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不仅丢掉了大国地位 |
作者 关照宇 日吉秀松 来源 @人大重阳微信号 发布 2018-12-17 |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对比了20世纪末与现在中美日三国总市值排名靠前的企业名单变化,得出美国强大、中国崛起、日本停滞的结论。其实自从“失去的二十年”以来,日本的地位早已一落千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关照宇、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副教授日吉秀松8月7日在界面新闻“最天下”微信公众号所发《“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丢掉的不只是“面包”》一文浏览量已超过40万,很清晰地阐述了日本社会当下的变化。@人大重阳微信号再度选编,以飨读者。 7月初,一则福建籍姐妹在横滨遇害的消息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也引发了一轮关于日本社会治安的讨论。近年来,随着赴日游学旅行以及企业赴日并购数量的增加,有关日本的热门话题已不只是饭后谈资和键盘“论战”,更是关系到已经走出去或即将走出去的中国人的切身利益。 要重新审视日本,绕不过“失去的二十年”。日本在此期间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得到又失去了什么?我们对日本又有哪些认识“错觉”? “失去的二十年”这个概念是用来描述日本自1991年泡沫危机以来,经济陷入增长乏力的停滞状态。经历过昭和(1926-1989)与平成(1989年至今)两个“朝代”的人,一定能体会到日本社会的变迁。但对比昔日的昭和荣光,碌碌无为的平成时代丢掉的远不止是数据上体现的经济下滑。 这是一个正常国民心态“失去的二十年”。对于日本人来说,近30年来最大的心理冲击除了自身的江河日下之外,最强烈的刺激就是中国的崛起。上到政界下到普通民众,都没有摆脱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心态。安倍内阁外交政策以遏制中国为纲,使其丧失了对外政策的灵活性;而随着日本舆论环境的逐年恶化,绝大多数日本民众也只能被动地紧盯中国雾霾与问题食品,却错过了了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中国社会的崛起,日本人把预设的“不情愿”变成了思考问题的起点,心态失衡也就在所难免。 这是一个社会责任心“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的传统当中,对集体充满了敬畏,整个社会充满了极强的连带感,而一旦被集体抛弃,可能就意味着自身一切均被否定,日语与日本文化中的“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正是这种心理的投射。 然而近年来,日本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在被稀释。面对日益严峻的日本老龄化与少子化现象,年轻一代的日本人不仅抗拒缴纳养老金,更是拒绝结婚生子。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男女的“终生未婚率”均创下新高,50岁以上仍未结婚的男性接近四分之一。目前日本生育率接近1.4,而要达人口平衡所需的生育率为2.1。截至2016年,日本总人口已连续六年负增长,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力不足,拖累经济。与此同时,职场里的日本人再也没有他们父辈那种“奋斗者”的精神,留给时代的影视记忆也由《阿信》变成了《宽松世代又如何》。 这是一个对外部世界兴趣“失去的二十年”。明治时期,日本靠着第一批远赴欧洲的留学生带回了先进的知识,最终完成了明治国家的建设;战后初期,日本又一次依靠大批留美学生,凭借极小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规模学习,最终实现了日本的再次腾飞,进阶发达国家行列。“学习型国家”一直是日本的立国之本与生命线,然而遗憾的是,如今的日本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正在“丧失殆尽”。而民间所流行的“日本最好(日本一级棒)”论调,更是颇似一种坐井观天的美好愿望。日本文部省专项拨款,每年推出的鼓励大学生留学专项支援竟然都面临用不完的尴尬。同时,经济的停滞还导致日本家庭每一笔开销都需要精打细算,自费留学的比例也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更重要的是,日本社会对“海归”的包容度有限,让更多日本人不得不在出国前就要考虑“是否回得来”的问题。 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社会的受挫感和无力感蔓延,也让我们印象中的日本变了模样。在英国经济与和平学会发布的2016年安全指数报告中,日本的排名已经下滑到世界第九位,而在2010年,日本还位列全球第三。尽管初到日本的留学生会惊叹于学校食堂里学生用手机占座的画面,体验一把“路不拾遗”,但统计数据提醒人们,在包括偷盗在内的犯罪案件数量总体下降的同时,自2000年以来,老年人犯罪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老年人犯罪都在4万件以上,其中盗窃犯罪占四分之三。2015年的一项统计显示,老年人犯罪自1989年以来首次超过青少年。还有分析指出,从1991年到2014年,作案六次以上的老年“惯犯”数量激增460%,这成了近年来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011年3·11大地震时期,日本民众有序排队相互扶持的画面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学过日语的人也很熟悉日语表达中无处不在的“秩序感”。不过,常被吐槽的“中国式过马路”同样存在于日本,而来自日本交通厅的数据还显示,近年来被检举的无证驾驶案件每年都有2万起以上。对于旅日的国人来说,对交通安全的警惕同样不可放松。 在环境问题上,有短暂赴日经历的人或许会感叹日本街道如动漫般的干净整洁。但生活久了会发现,每座城市都有两面。虽然日本堪称世界上垃圾分类的典范,但这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监管死角”涌现,公园里垃圾遍地的图片同样不时见诸报端。一些久居日本的朋友会感慨,一代人的时间,日本的环境大不如前。 诚然,或许相比不少国家,日本在安全、社会秩序以及环境上仍然有着巨大的竞争力,但如果纵向比较过去的几十年,日本人难免要经历些失落。特别要提到的是,造成上万人死亡的3·11大地震和海啸也同时产生了2000万吨灾害废物和1000万吨海啸废弃物垃圾,至今没有处理完。对于福岛核污染问题,日本政府一直没有给民众一个满意的解释,虽然潜在的环境污染影响仍需进一步审慎观察,但民众的不安与恐惧情绪已然形成,难以抚平。 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不断“变异”的日本社会也呼唤着强力的政治人物。2009年政权交替后,当时的民主党政权由于执政经验不足出现了许多失策,对此失望不已的日本民众又把注意力放在自民党身上。2012年12月,自民党在大选中击败民主党重新执政。而这一届安倍政府为了实现修宪,利用社会中右翼保守势力不断控制言论,特别是在新闻自由方面明显萎缩,民主党政权时代的日本新闻自由度是全球第11名,而安倍执政后新闻自由度迅速下滑,2015、2016年连续两年居第72名,在G7国家中排名最后。这对于强调“价值观外交”的安倍内阁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1970年代,社会学家傅高义先生为了警示美国社会,写了传世佳作《日本第一》,至今仍被读者热议。然而时代的变化之快可能远超他当年的认知,或许我们已经到了要“改革”对日本社会认知框架的时刻了。(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广场协议,房地产与科技泡沫 尽管经过了长达20年的艰难调整,但日本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 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签订“广场协议”。 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泡沫的破灭来得迅速而毫无预兆。1989年,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泡沫,但是此时施行紧缩货币政策为时已晚 从1989年5月开始,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日本银行利率从2.5%上调至海湾战争前夕的6% 去年9月,日本东京获得了202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消息一经公布,日本国内举国欢腾。