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领袖未来 |
毛泽东和延安模式的成功,绝非偶然 |
毛泽东和延安模式的成功,绝非偶然 带刀客 云阿云智库•毛泽东研究 导读: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从井冈山到延安,再从延安枣园到北京天安门城楼。这一路上的失败和挫折,无数次证明了这个道理。教员和延安模式的成功绝非偶然,是教员的决策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是人,就有人性,爱慕虚荣贪财好色就是人性的一面。这个东西不能压制,只能妥善引导,因为你压不住。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如果你越是害怕这个东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那就越是要早点把这个情绪疏导出来,把这个需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去满足掉。 01 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后,大本营起先在保安。 教员他们跟着红军主力搬往延安,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的事,在红军进驻延安前,延安城由国民党东北军控制。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没几天,红军就跟东北军达成了协议,东北军要把延安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移交给红军。 延安城原本还有国民党的一套政府班子,算上附近的民团和保安队也有千人左右。 当时周恩来负责接管延安城这个事,因为西安事变刚爆发,总理有很多事要处理,半夜坐飞机来了延安后,也没有时间多扯皮,见了一些工作人员,留下一句话: “延安的接管问题,尽可能争取和平接管,如若不行,就等部队来解决。” 随后就急匆匆坐张学良派来的飞机赶往西安了。 国民党这伙人闻听消息后,连屁都没有放一个,连夜就跑了。 随后红一团就和平接管了延安城,开始做前期的接管处理工作,到1937年1月初基本把事情都弄好。 1937年1月13日,教员等人正式入驻延安。 1937年入驻1947年撤出延安,正好十年时间。 在这十年里,教员坐镇延安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同时延安也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大后方,是那时无数国人心中的圣地。 虽说延安是陕北重镇,但当年红军刚入驻延安城时,城里的老百姓一共也才三千多人,是个小城。 算上周围的地区,整个延安的人口也没有多少。 教员曾感叹,如果当年入驻延安时,陕甘宁边区的人口要是有当初的十倍,那很多事办起来就容易多了。 教员愁啊。 干啥事都需要人,打仗需要人,种地开荒需要人,发展经济需要人,到处都需要人,到处都缺人。 现在一个城市要想吸引年轻人过去落户,得有配套设施,有人才落户奖励,得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但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要求,年轻人只关心一个问题:你抗日吗? 抗日我就来。 八路军用实际行动说明,抗日就来找八路军,抗日就来延安。 七七事变后,当时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就开始往延安跑,有从沦陷区来的,有从前线来的,还有从重庆大后方来的,甚至还有从海外往延安跑的。 群众之所以认延安举起来的抗日大旗,可不是仅仅受到宣传影响这么简单。 而是中共所有的行动都表明,在中国各方势力中,就我的抗日决心最大。 全面抗日战争还没有开打前,徐永昌在日记里说到,我观各方势力,抗日决心最大的就属中共,其次是李宗仁。 当时他在山西的地位仅次于阎锡山,信息渠道还是很广泛的,而且是在日记这种很私人的场景中给出的判断,还是很值得参考的。 徐永昌日记读起来也比较有意思,他经常在日记里吐槽自己的老板阎锡山,后来抗日战争开打后,也顺带吐糟老蒋烂糟的指挥艺术。 02 言归正传,抗日战争开打后,有这么多人往延安跑,教员还是很开心的。 但当时延安毕竟是红军的大本营,很多重要机关和关键人物都在延安。 