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济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六)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针对济南高新万达广场运营现状,提出以“空间即服务”为核心的资产优化路径。通过数字化运营、业态创新与场景重构,破解同质化困局,提升资产回报率与长期竞争力。全文共1040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济南高新万达广场资产价值提升与创新运营策略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分析
六、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七、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2. 投资策略更新:聚焦 “精准投入 - 高效回报”
基于资产配置调整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将资金集中投向 “高回报、高协同” 领域,避免盲目扩张,具体分为 “核心投资、培育投资、应急储备” 三类。
2.1核心投资:聚焦 “资产增值关键领域”
投资方向 1:数字化运营中台升级
总投资 1200 万元(2025Q4-2026Q3 分阶段投入),用于客流热力图全覆盖(300 万元)、销售预警系统迭代(200 万元)、能耗智能调控设备(700 万元);
回报测算:能耗成本年节约 300 万元,客流引导带动租金增长 150 万元 / 年,投资回收期 2.4 年(1200 万元 ÷(300+150) 万元 / 年);
案例参考:西安高新万达 2024 年数字化中台投资 1000 万元,年节约成本 280 万元,回收期 3.6 年,济南高新万达因业态协同性更强,回收期更短。
投资方向 2:文化 IP 与空间改造
总投资 1500 万元(2026Q1-2026Q4 投入),用于 L1-L4 泉水元素装修(800 万元)、“泉水数字天幕”(200㎡LED 屏,400 万元)、屋顶泉水艺术装置(300 万元);
回报测算:带动核心区域租金溢价 12%,年新增租金收益 216 万元(按 2 万㎡核心区域、平均租金 900 元 /㎡/ 月计算:2 万㎡×900 元 /㎡/ 月 ×12%×12 月),投资回收期 6.9 年,长期可提升资产估值溢价 25%。
2.2培育投资:聚焦 “未来增长业态”
投资方向 1:主理人品牌孵化基金
设立 500 万元培育基金(2026 年首期投入 300 万元),用于主理人品牌租金补贴(首年 5 折)、供应链对接(如章丘铁锅工厂合作)、营销支持(抖音直播推广);
回报测算:2026 年孵化 8 家主理人品牌,平均租金 450 元 /㎡/ 月(较空铺增收 450 元 /㎡/ 月),按平均面积 50㎡计算,年新增租金收益 216 万元(8 家 ×50㎡×450 元 /㎡/ 月 ×12 月),基金回收期 2.3 年;
风险控制:设置 “淘汰机制”,对 6 个月内坪效<300 元 /㎡/ 月的品牌终止补贴,确保基金效率。
投资方向 2:情绪疗愈与非遗体验业态
投资 300 万元(2026Q2 投入),用于 L4 情绪疗愈区(心流空间)装修补贴(150 万元)、非遗工坊设备采购(100 万元)、体验课程研发(50 万元);
回报测算:情绪疗愈区客单价 120 元,月均体验 3900 人次(2027 年目标),年营收 561.6 万元,按扣点 15% 计算,年收益 84.24 万元,投资回收期 3.6 年。
2.3应急储备:防范 “资产运营风险”
设立 800 万元应急储备金(占年度 NOIs 的 6.7%),用于:
空铺应急招商:如某主力店突然撤店,可快速投入 200 万元用于空铺改造与临时业态引入(如快闪店),避免租金损失;
设备故障维修:如能耗调控系统核心设备故障,可投入 100 万元紧急更换,确保能耗成本不反弹;
市场波动应对:如节假日客流骤减,可投入 50 万元开展临时促销活动(如 “泉水主题消费券”),稳定销售。
3. 行动计划:分阶段落地管控
将资产优化策略拆解为 “短期启动(2025Q4-2026Q1)、中期深化(2026Q2-2026Q4)、长期巩固(2027Q1-2027Q4)” 三个阶段,明确责任部门、关键任务与里程碑节点,确保执行落地。
阶段 | 时间 | 核心任务 | 责任部门 | 关键里程碑 | 资源投入(万元) |
