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赵锡军:解析上市银行现状

 

【豪门世族全球视野Ÿ上市银行专题导读:目前上市银行坏账引起多重担忧,这担忧是多余还是必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否会对上市银行利润形成打击?银行业 “廉政风暴”袭来,后续将如何演变?中小银行上市窗口仍关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破产阴影是否重新降临到银行业上方?本期《金融街会客厅》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先生来对此解读。】

『嘉宾简介』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曾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McGill University Sherbrooke University Nijenrode University。分别供职于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中国证监会、JP Morgan 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Price Water House会计公司,并担任多家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兼职专家、顾问,参与国内、外多个融资项目、培训项目的工作。主要从事国际金融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研究。

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赵锡军:市场上对银行业坏账的担忧在积累而非消耗

金融界:各位金融界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金融街会客厅》,本期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先生,赵院长是研究金融银行方面的资深学者,今天他将和我们一起来聊聊银行业资本方面的话题,赵院长您好。

赵锡军:您好。

金融界: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对银行业坏帐的担忧,央行上周也发布了一份检测结果,提醒银行注意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债等方面的一些风险。您认为这个担忧是多余还是必要?

赵锡军:我觉得央行的提醒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确实从今年一季度和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使得一些商业银行资产的不良率有所反弹,风险有所增加,所以这个提醒我觉得是有必要。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看不同的银行,因为银行有大有小,它的业务有不同的倾向,前几年发展的有快有慢,同时银行的管理能力、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有所不同,它的风险偏好也有所不同,所有这些不同的情况就决定了不同的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的控制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是有差异的。大体来讲,一些大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对来讲会好一些,它管理能力也强一些,它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是要强一些。有一些中小银行,特别是一些地方上面的城商行,由于大多是由数量总多的信用社改制过来的(存在历史问题),加上当前经济波动的影响,改制资本的不到位,管理等问题同时困扰,可能会遇到比较多的一些风险和困难。

金融界:您怎么看待目前市场对于银行业坏账的这种担忧?

赵锡军:我觉得从目前的表现来讲,市场上对此的担忧还是在积累,并不是在消耗,这种担忧还会持续。这个从数据上可以表现出来,比如说:证券市场上的上市银行现在有16家,从上市银行股票的价格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来,尽管去年、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盈利状况都是不错的,但是它的股票价格是不断的下降,那这个至少表明市场上对银行未来的赢利状况的疑虑。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不论央行公布的一些数据也好,银监会公布的一些数据也好,各个金融机构做了一些研究数据也好,也表明了相关的一些商业银行的一些总的表现可能比去年要差一些,这个也是有一些担忧,以上是从相关的研究数据来看。另外我们也随时从媒体上面可以看到,可能有些银行风险在暴露,有些地方的一些区域性的金融风险波及到了一些商业银行等等,这些时有暴露,比如说一些地方的民营企业由于高利贷跑路了牵扯到商业银行等,这个也是造成市场上面投资者对于银行的一种疑虑的原因。

赵锡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润影响不一

金融界:刚才说到投资者可能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这个利润有所担忧,我们知道这几年银行的理财业务还在迅速发展,有专家认为这个理财业务就是利率市场化“化”的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同时央行今年的两次降息,对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这个调整也可以明确的看作是一个利率市场化的信号,很多人就担心这个会对银行业的利润形成又一个打击,您怎么看待?

赵锡军:我想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通过市场的机制来配置资金、资源,有利于配置效率的提高,使得同样的资金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益,不是通过你行政化的手段来配置,导致某些配置的不到位,或者效率降低了等等,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这过程中间,可能就是说由于,可能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和之后它是一步一步的,那么各家银行它的这种对自己的业务的定位,对产品的定价等等,它的策略可能不太一样。它的市场的这种开拓能力也不太一样,所以可能会使得自己的这种产品的分布、调整不够跟得上市场化的节奏,这样就使得可能会使得市场化推进比较快,它自己跟不上,那么赢利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你刚才提到的理财产品,实际上理财产品就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间的一种可能跟得上利率市场化脚步的一个产品。理财产品对于银行来讲,目前更多的是一个资金来源的一个问题解决。利率市场化如果说这个理财产品只是一个资金来源,那它更多的是需要靠资金的应用去挣钱,所以从总体的这个产品的这种设计,怎么样更加跟得上这个市场化的节奏,但它不仅仅是一个解决资金的筹集来源,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资金的使用的问题,怎么样找到更好的这个项目、客户,能够把资金用的更加高效,能够控制好风险,获得更高的回报,然后用它来弥补由于资金来源成本增加而带来的问题。这个我觉得它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一个表现,所以我觉得在整个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间,可能会牵扯到银行方方面面的一些调整,如果银行能够比较好的调整过来,比较快的适应这种变化的节奏,能够更好的来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同时也能管理好这个风险,那么它的盈利模式就会从原来非市场化利差为主的收益模式转变成一种更多的是以市场业务、服务、中间业务为核心的模式,这样它的这个新的盈利就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金融界: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是对银行形成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考验,可能说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比较好的银行能有更加牢靠的利差或者说这种利润的一个来源,那它会对中国银行业目前的这个梯队而言,会对哪些银行考验会更大呢?