一下涌进来这么多人,有工人、有逃难的农民、有学生、有知识分子,还有从国民党监狱里释放出来的党员,鱼龙混杂,难免有特务和有破坏性的人混进来。 这么多人到延安来,得有去处才行,得安排工作。 所以,如何筛选分配进入延安的人,就成了一个很关键的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是中组部的事,一开始中组部部长是博古,但那个时候到处都缺人,最闲的就是中组部。 后来王明从苏联返回延安,博古就跟着王明去长江局混了,陈云接替博古,成了中组部部长,李富春是副部长。 故此,在延安整风前期,审干工作都是陈云主抓,后来才移交给康生所在的社会部。 陈云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很快就研究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筛分办法, 一个外界的人员,是如何进入延安的呢? 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逃难到陕甘宁边区生活避难的普通人,这些人用各种方式到达边区后,经过简单的询问和审查,就可以在边区靠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讨生活了。 另一种是去延安参加抗日的抗日青年和知识分子等,这样的人因为要到延安工作,手续就复杂一点。 第一步是通过各自地区的党群组织和关键人开介绍信,拿着这个信到西安办事处报道,然后等待后续分配。 当时八路军在南京有一个比较大的办事处,其他大城市也有办事处,自愿去延安的青年,也可以通过这个办事处开介绍信。 此外当时南京有很多被释放的党员,这些党员要想回到延安工作,审查更加严格一点,通过自述、书面材料,以及他人的口述,来考察核实他们在狱中的表现。 根据不同的表现,分配不同的目的地,表现好的就可以去西安接受下一步的审查,表现一般的就考虑分配到其他根据地和地区工作,表现再差点的,就动员其回原籍干抗日工作。 第二步到达西安办事处报道,工作人员首先会核对介绍信,看能不能跟南京办事处的表单对照,此外还要一对一谈话,收集更详细的人事材料。 这一步审核通过后,还不能去延安,要先送到云阳镇等待下一步的培训和观察。 但有些人会直接送到延安,这些人主要是由各根据地或者一些领导安排送到延安的,人事关系都十分清楚无误,也就不需要接受下一步的审查了。 第三步的主要作用是给来延安的人员进行分类,类似于弄一个档案,顺便讲一讲到延安后的注意事项,学习培训一下。 但这一步对党员的审查格外严格,主要就是审查在政治上有没有动摇过,会详细核查有没有啥政治污点,比如有没有加入过国民党组织,有没有写过什么东西。 第四步就是去延安找中组部报道了。 这个时候中组部已经收到了所有人的详细档案,对于如何分配工作,心里也就有数了,通过中组部的谈话后,分配到具体的组织单位后,这才算真正进入了延安。 陈云的这套审干工作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既能对来延安的人员,有一个基本的审核和分配,也能让来延安的人各司其职,建立了人事档案,也便于日后的组织调整。 这其中自然也是有错漏的,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信息化系统,全靠人工核对传递。 而且,经过中组部分配后,也不是万事大吉了,要是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就会被打回中组部,那就只能另行安排了。 03 经过重重审核后,终于到延安了,那接下来的生活工作该如何开展呢? 延安城内主要分为两种人,公家人和非公家人。 非公家人很简单,就是延安城周围的百姓和手工业从业者等。 什么叫公家人呢? 简单说就是有组织单位的人,主要就是党政军学四大系统,以及各种文化宣传机构、公营企业。 公家人的衣食住都由组织安排,统一分配。 公家人在延安的主要活动就是工作、学习,每天听号声做事,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战时统一供给制。 延安的生活细节,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我们先从吃说起。 抗日初期,延安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人不多,物质压力也不大,当时延安市区有3000多人,驻扎在延安的守备部队有五个团,人数在4000-5000人左右。 后来国共摩擦加剧,又从前线撤下来三个团扩充守备部队。 