短期启动 | 2025Q4-2026Q1 | 1. 完成 L2 200㎡“泉水科技体验区” 改造;2. 投放数字化中台首期资金(300 万元);3. 设立主理人培育基金(300 万元) | 运营部、工程部、财务部 | 1. 科技体验区开业,租金达 600 元 /㎡/ 月;2. 客流热力图覆盖 L1-L2;3. 首批 3 家主理人品牌入驻 | 850(改造 150 + 中台 300 + 基金 300 + 其他 100) |
中期深化 | 2026Q2-2026Q4 | 1. 完成 L1 “泉水文创快闪区”、L4 屋顶露营区改造;2. 数字化中台全楼层覆盖;3. 孵化 5 家主理人品牌 | 运营部、市场部、财务部 | 1. L1-L4 文化 IP 空间开业,核心区域租金溢价 10%;2. 能耗调控系统全上线,成本降低 12%;3. 主理人品牌坪效超 500 元 /㎡/ 月 | 1200(改造 500 + 中台 400 + 培育 300) |
长期巩固 | 2027Q1-2027Q4 | 1. 优化各楼层资产配置,淘汰低效业态(<3 家);2. 评估资产优化效果,调整投资策略;3. 启动 “元宇宙商城” 前期调研 | 运营部、投资部、技术部 | 1. 平均租金达 115 元 /㎡/ 月,NOIs 1.5 亿元 / 年;2. 资产估值溢价率达 115%;3. 完成 “元宇宙商城” 可行性报告 | 550(优化调整 100 + 评估 50 + 元宇宙调研 400) |
4. 风险管控措施:保障资产优化平稳推进
资产优化过程中需应对 “业态调整风险、投资回报风险、市场波动风险” 三类核心风险,通过 “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应对” 的全流程机制,降低风险影响。
4.1业态调整风险:避免空铺与客群流失
风险表现:淘汰低效业态后,新品牌入驻延迟导致空铺(空铺 1 个月损失租金约 21 万元,按 2 万㎡经营面积、平均租金 105 元 /㎡/ 月计算);新业态与客群需求不匹配导致客流下滑。
管控措施:
提前招商储备:对计划淘汰的业态(如 L2 传统零售),提前 3 个月启动新品牌招商,建立 “品牌储备库”(每个业态储备 3-5 家备选品牌),如 L2 计划引入浪潮科技体验中心前,已储备华为智能生活、小米之家 2 家备选品牌,确保空铺周期≤15 天;
客群需求测试:新业态入驻前开展 “小范围试运营”,如 L4 “泉水宴主题餐厅” 试运营 1 个月(日均接待 100 人次,客单价 80 元),验证客群接受度后再正式签约,避免大规模投入后客群流失;
过渡业态填充:若新品牌装修周期较长(>2 个月),引入快闪店(如泉水文创快闪、网红茶饮快闪)填充空铺,快闪店租金按 “保底 + 扣点”(保底 80 元 /㎡/ 月,扣点 5%)收取,降低空铺损失。
4.2投资回报风险:确保投入与收益匹配
风险表现:数字化中台、文化 IP 改造等大额投资(如 1500 万元文化 IP 改造)未达预期回报,回收期延长。
管控措施:
分阶段投入:将大额投资拆分为 “试点 - 推广 - 优化” 三阶段,如数字化中台 1200 万元投资,先投入 300 万元试点 L1-L2,验证能耗节约 30 万元 / 季度、租金增长 15 万元 / 季度后,再投入剩余 900 万元覆盖全楼层;
动态回报监控:建立 “投资回报跟踪表”,每月统计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如文化 IP 改造带动的租金增长、能耗节约),若连续 2 个月实际回报低于预期 80%,启动策略调整(如优化 IP 活动形式、调整租金定价);
收益补偿机制:对培育期业态(如主理人品牌),若 6 个月内实际坪效低于目标 70%,要求品牌方配合调整运营策略(如优化产品、参与商场营销活动),仍不达标则终止补贴,避免持续亏损。
4.3市场波动风险:应对消费需求变化
风险表现:经济下行导致客群消费力下降(如轻奢客群客单价从 5000 元降至 4000 元);周边新商业体开业(如高新区新建万象汇)分流客流。
管控措施:
消费分级策略:针对消费力下降,推出 “高性价比产品线”,如 L1 轻奢品牌推出 “泉水主题限定款”(客单价 2000-3000 元,低于常规产品 30%),2026 年计划引入 5 款限定款,目标带动轻奢区销售额提升 15%;
差异化竞争:面对新商业体分流,强化 “泉水文化 + 科技体验” 差异化优势,如周边商业体无非遗体验业态,济南高新万达可加大非遗工坊投入(新增 2 个非遗项目),吸引文化客群;
客流拦截机制:在周边写字楼、地铁口设置 “商场接驳车”(每日 10 班次,免费乘坐),同时发放 “新客消费券”(满 200 减 50),拦截外流客流,目标日均新增客流 500 人次。
5. 效果评估体系:量化资产优化成果
