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文扬:“70年对话5000年”之中华早期文明 |
关键字: 中国建国70周年,中华文明,古代文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扬 文扬: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时间,意义何在?说明了什么?这要看观察这段历史的坐标系和尺度如何选择。 若只放在“二战后的世界”的历史尺度中看,70年时间不算短,可视为一段相对完整的历史,还可再细分为几个阶段。但若放在历史上长久王朝或伟大帝国的历史尺度中看,70年也可以只是一个“初期”。 例如享国长达407年的汉朝,到70年时才从“文景之治”进入武帝时代,强汉气象刚刚出现;再例如绵延319年宋朝,到70年时刚刚进入“仁宗盛治”,国势仍在上升期,其时全国人户总数比宋太祖开国之初翻了十倍[1],经济和科技接近历史高峰。 也就是说,将70年视为“初期”,或视为“长期”,对已经立国7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一种概念化的理解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的新中国,应该属于20世纪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那么,若将新中国与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前苏联相比,70年的历史不仅很老了,甚至还长寿了,因为前苏联这个老大哥从1922年12月30日“苏联创建条约”中诞生,至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解体而结束, 其寿命是69年差4天。 但这个“长寿”也可以认为并无多大意义,因为只在20世纪之后的百年世界历史格局中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肯定远远不够。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新中国的确受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响,但中国毕竟是个历史文明,即使1949年的建国是红色革命建国,却同时也是中国自身百年“现代国家建国”运动的产物,而且连接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的脉络。 再往前追溯,还连接着更早的、更长的历史脉络。整整180年前的1839年,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南下广州查禁英国商人输入的鸦片;整整330年前的1689年,索额图奉命为全权使臣北上前往尼布楚与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纵贯千里的一南一北,事事关乎国运兴衰,疆域大小,虽说是两三百年前的国之大事,今日观之,却好像完全是为了当代中国所完成的大事一样。 如果说明清时期的国之大事与当代中国直接相关,其间虽有断裂却更多的是延续,那么再之前的唐宋、魏晋、秦汉、夏商周,当然也是节节相关,也是虽有断裂却更多的是延续。 习近平主席在写给刚刚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的贺信中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 尤其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势高度上,就像是站在高山的顶峰回望来时的登山之路,当然是高度越高,回望的长度越长,而回望的长度越长,路上那些小的方向转弯、道路中断甚至原地绕圈之处,也就模糊不见了,只见到从天边到脚下连绵蜿蜒,一路迤逦。 当新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现代国家之一,最大的经济体之一,70年的这一段也就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高峰,那么,也就没有理由不站在这个新的高度上,将中华上下5000年的全部历史长度尽收眼底。 笔者不是历史学家,这个“70年对话5000年”系列也不是就历史写历史,其主旨是在70年与5000年之间做连线,描述其中的连续性,展现当代中国的来之不易,揭示历史中国的内在逻辑。 以一种演化主义的观点看,一条从起点出发的道路,无论路上发生了什么,哪怕走了弯路、岔路、回头路,但只要最后胜利到达了终点,所有历经的路径就都带有了某种迭代的意义,都需要站从胜利者的角度重新加以阐释。这是一个巨大的学术任务,本系列在此抛砖引玉。 第一部分:中华早期文明 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坐拥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共和国开国者及其继承者们的一个伟业。其重大意义在于:5000年前中华民族先祖们闪耀出早期文明之光的这块土地,我们这一代的后人不仅完完整整地守住了!而且还大大地扩大了! 70年对话5000年,这就是第一句话。为了这句话,5000年来,多少牺牲,多少代价! 当今世界,能说出这句话的民族,并没有几个,大的民族中只有中华民族一个。因为与中华文明同样古老或更为古老的那些早期文明,在此后的几千年里都曾发生过中断,即早期文明之光闪现的那块土地与今天占据这块土地并成立了现代国家的民族,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中间变更了好多次,或完全被外来文明所覆盖。 所有的新世界土地——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分——都是古文明被外来文明完全覆盖,而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古文明——埃及、两河、安纳托利亚、印度——又都是文明发生了中断。至于在今日西北欧和俄罗斯大部分上发生的文明,都属于发生太晚的文明,不足以与古文明相提并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太平洋诸岛上发生的文明,都属于程度太低的文明,也不足以与古文明相提并论。 5000年前开始发生的中华古文明,绵延至今只有新的发展而没有大的中断,若换成人民的概念也就是温铁军教授所说的:中国是一个原住民国家,也可以叫做“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国家”。他说:“这个世界上由此至少可以有一个三分天下的感觉。殖民地宗主国在哪儿?欧洲。殖民化大陆在哪儿?美洲、澳洲、半个非洲。原住民大陆在哪儿?亚洲。”[2] 的确,今日中国仅凭这个唯一性,就足以独步全球。 巨大的“文明丛体” 不仅是原住民国家,而且是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国家。从今天的这个身份连线到5000年前,豁然发现,我们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最大的一个“文明丛体”! 