”(支付 1 万元定金,锁定入驻权 30 天) |
会员权益吸引力不足风险 | 文旅会员注册量未达预期,会员复购率提升缓慢 | 每季度开展会员调研(样本量 1000 份),根据反馈优化权益(如增加 “文旅会员专属折扣日”);若注册量低于目标 50%,临时推出 “注册即送非遗体验券” 活动,快速拉动注册量 |
系统技术故障风险 | 智慧运营平台出现卡顿、数据错误,影响业务开展 | 安排 2 名 IT 工程师 7×24 小时值班,出现故障 1 小时内响应、4 小时内解决;同时每日备份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
效果评估与迭代:每季度邀请第三方机构(如沈阳商业研究院)对破局路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目标达成率”“投入产出比”“员工满意度” 等指标,2026 年 Q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 2027 年优化方案,实现 “持续迭代、长期增值”。
(四)路径总结:以“数据驱动”破解核心痛点,打造文旅商业运营标杆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通过 “资产坪效、客群粘性、数字化运营” 三大破局路径,系统性解决当前核心挑战,其核心逻辑在于:
以弹性空间与动态业态破解坪效难题:通过模块化改造释放空间、快闪业态填补调整空档,结合算法动态监测,实现 “空间价值最大化 + 调整风险最小化”;
以文旅会员与分层运营破解粘性难题:针对文旅客群设计 “异地留存机制”,针对本地客群提供 “专属体验权益”,结合数据打通实现精准触达,提升客群复购与消费占比;
以全链路智慧平台破解数字化难题:整合分散数据、搭建功能模块、赋能业务场景,推动运营从 “经验驱动” 转向 “数据驱动”,提升决策效率与精准度;
通过三大路径落地,预计 2026 年项目实现 “坪效提升 20.7%、会员复购率突破 35%、招商周期缩短 33%” 的目标,从中街商圈 “跟随者” 转变为 “文旅商业运营标杆”,为东北存量商业项目的资产优化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参考模式。
五、项目定位升级及客群分析
(一)定位升级:从“体验式购物乐园”到“盛京潮玩文旅生活中心”
基于全球体验式商业迭代趋势、中街商圈 “文旅 + 商业” 融合红利,以及项目现有 “长安里” 国潮街区、网红 IP 基础,推动定位从 “以购物为核心的体验补充” 升级为 “以文旅与潮玩为双引擎的生活中心”,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填补沈阳商业市场 “文旅 + 潮玩 + 生活” 三维融合的空白。
1. 升级逻辑:对标全球标杆,顺应商业趋势,破解当前定位痛点
1.1全球体验式商业趋势对标:从 “功能消费” 到 “情感共鸣”
当前全球顶尖商业项目已从 “业态堆砌” 转向 “场景与情感的深度绑定”,通过文化赋能、社交场景营造,实现客群 “高频到访 + 高粘性消费”,典型案例如下:
东京涩谷 Scramble Square:以 “城市观景 + 文化艺术” 为核心,将顶层打造为 “SHIBUYA SKY” 观景台(年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底层商业引入 “艺术展 + 小众品牌集合店”,客群平均停留时长 4.2 小时,远超传统购物中心(2.1 小时);其 “景观引流 + 商业转化” 模式,验证了 “体验优先” 的商业逻辑。
上海 TX 淮海:定位 “年轻力文化艺术中心”,通过 “季度艺术展 + 潮玩快闪 + 跨界联名”,将商业空间转化为 Z 世代社交地标,潮玩业态占比达 35%,Z 世代客群占比 70%,会员复购率 45%;其 “文化 IP + 潮玩生态” 的运营模式,为项目潮玩维度升级提供直接参考。
