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路在何方?
   日期 2021-6-17 

乡村振兴,路在何方?

原创 刘栋  智纲智库

2019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由农业农村部代管,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020年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行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这一系列政策和工作的部署,充分说明了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国家农村工作的重点。

回顾历史,新世纪后,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探索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0阶段,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了“美丽乡村”的探索,美丽乡村”主要是解决了乡村的生态生活环境问题,并没有考虑到乡村自身的造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2.0阶段,主要是以政府和部分地产企业为主体,推进了“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但实际上这还是一个地产发展的逻辑,虽然最后政府通过部门项目的建设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脱贫攻坚,但是这个阶段依然没有解决核心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问题。

3.0阶段,这是未来将要推进的“产业升级驱动”阶段,这需要以乡村特色产业为突破,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城乡互动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来为乡村创造出新的产业升级引擎,解决乡村产业生态的自我循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所以在十四五后国家发展重心在向农业和农村倾斜,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性转折,从过去依靠城市辐射被动发展到探寻可持续的乡村内生增长模式是国家战略的巨大转变。而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已经完成了乡村产业振兴所必备的几个条件:

高素质的流动人口,是乡村产业升级的人才保障

2020年,我国的登记城镇化率是60%,户籍城镇化率是45%,这两者之间有15%的差异,这部分差异就是居住工作在城市,但是户籍还在乡村的流动人口,15%大约就是2亿人。

这部分人既然能够在城市里面工作生活,其人口整体素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能够通过乡村产业的升级和服务配套的改善,让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能够回得去乡村,通过这些人把资金和技术带下乡,那么将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及相应项目的落地。

集体土地产权改革,是乡村产业升级的制度保障

2018年,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农村土地的登记确权颁证工作,2020年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也已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离也已明确,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创新使用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贵州全面探索的“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未来村集体用地的相关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集体土地产权的深化改革,为乡村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是乡村产业升级的技术保障

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科技型产业,涉及到品种、土肥、植保、加工、贮运等跨学科领域,其科技化程度非常高,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全方面发展,可以说已经为农业科技的应用完成了科研的准备工作,难点在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利用。

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在我国的急速发展,也为农业科技化的发展创造了巨大了消费市场和机遇,通过互联网已经有效地建立起了农村与城市的联系纽带,让乡村的特色产品能够方便快捷地进入城市,促进了城乡生产和消费要素的有效流动。

同时一些地方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立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和实时监控体系等产业应用,也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如何才能把人吸引过来,把人留下来,是乡村振兴破题的根本。

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让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村、让城乡生产要素高效流动、让科技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真正长久振兴呢?

智纲智库(ID:wzggzswx)认为还是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依据乡村所处的区位和自身的资源条件特色来采取不用的发展方式,走出乡村振兴发展的“精、专、特”,来让城里人能够下得了乡、农村人能够回得了家。

根据深圳中心的探索,我们认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将会有以下三个重要的发展模式:

旅游+时尚化升级模式

对于一些区域地理条件相对偏远,但是生态风景及人文景观等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甚至已经进行了部分旅游资源开发的乡村来说,需要从自身资源特色出发,在传统的旅游开发的功能基础上,对接网络流行文化和年轻群体的消费趋势,挖掘出能和乡村自身形成良好结合的时尚化元素,为乡村旅游嫁接时尚化的新元素,以一种“潮流+”的创新方式来为传统的乡村文旅插上新的翅膀。

从乡村旅游的角度,乡村的诱惑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特质、不同的文化元素。但是客观上来说,在经历过数十年的开发之后,绝版的旅游资源基本已被开发殆尽,遗留下来的具有文旅开发潜力的乡村要么是资源相对普通要么是前期的开发运营已经陷入瓶颈之中的。

那么如何让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时尚化元素的引入,来让产品开发更有精度、深度和高度呢?

智纲智库深圳中心在2020年于贵州省玉屏县的田坪镇进行深入的探索,这里紧邻高速出入口,交通便捷,前期已经开发有侗乡风情园、全国首个乡村奥特莱斯等项目,但由于缺乏整体的打通与特色吸引,导致与周边同类型项目陷入同质化竞争。

我们的策划则以铜仁市第九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举办为契机,从玉屏县传统的箫笛文化出发,对接当下流行的国潮热、汉服热等新兴文化消费特征,策划了“时尚侗乡,烟火乡愁”的主题定位,打造具有时尚感、艺术感、体验感的艺术乡村时尚文旅综合体项目。

项目以国乐艺术文化为核心,以侗乡民族风情为背景,通过不散的乡场、艺术商业街区、艺术创客聚落、艺术大讲堂等一系列具有艺术特色的引擎项目来为乡村引入时尚化年轻化的元素,再与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要素相结合,营造出具有良好人间烟火气息的美好生活与乡愁体验。

