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全球治理  
王德蓉:关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三个问题
   日期 2021-9-14 

王德蓉:关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三个问题

——基于习近平相关论述的分析

原创 王德蓉 党的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并全面阐释了“以平等的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强调我国要坚定不移做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高度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从而更好地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是大势所趋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针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跨境经济活动而形成的由价值观、国际规则和国际组织构成的治理系统。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正面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刻转变。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多边主义,谋求共商共建共享,建立紧密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然趋势。”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面临重大调整,为我国积极参与改革并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他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格局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迫性越来越突出。从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运行情况看,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是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主要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但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投票权、话语权分配并未充分反映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这一显著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新要求,才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国际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对此,习近平指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了全球产业布局,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日益形成,而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十分突出,抗风险能力较弱。例如,全球金融市场需要增强抗风险能力,而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未能适应新需求,难以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资产泡沫积聚等问题。再如,全球疫情的蔓延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冲击,国际贸易和投资急剧萎缩,人员、货物流动严重受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愈演愈烈等等。这些都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亟待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全球贫富差距加大,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然而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发展失衡。全球有超过百万人因疫情失去生命,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社会民生遭遇重创,影响超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的不断扩大,使得国际社会更加关心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逆风和回头浪,要求我们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当前,经济全球化处于阶段性调整时期,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一段时间以来,在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声音不绝于耳,各种排外的主张甚嚣尘上。全球性、地区性议题不断增多,加剧了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上升。多边主义同单边主义的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国际社会也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面对出现的全球性危机,在大多数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的关键时刻,有的国家却奉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退出一些全球合作机制,致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受到非经济因素的严重冲击。

习近平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他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都违背了历史规律。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不应该任由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要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更好趋利避害,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

(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个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在强化开放合作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正因如此,习近平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十四五”时期,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密切,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也就越大,必然要求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看,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习近平明确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新发展格局需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在新发展格局下,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国际经济规则重构,增加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从而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更好互动。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看,习近平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新形势下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他强调:“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十四五”时期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引领国际规则制定。规则和标准的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习近平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走向,关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关乎全世界繁荣稳定。”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与国际经济金融稳定的相互影响和反馈效应日益增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创新国际经济新机制新规则,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推动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国际社会呼声越来越高。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新要求,才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有力保障。”针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明确提出并全面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

以平等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治理,就是在坚持各国主权平等的前提下,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球经济治理离不开各国的发展与合作,各主权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承担着主要责任。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习近平指出,“规则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而不是谁的胳膊粗、气力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搞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以平等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治理,要求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发展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了份额改革,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为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正确方向变革作出重要努力。

(二)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

全球经济治理坚持以开放为导向,就是要坚持理念、政策、机制的开放。近年来全球经济治理参与理念上出现分歧的主要表现,就是在一些国家更积极支持开放的世界经济的同时,另一些国家走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老路。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紧密联系,各国都是全球合作链条中的一环,日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是经济规律使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人为设置壁垒,切断各国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不仅违背经济规律和历史潮流,更不符合各国人民普遍愿望,既是短视的,也是不会成功的。为此,习近平指出:“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他强调:“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自己。”

全球经济治理坚持以开放为导向,就需要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近年来,我国从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出发,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各方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避免负面外溢效应,共同扩大全球总需求;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投资中的主渠道地位,营造有利于各国发挥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贸易环境,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获益;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协定做到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避免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上述理念和有关举措都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

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愈加突出的全球性的挑战。一方面,世界面临一系列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我们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复杂。习近平指出:“环顾全球,疫情使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巨大威胁,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面临严峻考验,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国际贸易和投资急剧萎缩,人员、货物流动严重受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上世纪 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合作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为此,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不仅与有关国家联合发声,倡导国际社会加大投入,也采取了很多务实行动,提出了关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诸多倡议与举措,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正能量。

(四)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

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就是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习近平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他强调:“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是国际社会的责任,要由各国共同商量,尤其要让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来,获得与其地位和影响相符合的更多代表性和话语权。要通过充分协商形成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方案的共识,共同制定国际规则,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通过提倡所有人参与,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够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确保改革的成果惠及各方,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全球经济治理的成果。

三、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挑战,凸显了全球治理存在的短板。”当前,国际社会都很关心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习近平指出:“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他特别强调,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过程中,要把能做的事情、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事情先做起来。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要在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方面持续发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破解全球治理难题,需要充分发挥国际性、区域性机制作用,提出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以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一是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也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习近平在国内外重大外交场合多次阐述中国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主张,他指出:“要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增强其有效性和权威性,促进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公平竞争,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益和空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履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义务,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相关谈判,作出了应有贡献。

当前,在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遭遇挑战的形势下,中国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主张稳步推进世贸组织改革,倡导通过加强合作、平等对话和协商谈判来解决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在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全面参与多哈回合各项议题谈判,积极回应投资便利化、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等世贸组织成员普遍关注的新议题并开展相关讨论;在有效维护争端解决机制法律地位方面,我们要积极维护争端解决机制有效运转,强调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解决贸易争端;在深度参与贸易政策审议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贸易政策审议,以开放坦诚的姿态认真接受成员的贸易政策监督,并敦促其他成员遵守多边贸易协定;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与世贸组织秘书处一起帮助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益和空间。