建立 “经营指标、资产指标、客群指标” 三维评估体系,每季度开展评估,确保资产优化方向正确、效果达标。
5.1评估指标与标准
评估维度 | 核心指标 | 评估标准(2027 年) | 数据来源 |
经营指标 | 平均租金水平 | ≥115 元 /㎡/ 月 | 运营部租金台账 |
| 出租率 | ≥99% | 招商部品牌签约数据 |
| NOIs(净营运收益) | ≥1.5 亿元 / 年 | 财务部利润表 |
资产指标 | 单位面积 NOIs | ≥73 元 /㎡/ 年 | 财务部 + 运营部数据核算 |
| 资产估值溢价率 | ≥115% | 第三方评估机构(如仲量联行) |
| 投资回收期 | 核心投资≤3 年,培育投资≤4 年 | 投资部回报测算表 |
客群指标 | 核心客群占比 | ≥65%(高知白领、科创家庭、年轻主理人) | 会员部客群画像数据 |
| 客群满意度 | ≥92 分(满分 100 分) | 市场部季度客调报告 |
| 复购率 | ≥45%(会员年复购≥4 次) | 会员部消费记录 |
5.2评估流程与迭代
季度评估:每季度末由运营部牵头,联合财务、市场、会员部开展评估,形成《资产优化季度评估报告》,明确 “达标指标、未达标指标、改进措施”;
年度复盘:每年末邀请第三方机构(如万达商管总部、仲量联行)开展年度评估,对比行业标杆(如上海 TX 淮海、西安高新万达),找出差距;
策略迭代: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下一年度资产优化策略,如 2026Q2 评估发现 “主理人品牌坪效未达目标(实际 450 元 /㎡/ 月,目标 500 元 /㎡/ 月)”,2026Q3 调整策略为 “增加主理人品牌营销支持(如抖音直播推广)”,1 个月后坪效提升至 520 元 /㎡/ 月,达标目标。
(三)总结与展望
1. 资产优化核心成果预期
通过 “资产配置调整、投资策略更新、风险管控、效果评估” 的全流程推进,济南高新万达广场将在 2027 年实现三大核心成果:
资产价值显著提升:平均租金从 95 元 /㎡/ 月升至 115 元 /㎡/ 月(溢价 21%),NOIs 从 1.2 亿元 / 年增至 1.5 亿元 / 年(增长 25%),资产估值溢价率达 115%,成为济南东部资产价值最高的商业项目之一;
业态结构持续优化:高价值业态(科技体验、文化 IP、主理人品牌)占比从 30% 升至 55%,低效业态占比从 20% 降至 8%,形成 “文化 + 科技 + 社交” 的可持续业态生态;
抗风险能力增强:通过应急储备金、品牌储备库、动态评估机制,空铺周期缩短至 15 天以内,投资回报风险降低 40%,市场波动对经营的影响减少 30%。
2. 未来拓展方向
资产证券化探索:2028 年启动 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申报准备,凭借 1.5 亿元 / 年的稳定 NOIs,争取成为山东省首单商业地产 REITs 项目,进一步盘活资产流动性;
跨项目复制推广:将 “济南高新万达资产优化模式”(如主理人孵化、文化 IP 改造)总结为标准化方案,输出至万达集团在青岛、烟台等山东其他城市的万达广场,形成 “山东万达资产优化矩阵”;
智慧资产运营:2029 年引入 “AI 资产管家系统”,通过 AI 算法自动预测业态调整需求(如提前 6 个月预测 L2 传统零售坪效下滑)、优化投资分配(如将更多资金投向高回报的科技体验业态),实现资产运营全流程智能化。
济南高新万达广场的资产优化,不仅是单一项目的价值提升,更是商业地产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的转型实践。通过持续聚焦 “在地文化 + 科技体验 + 精准运营”,项目将成为山东商业地产资产优化的标杆,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宝贵经验。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济南高新万达广场的资产优化与运营升级,既是项目自身应对消费变革的主动求变,也为商业地产行业从“规模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以下从“项目专属建议”与“行业共性启示”两方面展开,结合数据案例与实操路径,推动项目持续突破、行业借鉴创新。
(一)对济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的建议
