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起底阿里蚂蚁金融帝国:等于4家招商银行或20家北京银行

 

【豪门世族全球视野Ÿ资本大佬马云专题导读:不知不觉之间,阿里的蚂蚁雄兵已经搭建起了大象的帝国。比全牌照的中信集团还全牌照。】

今天你到750分了吗?最近这几天,好多人的互相问候都变成了这个数字。据说,到了750分,用户用芝麻分和芝麻信用报告就可申请新加坡和卢森堡签证,不用再提交资产证明、在职证明或者户口本等复杂资料。一夜之间,人们仿佛从梦中苏醒,发现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的芝麻分关系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芝麻分,这个奇怪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微小这个含义。没错,这也是另一家听上去很小的公司(蚂蚁金服)的出品。蚂蚁金服已经是人人皆知,这个用渺小的蚂蚁命名的公司,是支付宝的母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金融业务旗舰。马云在很多场合都说,蚂蚁金服用蚂蚁命名,是因为集团从小微做起,希望服务到小微企业,包括小微个人。芝麻分的出现和签证的应用,让人们突然认识到蚂蚁金服不只是支付宝、余额宝这么简单了,其实过去几年蚂蚁金服在不同领域大肆布局,在可以想象的地方都已经落子。仔细梳理这些布局,一个庞大的帝国犹然浮现,从牌照而言,蚂蚁金服已经是全牌照的集团,从业务而言,蚂蚁金服所能服务的客户,比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多。不知不觉之间,阿里的蚂蚁雄兵已经搭建起了大象的帝国。今天,就让我把已经浮出水面的蚂蚁雄兵汇集起来,希望可以尽量拼出蚂蚁帝国的全貌。

蚂蚁帝国的人口 - 等于4家招商银行或20家北京银行

蚂蚁金服同时服务于个人和小微企业。我们先以个人为例,用余额宝的用户数来模拟整个蚂蚁帝国的人口。这是因为无论蚂蚁金服的产品如何复杂,大部分客户都是从最最简单的余额宝转换而来的,所以其他产品的用户基本都是余额宝的一个子集。根据天弘基金的年报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余额宝开户数1.84亿户,户均3,133.47元,而2015年一季度估计的开户数为2.27亿户。2.27亿户个人客户是什么概念呢?以下是一些主要银行截至2014年底的个人客户数,主要都是从年报和公开报道上摘录的:工商银行4.65亿;建设银行1.82亿(网上银行用户);招商银行5600万;北京银行1137万。

也就是说,整个蚂蚁帝国的人口,相当于半家工商银行,1.25家建设银行,4家招商银行,或者20家北京银行。传统金融业最难的就是获取客户,为了积累客户不惜砸下大把金子建设网点,可惜仅仅一个余额宝就已经颠覆了所有传统银行几十年的投资。这还只是余额宝一家的客户,余额宝当然是蚂蚁帝国的中坚力量,但如果再算上帝国的一些属国的人口,也就是蚂蚁金服旗下其它产品和服务,例如恒生电子,三潭金融的客户,帝国的人口还会多不少。

更有想象空间的,是跟蚂蚁帝国接壤的人口,也就是淘宝上尚未开通余额宝的用户。这些人虽然没有直接购买金融产品,但是他们对淘宝和天猫的依赖性,决定了他们将来在一定的条件下很有可能接受支付宝和余额宝,从而变成蚂蚁帝国的子民。这些接壤国度的人口有多少呢?淘宝的注册用户数有5亿以上,您可以自己计算一下这里面还有多少家招商银行,多少家北京银行。

蚂蚁帝国的版图-比全牌照的中信集团还全牌照


庞大的客户是需要金融产品来服务的。中国是奉行分业经营的国度,单单传统金融就有一行三会 - 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来监管,所以金融业天生就存在不同的机构做不同的业务的规矩。传统的金融控股集团,通过集团子公司获取不同行业的牌照来占领各个金融领域的市场,但蚂蚁金服在短短的两年间,就已经完成了全牌照的布局,不但在每个关键领域都已经有相应的布局,而且在某些新兴的产品领域上已经摇摇领先即使是最早最全的金控集团-中信集团。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比较:

蓝色部分:集团内已经获得牌照的公司的名字;橙色部分:虽然没有获得牌照,但是做的业务和这个行业是类似的。

不难看出,相比传统金控集团例如中信这种背景雄厚,历史悠久,不断布局才得来的全牌照经营的优势,蚂蚁金服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思维,有牌照的用牌照上,没有牌照的创造新领域也照上,三下五除二,一个比全牌照金控更为全面的业务体系已经形成。更厉害的是,在蚂蚁金服内部,同一种业务可能由不同的事业部来竞争,有牌照的没牌照的一起上,最后哪个成了,都是蚂蚁金服的核心业务。银行业务是最典型的例子。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阿里在这些领域是怎么布局的。