赵锡军:我想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让原来这个可能相对比较固定的资金成本和资金的收益这一块儿变得活动了,浮动了。利率市场化以后,这两个部分实际上都在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是竞争资金来源,大家为了吸收资金来源都会采取提高或者上浮利率的做法,使得资金成本会加大。但是究竟什么样上浮才是合适的?是符合银行的利益的?同时在资金的使用上面也面临着更多的客户的竞争,而且面临着把这个相对来讲比较高的成本或者资金能够更有效的使用出去,怎么样能够创造更多的产品?这些我觉得是更多的是体现了银行自己的这种核心竞争力。它要有很好的产品的这种开发的思路和寻找客户的思路,然后在资金来源成本和资金使用的回报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空间,能够把这个空间稳定下来,原来这个空间是由利率管理部门就给你稳定了,不用你自己考虑,现在你得自己去考虑,这样你的这个银行自己的压力也会加大,责任也会加大,但是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也会更加的激发出来,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么那个银行就可能会在竞争中间面临着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淘汰的危险了。所以哪些银行能够在这个中间更多的获益?我觉得还是说是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化的这些情况、能够现在已经做好了准备、已经有预先铺垫的这些银行。

赵锡军:银行案件呈现“个别化”特点 无系统性风险

金融界:今年中国银行业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廉政风暴”,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农行的副行长、烟台银行董事长已先后卷入了这个风暴里,这似乎让我们回想到2005年左右,当时伴随着银行业风险跟坏账揭开之后也是这种高层次的人事地震,那您觉得目前来说,中国银行业存在这种大规模“廉政风暴”的风险吗?

赵锡军: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由于我们的监管和管理的不断的提高,再加上我们主要的银行都已经是上市银行了,受到方方面面的监管的要求后,它的治理结构、管理都在改善,所以整体风险,它是在不断下降的,比以前要好的多。在历史上面我们曾经出现过银行业的资本严重不足的情况,甚至出现国家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的资本金的这种做法,现在我想比那个时候应该说是有非常大的变化了,或者甚至说是有基本性的变化,要不然也不会在整个全球来讲,中国的银行市值也好、盈利也好,在全球排名靠前,甚至占据了三分之一江山的这么一个局面。所以总体来讲风险是在下降的,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不断的加剧,银行可能它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就是它会分化。总体来讲,大银行我觉得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稳健的,一些新的银行、中小银行或者是刚刚改制的这些银行、重组不久的银行,它在管理等各方面可能就会比较薄弱一些,应对风险的这种能力差一些,管理方面漏洞比较多一些,被有些人钻空子的这种可能性也会大一些,所以就会出现一些银行,出现一些操作的风险,或者是一些违纪、违规的情况,这个我觉得,毕竟比原来来讲,这种情况相对来讲要好多了,少多了。

金融界:您认为它性质上出现变化,以前是系统性的风险,而现在是银行本身的问题多一些。

赵锡军:是,现在是越来越个别化,个体化的情况比较多,而且从个体化的情况来看,可能不是现在出现的,它是以前出现的,但是现在发现的。

赵锡军:中小银行群起IPO根源是资产膨胀过快

金融界:目前银行业还有一个焦点就是中小银行上市,它从2007年三家上市之后,到现在将近5年的时候就关闭了这个窗口,但是这两年申请上市的中小银行是络绎不绝,目前在证监会的这个名单里面是排了14家,据之前的一个统计,为此努力的总名单是超过40家,对于总量100多家的中小银行来说,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您如何看待中小银行这种对资本市场的这种渴望呢?