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一消息让他们回忆起了过去的荣光。上一次在东京举办奥运会还是1964年,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岁月。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保持着每年10%的高速经济增长,在短短20年间从一个农业经济小国转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汽车出口国。1964年东京奥运会,1966年大阪世博会,日本向全世界展示了从战败阴影中复兴的国家形象。 为了迎接东京奥运会,日本修建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兴建了城市。这些大规模的建设带动了日本房地产行业的强劲发展。当时,东京被认为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国际大都会。1969年,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在《即将出现的超级强国》一书中预测,日本将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还未等到验证预言的那一天,日本就从繁荣的天堂跌入危机的深渊中。1990年,日本股市、楼市泡沫相继破灭,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今天,无论是日本普通民众,还是庙堂高官,都希望借助再次举办奥运会的契机,提振日本经济。日本政府计划将东京作为经济增长特区,进行大规模的再开发。公共设施投资、政策放宽、税收制度改革等等计划都已经开始实行。 外国资本也已经蠢蠢欲动。一批主权财富基金正在涌向日本房地产市场。卡塔尔刚刚买下了一系列保龄球馆;阿塞拜疆接近买下银座的蒂凡尼大楼,而新加坡正准备买下东京西南部婚礼场馆Meguro Gajoen…… 历经了20年的低迷之后,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重现曙光。此时,回顾那场发生在20世纪末的房地产泡沫危机,或许有助于日本不再重蹈覆辙。 奥林匹克景气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借助奥运会带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 在筹备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政府正在进行收入倍增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计划。以此为契机,东京和日本全国各地都大兴土木,建设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 其中,令日本人颇为自豪的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就是修建于此时。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前夕,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运营,这是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 有数据显示,日本对东京奥运会所有相关事业的总投入高达1兆日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约为30亿美元。这创造当时奥运会历史上最高的投资记录。 其中,日本政府对比赛设施和奥运村投资160亿日元,道路交通设施建设825亿日元,运营费用60亿日元。除此之外的所有投资,都被用来完成新干线、高速公路、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投资的比例显示,日本并不是仅仅为了举办奥运会而投资。大规模建设带动了房地产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和通信等行业的强劲发展,从而带动日本经济的全面腾飞。1962年到1964年,日本经历了一段“奥林匹克景气”时光。 受奥运会影响最深的是房地产行业。除场馆建设之外,东京周边的住宅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1964年,日本民间住宅建设总数比1951年增加了71%,而1963年 1964年的建筑承包合同额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32.9%和27.8%。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因循就势修改了《建筑法》,废除了原先“不准修建超过31米高层建筑”的规定。日本从此出现了高级公寓,新大谷饭店、霞关大楼等一批超高层大型建筑群也拔地而起。 从1961年到1963年,日本房地产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鼎盛阶段。当时,在短短两年之内,日本建成公寓62栋,2191户,价格也较之前上涨了接近一倍。1964年日本公寓售价平均为950万日元,最高达到1880万日元。 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令人炫目的鼎盛时期。日本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投资和收购。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人的银行、超市,甚至好莱坞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纽约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大楼都成为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然而,当日本人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是“世界之王”时,一场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签订“广场协议”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使美国市场名义利率上升到20%左右的水平,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大幅升值。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这段时间内,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国家的汇率甚至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水平。 美元居高不下的汇率水平导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为了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跌,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史称“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之后,五国开始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带动了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美元因此持续大幅度贬值,而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日元的升值幅度最大,三年间达到了86.1%。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干预外汇市场。1971年12月,日本曾与美国签订《斯密森协议》。根据协议,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308日元,涨幅为18%。此轮汇率改革导致了1973年日本地价的上涨,但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仅持续了1年。 日元的大幅升值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了日本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为日本企业在海外扩张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已经埋下了泡沫的炸弹。 