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证券 |
静安寺外无野村:光大证券的前世今生 |
作者 王大力 来源 大力如山 发布 2018-12-15 |
原标题:静安寺外无野村 2013年8月,马上就要48岁的徐浩明,最近心情一直都不太好。 自从五年前,老领导从光大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老徐这个光大证券总裁的位子,就一直坐的不安稳。 五年来,集团层面不仅对他的支持明显减少,还空降了不少高管到公司。这让本就底气不足的老徐,感到越来越难操控光大这艘大船。 可越是战战兢兢,越是倒霉透顶。 就在两个月前,公司投行部做的天丰节能项目,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搞得这一两个月来,几乎每天都要呆在办公室里的老徐,哪怕心里一直憋着气,也不得不忙着会见下属和处理公务,生怕被对手抓到可以扳倒自己的机会。 这天是8月16日,早早来到办公室的老徐,刚坐下没多久,就不断的有下属来汇报工作。一直忙到11点左右,最后一批汇报工作的员工离开,老徐才算能有点自己的私人时间。 舒展了一下坐了一上午的身体,老徐打开电脑准备看看新闻,想着还没到收盘时间,就先看了看大盘的走势情况,恰好看到了沪指被直线的暴力拉升。 没听到什么重大利好消息的老徐,虽然感觉这个走势很奇怪,但想了想终究还是没能想明白,只好不由自主的笑着摇了摇头。 十几分钟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的在徐浩明办公室外响起。 四个小时前,最近每天都在这个点来到公司的杨剑波,看起来心情不错。 2004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取得金融学博士学位的杨剑波,一回国便加入了光大证券。读书时就熟练运用GARCH等模型做研究的小杨,加入光大没多久,便开始负责公司的备兑权证系统开发和股本类衍生品业务平台的建立。 多年的实践经验,再加上良好的学术功底,不仅让小杨很快受到证监会的邀请,成为国内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规则的四位牵头起草人之一,也让他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的负责人。 特别是这两年,好事更是不断。杨剑波负责的策略投资部,为光大证券带来了将近20%的年化收益率,不仅让部门的业绩考核位居全公司第一,也成为老学长徐浩明这几年里最为倚重的部门。 去年年末,小杨制定了一个风险中性策略,模拟半年后效果不错,便在今年四月份开始了实盘运行。虽然在实盘运行前的一个月,策略投资部收到风险管理部提示风险的警示函,但争执不下的双方,闹到高层那里后,得到了一句: 中后台要跟前台紧密的结合。 最后,风险管理部不得不放弃了实时监控,改由杨剑波内部控制,只把第四季度对策略投资部的常规稽核,提前到了7月份进行。 所以,即使每天差不多都要熬到凌晨才能睡,但因为自己的部门正在接受稽核,这些天的小杨不得不早早来到办公室,提前先把部门事务处理完毕,才能安心的去开各种会议。 好在长期运动锻炼出的身体素质很好,再加上这些年确实春风得意,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的小杨,精神状态和心情也一直都不错。 这天上午的11点05分左右,刚结束会议还没走出会议室的杨剑波,接到了同事沈诗光的电话。 作为公司资金调配的负责人,沈诗光在电话里焦急的问道:“你是不是买了70个亿的ETF股票?” 杨剑波很清楚自己部门就只有十几亿的头寸,马上回答:“应该没有吧。” 刚挂了沈诗光的电话,走出会议室的杨剑波,抬头就看到了满脸惊慌的下属向自己跑来,心里猛地咯噔一下。 那天发生的事,被光大证券自己称为“8·16”事件。但市场上还有个更流行的叫法,那就是“光大乌龙指”。 至今,此事仍保留在百度百科对光大证券的描述里,甚至对光大集团的描述里。 01 自从被陈毅副总理称为“红色资本家”之后,在经商上已经成功的荣毅仁,开始走向政治上的成功。即便后来沦落到打扫厕所的地步,也没阻碍陪着邓公吃了顿涮羊肉后,就被钦点去组建了中信集团。 而同样被周总理称为“红色资本家”的王光英,由于多了一层“国舅爷”的身份,除了在官商两路上,比荣毅仁更早成功以外。在特殊时期,也享受到了秦城监狱的滋味,比打扫厕所的荣老板还惨一些。 不过,当熬过八年牢狱之灾的王光英,用天津市副市长和天津国际信托老总的身份,向万里副总理上书“港澳见闻和八点建议”后。即便国家已经有了中信和招商局集团,海里没多久还是下达了批复: 在港设一完全打破官商一套的综合公司,委托光英同志负责筹办。干部也由他选人,由中国银行贷款支持。 1983年,“紫光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创办,第二年改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是“Ever Bright”,取的是“永远光明”的意思。 