到1941年的时候,延安的党政人员就有一万多人了,到1942年前后,教员做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培养保养干部。 从全国各地的根据地解放区中调了很多干部来延安学习培训,为日后的发展做干部储备。 不得不说,教员总是比他人多看几步,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在多年后的内战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到了1943年的时候,延安的党政人员就有3万多人了,普通百姓也有一万多人,延安城的人口增长了十几倍。 虽然头几年人不多,但贫瘠的延安依旧养不活不了这么多人,那个时候物资主要是从外界来的,红军改编八路军后,国民政府对边区有经济和物质拨款。 这些拨款由周恩来统一分配,大部分都送到前线部队了,只有一小部分会送到延安,但加上八路军自己采买和缴获的,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段苏权曾在马列学员学习,据他回忆,1938年12月他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当时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1.3斤小米,1斤青菜,油盐分别是3钱大概是15克的量。 每年发单棉制服各一套,每个月还发一点生活费,生活还是有保证的,维持温饱没问题。 从1937年到1938年底,延安的物质还算有保障,然而到了1939年后,整个形势就开始变化了。 1939年4月,国民党秘密发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开始限制延安的发展。 此后国民党对边区的拨款和物资供给就开始逐步缩减了,压力首先就反映在了伙食标准上。 据另一位马列学院的学员回忆,他是1939年3月后加入的,那个时候伙食标准就下降了。 当时每人每天就只有1斤小米了,但每周还能吃一顿二米饭,也就是小米和大米掺在一起煮的饭,只有节日时,才能吃上一顿大米饭。 随后是越来越难,尤其是1940年、1941年那两年,用教员的话说就是:“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外界都以为是国民党断粮后,教员才开始在边区搞生产运动的。 其实不是的。 早在1938年的时候,教员就已经开始在小范围里搞生产运动,让军事单位种地,让政府和各机关自己种粮食种菜了。 一开始阻力很大,各种困难也很多,缺铁,没有生产工具,连把锄头都没有,机关人员也没有啥生产积极性,导致1938年的生产运动没取得啥效果。 管后勤的负责人写了个分析报告,跟教员汇报这个情况时,教员讲了一番话,大意是说: “头一年没取得效果是意料之中的,但初步达到了目的,要从实践中摸索经验,这个总结提出的很好,但有一条没有说到,就是压力太小。 明年党政军机关只发半年粮,有作战任务的部队除外,不足的自己动手向地里要。 不想搞生产的人,如果他可以半年不吃饭,就可以不搞!” 从这里就能看到,教员是个管理高手,该给压力的时候,是真给高压啊。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从安排生产运动的时间线就能看出来,教员从来不是一个临时抱佛脚的人。 都是提前好几年就开始布局,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困难做打算。 04 尽管早有准备,可延安还是经历了一段物质验证匮乏的时期。 物质跟不上,人始终处于一种饥饿的状态,学校里有很多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到饭点的时候,每个班就派一个代表去打饭,一盆饭,一盆菜。 大家就围起来吃。 学生们吃饭的时候正经碗筷不多,大多都是陶瓷缸子、小盆之类的,吃饭是它、喝水是它、刷牙是它,甚至洗脸洗澡都是它。 筷子呢,就更不讲究了,有时随便折根树枝就能当筷子使。 一开始,偶尔还能吃顿面条,这就属于大餐中的大餐了。 面条是用一个大桶装的,学生们一见到面条,就挤成一团用陶瓷缸子舀。 “里面掺的猪肉,味道怪鲜的,用大木桶盛的,打饭各人围着木桶去盛,都是青年学生,人挤人抢面条,怕迟了吃不到了。” 有学生就这个场景画过一张漫画,夸张地“只见面条落在有的人的背上、肩上、头发上、耳朵上”漫画贴出来后,学生们捧腹大笑。 后来,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物质条件逐渐得到改善,有馒头吃了,菜里的肉片也变多了。 