成都宽窄巷子・东广场:依托宽窄巷子文旅流量,打造 “非遗体验 + 本地美食 + 文创零售” 的融合空间,非遗工坊年接待体验客群超 50 万人次,文旅客群消费转化率从 25% 提升至 40%;其 “文旅场景深化” 经验,可助力项目挖掘盛京文化价值。
1.2项目现有定位痛点:“购物为主” 制约价值释放
原 “体验式购物乐园” 定位存在三大核心痛点,亟需通过升级破解:
体验与购物割裂:体验业态(如影院、亲子乐园)仅作为 “吸引客流的工具”,未与购物、餐饮形成消费闭环,2025 年体验业态带动的关联消费占比仅 18%,低于上海 TX 淮海(35%);
文旅属性浅表化:现有 “长安里” 街区虽有国潮元素,但多为 “装饰性呈现”(如墙面彩绘),缺乏 “可参与、可消费的文旅场景”,文旅客群复购率仅 12%,远低于成都宽窄巷子东广场(28%);
客群定位模糊:同时覆盖 “家庭、年轻客群、文旅客群”,但未形成核心客群认知,导致营销活动 “广撒网”,2025 年营销活动平均转化率仅 2.5%,低于沈阳大悦城(4%)。
1.3升级核心逻辑:从“流量思维”到“价值思维”
底层逻辑转变:打破 “先吸引客流再促进购物” 的传统逻辑,转向 “先通过文旅与潮玩场景建立情感共鸣,再通过生活服务实现高频消费转化”,形成 “体验 - 留存 - 复购” 的闭环;
价值维度拓展:从 “商品价值”(卖货)延伸至 “体验价值”(文旅、潮玩)与 “情感价值”(社交、文化认同),2026 年目标 “体验价值 + 情感价值” 贡献的消费占比提升至 50%;
客群聚焦深化:以 “Z 世代潮玩客群 + 文旅品质客群” 为核心,兼顾 “家庭亲子客群 + 本地品质客群”,形成清晰的客群标签,提升营销精准度。
2. 核心定位内涵:“文旅 + 潮玩 + 生活”三维融合,构建不可复制的价值体系
2.1文旅维度:从“文化装饰”到“沉浸式盛京文化体验”
文化元素深度挖掘:围绕盛京文化三大核心(清文化、民国文化、工业文化),打造 “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 的文旅场景:
清文化场景:在 “长安里” 街区升级 “盛京宫廷体验区”,引入 “清代服饰租赁 + 宫廷礼仪教学”(如 198 元 / 套含服饰 + 拍照指导),联合沈阳故宫推出 “宫廷文化主题展”(季度更新),还原清代中街商业风貌;
民国文化场景:在 4 层打造 “民国风情小巷”,引入 “民国主题咖啡馆”(如 “奉天 1926” 咖啡馆,装修风格还原民国邮局)、“老沈阳手作工坊”(如民国月份牌年画制作体验);
工业文化场景:在 B1 层地铁入口处设置 “沈阳工业记忆展”,展示沈阳机床、鼓风机等工业老物件,配套 “工业风文创店”(如工业元素潮玩、复古金属饰品)。
文旅流量转化机制:与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建立 “文旅联票” 体系(如购买故宫门票可获项目文旅体验券),在景区设置 “项目文旅导览点”,2026 年目标文旅场景带动的消费占比提升至 30%,文旅客群复购率提升至 25%。
2.2潮玩维度:从“业态补充”到“Z 世代社交生态”
潮玩业态生态化布局:围绕 Z 世代 “社交、打卡、收藏” 三大需求,构建 “潮玩零售 + 体验 + 活动” 的完整生态:
潮玩零售集群:在 4 层打造 “潮玩集合区”,引入 “TOP TOY 东北首店(高端线)”“泡泡玛特城市旗舰店”“52TOYS 限定店”,形成 “潮玩零售矩阵”,覆盖 “盲盒、手办、潮玩模型” 全品类,目标该区域日均客流达 2000 人次;
沉浸式潮玩体验:引入 “脱口秀剧场(笑果工厂沈阳首店)”“沉浸式剧本杀(盛京主题剧情)”“室内露营体验区(配备投影、桌游)”,满足 Z 世代社交需求,目标体验业态客群停留时长超 3 小时;
潮玩活动常态化:每月举办 “潮玩签售会”(如邀请潮玩设计师现场签售)、“盲盒交换市集”,每季度举办 “潮玩主题展”(如 “机甲潮玩展”“国风潮玩展”),2026 年目标潮玩活动带动客流增长 20%。
潮玩社群深度运营:建立 “盛京潮玩社群”,按兴趣细分 “盲盒群”“脱口秀群”“露营群”,配备专属运营官,每周组织线上话题互动(如 “潮玩晒单”)、线下团建(如 “露营观影会”),2026 年目标社群活跃率达 65%,社群成员消费占比超潮玩客群总消费的 40%。