二是加强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内共促协调合作。今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周年,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联合国是合作处理国际事务的核心机制。各方应该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我们支持联合国更有效地凝聚全球共识,动员全球资源,协调全球行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二十国集团是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推动二十国集团站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高度加强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坚持与时俱进。二十国集团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当前,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习近平建议,二十国集团要致力于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就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开展机制化合作,搭建全球合作网络;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恢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转,降低关税、减少壁垒,探讨重要医疗物资贸易自由化;要加强政策、标准对接,搭建“快捷通道”,便利人员有序往来。此外,还要加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金砖国家是具有全球影响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机制,是国际事务中一支积极、建设性力量。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完善、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在当前形势下,习近平呼吁,金砖国家要坚持团结协作,合力克服疫情挑战:“我们要为人民福祉着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为此,要以构建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为目标,围绕经济务实合作这条主线,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创新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落实“人员与货物跨境流动便利化倡议”,助力各国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这两个机制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作出有益探索。

三是深化区域次区域合作。破解全球治理难题,需要充分发挥区域性机制作用。建设性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拓展是当前深化区域次区域合作的重要任务。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级别最高、领域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合作机制,以亚太经合组织为重要依托,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贸易事务影响力。在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探索世界经济复苏道路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指出,“亚太合作未来的路怎么走,关乎地区发展,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世界未来”,“我们要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他提出,要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共创共享亚太和平繁荣美好未来。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以东亚合作系列机制﹝主要指中国—东盟(10+1)、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和东亚峰会(10+8)﹞、上海合作组织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区域合作机制;深化拓展与周边国家合作机制,强化双边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次区域合作,通过深化经贸合作努力恢复地区经济活力。

(二)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社会生产力将再次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再次大飞跃。这些都为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习近平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有利于增进新兴领域全球合作。

一是推动投资便利化规则制定。投资便利化措施在改善成员营商环境、提升对跨境投资吸引力、促进贸易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企业跨境投资仍受政策不透明、行政效率不高等因素的困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世贸组织积极回应投资便利化、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等世贸组织成员普遍关注的新议题并开展相关讨论。中国发起成立“投资便利化之友”,引导 70多个成员达成《关于投资便利化的部长联合声明》;加入“中小微企业之友”,推介中国在世贸组织相关提案中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内容;加入“电子商务发展之友”,积极推动世贸组织电子商务议题多边讨论,分享经验做法,帮助发展中国家成员从发展电子商务中受益。随着相关议题的多边讨论进入新阶段,要依托世贸组织等有关机制,推动在全球层面深入讨论投资便利化问题,围绕加强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国际合作等要素开展有效政策协调,推动建立投资便利化多边框架。

二是增强数字经济规则制定能力,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推动电子商务等规则制定,促进建立开放、安全的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数字领域治理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领域,很多方面存在空白。习近平认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高度关注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规则制定问题。面对各国对数据安全、数字鸿沟、个人隐私、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关切,习近平明确指出:“要秉持以人为中心、基于事实的政策导向,探讨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鼓励创新,建立互信,支持联合国就此发挥领导作用,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中国将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基础,同各方探讨并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

三是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重点。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推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了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明显不足的情况,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五大储备货币之一,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得到大幅提高,从而提升了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面对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大金融风险联动性、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面临新困境的形势,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维护公平开放的全球金融市场。

(三)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习近平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这一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在国际格局中区域一体化的角色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一是优化自由贸易区布局。对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布局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做好战略谋划:“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截至2020年4月,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 19个自贸协定,有力促进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当前区域经济合作势头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按照习近平提出的“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又要谋势”的要求,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契机,推动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下的中柬合作;推动中日韩、中国—海合会、中国—挪威、中国—以色列等自贸协定谈判进程,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果,提升市场准入和规则水平;进一步升级与韩国、秘鲁等现有自贸协定。要积极做好与其他经济体自贸安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不断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

二是提升自贸协定水平。关于自由贸易区建设,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扩大数量、更要讲质量,大胆探索、与时俱进,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新议题谈判。”2020年11月15日,习近平亲自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等,构建了区域高水平经贸规则。在此基础上,我国将继续面向国际上更多的主要经济体、主要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积极开展对话与沟通,不断提高我国自贸协定的“含金量”。

三是用好自贸协定成果。自贸协定的签署实施对于成员国共同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进相关国家人民福祉,对于促进我国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有大量紧迫的工作要做。要做好自贸协定推广与实施,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落实开放措施,落实投资负面清单承诺,兑现知识产权全面保护承诺。要确保协定规定的约束性义务执行到位,进一步提高自贸协定利用率,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优惠政策。要面向地方、商协会和企业加强协定实施宣介培训,使各方面尤其是广大企业熟悉和掌握协定规则,全面认识更大范围、更高标准开放与竞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在市场竞争中拓展合作发展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此,习近平提出:“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德蓉,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党的文献》2021年第3期


   关注 2336    返回
习近平:解决国际上的事情,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
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