王光英将该英文名,解释为“光明正大做生意”的意思。就像初成立的光大集团,并没有完全采用中信集团的打法。即便当时中信集团的打法,被谷牧副总理这样肯定过: 如果不让中信走长安街,煤渣胡同总要让它走一走吧。 所以,中信不仅在自己的印章上刻上了国徽图案,而且聘请了很多部委领导作为董事会成员,并培养了以王军为首的年轻二代们作为中坚力量。 而同样作为部级机构设立的光大集团,虽然印章的尺寸跟中信一致,都是正部级的标准,但印章上的图案就只有五角星,对外合作上也只依靠王光英的身份和背景。 可能唯一跟中信的相似之处,就是同样也培养出了像孔丹这样的中坚力量。 不像那几年的中信集团,不是跑到澳大利亚收铝厂,就是在香港到处收银行和航空公司。同尼克松、基辛格私交甚好的王光英,此时正带领作为中国对外窗口的光大集团,忙着从海外引进资金,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型项目建设。 比如光大在北京,就投资建设了当年全国最高的建筑物—京广中心。此中心落成后,还特意邀请了邓公去登顶,当其俯瞰全北京时,说出的那句“发展才是硬任务”。比邓公南巡顺德时,脱口而出的那句“发展才是硬道理”,还要早上几年。 1988年,“物价闯关”失败,全国的物价指数飞涨。中央直属的五大“官倒”公司,也成为了人民群众新的眼中钉。 好在那时掌舵的是邓公,不像当初的中正公只会讲些“亡国或亡党”的屁话,邓公一句“先从我们家开刀”,就让政治局在北戴河做出了决定:除了中信集团外,其余四家公司全部撤销,包括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康华公司。 这四家即将被撤掉的企业里,唯一将总部放在香港的光大集团,便在会后给姚依林同志写了封信:一面展示自身在香港的实力,一面暗示若撤掉自己会对香港造成很大影响。 果然如其所愿,最后高层一边保留了光大集团,一边又撤掉了光大集团的董事长。而未来的整个集团,从此便陷入了不停被洗牌的循环之中。 在王光英离开后,是央行副行长邱晴接任了光大集团董事长。 新董事长先是在北京专门成立了新总部,通过这个同香港总部平级且互相独立的存在,逐渐将光大集团的控制权收向了内地。 这次开启的双总部模式,虽然在那个时代有其存在的意义。但随着两个总部各自膨胀,未来又让光大集团陷入了股权混乱和无法并表的困境,一直到了唐双宁时代,才算是被解决掉。 其次,邱董事长还从央行的各司局里,专门调来一批干部到光大任职。从此,也给光大集团戴上了“小央行”的帽子。 成也“小央行”。邱晴治下的光大集团,通过成立光大信托和光大银行,拉开了布局金融行业的大幕。 败也“小央行”。当时光大信托的负责人王亚克,原本是从外管局专门调来的处级干部,却让公司在外汇交易上亏损了8000万美元,并通过做假账隐瞒了更高的亏损。 1996年,光大信托的事让邱晴主动提交了辞呈。当时兼任央行行长的朱副总理,又从央行调来一位副行长朱小华接任董事长,并提名孔丹担任光大集团的总经理。 就在这一年,光大证券成立了。 02 1996年,整个光大集团最耀眼的核心资产是光大银行。 在那个还没开始推崇“光大是不行的”年代,各项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的光大银行,在96年就开始了股份制改造,为第二年自己香港上市提前做准备。 那次股份制改造的副产品之一,便是把银行的证券业务拆分了出来,同集团内另一家子公司光大国投的证券业务进行整合,组建了光大证券。 就像刚出生时的中信证券,是依靠着中信集团的关系开疆拓土。光大证券在出生后,也一直含着光大集团的这口羊水。 特别是在1999年初,光大银行接收了中国投资银行的网点和资产,令自己成功进入股份制银行的前三列,顺势也让光大证券得了另一个壮奶妈。 只是尴尬的是,光大集团的羊水好像是有毒。 在99年夏秋交际的时候,央行副行长出身的集团董事长朱小华被“双规”,光大银行也通过一次次的为集团担保,被“朱小华时代”激进的资本运作手段拖入泥潭。 此时的光大证券,算是体会到了什么是“毒奶”。特别是没有培养出自家的“王东明”,导致自己即便屡次拿到一手好牌,也避不开频繁洗牌的影响,至今都无法避免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处境。 那次空降下来为“朱小华事件”灭火的刘明康,即便来之前已经是央行副行长,但光大集团的董事长做了不到一年,便交了出去。包括历经过四位董事长、并给其中两位搭过班子的孔丹,也同时交出了光大集团总经理的位子。 一并承接光大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个位子的,是原交通银行行长王明权,也是光大创始人王光英的亲侄子。 在王明权到光大的头几年里,解植春这个光大证券的总裁位子还算能坐稳。毕竟王董事长在集团开会时是明确表了态的:方方面面的人那么多,还是要允许光大证券搞“五湖四海”嘛。 当然,无论是来自“五湖”还是“四海”,对于念旧的王董事长来说,都不如来自交行的老下属们。