基于前文 “数字化运营、资产优化、IP 活动” 等规划落地情况,结合济南高新区 “三次创业” 战略(聚焦科创、文化、人才三大核心),从 “短期落地强化、中期特色深化、长期生态构建” 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确保项目在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
1.短期建议(2027 年内):聚焦“落地效率 + 体验细节”,巩固优化成果
1.1. 强化数字化中台的“商户赋能”功能,提升租户参与度
现状痛点:当前数字化中台(客流热力图、销售预警系统)主要服务于商场运营决策,租户对数据的使用率仅 35%(2026Q2 调研显示,仅 42 家商户主动查看经营数据报告),数据价值未充分释放。
具体措施:
推出 “商户数据仪表盘”:在万达智慧商业 APP 中新增租户专属模块,实时展示 “店铺客流高峰时段、周边竞品销售对比、会员消费偏好” 等数据,并提供 “营销建议生成” 功能(如根据会员偏好自动推荐 “泉水文创满减活动”),目标 2027Q2 商户数据使用率提升至 80%;
开展 “数字化工具培训”:每月组织 1 次租户培训(如 “如何通过客流数据调整货品陈列”“销售预警后的应急策略”),联合浪潮集团(高新区本土科创企业)开发 “数据解读手册”,2027 年计划培训 12 场,覆盖全商场 120 家商户;
数据支撑:西安高新万达 2024 年推出商户数据赋能功能后,租户主动调整经营策略的比例从 28% 升至 65%,平均销售额提升 18%,可作为济南项目的效果参考。
1.2. 深化 “泉水文化 + 科技” 的体验细节,打造 “记忆点场景”
现状痛点:当前文化 IP 场景(如泉水数字天幕、非遗工坊)已形成初步吸引力,但 “体验深度不足”(2026Q3 客调显示,仅 30% 游客能回忆起 2 个以上文化场景),难以形成长期记忆点。
具体措施:
打造 “泉水科技沉浸走廊”:在 L2-L3 连廊改造 200㎡互动空间,采用 “地面投影 + AR 眼镜” 技术,游客佩戴 AR 眼镜可 “穿越” 至济南历史泉水场景(如明清时期趵突泉),同时触发地面投影 “泉水涟漪” 效果,投入预算 300 万元,目标 2027Q1 开放,带动连廊周边商铺客流提升 25%;
推出 “泉水文化会员权益”:针对钻石卡会员(年消费≥5 万元)提供 “定制化泉水体验”,如邀请参与 “泉水非遗手作大师课”(每月 1 场,限量 10 人)、免费使用 “泉水主题共享会议室”(L4 文创区),目标 2027 年钻石卡会员复购率提升至 70%;
案例参考:成都远洋太古里 “蜀地文化沉浸展” 通过 AR 技术还原三国场景,开放后日均客流提升 30%,会员复购率提升 22%,验证深度文化体验的引流效果。
1.3. 优化 “主理人孵化” 的 “供应链 + 流量” 双支持,降低创业风险
现状痛点:当前主理人品牌(如泉水文创、潮牌设计)面临 “供应链成本高”(采购成本比连锁品牌高 15%-20%)、“流量获取难”(自主营销曝光量仅占商场总曝光的 5%)两大问题,2026 年孵化的 8 家主理中,3 家因盈利不足面临撤店风险。
具体措施:
搭建 “主理人供应链联盟”:联合济南本地工厂(如章丘铁锅、平阴玫瑰制品厂)成立供应链平台,为主理人提供 “集中采购 + 代加工” 服务,预计降低采购成本 12%,2027Q2 前签约 5 家工厂,覆盖文创、餐饮、服饰 3 大品类;
设立 “主理人流量扶持计划”:每月为优质主理人品牌提供 “商场流量资源包”(含 L1 中庭快闪位 1 个、抖音官方账号推广 1 次、会员推送 1 次),评选标准为 “月坪效≥600 元 /㎡”,2027 年计划扶持 10 家主理人品牌,目标其销售额提升 40%;
数据验证:上海 TX 淮海 “主理人供应链支持计划” 实施后,主理人品牌采购成本降低 18%,存活率从 55% 升至 78%,为济南项目提供成熟模式参考。
2.中期建议(2028-2029 年):聚焦“生态协同 + 区域联动”,扩大竞争壁垒
2.1. 构建“商业 + 科创 + 人才”的 TOD 生态联动,服务高新区战略
核心逻辑:济南高新区 2028 年将新增科创企业 500 家、引进高层次人才 2 万人,项目可依托 “万达中心写字楼 + 万达嘉华酒店 + 商场” 的 TOD 布局,打造 “科创服务闭环”。
具体措施:
推出 “科创企业专属服务包”:为万达中心入驻企业提供 “办公 + 商业” 联动权益,如企业年会场地租赁 8 折、员工餐饮团购优惠(L4 餐饮区满 100 减 30)、商务接待 VIP 通道,目标 2028 年服务 200 家科创企业,带动写字楼出租率提升至 98%;
设立 “人才消费补贴”:联合高新区管委会,为 “泰山学者”“泉城特聘专家” 等高层次人才发放 “商场消费券”(每月 500 元,限文化、体验业态使用),2028 年计划覆盖 500 名人才,带动相关业态销售额提升 15%;
