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全球治理  
胡鞍钢:中国与世界百年大变局之基本走向与趋势
   日期 2021-9-17 

胡鞍钢:中国与世界百年大变局之基本走向与趋势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摘 要】我们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与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断,是认识中国国情与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据,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大战略的基本依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改变。文本实证分析和预测2000-2050 年世界经济格局、工业化格局、科学技术格局、贸易格局、城市格局、现代化格局的重大变化,从量变到质变,出现前所未有的南北国家大趋同,疫情时代无疑加快了世界政治格局、全球治理格局大变迁。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量,既是自变量,又是因变量,两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中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大天时地利。

文丨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载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9月,网络首发时间:2020-11-13

一、导语:

从“三个世界”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毛泽东同志最早预见中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962 年,他在七千人大会上预言:“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三百几十年建设了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那又有什么不好呢?从现在起,五十年(2012年)内外到一百年(2062 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a。这是毛泽东同志特有的中国观、世界观、时代观、未来观,并预言中国可以用50 年到100 年的时间建立起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赶上并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此,1964年12 月,周恩来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长远战略设想,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b。从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1974 年2 月,毛泽东同志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首次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同年4 月邓小平同志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下,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经过长期的较量和斗争,发生了急剧的分化和改组。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代世界实际上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在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这成为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第三世界作为主力军在某些点上有同第二世界建立统一战线的基础a。

1975 年1 月,周恩来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b

40 余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大战略判断: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c。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具备很多国际有利条件d。

我们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与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断,是我们认识中国国情与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据,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大战略的基本依据,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量,既是自变量,又是因变量,两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中国与世界的大发展、大趋势、大变局。

本文从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历史视角、现实视角、未来视角进行量化分析,定性与定量说明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导语提出从毛泽东同志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论;第二部分简述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历史轨迹,从近代中国处于世界边缘,到新中国站起来,再到中国走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心;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中国与世界经济格局大变迁的发展轨迹,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世界GDP 格局、工业化格局、科学技术格局、贸易格局、城市格局、现代化格局的重大变化,进一步分析中国对此作出的重要贡献;第四部分分析疫情时代如何加速世界经济大变局,中国成为世界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再次发挥世界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第五部分为结语,就中国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大变局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历史轨迹

▌(一)近代中国处于世界边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家,曾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不可替代的贡献。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落后了,成为西方人眼中的“泥足巨人”、“沉睡的狮子”。

近代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国际体系的边缘地带,不仅在国际上毫无影响力、发言权,而且频遭侵略、备受欺辱。当时,中国经济总量(GDP,PPP,1990 年国际元)占世界的比重从1820 年的33.0% 下降至1950 年的4.6%,处于历史最低点。落后就要挨打,挨打进一步加速了落后。1949 年的中国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被毛泽东同志概括为“一穷二白”。

▌(二)新中国站起来了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应有的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基础,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新型国际关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揭开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崭新篇章。

其中,对中国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就是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创造了一个长久的和平红利。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与美国进行的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的全面较量,中国打破了头号世界强国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美国不敢轻易侵犯中国,从长期视角看,强大的美国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侵略中国,为新中国争取了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a,这成为中国重新崛起的最大天时。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促进毛泽东同志决心加快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加快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b。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首次明确地把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列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国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全面的现代化。

由于美国对中国长期进行经济贸易封锁,中国无法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产品出口额(1990 年美元价)占世界比重从1950 年的1.69% 下降至1973 年的0.6%c,处于历史最低点。这也意味着中国一旦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走向世界舞台,就会从世界贸易小国(1978 年为世界第29 位)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贸易国(2013 年)。

▌(三)中国走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心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之后的40 余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蓬勃发展同期展开,在贯彻实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与各国、各区域、各国际组织机构的合作与交往不断加强,各方利益也产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交融。在一定意义上,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与国际社会和各国已形成了“环球同此凉热”的局面。