那时的馒头不像现在的又大又蓬松,吃起来很香甜,那时的馒头有一股酸味,但面食跟大米饭一样,依然都是很好的食物,不能天天吃。 何方回忆,吃馒头的时候,南方来的同志吃不习惯,吃得慢,还得分泌唾液,他就不一样了,都不用嚼,直接就能咽下去。所以他每次都能吃多几个。 吃面条的时候,何方就更厉害了,他说他搞不明白为啥还有人嚼咽,他吃面条,进口后就直接滑到胃里了,咕噜一碗就倒进去了。 而在大生产运动还没有取得很大效果的那两年,日子苦极了,只能说守住最后底线,没有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1941年前后,延安物价奇高。 很多人甚至盼着小鬼子的飞机来轰炸,因为炸弹爆炸后的弹片质量很高,是好钢,在延安是抢手货,能卖不少钱。 敌机一来轰炸,很多人就瞅着爆炸点,危机一过立马就跑过去找弹片。 但后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小鬼子的飞机就很少来延安了。 物价高,粮食也少。 当时,供给部的同志,是有粮食就发,没有粮食就不发,导致各大食堂间歇式停火。 中间经常吃小米稀饭,很稀很稀,我们现在早餐喝点小米粥对身体有益,但那时学生把这个饭叫哄嘴饭,意思是说只能骗骗嘴,不能管饱。 后面,急得不行,搞后勤的同志想了很多办法从远方拉粮食回来,结果一连好几次,从各个方向回来的运粮队都是空车回来的。 不是没有买到粮食,而是粮食在半路上就被抢走了。 也不是土匪抢的,而是自己人抢的。 抢粮食的单位五花八门,有医院里的伤兵,有小学部。 当时凯丰分管农业局,事情汇报他那里时,有人说要按照反革命处理,有人说不怪他们,是供给部的工作没有做好。 凯丰虽然不懂农业和后勤,可他还是懂政治的。 他拍板这个事就这么算了,不追究,自己写个报告跟教员汇报一下这个事。 05 虽然吃的一般,物质条件也很差,但延安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是很好的。 说是精神文化生活,其实也没有啥娱乐节目,主要就是唱歌、看演出。 那个时候,手表在延安是稀缺物件,基本只有大领导才有手表,还是从外界带来的,而且也没有啥统一时间,导致延安的时间很混乱。 邱会作回忆,他重返延安后,因为生活困难,把自己的机械表卖了,价格是300元,这是很高的价格,那时很多干部的月津贴也才4到6元左右。 由于时间管理混乱,开会听报告时,学生们就要提前很久到,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讲报告的人才能来。 利用这段时间,学生们就会以班为单位拉歌,估计参加过大学军训或者当过兵的人都熟悉这套,我唱完你唱,氛围感很强。 有时候还会搞个汇演啥的,学生们围坐一圈,抗大的学生在中间表演练武,鲁迅文艺学院的学生还会唱几段,或者表演节目。 那时文化设施不多,主要集中在文化沟,那里有个戏台子,可以看各种表演,有时候教员这些大领导也会来。 朱老总最喜欢打篮球,只要朱老总去学校作报告,一般都会早放学,然后组织人去打篮球。 规则啥的也不详细,要是发生争吵了,朱老总就说:“进框框就算!进框框就算!” 贺老总喜欢跳交际舞,节奏感很强,舞步能跟音乐配合起来,朱老总就不行了,跳起来比较僵硬,教员戏称朱老总不是跳舞是在做操。 所以后来丁玲写文章讽刺高级干部喜欢跳交际舞,惹得贺老总很不高兴。 陈赓也挺有意思,他是学员,在抗大一队学习的时候,一开始要搞个文化测试,问题也比较有针对性,比如共产党克敌致胜的三大法宝是什么?中国最后五个朝代的名称是什么? 陈赓坐在前排,手里拿个笔玩,卷子发完后,他立马就交卷了,走的时候还用英文说了句,古德拜。 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啥意思,很多一队学员回忆,就听陈老总说了个什么拜,就走了。 工作人员一看交的是白卷!立马就追出去喊,陈赓同志你为什么交白卷?陈赓同志?! 陈赓头也不回,拽了句洋文,又说了一声古德拜,就走了。 被陈赓这么一弄,文化测验也没有了。 后面的学员都很感谢他。 07 说完吃和玩,我们再聊聊住。 在延安基本都是住窑洞,很经济,还冬暖夏凉。 但在一开始,延安的窑洞没有那么多,很多学校入驻后,一个窑洞一个院子,就算开校了。 那时延安的学校是真多,马列学院是文科最高学府,抗大是军事最高学府。 此外还有陕北公学、中央党校、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行政学院、炮兵学院、西北公学、民族学院、军事学院等等。 还有各类技校、中学、小学。 到处都是学生,这么多人都得有地方住,所以1939年前后,延安到处都在打窑洞,像抗大这样的学校,利用半个多月时间,发动全体师生,一口气打出一百七十多个窑洞。 