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策群力智库    
印巴分治,英国制造:蒙巴顿方案留下的“巨坑”

南亚,已是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冲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的纷争,其实祸根早在70年前就已埋下。而那场撕裂南亚的“印巴分治”,带来的灾难又何止一个克什米尔问题?

文 | 黄俊峰

1

英国强行“发明”了“印度”

“印度曾被英国所拥有,而正是这只手给人塑造了一种统一的印度和统一的政府的形象。事实上,印度民族与中央政府并不存在!”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属印度穆斯林联盟主席默罕默德·阿里·真纳的发言。1947年,他成为了巴基斯坦的“国父”。

真纳固然有与政敌论争的成分在,但所言非虚。在英国殖民者踏上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之前,“印度”从未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里的常态是四分五裂,那些历史上的著名帝国与王朝,无一能完成整个次大陆的一统。

所谓“统一”的印度,完全是英国绅士们的发明——

1858年,英国人在欧洲列强瓜分地盘的激烈争夺中脱颖而出,将整个南亚次大陆划入自己的殖民地体系;

1876年开始,这里完全交由英女王掌管,正式命名为“印度帝国”(英王担任印度“皇帝”)。

 “统一”的印度,就是这么来的。

可以说,是英国殖民者无中生有,把历史上作为地理概念的“印度”,具象化成了一个国家。这个帝国的“疆界”非常广阔,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甚至东南亚的缅甸等。这片土地上,还分布着数百个分散的“土邦”,它们没有被纳入英属印度的直接统治范围之内,但臣属于英国,“土邦”的王公仍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对内享有自治权。

由于“英国制造”的印度帝国完全是组合出来的产物,其包含的种族、宗教极其复杂,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祆教、基督教等都在此林立,之间由于教义、生活习惯等方面引发的矛盾也很难调和。

一个拥有高高在上权力的英国殖民政府,把矛盾压制下来,如同一只紧闭的高压锅。然而进入20世纪,“日不落帝国”已呈顷颓之势,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浪潮兴起,被称为“大英帝国女王冠冕上明珠”的印度也是如此。

19世纪末成立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这时成为独立运动的核心力量。而稍晚成立的全印穆斯林联盟(穆盟),也在后来成为关键的政治势力。真纳就曾同时为这两党效力过。

1916年,两党通过了共同拟定的《勒克瑙协定》,正式开始合作,协力为印度的自治而努力。

适逢其时,印度独立史上的伟人——“圣雄”甘地,通过领导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把原本作为精英俱乐部的国大党转变成了一个群众性的民族政党,在斗争中成功调动了几百万人。而他对穆斯林的包容,也让大家团结了起来,抛开矛盾,共同瞄准独立自治的目标。

独立运动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英国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2

激变!分裂的车轮开始转动

殖民者统治印度,并且能维持统治,主要是因为印度人民尤其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不能团结一致,彼此缺乏信任。我可以说,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之日,就是印度实现独立自治之时。

很难想象,这段1924年的发言正是出自后来拼死坚持穆斯林独立建国的真纳之口。

当时已成为穆盟主席的他,虽然此前已经与甘地产生矛盾而退出国大党,但并没有立即开始寻求建立穆斯林国家。本质上,真纳与甘地此时的目的别无二致——都是追求以一个统一的印度实现独立。

然而就在同一年,印度穆斯林反对列强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哈里发运动”宣告失败,上百万失去理想的穆斯林转而在国内发动“圣战”,引发骚乱。

英国殖民者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坚定地选择了袖手旁观。原因很简单,英帝国虽已是落日余晖,但面对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却心有不甘,他们很乐意旁观印度各派之间的内斗。

1931年9月英国组织召开圆桌会议,一致认为:只有确保印度各民族、宗教团体的权益得到保障,才能讨论自治问题。

这话看起来没什么毛病,其实却暗藏杀机,意在分化各派势力。果然,国大党、穆盟和“贱民”代表纷纷中计,出现了分歧。甘地“国大党代表全印度”、“首先全力讨论自治方案”的主张也无法力挽狂澜。英国人趁机说:你们这些代表达不成协议,自治问题就解决不了,那印度的问题还得是我们英国当局来管。

英国对宗教、种族斗争的纵容及恶意引导,开启了一只潘多拉魔盒,曾被殖民高压统治和独立自治理想所压制的固有矛盾,被重新释放了出来。

1937年,印度根据英国制定的新《选举法》进行了大选。国大党以716席对109席完胜穆盟。国大党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骄傲宣称:印度只有两个政党——英国殖民政府和国大党。真纳只能带着不服气说:还有第三个政党——穆斯林。