今天的世界正面对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中国由国际体系外围进入内核,由国际舞台边缘走向中心区位,从国际管理制度的被动“旁观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改革者和建设者。在当今世界一切重大事务中,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处于历史性变革时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紧要关头,中国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

三、中国与世界经济格局大变迁

什么是现代世界发展的规律?列宁曾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d 安格斯·麦迪森总结,自1820 年以来,世界现代经济历史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特别迅速。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是人口增长率较高,经济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长,贸易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二是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存在不平衡性,经济增长模式极不相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悬殊;三是世界经济增长并不稳定,既经历了经济繁荣,也经历了经济衰退,呈现出阶段性特点e。

在21 世纪,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仍然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但是与19 世纪、20 世纪已经截然不同,出现了全球南北国家大变局,全球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全球发生前所未有的南北国家大趋同,全球发生前所未有的南北大逆转f。“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g。为此,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在何处?怎么“变”?“变”的结果是什么?“变”的动力是什么?中国之“变”与世界之“变”有什么关系?又是怎样影响世界格局大变迁的?

发生的以上这些变化突出体现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崛起,经济迅速发展、快速工业化、科技创新、全面对外开放、超大规模城镇化以及现代化,中国不仅先后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而且也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产生出极大的溢出效应和正外部性,前所未有地带动了南方国家崛起,直接影响和根本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工业化格局、科学技术格局、贸易格局、城市化格局、现代化格局等重大变迁。

▌(一)世界GDP 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从世界过去200 年的经济格局看, 按各国GDP(购买力平价,1990 国际元)占世界总量比重划分,可分为三大阶段(见表1):第一阶段(1820-1950 年),北方国家(发达国家或OECD 国家)率先崛起,从1820 年的29.7% 上升至1950的60.5%,包括中国、印度等国家在内的南方国家与此相反,几乎是停滞性发展,占世界总量比重从70.3% 降至39.5%,形成了南北国家“四六开”的经济格局;第二阶段(1950-1990 年),基本上维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格局,保持了南北国家“四六开”的经济格局,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和以苏联为首的二元社会制度和经济体系,是“一球两制”;第三阶段(1990 年之后),冷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系基本瓦解,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开始根本改变90 年来(1913-2000 年)世界经济“四六开”的格局,南方国家GDP 所占比重由2000 年的40.0% 提升至2015 年的54.7%,而北方国家则从60.0% 下降至45.3%,下降了14.7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到2020 年降至40% 左右,从南北国家“四六开”的经济格局转变为“六四开”,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迁。

进入后冷战经济全球化时代,南方国家开始崛起,形成南北国家的新格局。按2017 年国际元计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GDP(PPP,2017 年国际元)占世界比重从1990 年的63.57% 下降至2019 年的46.70%,下降了16.87 个百分点,其中,美国下降了4.03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南方国家GDP 占世界比重从36.43% 提高至53.30%,超过了北方国家,其中,中国GDP 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提高了14.16 个百分点;预计到2050 年,南方国家将占世界比重的2/3(见表2),这意味着中国带动了南方国家的崛起,而北方国家占世界比重将降为1/3,相当于19 世纪初的比重,未来30 年南北格局将会形成“二一开”的新格局。这就形成了世界新的“一球两方”,即以中国、印度等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及其他南方国家,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及其他北方国家,使世界南北方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动态发展,这必然导致南方国家在世界工业化格局、科学技术格局、贸易格局、城市格局、现代化格局中发生系统性、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怎样看待世界大变局?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1974 年)a,中国的国际定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新兴经济体,改变了世界原有的经济政治格局。