艺术乡村的落地是个长期的运营过程,比项目开发更重要的是设计出可长期执行的核心操作策略。

我们从玉屏的箫笛文化出发,对玉屏的箫笛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遴选了若干位箫笛制作和箫笛演奏的青年艺术家,以这些青年艺术家为核心力量,同时与上海音乐学院及贵州本地音乐院校进行积极合作,成立青年艺术家的交流活动中心,并且在项目内设计青年艺术家创客基地,为有志于民族音乐及相关艺术领域的创作爱好群体搭建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

在乡村文旅进行新一轮升级的背景下,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式旅游要素的简单叠加已经不足以带动乡村的再一次升级发展了,必须要把乡村的生产要素与城市的时尚文化产业结合起来。

以玉屏为例,就是将国乐艺术放大,通过一系列内容和措施的落地,将艺术乡村的时尚化体验内容丰富起来,形成传统文旅型乡村的新的时尚化吸引内核,以点带面,打造一种基于文化旅游+时尚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综合产业进化模式

还有一部分的乡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一般交通条件优越,部分的乡村已经享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红利,甚至有些乡村依托周边城市的发展其自身还已经形成了一部分或大或小的产业基础。

这类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要盘活农村以土地为核心的可利用资产,对于这些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村来说,其土地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价值了,那么如何把这些土地的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是这类乡村振兴的关键。

对于这类乡村,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一种综合产业进化的发展模式,按照一个现代产业综合园区的模式来构建乡村的发展之路。

现代产业综合园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集体化的发展平台,“乡村公司化”的方式来进行乡村的整体开发。在集体开发平台利用土地流转或其他渠道获得第一桶金,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资金和资源来撬动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的规划布局上,需要专业机构通过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对政策的正确理解把握,把准方向,走现代农业的道路,并不断将产业向横向、纵向延伸拓展,将种植产业、旅游产业、商贸产业集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小镇中心型乡村来进行长期的打造。

例如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代村,通过集体化运营的方式将村里的土地重新收归村集体,村集体企业聘请专业机构为村集体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对村域土地进行统一的开发利用,制定了“五区一网”、“五园一带”、“五场一站”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产业及空间规划体系。

然后通过集体企业进行集约化运营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培养出了一些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横向和纵向上的拓展,把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形成集规模化种植、农业科技展览、种苗组培、产业孵化、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进化模式,有效的带动了村集体的经济发展。

代村以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和路径,在2019年实现了村集体各业总产值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的良好经济效益。村集体同时也一直在用发展给村民带来越来越多的福利,包括配套完善现代的公共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吸引了人才回流和大学生人才引进,形成了人才梯队的良性循环,保障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乡村的长久振兴。

科技共同体升级模式

还有一种乡村虽然离大中城市有一定距离,但是自身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消费渠道(或者有相关方面的合作渠道资源),未来有着农业规模化种植需求,这部分的乡村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科技化的手段来进行乡村产业的升级,实现乡村振兴。

所谓的科技化升级,就是指利用科技化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农业的种植、管理等,通过云技术、智能喷灌、大棚种植、自动控温等技术手段来等实现农业的科技化发展,尤其是新兴的5G和物联网技术,将有望在农业生产中进行逐步应用,乡村农业的科技化升级将有着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农业科技化的难点主要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现代科技农业设施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等特征,传统的独家独户难以实现技术积累和深入发展,各项支持资金之间也难以形成合力,究竟如何来进行破题?

我们认为农业科技共同体有可能是个极佳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就是农民通过“三变”入股村集体企业,村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农业科技机构及社会机构等多方共同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合作社可将土地、基础设施等折算入股,国有企业则可把原先各级下拨的公益惠农资金整合入股(放大政府杠杆和信用背书),农业科技机构以技术入股,社会机构则可以资金入股(同时带来开发和管理运营经验)。将多方的资源、政策、资金等优势集合起来共同搭建一个乡村开发平台,由这个平台公司来负责乡村整体的开发运营。

通过这样一种科技共同体的发展模式,将资金、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乡村开发平台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物流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打通乡村的科技化振兴之路。

例如以色列的科技农业世界闻名,其农业产量几乎每十年翻一番,许多农产品的单产量和加工技术都已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以色列的科技农业成功的原因中除了大量应用的自动滴灌、优质育种、大棚温控等先进科技手段外,更为重要的是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

以色列年农业的经营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公司+农户”,公司与农户建立股份制关系,由公司为农户提供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同时公司还为农民提供长期的技术指导,再从每年付给农户的收益中分成,形成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互动机制,使得了前沿的农业科技能够方便快捷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完)


   关注 2207    返回
陕西宁陕:构建全方位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费孝通:事到如今, 中国农村工业化还有没有希望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