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值管理     
高层动荡、负债百亿、面临退市风险……汇源果汁怎么了?
作者 财华社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据财华社今日(1月25日)报道,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近期收到债券持有人发出的赎回通知,但并未如期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赎回金额或到期赎回金额。

公告还提示,这可能触发该集团连带拖欠其他贷款融资及/或该集团发行的债务证券,继而对该集团的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同时,汇源果汁将继续停牌。

自2018年4月3日暂停交易开始,汇源果汁如今已经停牌近一年时间。这家仅用十余年就做到行业龙头的企业,从辉煌到没落也只用了10年的时间。

股票停牌、业绩巨亏、高管出走……曾经的“果汁一哥”到底怎么了?

曾经的果汁业龙头

1992年,朱新礼从政府手中申请到沂源县经营能力“最差”的县办罐头厂,作为自己的创业试验田。这家停产三年、负债千万的企业,成为汇源的前身。1994年,朱新礼带领队伍来到北京,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汇源的快速成名得益于1996年朱新礼用7000万元拿下了1997年央视新闻联播5秒广告权。

这种央视策略在高浓度果汁还处于市场空白的时候非常有效,直接将汇源果汁推向“国民果汁”的位置。曾经,“有汇源才叫过年”的春节广告语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据过往公开报道称,2000年汇源就以23%的市场份额高居果汁产业榜首。

曾历经汇源山东、北京、山西等工厂生产一线的员工王磊(化名)回忆:“比较火的时候主要是靠春节、中秋等节假日销售,过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就一放,超市里再买一些堆头,百分百的果汁销量非常好,根本不愁卖。”汇源就这样借着央视频道的广告传播,在居民城市化进程中成为多数家庭“指定的健康饮品”。

2007年2月,汇源果汁成功登陆港交所,筹集资金24亿港元,是当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IPO,首日其股票大涨66%。

遭遇“分水岭”

2008年,朱新礼当选为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汇源发展达到巅峰。这一年同样是汇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当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以总价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那一年汇源的总收入为28.197亿元,净利润为8890万元。

然而,这一收购在2009年3月没有通过中国反垄断局的审查。由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条件十分苛刻,需要完全裁撤其销售渠道。为此,在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当时汇源在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已基本离职。

收购案流产后,汇源不得不重新招募渠道商、搭建销售体系和团队,但遭遇一次大动干戈的汇源大不如前。2009年,汇源业绩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0.99亿元。

另外,在收购被否之前,汇源主要把精力放在收购的交接准备以及转向上游产业的资源整合,在新品开发以及下游渠道的拓展上出现放缓迹象。

而在收购被否后,汇源的上层对做市场的决心很大,办事处被总部认定为理想的销售机构,但是实际工作开展却仍有难度。2009年3月份,汇源开始到全国各地筹建办事处,鼎盛时期的办事处一度达到近600个,以此来冲下半年的业绩。但由于人员的急剧膨胀及各种费用的大幅上升,这些办事处又收缩到100多家。

另外,汇源当时提出的冲刺100亿的奋斗年目标,实际上每个月都很难达成。彼时,可口可乐、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等企业又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虽然可乐收购案的后遗症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但从2010年开始,汇源一度扭亏为赢,且此后几年销售额一直上升至2016年的近60亿元,但自2011年,汇源果汁的实际净利润(剔除政府相关补贴)就连续出现亏损。

汇源果汁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显示,2017年,公司收入为53.82亿,同比下降6.26%;净利润为1.35亿,同比增长10.35倍。但这样的净利润不足以抵消5.46亿元的利息支出,截止2017年底,公司负债总额已高达114.02亿。

财务数据的背后,是汇源果汁市场份额的改变。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目前国内主要果汁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低浓度的果汁,行业集中度比较饱和,以可口可乐(中国)、味全和北京汇源为首的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均超过10%,分别为14.6%、11.6%和11.0%。

而据咨询公司欧睿国际向媒体提供的果汁行业数据显示,在100%果汁这一项中,汇源的市占率仍为第一,但占比正在下滑。对比汇源果汁2016和2017年上半年年报数据,汇源销量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53.4%下滑至2017年上半年的45.8%,零售额的市场份额则从44.2%下滑至37.5%。

漫长的停牌与人事动荡

除了巨额的负债和市场占有率的下滑,最近两年,汇源的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

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汇源果汁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短期贷款,以便北京汇源饮料应付临时营运资金需要及还债。贷款金额高达42.82亿元,年利率10%。