进入21 世纪,南方国家集体迅速崛起成为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使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两个世纪以来最具革命性的质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从老“三个世界”到新“三个世界”的重大转变。不同于按国家人均GDP 水平传统划分四个收入水平组的做法,笔者提出按国家GDP 占世界总量比重超过1.0% 作为大国标准,这一比重越高,表明其对世界的影响就越直接、越重大、越深远,越能反映世界经济不平衡性真实动态的情况。根据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PPP)2017 国际元计算,2017 年各大国GDP 所占世界比重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有九大发达经济体:美国GDP 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为16.3%、日本为4.3%、德国为3.7%、英国为2.5%、法国为2.5%、意大利为2.1%、韩国为1.8%、西班牙为1.5%、加拿大为1.4%,合计占世界总量比重的36.1%,其正处在占世界比重持续下降的阶段;第二世界有十大新兴经济体:中国GDP 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为16.4%、印度为6.7%、俄罗斯为3.2%、巴西为2.5%、印度尼西亚为2.4%、墨西哥为2.1%、土耳其为1.9%b、沙特阿拉伯为1.3%、伊朗为1.1%、埃及为1.1%,合计占世界总量比重的38.7%,已超过了第一世界所占比重,他们正处在占世界总量比重持续上升的阶段;以上十九大经济体绝大部分属于G20 国家,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重合性。第三世界为其他所有国家(包括中小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比重为25.2%。显然,新“三个世界”的出现绝非偶然,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十大新兴经济体同时走上世界舞台,进而直接影响世界工业化、科学技术、贸易、现代化格局的变化。可以预期,未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力量对比,还会进一步促进南北大趋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南北问题的核心是发展问题。而中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国家,既与南方国家成为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也与北方国家成为最大的利益相关者。

▌(二)世界工业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进入21 世纪,世界工业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引发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为中国、印度等南方国家的工业化加速发展所致。按制造业增加值(现价美元)计算,OECD 国家占世界比重从2000 年的77.42% 下降至2018 年的52.19%,下降了25.23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0 个百分点,其中,美国从25.17% 下降至2017年的16.63%,下降了8.54 个百分点;南方国家占世界比重从22.58% 提高至47.81%,其中,中国从2004 年的8.60% 提高至2019 年的28.21%,提高了19.61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1个百分点,2010 年超过美国,2017 年相当于美国的1.59 倍。中国工业化的加速带动了世界工业化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也反映了北方国家一直在“去工业化”,大量的制造业投资转移到南方国家,特别是对中国的制造业投资,因为中国在南方国家乃至世界建立了独特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具有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既可以吸引大量的北方国家投资,又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南方国家发展工业化,这势必加速改变世界工业化格局。

中国制造产业体系门类齐全,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在产业分布的广度方面,中国拥有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中国成为世界重要制造业的中心之一,占据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世界贸易组织《2019 年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表明,在纺织业中,世界上三个供应中心分别是意大利、中国和美国,而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占据纺织业全球价值链的核心地位;在信息通信产业中,世界的三个供应中心分别是德国、中国和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共同构成信息通信产业的“亚洲供应中心”,中国大陆已经处于新兴技术产业全球网络的关键节点。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出口额之国。中国高技术出口额从2007 年的3426 亿美元上升至2018 年的7319 亿美元,相当于德国(2101 亿美元)的3.5 倍,美国(1564 亿美元)的4.7 倍,日本(1110 亿美元) 的6.6 倍( 见图1)。

2017 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的24.4%。中国成为世界高技术制造中心。2018 年中国高技术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1.4%,明显高于美国(18.9%)、日本(17.3%)和德国(15.8%)的比重(见图2),也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必然遭到美国政府非市场的打压和限制。

中国一直面临着很多来自美国的“卡脖子”核心技术问题,这成为今后中国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要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破解这一突出问题。

▌(三)世界科学技术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自21 世纪以来,世界科学研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南北之间的巨大知识差距,迅速缩小。中国研发支出迅速增长,从2000 年的451 亿国际元增长至2018 年的4833 亿国际元,年均增长率为14.8%,占世界比重从3.37% 提高至16.85%,仅次于美国研发支出(5605 亿国际元)占世界比重的19.54%,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迅速增长,从2000 年的92.2 万人年增长至2019 年的461.0 万人年a,年均增速8.8%,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之国。预计到2035 年将突破1000 万人年,年均增速在5% 以上。