政策衔接:济南高新区 “人才服务政策” 明确提出 “支持商业载体为人才提供专属服务”,项目可申请政府补贴(预计年补贴 200 万元),降低联动成本。
2.2. 拓展“元宇宙商城”的“线上线下融合”场景,抢占未来赛道
前期基础:2027 年已完成 “元宇宙商城” 可行性报告,用户调研显示 65% 的年轻客群(20-35 岁)愿意尝试 “虚拟逛街 + 实体提货” 模式。
具体措施:
分阶段落地元宇宙功能:
2028Q1:上线 “虚拟逛街” 功能,用户通过手机 APP 创建虚拟形象,可在 “元宇宙商城” 中浏览 L1-L4 店铺,点击商品可跳转至线下门店导航或线上下单;
2028Q4:开放 “虚拟体验场景”,如在元宇宙中提前体验 “泉水科技沉浸走廊”、预约非遗手作课,目标 2028 年元宇宙用户达 5 万人,线上引流至线下消费占比 10%;
联合科技企业共建技术底座:与高新区本土企业 “山大地纬” 合作开发元宇宙系统,利用其 “区块链 + 数字孪生” 技术,确保虚拟场景与实体商场实时同步(如店铺活动、库存状态),投入预算 800 万元,争取高新区 “科创扶持资金” 补贴 30%;
行业案例: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2023 年上线元宇宙商城,半年内用户达 8 万人,线上引流带动线下销售额提升 12%,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
3.长期建议(2030 年后):聚焦 “品牌输出 + 模式复制”,成为行业标杆
3.1. 打造 “泉水商业 IP” 的全国输出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成熟基础:2027 年 “高新生活节” 已成为省级文化消费 IP,年曝光超 2 亿次,泉水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 3000 万元。
具体措施:
成立 “泉水商业 IP 运营公司”:独立运营 “泉水文创研发、IP 授权、活动策划” 三大业务,为全国其他商业项目提供 “泉水文化落地方案”(如为西安某商场设计 “泉水主题快闪区”),目标 2030 年 IP 授权收入达 500 万元 / 年;
举办 “全国商业文化 IP 论坛”:每年在济南高新万达举办论坛,邀请全国商业地产、文化机构、科技企业参与,发布《商业文化 IP 发展报告》,目标 2030 年成为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商业交流平台;
3.2. 探索 “商业 + 公益” 的可持续模式,提升社会价值
核心方向:结合济南 “泉水保护” 城市战略,将商业运营与公益结合,实现 “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 双赢。
具体措施:
推出 “泉水保护公益消费” 计划:消费者每购买 1 件泉水文创产品,商场捐赠 1 元至 “济南泉水保护基金会”,同时在产品包装上标注 “公益捐赠凭证”,目标 2030 年公益捐赠超 100 万元,带动文创产品销售额提升 20%;
开放 “非遗传承公益课堂”:每月在 L4 非遗工坊举办免费公益课(如鲁绣入门、面塑制作),邀请社区居民、留守儿童参与,目标 2030 年累计服务 1 万人次,提升商场社区美誉度。
(二)对商业地产行业的启示与借鉴
济南高新万达广场的转型实践,打破了传统商业 “重招商、轻运营”“重零售、轻体验” 的惯性思维,为商业地产行业提供了三大核心启示,结合行业数据与案例,形成可复制的转型路径。
1.启示一:“在地文化 + 科技体验” 是商业地产破局 “同质化” 的核心抓手
1.1. 行业痛点
当前商业地产同质化率超 60%(2026 年《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传统 “餐饮 + 零售 + 影院” 的业态组合已无法满足消费者 “情绪价值、文化认同” 需求,2025 年全国商业项目平均空置率达 8.5%,创 5 年新高。
1.2. 济南项目的实践经验
文化赋能:通过 “泉水元素植入公共空间、非遗工坊常态化运营、文化 IP 活动年度化”,将在地文化转化为商业差异化优势,2027 年文化体验业态占比达 35%,带动客流提升 20%,客群停留时间延长 40%;
科技提效:数字化中台降低运营成本 15%,元宇宙、AR 等技术提升体验新鲜感,2026 年科技体验区坪效达 1200 元 /㎡/ 月,是传统零售区的 2.5 倍;
1.3. 行业借鉴路径