由于担心日元升值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日本政府制定了提升内需的经济增长政策,并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从1985年开始,日本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从5%降至1987年2月以后的2.5% 当时,日本已经完成了城镇化建设,国内的城镇化率超过90%。这意味着在原有产业结构下,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趋向饱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量的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人们纷纷从银行借款投资到收益可观的股票和不动产中。于是,股价扶摇直上,地价暴涨,一个巨大的泡沫正在诞生。 疯狂的泡沫 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开始推行银行资本金管理改革。为了推动银行国际化,日本政府决定实行双重标准:国内营业的可以按照本国4%的标准,有海外分支机构的银行则必须执行8%的国际标准。在此要求下,日本银行除了必须不断补充资本金之外,还得调整银行资产结构。 当时,日本银行最苦恼的事情是有钱贷不出去。为了扩大营业份额,日本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利用超低利率拼命发放贷款。 相对于一般公司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较低。这意味着银行发放相同数量的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只需一半的资本金。于是日本商业银行纷纷将资金投放到这一领域。 为了发放贷款,日本银行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对于那些有存款意向的人,银行都会劝告他们进行土地投资:“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 而一旦这个人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担保,再借给他相当于土地价格70%的资金,劝他再购买别处的土地,然后再以新的土地为担保……如此循环反复。 同一时期,国际热钱的涌入加速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这意味着国际资本只要持有日元资产,即使价格没有升值,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以上的收益。 敏锐的国际资本迅速卷土重来,在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呼风唤雨。国际廉价资本的流入加剧了日元升值压力,导致股价和房价快速上涨,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投机,泡沫越吹越大。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的地价开始疯狂飙升。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1985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到了1988年暴涨至334.2,在短短三年内增长了近2倍。 199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当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 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在东京,有一位学校的看门人在传达室干了40多年,一直收入微薄。退休之后,他准备返回乡下安度晚年。于是托人把他在东京的一所小房子卖掉,没想到这所房子竟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看门人瞬间成为百万富翁,衣锦还乡。 然而同一时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由于地价快速上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实体工业的发展。建筑用地价格过高,使得许多工厂企业难以扩大规模;过高的地价也给政府的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高昂的房价更是使普通日本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日本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走越远。 失去的二十年 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泡沫的破灭来得迅速而毫无预兆。1989年,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泡沫,但是此时施行紧缩货币政策为时已晚。 从1989年5月开始,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日本银行利率从2.5%上调至海湾战争前夕的6%。 日本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当天,日经指数顿挫,日本股市暴跌70%。人们依稀记得,就在半个月前的1989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还达到了辉煌的高点38915点,市场普遍相信“明年股价可以达到5万日元”。令人绝望的是,以1990年新年为转折点,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 1990年9月,日经股票市场平均亏损44%,相关股票平均下跌55%。日本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公司破产导致其拥有的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顿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置的房屋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日本房地产市场立刻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的叠加,加速了日本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导致大量不动产企业及关联企业破产。1993年,日本不动产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高达3万亿日元。 紧接着,作为土地投机主角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拥有大量不良债权而陆续破产。结果,给这些机构提供资金的银行也因此拥有了巨额不良债权。当年,日本21家主要银行宣告产生1100亿美元的坏账,其中1/3与房地产有关。 1991年7月,富士银行的虚假储蓄证明事件被曝光。紧接着,东海银行,协和琦玉银行也被揭露出来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量银行丑闻不断曝光,使日本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数年后,几家大银行相继倒闭。 “土地神话”的破灭,中小银行的破产,证券丑闻的暴露……接连的打击让日本民众对资本市场丧失了信心。此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国际大势的影响,日本房地产市场再也未能重回辉煌。 据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发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 2008年,日本国土交通省调查数据显示,日本的房屋空置率达到了13.1%,高于1988年的9.4%,是至今为止的最高水平。尽管经过了长达20年的艰难调整,但日本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 正如法国文学家加缪在其小说《鼠疫》结尾处所写的那样,“鼠疫病菌绝不会从此死亡或者消失,数十年间,它们可以在家具、衣服堆中沉睡,在房间、洞穴、衣柜、皮箱、手帕中顽强地等待着”。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危机也是如此。尽管在泡沫膨胀时是如此美好,折射出五彩的光芒,但只要是非理性的繁荣,泡沫总有崩溃的那一天,而痛苦更是加诸百倍。 |
|||
2018-12-17 2306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