1. 银行

马云讲过无数次,我们不做银行,因为不想受到各种现有银行业监管的制约。但最后借了国家鼓励民营银行的东风,还是申请了网商银行。这个银行,在业务模式上是小存小贷,掌舵人是前杭州银行行长俞胜法。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阿里一定要申请银行牌照,我的理解是,网商银行是一个策略上的备选项,因为银行业务是高度监管的行业,一旦有些业务明确一定要银行牌照才能做,网商银行就当仁不让了。小贷也类似,由于俞胜法也兼任阿里小贷的总经理,将来小贷业务并入网商银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理解了这点关于牌照的考量,再看蚂蚁金服在做的其他业务,逻辑就很清晰了。支付宝获得的是央行颁发的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在银行传统的存、贷、汇三块业务中,支付宝是最早占领这块阵地的。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会否认,在用户体验上,没有一家银行能比得过支付宝。而余额宝正是基于支付宝的优势,开始在上面进攻,对于斩手党来说,余额宝一定是比银行存款更好用的存款之地。

芝麻信用分,和花呗是蚂蚁金融在个人信贷方面的尝试。芝麻信用分的所图甚大,希望做到一个征信体系,就算不能取代央行的征信体系,至少也能基于自己的独有数据在征信市场分一杯羹。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蚂蚁金服希望芝麻信用的功能不仅仅在个人贷款征信上,而是可以作为一个信用增强的平台,介入到各种需要信任和信用的场景中去,本文开始的签证就是一例。花呗就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就是一个网上信用卡的概念。X教授刚刚用花呗在淘宝上买了一个手机,整个过程基本上和信用卡一模一样,当然不需要输入信用卡号,体验明显胜出。值得注意的是,年初的时候传出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业务的消息,但花呗仍然按计划推出,这也是没有牌照做传统金融业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我的观点是,只要有利于用户,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用户体验的进步,央行在这方面应该更为宽容一点。

一达通就更不为人知,但是在整个帝国的版图中是很重要的一块,它是企业贷款业务的主要承载者。前面说的都是个人业务,但其实阿里的金融板块的起源于阿里和建行在20092011年的合作,当时的合作模式是阿里提供淘商家的信用数据,建行提供资金放贷。后来出于种种原因,双方的关系转淡(整个故事是利益分配和战略方向的不同,要是详细讲的话要另开一篇),阿里就开始用自己的小贷平台给整个阿里供应链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到后期,干脆收购了专做外贸企业服务和贷款的一达通,作为自己的贷款平台。外贸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也是企业银行关系的基础,一达通有了贷款能力,其实也就切去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一大块蛋糕。

2. 证券

证监会虽然一直号称要开放券商牌照给互联网公司,但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没有券商牌照的蚂蚁金服自然不甘寂寞,首先收购了长江证券下属的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获得了投行业务的门票,接着又收购了香港上市的瑞东集团,拥有了香港地区的经纪业务资格。而对于最核心的A股经纪业务,细心的用户可能已经发现在支付宝钱包里上线了股票应用,直接提供股票报价,这个布局和腾讯的自选股App 一样,都属于先占据入口的行为。客户积累到一定程度,直接就可以对接现有牌照的券商,由于占据了最重要的客户源,可以想象大部分的佣金和其他利益将会由蚂蚁占据。当证监会最终批复了自有牌照,传统券商就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客户原来转走是那么的轻易。

证券领域的另一步暗棋是恒生电子,这个A股市场的互联网金融的旗手,我会在下一节蚂蚁帝国的明珠 -金融机构可望而不可即的数据里详细分析。

3. 保险

三马卖保险曾经是众安在线成立时的一段佳话,但当时我就说过马云的股份比马化腾和马明哲的高,后两马一定不会全心全意支撑众安。果不其然,现在的众安主要靠淘宝系给的利润空间(退货险等)生存,已经很明确是蚂蚁帝国的附庸了。当然,就如我上文所说,阿里的策略一向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何况众安拿的只是财险的牌照,出的也主要是比较偏门的险种。对于传统寿险,养老险和健康险,淘宝保险仍然扮演了蚂蚁金服的另一道保险,从分销的角度,把淘宝的流量变现成为销售保险的佣金。虽然成效还远远算不上亮眼,但从产品供应的丰富程度,从自有产品的开发(例如和泰康一起推出的关爱宝),都还可圈可点。

4. 基金

蚂蚁金服在基金业的布局其实颇类似保险业。自有的天弘基金自不用说,7千多亿的货币基金之外,开发的指数基金(容易宝)和其他产品都是拓展客户选项,给客户全面基金选择的战略之举。最为惊艳的是下属的基金子公司天方资产,成立刚两年,专户专项规模已接近余额宝的1/4在全部基金子公司中名列第六,在非银行系基金子公司中名列第一。