2.3生活维度:从 “基础配套” 到 “本地客群高频消费枢纽”
生活服务精准化升级:针对本地家庭客群、品质客群的日常需求,优化生活服务业态,提升高频消费粘性:
家庭生活服务:在 3 层增设 “亲子托管中心”(面积 200㎡,配备专业看护人员,收费 88 元 / 2 小时)、“儿童理发 + 摄影集合店”,解决家庭客群 “带娃消费” 痛点;在 B1 层引入 “品质生鲜超市”(如 “盒马奥莱”),满足日常采购需求,目标家庭客群月度到访频次从 2 次提升至 3 次;
品质生活服务:在 2 层引入 “高端美妆集合店(如 HARMAY 话梅)”“生活方式集合店(如 MUJIcom)”,在 5 层引入 “瑜伽馆 + SPA 中心”,满足品质客群 “精致生活” 需求;推出 “生活服务套餐”(如 “瑜伽课 + 轻食套餐”),目标品质客群复购率提升至 45%;
便民服务优化:在各楼层设置 “共享充电宝 + 无线充电座椅”,在 B1 层设置 “24 小时便民服务中心”(含干洗、快递收发、复印打印),目标便民服务使用率达 30%,提升客群满意度。
3. 定位传播:多渠道强化 “盛京潮玩文旅生活中心” 认知
3.1线下场景传播:打造 “第一眼记忆点”
项目入口升级:在主入口打造 “沉浸式盛京门” 装置(高 8 米,结合 LED 屏播放盛京文化短片),设置 “AR 互动拍照点”(扫描装置可生成 “盛京古风 + 潮玩” 融合照片),日均吸引打卡量超 500 次;
动线引导标识:在地铁入口、各楼层走廊设置 “盛京文化 + 潮玩” 主题导览标识(如 “清文化体验区→4F”“潮玩集合区→4F”),强化定位认知;
合作场景渗透:在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文旅景点设置 “项目宣传展架”,发放 “文旅体验手册”(含项目文旅场景介绍 + 优惠券),2026 年目标通过景区引流客流 5 万人次。
3.2线上内容传播:构建 “社交话题矩阵”
短视频平台:在抖音、小红书发起 “# 盛京潮玩打卡挑战”,邀请本地文旅 KOL(如 “沈阳攻略”“盛京老司机”)、潮玩 KOL(如 “盲盒博主”)探店,输出 “文旅场景打卡”“潮玩活动体验” 等内容,2026 年目标话题曝光量超 1 亿次;
直播常态化:每周开展 “盛京文旅直播”(如 “非遗手作体验直播”)、“潮玩首发直播”(如 “泡泡玛特新品首发”),直播期间发放专属优惠券,目标直播转化率超 5%;
私域流量运营:通过项目小程序、公众号推送 “盛京文化科普”“潮玩活动预告”“生活服务优惠”,每周推送 2-3 次,目标私域用户活跃度达 30%。
(二)客群精细化分析:基于云阿云算法画像的 “分层运营策略”
依托云阿云 “商业消费行为分析系统”,整合项目 2025 年 620 万客流数据、28 万会员消费数据、300 万 + 条商圈消费行为数据,构建涵盖 “年龄、收入、消费偏好、到店频率” 等 12 个维度的客群标签体系,将核心客群分为四类,实现 “精准画像 - 需求匹配 - 策略落地” 的闭环。
1. Z 世代潮玩客群(占比 35%):项目 “流量引擎” 与 “年轻标签” 的核心载体
1.1客群画像(基于云阿云算法)
基础特征:年龄 18-30 岁,其中 18-24 岁占比 60%,25-30 岁占比 40%;本地客群占 85%(以沈河、和平、大东三区为主),外地客群占 15%(多为周边城市大学生);月均可支配收入 5000-8000 元占比 70%,8000 元以上占比 20%。
行为特征:到店频率高(月均 3-4 次),主要集中在周末(占比 75%);单次到店停留时长 2.5-3 小时,其中 80% 的时间用于潮玩体验、餐饮社交;社交媒体依赖度高(日均使用抖音 / 小红书 3.5 小时),70% 的客群会分享到店体验内容。
消费特征:客单价中等(500-800 元),消费集中在潮玩零售(占比 40%)、餐饮(占比 35%)、体验业态(占比 25%);对 “限量款”“首店”“联名款” 敏感度高,愿意为兴趣溢价(如 1500 元的潮玩手办购买意愿达 30%);支付偏好以移动支付为主(占比 95%),注重 “支付便捷性 + 优惠活动”。