2018年5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在会上说: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 “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并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3] 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 “截至目前,我们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4] 这就是今日中国人站在新的峰顶回望历史之路时在起点处看到的那个景象:5000多年前,一个多元一体的巨大“丛体”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土地范围内同时发生,并启动了“中华文明总进程”。 有个流行语叫做“赢在起跑线上”,若以今天的国际竞争或文明竞争的视角看,说中华文明在滥觞之时就占了先机、享有天生优势,其实并不为过。5000年后再看,我们的先祖当年占据并开始了文明进程的这块巨大土地可谓得天独厚,无出其右。 关于亚洲大陆在第四纪冰期结束后的气候条件,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在此不再赘述。主要结论是:这一地区既有旱作农业区,又有稻作农业区,正是这种适度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这一地区的文明发展率先起步,并且有如“满天繁星”一般多元发生,成为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发达地区。 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韩建业教授针对这一时期总结道: “当时的中国出现很多地区中心和强势文化,如以良渚遗址群为核心的良渚文化、以石家河遗址群为核心的屈家岭文化、以大汶口墓地和丹土城址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以牛河梁遗址群为核心的红山文化、以西坡大墓为代表的仰韶文化西王类型、以大地湾乙址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等。 苏秉琦曾提出‘古国-方国-帝国’的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之路, 严文明调整为‘古国-王国-帝国’,王震中修正为‘邦国-王国-帝国’。我们可称此时这些互不统属的小国并存的时代为早期中国的古国时代或邦国时代。”[5] 如果单看文明演进之路,早期中国从“古国”时代或“邦国”时代向王国和帝国演进,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并无不同。大约与中国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同时期,上埃及统治者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出现了统一国家,进入了法老的早王朝时期。在两河流域也出现了乌鲁克等城市国家。在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个大型城市国家。 但是,如果与同时期中国的情况放在一起比较,中国“古国”或“邦国”时代占据的面积之大、国家数量之多,还是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从炎黄到三代,对应于考古学中的龙山文化期,迄今为止,龙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已有八九百处之多,遍布中原地区和西北、西南各地。而《史记》记载尧帝“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6]文中九族-百姓-万国这种表达,也只有在一个巨大的疆域内才可能出现。无论是在埃及、两河还是安纳托利亚地区,包括印度河地区,都不能与之相比。 今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从领土面积上看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是如果排除掉各大殖民地,完全从原住民和当前人口规模上看,中国实际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重要的是,无论是人民还是疆域,都是从分布地域广阔、数量众多的早期古国或邦国不断融合、聚集、扩大而来的。5000年前的每一个早期文化遗址,都妥妥地保留在今天的国土范围内,既没有像印度那样丢失到了外国的土地上,也没有像西欧那样到海外的土地上重新建立。 70年对话5000年,站在中国自己的国土上,说着中国自己的语言,回顾中国自己的历史,展望中国自己的未来,对于一个伟大民族来说,莫不是一种极度舒适? 当然,目前还有一个美中不足。东南方向上还有一块不大不小的海岛,岛上有一群人站在中国的国土上,说着中国的语言,却背对中国的历史,幻想分裂的未来。不过,这个问题不足为虑,新中国70年毕竟时间还短,一旦当代中国的国势与历史运动的伟力相叠加,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统一大业只是时间早晚之事。 看懂了5000年历史中国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也就理解了70年当代中国的真实意义,也就明白了历史运动的伟力所在。本篇谈到了原住民、连续历史和巨大疆域,下一篇的主题是“定居”——世界上唯一的“天下”型定居文明。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记载:仁宗尝问孝肃包公拯历代编户多少之数,公悉考以对:…太祖建隆之初,有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开宝九年,渐加至三百九万五百四户;太宗至道二年,增至四百五十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七;真宗天禧五年,又增至八百六十七万七千六百七十七。陛下御宇以来,天圣七年户一千一十六万二千六百八十九;庆历二年,增至一千三十万七千六百四十;八年,又增至一千九十万四千四百三十四。拯以谓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 [2]https://www.guancha.cn/WenTieJun/2017_06_06_411779.shtml [3]重大科研项目“探源工程”成果发布——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4]考古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科报,2018年5月31日 [5]韩建业:略论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江汉考古》2015.3总第138期 [6]《史记·五帝本纪》 |
|||
2019-2-23 28724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