除了依赖天弘开发基金新品种外,蚂蚁金服还充分利用外援,比如和新华基金联合发行了新华阿里一号保本混合基金,和博时基金合作利用淘宝设计的淘金大数据100指数管理的博时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基金。

当然也不能少了基金理财超市,和保险一样,虽然体验还有待加强,但是仗着淘宝的无敌流量,也能为蚂蚁帝国贡献一部分销售佣金收入。蚂蚁金服还投资了数米基金网,持有证监会颁发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和网商银行一样,都属于根正苗红的后备军,一旦和监管机构正面起了冲突,就可以直接顶上。

5. 信托

至少根据公开信息,蚂蚁金服并没有信托牌照。但是没有信托牌照不代表不做信托的事。对于信托行业最主要的通道业务,或者叫原始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蚂蚁金服最近低调的注册了一家名叫三潭金融的公司。三潭金融要做什么,CEO吴志刚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主要是三块业务。第一块是担保的担保,第二块是数字资产抵质押的融资, 第三块是利用大数据和IT技术,提供给投资人或者金融机构完整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工具。我觉得他没有讲清楚。其实三潭金融就是想把传统的非标资产流转起来,也就是想把信托类产品标准化和交易平台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信托牌照反而是一件好事,就像陆金所的Lfex 金融资产交易市场,针对的是金融机构间的交易。

娱乐宝,顾名思义,就是投资电影的余额宝。其实这个和余额宝差的有点远。投资电影不像放贷给银行客户,投资电影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为,一个电影可以像小时代那样爆红,连续集都分成两部拍,也可能像太平轮,上映两天就惨遭下线。可是娱乐宝却偏偏玩了个类固定收益的产品结构,其实就是把高风险资产包装成刚性兑付的借款产品,所以明白我为什么把娱乐宝放在信托这一个行业里了吧。

6. P2P

招财宝平台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P2P。但是我们看一下它做的业务,除了卖产品外,还提供了变现功能。所谓的变现其实就是利用已有的金融产品,生成一笔个人贷,如果有人购买,就完成变现过程。这就是P2P,只是有抵押的P2P而已。利用P2P的贷款放大功能,同一笔金融产品购买完可以通过变现向另一个人借一笔个人贷,而借出的这个人也可以用自己刚刚借出的这笔个人贷再变现,借入另一笔个人贷,循环往复,水涨船高,日长夜大,血脉贲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货币乘数的概念,当然并不完全一样)。招财宝的累计金额已经超过1千亿,只是余额有多少,蚂蚁金服官方从未公开过。

蚂蚁金服在 P2P 领域还有一支投资是融都科技,我会在下一节蚂蚁帝国的明珠 -金融机构可望而不可即的数据里详细分析。

7. 股权众筹

519日下午蚂蚁金服副总裁韩歆毅在一档名为《一马当先》的互联网+商业创新大赛的启动仪式上透露,将筹备上线股权众筹平台,为创业者提供股权众筹融资服务,支持创新与创业。这个平台被命名为蚂蚁达客,这是直接用蚂蚁命名的业务,将来的其他业务会不会也用蚂蚁命名,我们拭目以待。目前这个平台还未上线,但是在股权众筹的赛跑上,蚂蚁金服已经领先了一个身位。

总结来看,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版图,证明了蚂蚁金服早已不是当年的支付宝。完整的产品线提供给客户的是一站式服务的顶级体验,而在某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是传统金融机构望尘莫及的。拥有不同业务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跨界经营,某些产品可能单独来看不可能做成或者效益不够高,但是如果一个集团集多个业务单元之力,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下面这个图就展示了蚂蚁金服内部一些业务单元联合起来,就已经没有传统金融机构什么事了。

蚂蚁帝国的明珠-金融机构可望而不可即的数据

蚂蚁帝国的版图是如此庞大,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是用传统金融行业的视角来分析马云的布局。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大佬,蚂蚁金服一家单挑整个行业的底气来自于它的独有资源 - 数据。

淘宝和天猫不对外开放交易数据。马云称,阿里拥有了大量的消费者数据、小企业数据、金融数据、物流数据,各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不是我们的资产,这是社会的资产,为此,阿里决定对数据原则上不开放因为我们认为现在我们在完全没有保障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必须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我们只跟我们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未来。纯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蚂蚁金服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最简单的来说,基于在淘宝上的商品购买数据,推荐合适的投资或融资产品,已经接近实际应用了。对于不在阿里战略合作伙伴名单里的传统金融机构,甚至是坐拥最大的社交数据的霸主腾讯,在这件事情上也奈何蚂蚁不得。