从那时起,真纳和穆盟心中的“团结”就开始出现动摇了,此后国大党又干净利落地拒绝了真纳寻求合作组成联合内阁的要求,成为真纳彻底死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终于决定要与国大党分道扬镳。

此时的国大党,可能太过得意,在施政过程中强制穆斯林跪拜甘地画像、禁止他们参拜清真寺等现象时有发生。

穆盟敏锐地把握了这些机会,真纳向民众宣传:“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国大党是代表印度教徒的政党”,穆斯林对国大党的愤怒渐渐激发。穆盟还适时地抛出一个概念——“巴基斯坦”,这个词是由多个穆斯林地名首字母拼成的,成为印度穆斯林为独立而奋斗的口号。

1940年3月在拉合尔的穆盟年会上,印度穆斯林要求将印度划分为伊斯兰和印度教两个独立的国家,穆斯林国家包括西北部的巴基斯坦和东部的孟加拉。

在会上,真纳还阐释了他的“两个民族”理论,强调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属于两个不同的宗教哲学、社会习俗和文学系统,他们既没有内部通婚,也没有同席就餐,因此他们确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明”,不可能形成“一个共同的民族”。

十几年的时间,真纳的主张竟发生了180度转弯!

事情发展到这里,最乐呵的是英国人,而最痛苦的可能就是甘地,他一心追求的统一而独立的印度,已经渐行渐远了。

3

次大陆险恶,英国要撤

英国并还没乐呵多久,事情就起了变化。

20世纪40年代,英国第二次被卷入世界大战。战争对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让英国维持海外殖民帝国的能力大大下降。英国知道,自己在印度的统治不会持续太久了。

1942年,英国战争内阁成员克里普斯前往新德里提出印度独立的方案,规定各省和“土邦”有权脱离印度,国大党不予接受,由于方案里压根没提巴基斯坦建国问题,穆盟更是不会接受。

这年晚些时候,甘地还尝试与真纳对话,为了“团结”做最后一搏。然而,一方坚持获得自治之前拒谈巴基斯坦,另一方坚持巴基斯坦建国的基础上寻求独立。

这怎么谈得下去?只得不欢而散。

两位领袖的谈判破裂,基本宣告分治已不可避免。

战后的1946年初,孟买水兵哗变,让英国认识到这个摊子已经收拾不起,不得不开始认真着手解决印度的问题。

2月,英国政府派出三名内阁成员组成代表团,再次提出方案。方案最终认可“分治”的主方向,把印度各地区分为三组——印度教徒为主体的、穆斯林为主体的、两教杂居的,分别进行投票,组建“临时政府”。英国人承诺即便有任何党派拒绝参加“临时政府”,其他各党仍能正常组织政府,这才把这些水火不容的势力都拉回到谈判桌上。结果,穆盟接受了这个方案,但国大党拒绝。英国很为难,因为他们深知国大党在印度的影响力,“临时政府”里没有国大党显然不合适,于是英国反悔了,不同意建立一个没有国大党参与的政府。

这显然欺骗了穆盟,穆盟被彻底激怒,宣布撤回此前的决定,退出临时政府。

英国又一次把事情“搞砸”了,这也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1946年8月16日,极度失望的真纳宣称:“现在我们要与合法的方式说再见了。”这一天被他们称为“直接行动日”。

印度最大城市加尔各答的大批穆斯林狂热分子开始屠杀印度教徒,几小时后印度教徒反过来疯狂报复穆斯林,72小时之内有超过5000人死亡,至少2000人重伤,10万居民无家可归。在城市中堆积的尸体到了第二年都没有清理完,大难之后的加尔各答甚至成为秃鹰的乐园,它们成群结队在道路上撕食尸体的场面,震撼人心。

当初打开魔盒的英国人,可能自己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这样的局面他们现在也无法应付了。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之前一直赖在印度不肯走的英国人,此时倒是迫不及待地要甩掉这个烫手山芋,1947年2月,英国首相艾德礼决定,印度将不晚于1948年6月独立,同时,驻印总督走马换将。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曾在二战任东南亚盟军战时总司令的路易斯·蒙巴顿出任新的总督。

然而这位新总督的心态显然有点不对,完全就是一副“关我啥事我要回家”的态势,整个时间表被他大大提前了,6月3日,蒙巴顿公布了英国内阁最终审定的印巴分治方案——

*英国退出印度,权力交给本地人;