文化挖掘要 “深” 而非 “浅”:避免简单 “贴标签” 式文化植入(如仅挂文化海报),需深入挖掘文化符号的体验场景,如苏州某商场结合 “评弹文化” 打造 “沉浸式评弹餐厅”,开业后翻台率提升至 5 次 / 天,是传统餐厅的 2 倍;
科技应用要 “实” 而非 “炫”:科技需服务于 “提升效率” 或 “优化体验”,而非单纯追求噱头,如深圳某商场引入 “AI 停车导航”,将寻车时间从 15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车主满意度提升 85%;
数据参考:2026 年行业调研显示,“文化 + 科技” 双驱动的商业项目,平均客流增长率达 1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空置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2%),验证该路径的有效性。
2.启示二:“精细化运营 + 资产动态优化” 是提升商业地产 “抗风险能力” 的关键
2.1. 行业痛点
疫情后商业地产面临 “租金下滑、品牌撤店” 双重压力,2025 年全国商业项目平均 NOIs 增速仅 6%,低于疫情前水平(12%),资产流动性减弱,部分项目面临 “卖不掉、运营难” 的困境。
2.2. 济南项目的实践经验
精细化运营:通过 “商户服务官制度、会员分层运营、KOC 培育”,提升租户存活率(从 60% 升至 65%)与客群粘性(复购率从 35% 升至 45%),为资产价值提供稳定支撑;
动态资产优化:基于客流、销售数据实时调整业态配置,淘汰低效业态(如传统零售)、培育高价值业态(如主理人品牌),2027 年单位面积 NOIs 达 73 元 /㎡/ 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8 元 /㎡/ 年);
2.3. 行业借鉴路径
建立 “数据驱动的资产调整机制”:每月分析各业态 “坪效、租金贡献率、客流带动率”,对连续 3 个月坪效低于区域均值 50% 的业态启动调整,如杭州某商场 2026 年淘汰低效女装区,改造为 “亲子电竞区”,坪效提升 180%;
打造 “租户共生生态”:避免 “高租金压榨租户”,通过 “租金补贴、供应链支持、营销联动” 帮助租户盈利,如成都某商场为新入驻餐饮品牌提供 “前 3 个月租金扣点制”(保底租金 + 营收扣点,取高者),品牌存活率从 55% 升至 80%;
资产证券化提前布局:对 NOIs 稳定(年增速≥10%)的项目,提前筹备 REITs 申报,如济南项目 2028 年启动 REITs 准备,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流动性,为行业提供 “运营 - 增值 - 变现” 的闭环参考;
政策背景:2026 年国家发改委明确 “扩大 REITs 试点范围,支持优质商业地产项目上市”,为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提供政策窗口。
3.启示三:“客群价值深耕” 是商业地产从“流量思维” 向 “用户思维”转 型的核心
3.1. 行业痛点
传统商业地产以 “吸引客流” 为核心,忽视 “客群分层运营”,导致 “高价值客群流失、低价值客群占比过高”,2025 年全国商业项目平均客单价增速仅 4%,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
3.2. 济南项目的实践经验
客群分层运营:针对高知白领、科创家庭、年轻主理人三大核心客群,提供差异化权益(如白领的 “高效办公配套”、家庭的 “亲子非遗体验”),2027 年核心客群消费占比达 65%,客单价是普通客群的 2.3 倍;
KOC 社群运营:培育 100 名核心 KOC,通过其社交影响力带动客群裂变,2026 年 KOC 引流消费达 2000 万元,占总销售额的 8%;
3.3. 行业借鉴路径
构建 “客群价值评估模型”:从 “消费频次、客单价、品牌偏好、社交传播力” 四个维度,将客群分为 “核心价值客群(TOP20%,贡献 60% 收入)、潜力客群(30%,贡献 30% 收入)、基础客群(50%,贡献 10% 收入)”,针对性配置资源;
案例:上海某商场针对核心价值客群(年消费≥10 万元)提供 “私人购物顾问、专属停车场” 服务,其复购率从 50% 升至 75%;
打造 “客群专属场景”:围绕核心客群需求设计主题空间,如针对年轻主理人打造 “共享创意工坊”,针对科创家庭打造 “亲子科学实验室”,2026 年行业数据显示,“客群专属场景” 可带动该客群消费提升 35%;
建立 “客群共创机制”:邀请核心客群参与 “业态规划、活动策划”,如济南项目 2027 年邀请 50 名钻石卡会员投票选择 “新增非遗项目”,最终落地的 “鲁绣工坊” 首月客流达 1.2 万人次,验证共创机制的有效性。