马云最近几年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宣传一个新词“DT”DT就是 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除了拥有数据之外,如何分析使用数据是蚂蚁金服的一个重要方向。蚂蚁金服有几个团队在做这件事情。这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恒生电子。

恒生电子,包括旗下的恒生聚源,为中国绝大多数基金公司提供后台交易、结算、投资等核心系统,20144月马云与谢世煌控制的浙江融信收购恒生电子的时候,市场上还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波澜,因为基金公司们担心马云会将敏感的交易数据据为己有。当然直接的影响是没有的,恒生电子作为系统提供上是不可能也不敢窃取客户信息的,但是通过恒生电子,马云直接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建立的业务联系,而恒生电子也成了马云的一支奇兵,石破天惊的HOMS 系统从另一个角度把传统金融机构的围墙凿开了一个口子。通过 HOMS 系统开户,一个私墓基金可以很方便的绕过券商的审核和风控,进行类似场外配资等原本不能在券商实现的业务。证监会最近开始意识到了这个漏洞,齐鲁证券,长江证券等胆子较小的券商已经开始断开与 HOMS 系统的数据接口,对于 HOMS 来说有一点小挫折。但是恒生 HOMS 系统的用户基础已经很庞大了,据说有几千家机构的几千亿资产,证监会的关注已经不能阻止恒生的步伐,最近的股价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马云入股的时候是20144月,买下恒生电子母公司恒生集团的代价是32.99亿人民币,现在的市值已经超过180亿。当时入股时,市场还在猜测,为什么是用个人持有的浙江融信买入而不是蚂蚁金服直接入股,X教授当时的猜测是当时股权架构还未调整完毕。不出所料,201569日,恒生电子公告,浙江融信将持有的恒生集团按照20144月份的原价(附加一点融资成本)转让给蚂蚁金服,从侧面证明了代持的猜测,也让蚂蚁金服正式持有了恒生电子的股份。

恒生电子还有一笔投资值得一提。2015414日,恒生电子和其关联企业云汉投资共计出资6600余万,获得融都科技合计46.9%的股份。融都科技的核心产品为 P2P 网贷交易系统,所以从投资逻辑上来说,融都科技就是 P2P 界的恒生电子,曾经发生在恒生身上的故事,都有可能在融都身上再发生一次。

蚂蚁帝国的盟国-马云布下的奇兵

有那么一些公司,并不在蚂蚁金服的投资范围之内。它们大部分是阿里或者马云私人投资的,但是在蚂蚁金服的帝国征程上,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盟军第一集团军-包括阿里影业、阿里健康、华谊兄弟以及其它阿里系公司,它们虽然不是直接金融企业,但是可以提供金融业务所必需的客户和资产,比如阿里影业的娱乐宝。

同盟军第二集团军-64日,阿里巴巴宣布投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除第一财经成为支付宝股票行情系统的资讯提供商外,双方还将广泛采集全市场的多元数据。但第一财经的金融数据是否足以支持这样级别的合作就不得而知了,阿里在媒体领域的另两笔投资:虎嗅和新浪微博投资完毕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新产品或服务出来,让我不由得觉得它们被投资的价值就在于原来的媒体基因。毛主席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笔杆子保政权",我只能帮你分析到这儿了。

蚂蚁帝国的隐忧金融人才的稀缺

帝国扩张的太快,没有足够经验的将才担当重任,是蚂蚁帝国最大的隐忧。

蚂蚁金服的CEO彭蕾,之前是阿里集团首席人力官;总裁井贤栋一直从事财务方面的具体工作;副总裁袁雷鸣,之前主管支付宝技术;副总裁韩歆毅,经验主要在融资领域;副总裁彭翼捷,主要经历在运营;副总裁俞胜法,之前担任过杭州银行行长,是经历最为接近传统金融行业的高管。如果说这些高管本身的互联网经验和金融行业的学习曲线足够陡峭,可以把握蚂蚁帝国的整体航向的话,风险最大的部分其实在中层,大部分员工来自互联网公司,虽然一直在向传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招手,但实际上能够符合并融入阿里的互联网文化的人还是不够。

所谓魔鬼在细节里,阿里铁血的文化让员工们打了鸡血嗷嗷向前冲,而很少有人强调风险为先。当然创业阶段一切为了速度,但帝国霸业初成,客户的期望就不同了。2015527日的支付宝宕机事件就给帝国敲响了警钟,按照传统金融机构异地双活,定期演习的风控措施,仅仅因为挂断光纤就导致这种大面积的停运是不可想象的。若是一味强调快而丧失了对金融风险本身的谨慎,那么只需要再出现一次全局性的金融危机,蚂蚁金服的产品链条上就有可能爆发不可预期的风险,那时就算帝国多么强大,也不能独善其身。
2015-6-12点击数/观注度 3584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