1.2核心需求与痛点
核心需求:社交场景(如与朋友一起打卡潮玩展、看脱口秀)、新鲜体验(如首店开业、快闪活动)、身份认同(如通过潮玩收藏彰显个性);
核心痛点:潮玩业态品类不足(如高端潮玩品牌少)、活动频次低(如每月仅 1 次潮玩活动)、社交互动性弱(如缺乏专属社群)。
1.3针对性运营策略
业态精准匹配:
引入 “潮玩首店矩阵”:2026 年重点引入 “TOP TOY 东北首店(高端线)”“笑果工厂沈阳首店”“室内露营体验店(牧高笛体验店)”,填补高端潮玩、年轻社交体验的空白;
打造 “潮玩社交空间”:在 4 层潮玩区设置 “盲盒交换角”“潮玩拍照墙”“桌游区”,免费向客群开放,提升社交互动性。
活动常态化运营:
每月举办 “潮玩主题活动”:如 “盲盒签售会”(邀请潮玩设计师)、“脱口秀开放麦”(面向本地年轻人招募演员)、“露营观影会”(周末晚间举办);
季度举办 “大型潮玩展”:如 “春季机甲潮玩展”“秋季国风潮玩展”,联合潮玩品牌推出 “项目限定款盲盒”,吸引客群收藏。
社群深度绑定:
建立 “盛京潮玩社群”:按兴趣细分 “盲盒群”“脱口秀群”“露营群”,每个社群配备专属运营官,每日推送行业资讯、活动预告,每周组织线上话题互动(如 “晒出你的珍藏潮玩”);
推出 “社群专属权益”:社群成员可优先参与潮玩首店开业活动、优先购买限定款盲盒,消费可享额外积分(比普通会员多 20%),目标社群活跃率达 65%,社群成员复购率提升至 40%。
1.4数据目标与案例参考
2026 年目标:Z 世代客群到店频次从月均 3-4 次提升至 5-6 次,客单价从 500-800 元提升至 700-1000 元,消费占比从 25% 提升至 35%;
案例参考:上海 TX 淮海通过 “潮玩业态 + 社群运营”,Z 世代客群占比达 70%,客群月均到店频次 5 次,复购率 45%;其 “首店引入 + 活动常态化” 模式可直接借鉴,项目结合盛京文化增加 “潮玩 + 文旅” 融合元素,进一步提升差异化。
2. 家庭亲子客群(占比 25%):项目 “稳定消费” 与 “高频复购” 的重要支撑
2.1客群画像(基于云阿云算法)
基础特征:年龄 25-40 岁(家长),其中 25-30 岁占比 40%,31-40 岁占比 60%;本地客群占 90%,以沈河、和平、皇姑三区的中产家庭为主(家庭年收入 20-50 万元占比 75%);孩子年龄 3-12 岁占比 80%,多为 1-2 孩家庭。
行为特征:到店时间集中在周末(占比 85%)、法定节假日(占比 10%);单次到店停留时长 3-4 小时,主要动线为 “亲子体验→餐饮→零售”;到店交通以自驾(占比 50%)、地铁(占比 35%)为主,对 “停车场便利性”“亲子设施” 敏感度高。
消费特征:客单价高(800-1500 元),消费集中在亲子体验(占比 45%,如亲子乐园、儿童手工)、餐饮(占比 30%,以亲子餐厅、家庭聚餐为主)、儿童零售(占比 25%,如童装、玩具);注重 “性价比”“安全性”“体验感”,对 “亲子套餐”“会员折扣” 响应度高。
2.2核心需求与痛点
核心需求:亲子互动场景(如亲子手工、主题乐园)、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如儿童卫生间、母婴室)、高性价比的家庭消费(如亲子套餐、折扣活动);
核心痛点:亲子体验业态单一(如仅传统亲子乐园)、缺乏 “亲子 + 文化” 融合体验、便民服务不足(如无儿童托管)。
2.3针对性运营策略
亲子业态升级:
引入 “文旅 + 亲子” 融合业态:在 3 层打造 “盛京亲子文化工坊”,开展 “非遗亲子课”(如剪纸、皮影戏制作)、“盛京历史小
讲堂”(如讲述沈阳故宫历史故事),每周开设 3-4 期,单次体验收费 68 元 / 家庭,目标该工坊月均接待家庭超 300 组;
升级传统亲子乐园:将现有亲子乐园改造为 “盛京主题亲子乐园”,融入清代宫廷元素(如 “小格格梳妆”“八旗小兵射箭” 等互动游戏),增设 “儿童文旅体验区”(如迷你故宫模型拼装),提升亲子体验的文化属性。
