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一带一路  
美国为什么非要和BR死杠到底呢?
   日期 2021-3-30 

美国为什么非要和BR死杠到底呢?

除了他们一厢情愿自认为的地缘战略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序曲,而国际产业转移又是塑造以转移者为核心的新经济及世界秩序的必由之路。

霸权崩塌:中国布下全球阳谋大局,

拜登硬着头皮接招,无力回天

原创 戎评说策  戎评

随着中美两国的博弈愈发激烈,美国也把目光延伸到了其他地方...

3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电话会晤,据路透社称,拜登在通话中向约翰逊提出,“民主国家”也需要一个基础设施计划,以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下简称BR)竞争。

随后拜登在特拉华州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同样提到:

我向约翰逊提议,我们应该也有一个类似的倡议,由‘民主国家’所主导,在世界范围内帮助那些实际需要帮助的群体。

美国为什么非要和BR死杠到底呢?

除了他们一厢情愿自认为的地缘战略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序曲,而国际产业转移又是塑造以转移者为核心的新经济及世界秩序的必由之路。

注:

以前国师史蒂夫.班农为首的极端地缘政治学派在美国疯狂鼓吹,BR是集哈尔福德.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权论、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边缘扩张理论的世界三大顶级地缘政治战略为一体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性扩张计划。

二战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完成以原子能技术、ICT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国内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如钢铁、纺织这类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日本和欧洲转移。

之所以选择日本和欧洲,一方面是出于抗衡以中苏联盟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在美方盟友中就只有日本和欧洲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工业这种东西,技术和规模越往上面走,对基础设施配套就越严苛。

将工业原材料加工成专用机产品和终端成品所使用的材料级产品,需要完善的重工业和化工业。比如由火石、钢轮、液化丁烷、塑料壳几个零部件组成的打火机,涉及到钢铁产业链和化工产业链的协作;

工业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级人才,这需要当地的教育设施和技能培训基地。

另一方面对水电资源的需求,依赖当地完善的发电供水设施,为什么全球芯片生产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尤其是这些年三星、台积电等代工巨头纷纷在中国建厂?就是因为半导体生产吃电量大,而由特高压输电技术构成的中国电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在大功耗的前停下保证长时间稳定输出的电网。

产品生产完成后到出口到世界市场的阶段,又需要铁路、公路、水运、港口等一系列物流配套。

以日本为例,在1955年~1957年被喻为神武景气的31个月时间里,日本政府通过电力五年计划,修建了一批以炼油工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这才使得其在六十年代能够接收由美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70年代前后,日本和欧洲在美国的扶持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初步进入技术密集型梯度,由此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以出口加工型产业。这一时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成为了领世界经济为之侧目的亚洲四小龙。

这里重点介绍下韩国!

我们都知道,美国在冷战时期对苏核心竞争优势,便是通过扶持盟友国家的经济增长,来彰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而朝鲜战争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属于美国核心盟友之一的韩国,经济发展水平其实远不如北方,这里面固然有苏联经互会援助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当时韩国基础设施不完善,美国想扶持也有心无力。

以工业最基础的材料级产品粗钢产量为例:

1955年,朝鲜13.7万吨,韩国1.1万吨;1960年,朝鲜64.1万吨,韩国5万吨;1965年,朝鲜123万吨,韩国19.2万吨;1970年,朝鲜220万吨,韩国48.1万吨。

整个六十年代期间,韩国的国家建设都是围绕基础设施展开,到70年代,相关配套基本成熟且初具规模,然后在美国的胁迫下日本强行向韩国转移了电子制造业等产业。于是,在产业线建成的70年代中后期,韩国经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上涨,不到三十年时间便从封建落后农业国发展成拥有先进制造业技术的发达国家。

同样的负面教材还发生在东南亚身上。

八十年代初期,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兴起,主要转移对象为东南亚和中国。彼时东南亚相对于中国有两大优势,一是原材料丰富,二是近海多港口,物流运输成本低,是转移者非常青睐的对象。

从七十年代开始美日就在东南亚展开了积极的布局,从高端的汽车、半导体到中端的电子电工再到低端的纺织均有涉猎。

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东南亚经济水平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在身后,原因有二:

首先,市场过度对外开放,让投机者有缝可钻,1997年那场金融风暴引发的外资大逃离,直接搞垮了各国半条命。

其次,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虽然东南亚国家原材料丰富,但缺乏成规模将其加工成材料级产品的重化工业设施;薄弱的电力设备也难以支撑大规模高功耗长时间的工业生产;而即使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因为行政系统的低效和设施布局的不完善,抗风险能力也极弱。

2012年,泰国发生五十年来最大的洪水,全国三分之一的地区沦陷,日本在此生产印刷电路板的企业不得不停工,而马上发布新品的苹果也将在泰国的产能紧急转移到中国大陆。

反观中国,虽然运输成本和原材料进口成本高于东南亚,但我们基础设施完善,行政效率高,工业体系齐全,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快捷,抗风险能力高,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更低,所以更适合搞聚集性工业。