总结
济南高新万达广场的转型,是商业地产 “从卖空间到经营人群、从单一商业到生态协同、从本土项目到行业标杆” 的典型实践。其核心逻辑在于:以 “在地文化” 构建差异化壁垒,以 “科技运营” 提升效率体验,以 “资产优化” 保障价值增长,以 “客群深耕” 实现长期粘性。
对行业而言,这一实践打破了 “商业地产只能依赖租金增长” 的固有认知,证明通过 “文化赋能、科技提效、运营精细化”,商业项目可在存量时代实现 “资产增值、客流增长、社会价值提升” 的多重目标。未来,随着消费需求进一步细分、科技技术持续迭代,“在地化 + 科技化 + 精细化” 将成为商业地产
附录一:济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核心数据汇总
一、销售额数据
2023 年
销售额:10.8 亿元。增长核心源于 “泉水文化 + 科技体验” 场景融合,依托 “高新生活节” 年度 IP 活动(全年 48 场主题活动),打造 “文化体验 + 即时消费” 闭环,带动文化关联业态(文创零售、非遗体验)销售额占比达 38%。其中,区域首店贡献突出,引入的 5 家区域首店(如浪潮科技体验中心济南首店、鲁绣非遗工坊)单店年均销售额超 420 万元,拉动整体零售消费增长 9%;餐饮业态中,泉水主题餐饮、鲁菜特色门店销售额占比达 39%,同比提升 6%。
2024 年
销售额:12.2 亿元,同比增长 13.0%。增长驱动力来自首店集群与业态优化联动:全年调改品牌 65 个、调改面积超 6800㎡,引入 “泉水文化 X 非遗” 特展、AI 数字艺术展等活动,重点活动单日关联消费突破 580 万元。科技体验、泉水文创业态表现突出,销售额分别增长 29% 和 26%;主力店万达影城、永辉超市关联消费(如观影后餐饮、家庭采购配套)增长 24%。
2025 年前三季度
销售额:7.5 亿元,同比增长 14%。关键增长节点集中在节假日与文化旺季:春节期间推出 “泉水非遗新春季”,联动高新区科创企业资源,假期销售额提升 42%,外地游客消费占比达 35%;五一假期恰逢 “高新科创消费周”,日均销售超 1500 万元,峰值日销售额达 2200 万元。沉浸式体验店、国潮文创集合店销售额增长显著,分别提升 43% 和 37%,反映客群对 “在地文化 + 创新体验” 消费的偏好。
二、客流量数据
2023 年
客流量:1600 万人次(日均 4.4 万人次),停车场使用率 82%。客群以 25-45 岁高知白领、科创家庭为主(占比 70%),节假日及文化活动日客流占比达 55%,“非遗工坊开放日”“泉水文创市集” 等活动单场平均引流 3.2 万人次。商业体与万达金街联动效应明显,带动商场日均客流增长 18%;地铁 3 号线、6 号线接驳优势显著,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占比达 35%。
2024 年
客流量:1824 万人次(日均 5.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0%。文化引流成效突出:全年举办文化活动及 IP 特展超 130 场,其中非遗大师课、数字艺术展等重点场次单场客流超 5 万人次,体验客群向消费区域转化率达 52%。高频客群(月均到店≥3 次)占比提升至 11%,多为周边商务人士及文化爱好者,平均停留时长 2.9 小时,较普通客群高 1.3 小时;万达金街夜间业态升级后,带动周末客流增长 21%。
2025 年前三季度
客流量:11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文化旺季客流爆发明显:春节 “泉水非遗新春季” 吸引省内外游客,周末客流同比提升 38%,外地游客占比达 39%;五一假期热门活动日客流峰值达 14 万人次,平日日均客流稳定在 6.2 万人次,周末峰值达 9.5 万人次。文化体验区、餐饮区域客流密度最高,占商场总客流的 59%。
三、租金收入数据
2023 年
平均租金:150-260 元 /㎡/ 月(济南商业地产主流计价方式),租用率 93%。租金定价差异化显著:首层核心零售区(泉水文创主题区)租金最高(220-260 元 /㎡/ 月),体验业态(如科技体验、亲子互动)根据面积提供灵活定价(140-190 元 /㎡/ 月),餐饮业态租金集中在 120-170 元 /㎡/ 月。推行 “基础租金 + 流水抽成” 组合模式(月流水≥35 万元抽成 5%),热门文创品牌、特色餐饮租金收入增长 14%,带动核心区域整体租金提升 9%。