*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成立边界委员会确定国界;

*旁遮普、孟加拉等杂居地区划界分治,各土邦可以自行加入两国任何一国或独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蒙巴顿方案”。

7月15日英国下议院宣布一个月后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这比原本的计划提前了将近一年。丘吉尔甚至直截了当地批评蒙巴顿急于从南亚撤出英国全部力量的行为是“仓促的逃跑”。

蒙巴顿急于移交权力之迫切,甚至连“民族自决”这样的幌子都懒得打了,这次分治并没有什么原则:孟加拉要求分治、锡克人要求建立“锡克斯坦”,这些都被无视,赶紧收拾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这对冤家的撕逼才是唯一要紧的事。

这种心态下草草做出的“印巴分治”决定,或多或少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英国对印度也是“始乱终弃”了。

4

历史上最悲惨的独立日

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来到印度之前,他从未去过“直布罗陀以东的地方”。

这位雷德克里夫先生是一名律师,曾任英国情报局长。为何要让这样一个完全不了解印度的人领导边界委员会为印巴分治划界?

实际上,“不懂印度”反而是英国这次派人的硬性要求。因为不懂就不会偏心,可以做出“公正”的裁断。

委员会还指派了8名来自印度高级法院的法官配合雷德克里夫的工作,8人中一半由国大党选出,一半由穆盟选出,可以算是“公平公正”。

结果,这8人虽精通当地人文地理,却完全站在各自立场上各说各话,把事情搞得更乱。而总督蒙巴顿也“一碗水端不平”,自己偏向印度,甚至还来干预雷德克里夫的工作,强迫他把一些已经划到巴基斯坦的部分划给印度……

然而,这么大的事,只给雷德克里夫30天的时间!而他的手头只有几年前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旧地图……

13日,雷德克里夫抢在预订的“独立日”之前慌慌张张地完成了边界的划分,殖民政府更是在印巴独立后几天才公布了划界结果。这次划分也成为了印巴此后的混乱之源——

南亚次大陆上穆斯林的主要地区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其实这两地除了都信伊斯兰教以外,关联并不紧密,地理上一点不连着,连语言也不一样。但蒙巴顿方案明确是要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因此分治后的巴基斯坦领土就是完全不挨着的两块(当然,如果当时不把孟加拉划给巴基斯坦,真纳和穆盟肯定也要发飙的),这种地理上的“飞地”状况,也使得巴基斯坦在后来的印巴战争中轻易失去了孟加拉。

划界的重中之重是在旁遮普和孟加拉两个地区,因为这里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杂居之处,不管怎么划都不可能完美分割,而结果又公布得过晚,结果造成了大混乱,比如一个旁遮普的印度教徒,他在印巴两国已经独立时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底是归属哪个国家,几天后公布他的位置其实是划给了巴基斯坦,那这位老兄马上就变成了“敌人”的靶子。

如果不想当“活靶子”,迁移到“自己”的国家就是绝对必要的。印巴分治引发了巨大的移民浪潮,上千万人互相奔赴邻国,然而这一路上多少人丢掉了性命,随处都可能是地狱。

人们开始迁移时,英国已经退出了印度,没有了殖民政府高压的管辖,每一个车站、每一条街道,都可以成为暴行的现场。向东行驶的列车上满载的印度教徒、锡克人被穆斯林整车屠杀,向西行驶上的穆斯林也同样被印度教徒和锡克人屠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举国欢庆独立的同时,这些骇人听闻的大仇杀也在同步进行中。据估计,在印巴分治前后几周时间之内,仅旁遮普一地,就有50万人被杀;整个南亚在这场浩劫中死亡人数超过百万,产生难民的数量更甚于此。

这次划界,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但这口锅该雷德克里夫背吗?

他也许有责任,但这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圣雄”甘地仍然想做些什么,他在第二年初开始绝食,用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极端方式,试图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让人们重新团结起来。然而结果却是,十几天之后,甘地在德里被极端印度教徒刺杀。

“圣雄”终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

这还没完,蒙巴顿方案还留下一个“巨坑”。方案中同意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也可以选择独立。印巴分治时,这样的土邦还有数百个,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印、巴两国国土之内,大部分小土邦迫于压力,分别加入两国。而一些土邦坚决独立,印度直接出兵攻略,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土邦归属未定——它就是克什米尔。

于是刚刚分治两月的印、巴正式开战,爆发了克什米尔战争……时至今日,枪炮声在这里仍未绝迹。


2019-2-28点击数/观注度 29555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