从科学研究成果看,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00 年OECD 国家发表的科技期刊论文数量占世界比重高达82.46%,而南方国家所占比重仅为17.54%,两者的相对差距明显高于经济、工业化等发展差距。2019 年,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发表的科技期刊论文占世界比重分别为55.68% 和44.32%,北方国家所占比重下降了26.78 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占世界的比重从28.54%下降至16.55%,减少了11.99 个百分点。而南方国家所占比重则上升了26.78 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占世界的比重从4.97% 上升至20.68%,提高了15.71个百分点(见表5)。这表明南北方国家,特别是中国与美国在知识方面的差距迅速缩小,2016 年中国发表的科技期刊论文数已超过美国,2018 年超过欧盟,成为世界三大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在2000-2019 年间,世界科技期刊论文数量增长了2.39 倍,其中,中国对全球科技期刊论文的增长贡献率高达32.0%,远高于美国7.9% 的贡献率。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比较明显。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至较为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0 到1”的突破b。我国基础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2019 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国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仅为6.0%a,基础研究顶尖人才不足,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技术创新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南北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迅速缩小。这也反映在发明专利的创新成果上,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数据,按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2000 年OECD 国家占世界比重高达91.38%,而南方国家所占比重仅为8.62%,反映出南北方最大的发展差距是技术创新的差距,关键是作为后发的南方国家能否在对外开放引进和吸收国际技术的同时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技术。到2018 年,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比重分别为35.90% 和64.10%,其中,北方国家的比重下降了55.48 个百分点,美国占世界的比重从20.02% 下降至12.42%,减少了7.60 个百分点,日本减少了35.63 个百分点,欧盟减少了7.80 个百分点。而南方国家的比重上升了55.48 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占世界的比重从3.08% 上升至60.74%,提高了57.66 个百分点(见表6)。这表明南北方国家,特别是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的技术创新差距迅速缩小,2005 年中国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超过欧盟,2009 年超过美国,2010 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在2000-2019 年间,世界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了2.79 倍,中国对全球发明专利的增长贡献率高达93.0%,远高于美国8.2% 的贡献率,而欧盟的贡献率为-0.46%,日本的贡献率为-8.9%。

▌(四)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两百年来,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提高,世界货物出口占GDP 的比重从1820年的1.0%,提高至1992 年的13.5%,先后经历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1870-1913)和第二次经济全球化(1950-1990),北方国家一直主导着世界贸易。直到1990 年后,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开始之际,北方国家货物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为76.08%,之后明显下降,到2019 年已下降至58.04%。与此同时,南方国家货物出口额占世界比重持续上升,从23.92% 提高至41.96%,形成了新的贸易格局。其中,中国货物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从1990 年的1.78% 提高至2019 年的13.15%,2009 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反映出世界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依存度明显上升。

从货物进口额占世界的比重看,南方国家从1990 年的21.07% 上升至2019 年的38.88%,其中中国从1.50% 上升至10.75%,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反映出世界市场对中国进口的依存度明显上升,世界货物进口格局从南北“二八开”逐渐接近“四六开”,未来将会发展成“五五开”。

▌(五)世界城市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进入21 世纪,世界城市化格局发生极大变化。OECD 国家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从1990 年的8.07亿人提高至2019 年的10.99 亿人,但是占世界比重从1990 年的35.5% 下降至2019 年的25.7%,下降了9.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34 个百分点,其中,美国从8.2% 下降至6.3%;南方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从14.64 亿人上升至31.75 亿人,占世界总数比重从64.5% 提高至74.3%,其中,中国从1990 年的13.2% 提高至2019 年的19.7%,提高了6.5 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全球都在城市化,但是南方国家的速度超过北方国家,这也成为南方国家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之一,同时也是从传统乡村社会转向现代城市社会的必由之路。但是,南方国家城市化仍面临人口拥挤、就业不足、环境污染、社会分化、治理失灵等严峻挑战。