2024 年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1%,坪效达 1.7 万元 /㎡。品牌优化驱动租金提升:淘汰 9% 低坪效品牌(如传统散货零售、低效服务类),引入 15 个高潜力首店品牌、文化体验品牌,核心零售区坪效提升 19%。对租期≥3 年的优质品牌提供 6% 租金优惠,续约率达 81%,保障租金收入稳定;数字化管理系统落地(如客流热力监测、智能能耗管控),降低运营成本 10%。
2025 年规划
目标租金增长 19%,核心策略包括:
业态优化:提升文化体验、科技关联业态占比至 60%,重点打造 “泉水文创主题街区”“AI 体验专区”,实现租金溢价 12%-18%;
品牌升级:引入国潮轻奢文创品牌,计划将中高端品牌租金占比提升至 38%,提供定制化装修补贴(最高 1500 元 /㎡)吸引优质首店;
增值服务:深化会员数据赋能,为品牌提供精准营销方案,收取 6%-10% 的营销服务费,补充租金收入。
四、品牌调整数据
2023 年
引入 22 个新品牌(含 5 家区域首店),涵盖文创零售(如故宫文创济南首店、泉水主题文创集合店)、特色餐饮(如城南往事泉水宴门店、鲁味斋非遗体验店)、体验业态(如沉浸式 VR 体验馆、亲子科创工坊)。淘汰 8 家定位不符或经营低效品牌(如传统百货专柜、低客流服饰店),优化 10% 营业面积,调整后文创零售区销售额增长 25%。重点打造 “泉水文化体验专区”,集聚 30+ 文化品牌,年客流量 180 万人次,销售额达 3.8 亿元。
2024 年
品牌汰换率 9%,聚焦 “文化深化 + 体验升级”:新增 “虚实融合文创专区”(含 AR 泉水互动、数字非遗展示),会员复购率达 65%;升级 “深夜消费区”,引入 24 小时便利店、非遗小酒馆,晚间(19:00 后)文化消费占比达 36%。通过业态联动,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提升 19%;区域首店数量增至 9 家,首店品牌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14%。
2025 年计划
核心方向 “文化 IP 化 + 体验场景化”:
业态新增:打造 “户外泉水文化广场”,引入露天非遗展演、科创市集等,目标坪效 2.3 万元 /㎡;
会员赋能:升级 “泉悦会员体系”,推出 “文化体验专属权益包”(含非遗课优先预约、文创定制服务),计划带动会员消费额年增 25%;
品牌调整:品牌汰换率控制在 8%,重点引入绿色文创品牌、本土设计师主理人品牌,打造 “可持续文化消费专区”,契合客群文化消费升级趋势。
五、战略调整与行业地位
资本投入
2024 年:投入 1.1 亿元,重点用于三方面 —— 数字化系统升级(客流分析平台 420 万元、AI 招商匹配系统 380 万元)、体验业态优化(泉水文化场景改造、文创空间升级)、交通接驳提升(地铁口联动导视、智能停车系统扩容),提升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2025 年预留 0.9 亿元:用于优质文化品牌引进(瞄准国潮文创头部、非遗授权品牌)、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如 “济南泉水文化商业节”)、跨区域营销推广(联动济南文旅、周边城市万达项目),进一步扩大 “泉水文化商业标杆” 影响力。
数字化进展
会员规模超 68 万(年增 40%),私域流量交易规模超 3.8 亿元,通过数字化精准推送(如文化活动预告、文创上新提醒),会员复购率提升 22%。搭建 “线上泉购平台”,实现文化体验券与商业消费券联动销售,线上带动线下销售额年增长 42%;推出智能导览小程序(含文化场景导航、品牌排队查询),顾客满意度提升至 89%。
行业坐标
销售表现:2024 年销售额增速 13.0%,高于济南区域商业综合体均值(10%),在高新区商圈及济南文化商业项目中销售额、客流增速均位居前列;
定位优势:以 “泉水文化 + 科技体验” 为核心定位,融合 “文化零售 + 沉浸体验 + 深夜经济”,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济南东部文化消费、家庭休闲的首选地,获评 “济南文化消费示范项目”“年度泉城商业创新标杆”;
核心挑战:高新区绿地国金天地等新兴商业项目增多,需持续强化泉水文化 IP 与首店品牌优势;文化消费需求迭代快,需加快虚实融合体验落地速度,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如定制化文创产品、专属文化体验套餐),巩固区域文化商业主场地位。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