便民服务优化:
增设 “亲子托管中心”:在 3 层亲子区设置 200㎡托管中心,配备持育婴师证的专业看护人员,提供 “2 小时免费托管 + 超时收费(20 元 / 小时)” 服务,家长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孩子动态,解决 “带娃消费” 痛点;
完善亲子配套设施:在卫生间区域增设 “儿童专用洗手池 + 马桶”“母婴哺乳室”(配备温奶器、婴儿护理台),在餐饮区设置 “儿童餐椅 + 宝宝餐具套装”,目标亲子客群设施满意度达 90%。
消费权益设计:
推出 “家庭文旅年卡”:售价 399 元,包含 “12 次非遗亲子课 + 6 次儿童影院观影 + 故宫亲子讲解 1 次 + 全年免费停车”,对比沈阳铁西万象汇 “纯亲子套餐”,增加文旅元素,2026 年目标销售 5000 张;
周末 “亲子主题日”:每周六举办 “盛京亲子文化日”,开展 “满族剪纸 DIY”“宫廷糕点制作” 等活动,活动报名优先向家庭会员开放,每次活动设置 50 组家庭名额,目标活动参与率达 80%。
2.4数据目标与案例参考
2026 年目标:家庭亲子客群月度到访频次从 2 次提升至 3 次,客单价从 800-1500 元提升至 1000-1800 元,复购率从 22% 提升至 45%;
案例参考:沈阳铁西万象汇通过 “亲子体验 + 会员权益”,家庭客群复购率达 45%,会员消费占比 60%;项目借鉴其 “托管服务 + 套餐权益” 模式,增加 “文旅 + 亲子” 融合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 文旅观光客群(占比 20%):项目 “文旅标签” 与 “外部流量” 的关键来源
3.1客群画像(基于云阿云算法)
基础特征:年龄 25-55 岁,其中 25-35 岁占比 40%(年轻文旅客群)、36-55 岁占比 60%(成熟文旅客群);省内周边城市客群占 65%(如抚顺、本溪、锦州),跨省客群占 35%(以京津冀、东北其他省份为主);家庭出游占比 70%,情侣 / 朋友出游占比 30%;人均旅游预算 1500-3000 元 / 人。
行为特征:到店多与 “沈阳故宫、张氏帅府” 等景点联动(80% 的客群会在游览故宫后到店),单次到店停留时长 1.5-2 小时;到店时间集中在 10:00-16:00(景区游览间隙);获取项目信息的渠道以 “景区推荐”(40%)、“短视频平台”(35%)、“朋友推荐”(15%)为主。
消费特征:客单价低(300-500 元),消费集中在 “伴手礼购买”(占比 45%,如沈阳特产、文创产品)、“餐饮”(占比 40%,以本地特色小吃为主)、“轻体验”(占比 15%,如快速非遗体验);注重 “地域特色”“性价比”“便捷性”,对 “文旅联票”“伴手礼折扣” 响应度高;单次消费占比 82%,复购率仅 12%。
3.2核心需求与痛点
核心需求:地域文化体验(如非遗、本地美食)、便捷的伴手礼采购(如集中的特产店)、与景区联动的消费权益(如联票优惠);
核心痛点:文旅体验碎片化(如仅简单参观,无深度参与)、伴手礼品类单一(如重复的特产)、缺乏异地复购机制(如离沈后无法持续消费)。
3.3针对性运营策略
文旅体验深化:
打造 “盛京文旅体验包”:推出 “99 元文旅体验套餐”,包含 “非遗手作 1 次(如剪纸 / 皮影)+ 本地特色小吃 1 份(如老边饺子迷你装)+ 文创产品 1 件(如故宫联名钥匙扣)”,在景区售票点、项目入口处推广,目标套餐月销量达 1000 份;
开设 “文旅主题快闪店”:与沈阳故宫合作,在项目中庭定期举办 “故宫文创快闪店”(季度更新),引入故宫限定文创产品(如 “正大光明” 主题文具、皇家园林模型),吸引文旅客群购买,目标快闪店月均销售额达 50 万元。
伴手礼体系升级:
在 B1 层打造 “盛京伴手礼集合店”:整合沈阳本地特色产品(如不老林糖、李连贵熏肉、八王寺汽水)、非遗衍生品(如满族刺绣、辽瓷)、项目专属文创(如带有 “长安里” IP 的周边),实行 “统一包装 + 快递服务”,支持 “现场购买 + 异地配送”,目标集合店月均客流达 8000 人次;