赵锡军:应该说,整个银行业规模最近几年扩展的非常大,这跟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快有关系,跟整个经济的金融化是有密切关系的,你就想我们的货币增长的非常快,整个货币余额从2008年年末的40多万亿到现在都80多万亿了,翻了一倍,这些金融性的资产大部分又集中在银行,所以你就看每家银行的资产都膨胀的非常厉害,负债也膨胀的非常的厉害,那么,资产负债一膨胀就意味着它需要资本进来支撑它,所以很多银行最近几年资产规模增加的很多,但是补充资本金呢就相对慢一些,那么补充资本金对于银行来讲现在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任务了。它可能有不同的资本金的来源,有的可能靠老的股东来增资,但是一般来讲这个股东增资可能是有限的,只能找新的股东,新的股东无非是两种办法,一种就是说定向增发,就是物色一些愿意入股的一些股东来增发,另外一个就是公开募集了,就是做IPOIPO就是不定向的,向社会的公众来募集。这几种补充方式,各家银行都在争取,因为毕竟定向的募集的可能性选择的面都比较少,要一家一家去找,难度比较大,公开募集都是用现成的通道,而且2007年有三家城商行成功的募集到了资本,且效果也不错,所以树立了这个榜样,会有一些示范的效应给其它中小银行,所以有这个很多的银行都通过各种的渠道来募集资本,有的银行就希望通过IPO来募集这个资本,总的还是因为资产膨胀的很快,带来资本补充的这种不足。

赵锡军:中小银行上市停滞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金融界:那现在将近5年的时间里,再没有批新的中小银行IPO,您觉得这个原因是什么?

赵锡军:我想这里头有很多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IPO不是说是一个注册性的制度,就是说你想募集,我只要批注材料,只要有保荐,市场认可就可以的,我们是一个审核性质的核准的制度,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核,在监管部门审核的时候,它就有一个条件的问题,就是说你需要符合《证券法》等上市的一些要求,这个要求包括有股本方面的要求、治理结构方面的要求、经营方面的要求、财务方面的要求、管理方面的一些要求、治理的要求等等非常多,它的发展来讲,这些银行很多都是地方的信用社重组整合而成的,它在满足上市的要求方面呢,它需要时间,它不是说一下子就能满足的。所以尽管它都在朝这个方面来努力,但是各家银行满足的这个条件的先后可能时间不太一致。有些银行可能先满足了,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也达到了要求,可能就上市了,就像2007年那样,有些银行可能就不一定说是符合要求了,因为要求比较多,它可能这个符合了,那个又不符合了,它需要做不断的调整,所以我们可以看,有些银行开启上市制度,有的甚至达到十年了,然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满足要求,我想这是一个要不断满足的过程,而且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它要求是越来越规范了,所以你满足起来可能要做的更加细致一些了,这个工作量就更大一些,这是一个方面,条件的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因为我们的银行业应该说是集中度比较高的,主要的银行业务都集中在几家大银行手里头,中小银行尽管数量比较多,但是它的市场上的占有率并不是很高,而几个大的银行实际上都上市,工农中建交还有大的股份制银行,现在上市银行有16家了,大的银行几乎都上市了,应该说银行业的主体都上市了,而且银行业的总的资产在所有上市公司中间的比重是很高的,严格的来讲,上市所能募集资金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都配置到银行业去,各个行业都需要资本,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上市公司的总体结构的合理化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把资源配置到与实体经济结合度高,特别是一些战略的、新兴的、或者支柱性的产业里头去,这个可能就会使得银行上市的时候在产业方面考虑的时候不是排在一个优先的地位,特别是你的主体的银行都已经上市的情况下,那么就不是很靠前了。所以这也是从产业结构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了,所以这两方面可能原因都有。

 金融界:在您看来中小银行上市的这个时间窗,有没有可能在近期或者说它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段内,有可能会开启?

赵锡军: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就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强调来发展实体经济,所以银行业也好,金融业也好,它是一个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一个行业,那么资本在配置方面,从产业的优先度来看,还是优先配置在实体经济领域里头,有好的实体经济的企业可能优先给它配置。那么从市场的选择来讲,目前来看的话,因为你主要的银行都已经上市了,而且上市后它的股票价格现在我觉得很具有投资价值,因为很多银行股的价格已经非常低了,所以市场选择来讲的话,现在上市银行业的股票价格那么低迷,很难发行出一个好的价格出来,因而也不是一个特别合适的时机,那么从各个方面来考虑,我觉得可能这个机会可能更多的还是留给了那些实体经济的企业。

赵锡军:“老病带上新病”的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堪忧

金融界:中小银行一度被坏账和风险压的可以说喘不过气,也就是说近几年不到十年的时间,才逐步的发展起来,现在似乎很光鲜亮丽了,但其实就是对我们这个年龄来说,对于中小银行坏帐和风险的记忆也是非常鲜明的,目前来说它还面临着几个不利的因素,比如说和城投债关系比较深,和中小企业关系比较深,而目前中小企业也是危机四伏,同时它在风险控制方面也是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您帮我们分析一下目前这个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方面它是怎么样的?