未来一个时期,仍是世界城市化加速阶段,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2020 年4 月)数据显示,目前,全球70 亿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城市地区,到2045 年,城市人口将超过60 亿人。其中亚洲和非洲的发展速度最快。这些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如何为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基础服务,例如教育、保健、住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和就业a。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2016年)预计到2050 年,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将分别增加4 亿、3 亿和2 亿城市人口b。

▌(六)世界现代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如何表达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家庭的现代化程度?就是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即发电量视为现代化因素。早在100 年前,列宁就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得到最后的胜利。”c 由此,可以衡量中国、美国、印度、OECD 和世界的通电率(见表9),还包括农村通电率(见表10),作为国际比较。进入21 世纪,中国迅速实现全国及农村通电率达到100%,美国、OECD 国家全国及农村普及,实现了现代化因素的全覆盖。

我们采用现代化因素的发电量实物指标(见表11),实际上比采用GDP(PPP)价值指标更能体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家庭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中国的发电量已经超过美国,从2014 年的1.33 倍提高到2019 年的1.71 倍。这直接反映了具有现代化因素的中国实物经济相当于美国的1.71 倍。同时,印度发电量也跃居世界第三位,这与GDP(PPP,2017 国际元)在世界的排位一致,也与印度GDP占世界比重7.0%(2018 年)比较接近。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起飞、迅速崛起,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我国多项经济总量指标相继进入世界前三(见表12),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与世界格局大变迁同时发生、同向发展、同步演进,特别是带动南方国家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科技进步、贸易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世界大变局影响之深远、之宽度、之重大前所未有。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格局的大变迁具有领头羊作用,也证明了中国越强大,世界越繁荣,显示了中国的发展发挥巨大溢出效应和正外部性,新的“一球两方”更加均衡、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四、疫情时代加速大变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a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交往(国际旅游)等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疫情有可能短期化(2-3 年)、中期化(5 年)b、长期化(10 年左右),将会进一步加剧主要经济体的分化态势,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再次受到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一)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深度衰退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 年10 月13 日)预测,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相对于6 月的预测,IMF 上调了对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从0.9% 提高至1.9%,预测2021 年将实现全球最快的8.2% 的增速。该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复苏快于预期,2 月初中国逐步开始复工复产,经济活动正常化的速度快于预期。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出口弹性的支撑下,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出现正增长。中国比世界其他国家做的更好。报告指出,很显然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非常成功。IMF 预测2020 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下降4.4%,2021年反弹至5.2%, 美国分别为-4.3% 和3.1%, 欧元区分别为-8.3% 和5.2%,日本分别为-5.3% 和2.3%,印度分别为-10.3% 和8.8%,东盟五国分别为-3.4% 和6.2%。这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格局大变局,特别是中美之间经济实力对比将进一步扩大。

▌(二)世界失业率上升,将创下历史新高

由于疫情防控措施不可避免地带来工作场所的关闭和需求的下降,严重打击了各类就业岗位。国际劳工组织(ILO)预计(2020 年4 月7 日),33 亿就业人口中超过81% 的工作场所受到影响而完全或部分关闭,涉及26.7 亿人。国际劳工组织(ILO)第二次估计(2020 年4 月29 日),约有16亿非正规经济部门的从业者即将失去生计,占全球劳动力总数的近一半。仅一个月时间,全球20 亿非正规部门从业者工资已平均下降约60%。预计在第二季度总工作时间将比这场危机暴发前减少10.5%,相当于3.05 亿个全职雇员失业。2020 年全球失业率最终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世界经济在2020 年下半年的表现。其中美国创下了失业高峰,到2020 年4 月25 日首次申请领取失业救济人数累计增至3030 万人,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几乎每5个劳动者中就有1人失去工作。美国第一季度新增失业人数至少高达2600 万人,预计第二季度经济下滑之势将更加严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报告(2020 年6 月30 日),2020 年第二季度全球的工作时间减少了14%,相当于损失4 亿个全职工作,占世界劳动力33 亿人的12.1%。