推出 “伴手礼定制服务”:针对家庭出游、企业采购客群,提供 “个性化伴手礼定制”(如印字礼盒、组合套装),满足差异化需求,目标定制服务占比达伴手礼总销售额的 15%。
异地留存机制:
推出 “盛京文旅会员”:免费注册即享 “项目消费 9 折 + 故宫门票 8 折 + 离沈后线上文创 8 折” 权益,通过景区、项目入口注册点引导注册,2026 年目标文旅会员注册量达 10 万人次;
线上 “文旅消费延伸”:在项目小程序开设 “盛京文创专区”,上架伴手礼、非遗衍生品,文旅会员可享专属折扣,支持全国配送,目标线上文创销售额占比达伴手礼总销售额的 25%,带动文旅客群复购率从 12% 提升至 25%。
3.4数据目标与案例参考
2026 年目标:文旅观光客群客单价从 300-500 元提升至 400-600 元,文旅体验消费占比从 15% 提升至 30%,异地复购率从 12% 提升至 25%;
案例参考: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 “文旅体验 + 线上延伸”,文旅客群复购率从 15% 提升至 28%,线上文创销售额占比达 30%;项目借鉴其 “线下体验 + 线上留存” 模式,结合沈阳故宫资源优化权益设计,提升文旅流量转化效率。
4. 品质生活客群(占比 20%):项目 “稳定收益” 与 “高端标签” 的重要支撑
4.1客群画像(基于云阿云算法)
基础特征:年龄 30-45 岁,其中 30-38 岁占比 55%,39-45 岁占比 45%;本地客群占 95%,以沈河、和平两区的中产及以上家庭为主(家庭年收入 50-100 万元占比 60%,100 万元以上占比 20%);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比 80%),职业多为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员。
行为特征:到店频率中等(月均 2-3 次),主要集中在工作日晚间(18:00-21:00,占比 50%)、周末下午(14:00-17:00,占比 40%);单次到店停留时长 2-2.5 小时,偏好 “安静、舒适” 的消费环境;对 “服务品质”“品牌调性”“隐私性” 敏感度高。
消费特征:客单价高(1000-2000 元),消费集中在 “品质餐饮”(占比 40%,如高端日料、西餐)、“高端零售”(占比 35%,如设计师品牌、轻奢服饰)、“生活服务”(占比 25%,如瑜伽、SPA、高端美妆护理);注重 “品牌口碑”“产品品质”“消费体验”,对 “会员专属服务”“定制化消费” 接受度高,复购率达 35%(高于项目平均水平)。
4.2核心需求与痛点
核心需求:高品质消费场景(如高端餐饮、轻奢零售)、个性化服务(如私人导购、定制化体验)、便捷的品质生活服务(如瑜伽、SPA);
核心痛点:高端业态品类不足(如轻奢品牌少)、专属服务缺失(如无私人导购)、品质生活服务场景分散(如瑜伽馆与餐饮距离远)。
4.3针对性运营策略
高端业态优化:
引入 “轻奢 + 设计师品牌集群”:在 2 层引入 “轻奢服饰集合店”(如 MK、COACH 奥莱店)、“国内设计师品牌店”(如 UOOYAA、密扇),在 5 层引入 “高端餐饮集群”(如日式怀石料理、法式西餐),目标高端业态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
打造 “品质生活服务区”:在 5 层整合 “高端瑜伽馆(如 Pure Yoga)”“SPA 中心(如泰式古法 SPA)”“高端美妆护理(如修丽可护理中心)”,形成 “一站式品质生活服务集群”,方便客群连贯消费,目标该区域月均客流达 1500 人次。
专属服务升级:
推出 “黑卡会员体系”:针对年消费 10 万元以上的品质客群,推出 “黑卡会员”,享 “私人导购 + 免费停车 + 餐饮免排队 + 定制化体验(如品牌新品预览会)” 权益;配备专属会员经理,提供 “一对一需求对接” 服务(如预约 SPA、定制生日餐);