打窑洞的主力还是延安当地人,类似现在的农民工建筑队,由于需要打窑洞的单位太多了,互相抬价,工人的日工资也是天天涨,像抗大这种财大气粗的能给到一天1.6元。 工期一紧,质量就有点问题,像土墙倒塌还是很常见的,为这事,还闹出了不少风波。 但延安的窑洞总归是越来越多的。 各个单位和学校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工作场所,不用一堆人守着一个小院子了。 一般有五六十个窑洞的学校,就算大校了。 尽管如此,住宿条件还是比较紧张,人挤人,有时候翻个身都要跟旁边的人打个招呼。 学校如此,各个机关单位也是一样,睡觉时都是人挤人。 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夫妻自然是不能住一起的,得男女分开住,那夫妻是如何解决生理需求的呢? 这个也好解决,当时延安有一个住宿所,就是旅店。 每到周六晚上,夫妻双方就往单位打个报告,随后就来住宿所花五毛钱开个单间住一晚。 房间自然也是窑洞,而且只提供一张床,不提供被子,需要自己带。 说到夫妻,就要说到延安的男女比例问题。 根据《延安文人》记载,1938年前后男女比例是30:1,很夸张。 后来随着来延安的青年越多,这个比例就逐渐变小了,最后稳定在8:1左右。 有男有女自然就有婚姻嫁娶,后来有个统计数字,说是有8成经历过长征的干部就是在延安时期恋爱、结婚、生子的。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延安时期的确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期,那里有他们幸福的回忆。 08 聊完吃饭睡觉,我们继续讲一讲延安的社会结构。 我们之前说过,任弼时到延安接管中央办公厅工作后,弄了一个供给制改革,代表性措施就是大中小灶制度。 其他的还有工资、保健费等等。 那谁能吃小灶呢? 以西北局为例,有三个条件:部长以上的干部及相当部长者;年老而身体有病者;有十年以上的党龄者。 三个条件中以职位为主,参加小灶的有高岗、陈正人、张帮英等。 中灶是科长以上的干部,或者技术工人员者。 大中小灶有具体的伙食标准,比如大灶规定,每人每月需吃8次肉,每次4两;中灶规定,每人每天需有3两肉吃。 小灶没有具体规定,按照领导的喜好来,饭菜需要注意调剂和变换,每日米、面要各占一半。 如果一家人吃的标准不一样怎么办? 比如艾青是中灶标准,他的老婆孩子是大灶标准,那中灶的饭菜只能艾青吃,他要是不吃,也得端回去,不能分享。 执行的非常严格。 此外不仅有小灶,还有特灶,这一般都是给特殊人员的,比如从外面来的高级医生,外面的高级官员来访等。 要是单位来客人了,怎么吃饭,在哪吃饭,以什么标准吃,都有明确规定。 如果生病了,如何调整待遇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从一个吃饭问题就能反映出很多东西出来。 当时的延安,就像一个系统严密的机器,各个方面都有具体的制度,具体到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生活工作标准。 一切都是为了运转有序。 这样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衣食住行都有单位管理,统一按照标准分配,要是离开了单位,那在延安将寸步难行。 09 有人很害怕这样的社会,说这样的制度,不民主不自由。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攻击之词。 对于这样的评价,我不置可否。 每一种制度都有优缺点,但如果脱离了时代背景来谈论问题,是没有啥意义的。 当时的延安,人力物力都极度匮乏,而敌人却如此强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延安唯一能走的路,就是建立最具效率的组织体系,将所有的资源潜力都释放出来。 你想要战斗力,想要效率,想要竞争力,就得在其他地方做出牺牲,不可能说啥好处都让你占了。 做人做事,不能既要也要又要还要。 虽然说,红军是一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组建的军队。 但不管什么样的组织,不管哪一个层级,都有三种人,积极分子、中间分子和消极落后的分子。 中间分子是大多数,一头一尾是少数,管理的要点,就是拉拢积极分子,教育落后分子,从而带动中间分子。 这是做管理工作的要点。 正如教员所说:“任何一种情况都有两头,即是有先进和落后,中间的状态又总是占多数。