赵锡军:总体来讲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再加上监管方面的不断的提高要求,总体的风险也是有所下降,它的资产质量在不断的提高,比前几年应该说要好多了,但是比较现在的这些大银行或者是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来看,这些城商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它的资产的情况,它的这个管理的情况,以及它的这个风险的情况还是有差距的。这个跟刚才你讲到的那些具体的原因是有关系的,因为很多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是服务于某些地方,某些城市的经济,那跟当地的这个经济变化,当地的产业变化,场地的发展是密切相关联的,如果说当地经济发展的比较好,比较顺利,那么它的业务就比较好,它的资产质量也是有保障的,风险可能会小一些。如果某些地方经济发展不是比较平稳,它波动比较大,风险比较高一些,也会给城商行及当地的银行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你刚才说的城投债的问题。城投债有些城市是可以承受得了,能够有还本付息的能力的,有些就不一定了。这个跟当地的经营状况,和财政的状况是有密切联系的。还有的跟城商行的补充资本的能力是有关系的,有些地方它经济实力比较强,当地的企业也好,政府也好,有能力去补充资本,有些地方它没有那么多强的能力,那可能就是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差异了,它的这种不良的这种核销的能力可能都会有差异。还有跟城商行的地方银行的组建的过程是有关系的,如果说组建的过程是一些强强联合的,或者是说一些原来的那些信用社,资产质量都不错的,同时地方在组建的时候也投入了比较多的资源的,可能它的负担就会小一些,在组建成地方银行或者是城商行以后运营起来也是比较好一些,健康一些。如果是说是组建的时候包含了一些很难处理的一些不良的情况,那么组建完了以后,这个组建过程中间当地的地方的资源投入的又不是的特别的充分,那可能就会这些银行组建成了以后也是运营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方方面面的困难,会把原来存在的问题继续积累下来,没有处理掉,那就是老病带上新病,那可能就会问题比较大一些。所以它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了,但总的我个人的从方方面面得到的这个信息和材料来看,比以往要好多了,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不足,风险在整个银行业里头风险还是属于偏高的那一类。

赵锡军:不排除仍有个别银行经营不善导致破产

金融界:这两天有一条新闻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就是河北的一家农信社已经进入破产的司法程序,这个可能给已经比较敏感的这个市场又有一个新的担忧了。那在您看来,包括您刚刚也讲了,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大概的一个情况,会不会还有新的银行破产?

赵锡军:应该说从我们这个经济的变化和银行业的这种变化来看的话,一般来讲在宏观经济相对有波动的时候,或者说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那么银行业面临的压力就比较大一些,具体的话就看各家银行面对这种波动,面对这种压力,它能够应对这个情况怎么样。有些情况可能个别银行应对其他比较勉强,比较困难,就有可能会出现这个经营不善而破产的情况,我想大部分的银行还是能够应对过去的,但是不排除有少数的个别的银行出现问题,甚至破产清算的都有。这个我们在媒体上面也看到了,比如说有些地方的一些小银行,包括城镇银行,包括一些城商行可能介入了当地的一些,或者是跟当地的一些这种民间的这种集资,高利贷可能相关联的一些活动了,那可能会惹火上身了,可能这种高利贷出现了问题,资金遇到崩裂,可能波及到这些银行,如果处理不善就会出现一些银行的这个受牵连和破产的问题,那么这个媒体上面时有报道,有些银行可能就是自己管理不善的问题,也有可能出现这个破产的这些情况。我想可能是免不了的,因为市场经济,但是总体的情况我觉得不会出现我们所说的这个系统性的风险。

我们很多城商行的话,地方政府是介入的比较深的,因为原来就是这个城市信用社,尤其就是地方的财政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的部门,地方的国有企业去投资的。所以地方政府可能水就比较深。但是随着最近几年的这种不断的加强监管规范管理,界定这个治理结构,在逐步的在地方政府和银行经营之间建立起比较好的这种隔离墙,让银行能够真正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来经营,而不会作为地方政府的这种金库或者钱柜,那这样还是起了很好的效果的。很多银行实际上都是比较清楚的,包括管理层,包括它的股东,你做银行是做金融机构而不是政府的行政部门,所以要按照商业的规则,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办事情,要符合监管的要求,要控制好风险,而不是说一味满足于地方政府的一些要求,要求它按商业银行的规则来办事情,控制好风险,通常情况下没有特别的事情,它可能会能够比较稳健的来经营,如果说它趋重与地方政府或者是某个股东,那它就不是按照商业规则来办事情的,这个就是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了,但是现在的话做银行的这些投资者也好,股东也好,管理层也好,都比较明白这个道理了。

金融界: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赵院长。

赵锡军:谢谢,再见。

2015-5-8点击数/观注度 4105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