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陈爽、周立群和徐浩明这三大处长。 原交通银行法律事务室的陈爽处长,跟着老领导来到光大后,直接去了光大集团香港公司,从法律部主任做起,逐渐充当老领导在港的重要助手。 原交通银行公司部、国际部的周立群处长,则先跟着老领导在光大集团呆了一年多,随后便被派到光大证券担任了纪委书记。 而作为原交通银行办公室综合处、党委办综合处等部门的负责人,徐大秘到了光大集团后,先在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办公厅主任等职位上,辅助了老领导一段时间。一直等各方面都摸的滚瓜烂熟了,才安心的被派到光大证券去。 2003年,徐浩明来到光大证券担任副总裁,开始为两年后接任总裁热身。 虽然老徐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是在行政岗位上度过的。但开始接手具体业务的他,还真就想带领光大证券干出点成绩来,比如先冻结了投行部老员工的奖金等等。 因为那时的他仍然深信,天变的不会那么快。 03 2005年,徐浩明正式担任光大证券的总裁。在集团董事长的关照下,光大证券迎来了短暂的稳定和发展。 一年前回国加入光大证券的杨剑波,在这一年里作为第一批从业人员,参与了交易所权证产品的创设,并开始为光大研究衍生品和策略投资的实际运用。 在投行业务上,虽然走了一波见证光大巅峰的老保代们。但上市国企董秘出身的刘剑,随着带领一众手下完成的漂亮成绩越来越多,不仅自己从投行部副总做到了分管副总裁,未来也让投行的业绩一度要重回02年时的巅峰。 只是没人能想到,分管光大集团的大领导在两年后突然因病去世,导致即便王光英还建在,刚满六十岁的王明权也不得不到站下车,连正常延退三年的待遇都没拿到。 而此时净资产为负的光大集团,正处于技术破产的状态,包括集团当年最耀眼的资产—光大银行,都已经连续三年无法出具年报了。 为了帮助光大集团起死回生,新分管光大集团的大领导,这一次派来了央行和银监会双监管出身的唐双宁。到了光大后的唐双宁,虽然也专门去看望了王光英,但当时就写了封对联表明心迹: 在机关昂首挺胸做公仆,到企业猫腰低头做主人。 不久之后,光大证券便又陷入了新旧主人之争。 这场内耗是先从董事长和总经理开始的,自从王明权离开光大集团后,唐双宁短暂接任了光大证券董事长的位子,之后又交由袁长清担任。但毕竟各属新老两系人马,徐浩明与这两任董事长相处的都不太好,光大证券也从集团迎来大量的空降高管。 延续多年的新旧领导洗牌之争,又一次徐徐展开了。 2010年,执掌光大证券投行业务的副总裁刘剑被调岗,与集团关系过硬的熊国兵,则从分管风控调整为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 作为搭建了光大证券内控体系的后台老人,第一次执掌前台业务的熊国兵,对刚要重回巅峰的投行部启动了变革。 熊总的主要方式,就是亲自招聘了一批年轻人,不仅在工作上将其组建成独立的业务承做部门,在生活中也通过“投行俱乐部”的活动名义组织起来,鼓励这些年轻人与老员工进行竞争。 鼓动下面人也开始新老之争的熊总,终于没能劝住投行部的老员工们纷纷离职,甚至在这些老保代们临走前,还不忘一一惜别道: 不要以为公司离开你就转不动了,不少年轻人已经非常优秀,只要稍加培养,不会比一些老保代差。 若想在国内投行业务上有所发展,必须依靠经验和人脉的积累,这是不少券商不惜成本去招揽保代的原因。所以,反着来的光大证券,虽然通过大量任用新人节省了成本,却使得储备项目的质量变得良莠不齐。 2013年上半年,证监会对IPO在审企业进行财务大核查。首批的三十家被抽查企业中,由光大证券保荐的就占了五家。当年6月份,这五家企业中的天丰节能,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这一次,都想借着天丰节能的事进行管理层变革的董事长和总裁,掰腕子还没决出个胜负,就又迎来了文首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只不过扯后腿的一方,变为了另一派的成员—杨剑波。 “光大乌龙指”事件后,徐浩明、杨剑波和其他几位高管,被证监会做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 徐浩明也黯然辞去了光大证券总裁的职务,接替他的是原副总裁薛峰。巧的是,这位同样有着央行和银监会双监管出身的薛峰,在空降至光大证券前,也曾在光大集团办公厅、党委办公厅等岗位上专门历练过。 不知如今已辞去总裁,只保留董事长职位的薛总,是否也相信天不会变得那么快? 士为知己者死。讲不清是被光大抛弃,还是抛弃了光大的杨剑波,虽然在事后又独自起诉证监会欲证清白,可除了让自己短暂成为公众人物以外,终归对结果没有任何的改变。 除了他在庭上做结案陈词时,最后说的那句: 正因为我的专业,所以知道你的不专业。 让后来回到母校担任金融学教授的小杨,每每授课都体会到课堂被挤爆的感觉。 |
|||
2018-12-15 19041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