抓住两头就把中间带动起来了。” 当时延安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如何将人组织起来,如何将人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如何让自己的措施对人才有吸引力,涉及到延安的生死存亡问题。 我们把提升竞争力吸引力这个事拿出来单独说。 很多人攻击等级制,王实味的很多文章也是朝这个问题开喷的。 这个制度的确有很多弊端,也产生了很多坏影响,可在当时,这个制度,的确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可能各位不晓得,红军改编八路军的时候,国民党那边给了很多军衔和职位,当时红军里有很多中高级干部都在争抢这个军衔。 抢到的很高兴,抢到高级职称的更高兴。 有些军官从前线回来后,对国民党的封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军衔别在胸口到处显摆,很骄傲。 教员对这个现象很生气,曾当众批评过好几个人。 这个东西不能压制,只能妥善引导,因为你压不住。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如果你越是害怕这个东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那就越是要早点把这个情绪疏导出来,把这个需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去满足掉。 比如说,我党有一个不见于纸面的传统,就是把解决单身男女的婚姻问题当成政治任务来做。 组织会想办法让你安定下来,解决你的各种问题。 只有这样,你才能全心全意去做工作,少出幺蛾子。 10 延安当时那么偏僻,那么贫苦,不可能所有人的都愿意往这里跑,得给出有吸引力的条件。 光吸引那些意志力坚强的人是不够的,还要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才,才能壮大自身的力量。 战争有战争的规律,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打仗打的是后勤,打的是组织性纪律性。 你得变成那个最优秀的人,才有机会走到最后,挑战那个最后的BOOS。 当时的延安,拿最高工资的人,不是大知识分子,也不是体制内的高级干部,而是产业工人,尤其是熟练工和有特殊技术的工人。 工人在延安的生活是很惬意的,穿戴都是最好的。 当时一个工人在延安的收入是18元到38元左右,这样的工资在全国都很少见。(数据来源《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 抗日战争一开打,几乎所有势力都抢熟练技术工,开出了很高的工资,老蒋原意给钱,小鬼子也愿意给,那延安自然要抬高价码。 1933年的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是8元左右,而一个熟练工则可以达到20元,同期一个中等家庭的月生活费在10元左右,穷人家二三元也能很好过一个月。 为啥要给工人开这么高的工资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的产业工人代表了最高生产力。 部队的很大一部分战斗力,就是产业工人提供的,而且有很多竞争者,都在抢他们。 优质产业工人的供需严重失衡,因此,才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记住,不管任何时代,代表了最先进生产力的那部分人,都将是时代的宠儿。 你要做的,就是成为他们,或者跟着他们前进,而不是试图阻止时代的发展。 不然,不管你的口号多么正确,不管你有多么努力,终将都会被时代无情抛弃。 从井冈山到延安,再从延安枣园到北京天安门城楼。 这一路上的失败和挫折,无数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教员和延安模式的成功绝非偶然,是教员的决策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最后用教员的一句名言作为收尾: “不要看到好的就认为全好,看到坏的就认为全坏。 如果别人说全好,那你就问一问:是不是全好?如果别人说全坏,那你就问一问:一点好处没有吗?” 全文完。 |
|||
2023-9-9 1666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