在这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中,美国通过层层向下扩散的金字塔模式,建立起一套以本国为核心覆盖范围广的经济及世界秩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先把日本和欧洲扶持起来,再让他们向更多的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节约资源和经历,不用自己点对点的去搞,另一方面则扩大了美国经济圈的规模。

第二、美元的货币霸权是建立在市场流通量的需求之上,当前,承载货币流通量的国际经济活动有三种,一是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贸易,二是工业制成品贸易,三是金融及实业跨国投资。

随着美国产业转移层层向下扩散,越来越的国家融入到现代产业分工体系后,必然会寻求更多的投资、更多的原材料进口、更多的出口市场。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大,又会导致各国对作为国际通用结算货币的需求增多,这样以美元霸权为核心、以美国为领导的经济秩序就更加牢固。

而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情况下,经济秩序又是世界秩序的基石,美国从过去到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他那套剥削式、压榨式的世界秩序。

第三、经济圈的扩大,一方面可以通过离岸制衡手段打压潜在的经济对手,比如当年扶持韩国和中国台湾打压日本经济崛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几条贯穿全球的重要供应链来加大其他国家脱离美国秩序的成本。

到2025年,我国初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届时,BR沿线主要国家的基础设施也已经基本初具规模:

——据Refinitiv数据,截止2020年中,共有2600个项目与BR有关,项目总估值约3.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万亿,涉及基础设施包括铁道、港口、高速公路、工厂等。

接下来发生的事必然是由中国领导的战后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

事实上,上周六我们与伊朗签署的25年长期协议,其实就包括产业转移。

在未来,中国对伊朗的定位类似于六十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定位,先通过伊朗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其打造成伊斯兰世界的经济高地,然后由完成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的伊朗向其他伊斯兰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最终形成以中国为首的多梯度的全球新产业分工体系。

如此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必然要涉及到大量的国际货币流通吧?

前几天外长在阿联酋才说了,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你觉得还会用美元吗?

产业转移完成后,大量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崛起,对全球原材料的和出口市场的需求持续扩大,国际经济活动更加频繁,这是不是相当于国际货币又多出一块很大的增量市场?

那用谁做结算货币不用戎评多说了吧!

这时摆在美国面前的就是一道怎么选都是输的选择题。

不跟:

全球新产业分工体系和秩序加快形成,国际贸易去美元霸权化进程加速,美国领导的剥削式压榨式世界秩序将更迅速的解体。

跟:

问题更大!我们这几年对外搞援助计划,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不用被剥削压榨就能发展的出路,西方那一套现在不灵了,你们要跟中国争,那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真刀真枪的干活,这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美国与华竞争的成本。

原因很简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工艺精干的劳工队伍,以及规模庞大且技术成熟的大型机械设备和水泥煤炭生产线,并且价格要足够低才能保证经济效益。而这些严苛的条件,全世界只有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中国具备。

西方这些国家,相关产业链设施严重空心化,造价成本高昂,全长1318km的京沪高铁造价339亿美元,而826km的加州高铁造价预算800亿美元,英国更离谱,总长不到350km的HS2高铁工程,造价1040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为9230亿元。

美国要想跟我们在第三世界搞基建竞争,结果只有一个:使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国家财政更雪上加霜。

所以,我们不怕你跟,就怕你不跟!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在进行政策演讲时表示,为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美苏核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政府正在制定一份名为《总统战略防御协议》的计划。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的反弹道导弹多层综合防御系统,用以在可能发生的核大战中拦截并摧毁对方发射过来的弹道导弹,因为这一计划所构想的核大战主要是在外太空进行,故而又被称之为“星球大战计划”。

1985年1月4日,官方命名为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正式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按照日程计划在1994年部署。

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长期以来,由于苏联庞大的工业体系无法产生大规模经济效益,只能单纯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来维持,这项计划的出台使苏联本就脆弱的财政和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并最终发展成压垮骆驼的稻草之一。

1991年12月25日,随着镰刀锤子旗在莫斯科红场缓缓降下,一代红色帝国被埋进历史的坟墓。彼时还在特拉华州担任联邦参议院的拜登与大部分美国人一样,以激动和狂热的情绪享受着自美国二战以来最闪耀的荣光。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三十年后自己将以美国总统的身份,亲手缔造历史轮回的转折点。

只不过,这次他的身份不是新时代的里根,而是新时代的安德罗波夫!

1991年,镰刀锤子落下,苏联解体,那时的我们忍气吞声,负重前行;

2021年,星条旗已残破,霸权崩塌,此时的我们顶天立地,平视寰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关注 3464    返回
澳大利亚撕毁一带一路协议是必然的事情
余鹏鲲:中国大量投资新技术标准制定,外媒高喊“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