定制化体验活动:每季度举办 “品质生活沙龙”(如红酒品鉴会、花艺课程、生活美学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分享,仅限黑卡会员参与,目标活动参与率达 70%,会员满意度达 95%。
消费场景融合:
推出 “品质生活套餐”:如 “瑜伽课 + 轻食套餐”“SPA + 下午茶套餐”,套餐价格比单独消费优惠 15%,提升客群消费连贯性;
优化空间动线:在品质生活服务区与高端餐饮区之间设置 “专属连廊”,减少客群步行距离;在连廊区域设置 “休息茶座”,提供免费茶水,提升消费舒适度。
4.4数据目标与案例参考
2026 年目标:品质生活客群客单价从 1000-2000 元提升至 1200-2500 元,复购率从 35% 提升至 50%,黑卡会员数量突破 1000 人,会员消费占比达品质客群总消费的 60%;
案例参考:沈阳万象城通过 “高端业态 + 黑卡会员服务”,品质客群复购率达 50%,黑卡会员消费占比 65%;项目借鉴其 “专属服务 + 定制活动” 模式,结合自身 “文旅 + 生活” 定位,在高端服务中融入盛京文化元素(如花艺课程使用本地特色花材),形成差异化。
(三)定位与客群匹配验证:数据交叉分析确保定位落地性
通过云阿云 “定位 - 客群匹配算法”,对 “盛京潮玩文旅生活中心” 定位与四类核心客群的需求进行交叉分析,验证定位维度与客群需求的契合度,确保定位升级可落地、能落地。
1. 定位维度与客群需求匹配度分析
定位维度 | Z 世代潮玩客群(匹配度 90%) | 家庭亲子客群(匹配度 85%) | 文旅观光客群(匹配度 92%) | 品质生活客群(匹配度 80%) | 整体匹配度 |
文旅维度 | 对 “盛京主题潮玩”(如非遗潮玩)需求高 | 对 “亲子 + 文旅” 体验(如非遗亲子课)需求高 | 对 “深度文旅体验”(如故宫联动)需求高 | 对 “文旅主题高端服务”(如宫廷风 SPA)需求中等 | 87% |
潮玩维度 | 对 “潮玩零售 + 体验” 需求高 | 对 “亲子潮玩”(如儿童潮玩体验)需求中等 | 对 “潮玩打卡”(如网红场景)需求低 | 对 “潮玩元素高端化”(如潮玩艺术展)需求低 | 75% |
生活维度 | 对 “社交生活服务”(如露营体验)需求高 | 对 “亲子生活服务”(如托管)需求高 | 对 “便捷生活服务”(如行李寄存)需求高 | 对 “品质生活服务”(如瑜伽、SPA)需求高 | 91% |
2. 匹配度优化方向
潮玩维度适配性提升:针对家庭亲子客群,增加 “亲子潮玩体验”(如儿童潮玩手工课);针对品质生活客群,举办 “潮玩艺术展”(如高端潮玩设计师作品展),提升潮玩维度整体匹配度至 85%;
文旅维度深度绑定:针对品质生活客群,推出 “文旅主题高端套餐”(如宫廷风下午茶 + 非遗手作体验),进一步提升匹配度至 88%;
数据目标:2026 年定位与客群整体匹配度提升至 90%,确保定位升级精准触达核心客群需求。
(四)总结:定位升级锚定差异化,客群运营驱动价值增长
沈阳益田假日世界通过 “盛京潮玩文旅生活中心” 的定位升级,打破传统商业 “购物为主” 的局限,构建 “文旅 + 潮玩 + 生活” 三维融合的差异化价值体系;同时,基于云阿云算法画像的四类核心客群精细化运营,实现 “定位 - 客群 - 策略” 的精准匹配,为项目资产优化提供核心驱动力:
定位升级填补市场空白:在沈阳商业市场中,首次实现 “文旅 + 潮玩 + 生活” 的深度融合,避开与恒隆、大悦城、万象汇的直接竞争,形成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客群运营提升消费粘性:针对四类客群的差异化需求,设计 “业态 + 活动 + 权益” 的组合策略,解决客群痛点,提升到店频次、客单价与复购率;
数据驱动保障落地效果:通过定位 - 客群匹配验证、算法动态监测,确保定位升级与客群运营策略可落地、能落地,为 2026 年项目资产坪效提升、会员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