▌(三)世界贸易已经进入严重衰退期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2020 年10 月6 日)最新预测,全球贸易2020 年将下降9.2%,2021 年将增长7.2%,比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降幅(12.8%)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9 年全球商品出口增长率为-22.3%,其中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率为-16.0%,2020 年1-8 月按人民币计算中国出口交货值下降3.2%,实际低于2009 年的情景)。预计世界贸易依存度将进一步下降。

▌(四)世界贫困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每人每日支出不足1.9 国际元的贫困线计算,全球贫困发生率从1990 年的28.6%下降至2015 年的10.0%,全球贫困人口从17.26亿人下降至2015 年的7.34 亿人,减少了近10 亿贫困人口,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改变了这一下降趋势,世界银行预计2020 年因疫情冲击将增加8800 万至1.1 亿贫困人口。2030 年贫困发生率降至3% 的目标难以如期实现a。

▌(五)未来最大的挑战是气候变化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20 年世界能源统计》,中国2005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2005 年的21.7% 提高至2019 年的28.8%,已经大大高于我国总人口占世界的比重(18.2%),达到98.258 亿吨碳当量,是美国比重(14.5%)的1.99 倍,人均能源消费量为美国的34.4%。2008-2018 年,世界碳排放年均增速为1.1%,中国为2.6%,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6 倍,属于世界高排放增速国家。2018 年,中国碳排放达到94.29 亿吨碳当量,占世界比重达到27.8%,相当于欧盟比重(10.3%)的2.70 倍。

2020 年10 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公开承诺:中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最雄心勃勃的减排行动,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中国贡献。中国将在“十四五”时期编制国家气候专项规划,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 理a。

中国的减排承诺意味着,欧盟用60 年的时间(1990-2050)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而中国必须用40 年时间(2020-2060)实现这一目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意味着中国到2060 年需要制定8个五年规划,分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六)中国再次成功应对疫情冲击

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率先实现经济增长,并为国际社会积极抗疫贡献力量。根据预测,2020 年中国经济增速在2%-3% 之间,2021 年将超过7%,累计增长9%-10%。按2017 国际元计算,到2021年,中国GDP 将达到24.55-24.78 万亿国际元,占世界GDP 总量(128.4 万亿国际元)的19%,对世界经济复苏发挥重要作用,将超过2008-2010 年的贡献率。

从总体上看,全球大变局更加凸显了我国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全球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国际社会也更加需要中国在国际治理和国际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会改变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大趋势。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作用和国际影响力也将继续增强,成为创造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最大的积极因素,是全球发展继续创造“天时”和“地利”的最大的积极力量。

五、结语:

中国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大变局

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息息相关,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中国紧密联系。中国与世界构成了新型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与世界格局大变迁同时发生、同向发展、同步演进。为此,中国更需要促进世界经济格局大发展、大变局、大趋势。

第一,始终坚持中国的世界定位,即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第二,在中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需要继续把握和创造战略机遇期,实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中国需要继续为世界特别是南方国家创造“中国机遇”,包括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力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决维护经济全球化和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提供“中国技术”、“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投资”、“中国市场”、“中国服务”、“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等。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

第四,中国需要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例如,中国将落实好两年提供20 亿美元国际援助的承诺,深化农业、减贫、教育、妇女儿童、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社会恢复发展b

第五,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永远不称霸,也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永远不扩张,也坚决反对扩张主义;中国坚持共赢主义,也坚决反对利己主义(本国优先论)。

总之,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一个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始终“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注:原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关注 2320    返回
中国减贫是“最美好的故事”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
习近平:解决国际上的事情,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