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汇源饮料是汇源果汁控股股东朱新礼旗下的公司,但并不属于上市公司体系,因此属于关联交易。但蹊跷的是,这笔巨额的借款不仅没有经过董事会的批准,也没有履行披露的义务。

汇源果汁于2018年3月29日披露了该事项,并表示这一交易可能引发公司内部份融资票据的违约。随后的4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原定于3月29日发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也一再推迟。

直到今年1月25日最新公告的公布,汇源果汁仍然处于停牌状态。而据2018年7月汇源发布的公告,若其未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复牌条件,港交所将会展开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这意味着,汇源果汁存在因此被退市的可能性。

股市利空不断的同时,汇源在人事方面也频繁更迭、动荡不断。

1月21日,汇源集团发布公告称独立非执行董事赵亚利辞职。公开资料显示,赵亚利还担任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一职。

在此之前的1月11日,执行董事崔现国辞职;1月10日,非执行董事许清流辞职。许的另一重身份是亲亲食品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汇源集团接连传出了三位董事离职的消息。

对此,有观点怀疑与此前公司因违规借贷导致长期停牌相关。由于9个月前汇源停牌独立自查至今没有结果,有猜测认为,集团董事们对此负有监督责任,他们的接连辞职有逃避之嫌。

职业经理人难解“汇源式”宿命

关于汇源果汁缘何跌落“神坛”,“家族式管理”一直是其被外界诟病的主要问题。虎嗅作者张书乐在《汇源内伤,盈转亏之下还能榨出多少“果汁”?》中如此描述汇源:“如果一个公司超过半数的员工和管理层都是老板的同乡,会产生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职业经理人来说,这意味着遇到了一个水泼不进的利益阵营。”

2013年7月15日,汇源果汁宣布苏盈福出任公司行政总裁。在上一家家族企业李锦记,苏盈福就是空降兵。在苏盈福以前,李锦记要讨论什么决策,家族成员只需要星期天回家吃个饭,基本能形成共识。董事局、管理层开什么会,分得不是很清楚。苏盈福给改了规矩,将销售总部迁至上海,从南区市场走向全国。

苏盈福上任两个月,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这一系列改革确实把朱新礼折腾得够呛:公开报道显示,朱新礼时代的汇源按照事业部划分组织架构,苏盈福上任两个月后,撤掉了所有的事业部;朱新礼将市场分为20个大区,并成立了7个特区,苏盈福解散了7个特区,重新将市场划分为7个大区;此外,苏盈福对利润格外关注,要求销售人员砍掉影响利润的环节。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激烈的改革,使得“退居二线”不到一年的朱新礼强势回归,并收回了苏盈福手中的部分权力。

8月31日晚,汇源果汁公告称,苏盈福已经辞任行政总裁,但仍将继续担任公司特别顾问协助主席发展公司国际业务和指定运营策略,该项人事任免自10月1日起生效,距离其正式上任仅一年多,而接替其职务的为汇源果汁元老、常务副总裁于洪莉。

尽管对于苏盈福的离开,汇源官方一直强调是个人原因,不存在其个人经营理念与公司发展存在分歧,但结合汇源同日发布的并不理想的上半年业绩报表,很难不引发诸多联想。

曾担任汇源集团蓝猫淘气饮品及他加她饮品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营销专家肖竹青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朱新礼一直想通过引进新鲜血液来实现汇源果汁的跨越式发展,这十年来,他请过可口可乐装瓶厂的高管,请过统一和健力宝高管,请过瑞典利乐公司中国区高管,还请过一帮国内家电连锁的高管,但是每次请高层都是敲锣打鼓决心大,后来都是偃旗息鼓回到原点。”

这或许是朱新礼的个人风格所致。肖竹青指出,朱新礼一直没有放权的意思,多少个外来和尚都难改变其家族企业的本质,但是迫于股东层面的压力,必须不断地引进各种职业经理人,引进后并不放权,也没有给后者更多的时间历练,基本上一个总经理或是总裁的更换都是一两年的时间,最后还是回到原点,如此反复。

如今,汇源果汁复牌的时间仍然未知,不知道这家曾经的名牌企业未来又会有怎么样的境遇。

综合财华社、界面新闻、商业人物、中国经营报、中国产业信息网、每日经济新闻、棱镜、AI财经社等


2019-1-26点击数/观注度 463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