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值管理    
从疯狂烧钱到月亏近亿 互联网独角兽爱屋吉屋“死了”

来源:华夏时报

核心提示:爱屋吉屋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28号的平高国际广场20楼的公司总部已人去楼空。

曾经顶着“独角兽”光环的爱屋吉屋近日被爆停止运营,回顾其曾经的辉煌,如今的轰然倒塌不禁令人唏嘘。

业内人士分析,这类互联网中介在初创之期打着低佣金旗号,得以快速抢占市场。但经过市场长达数年的调整,靠价格战、佣金战等烧钱模式占有市场的做法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这些房产中介电商倒下,也对传统中介带来了一定的警示意义。

“爱屋吉屋的问题还是在于没有解决互联网对房地产行业或者营销行业、中介行业的痛点问题,只是从这个佣金的收入高低切入,我觉得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实际上服务行业有很多的痛点,它没有解决。”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

从盛极一时跌入停摆困境

互联网房产中介平台爱屋吉屋近日被爆已于今年1月底正式停止对外正常业务,进入善后清算程序。目前爱屋吉屋网站、APP已经停止运营,官网主页仅剩“一楼租房”的单纯页面,已无功能服务。爱屋吉屋联合创始人邓薇在2月回复媒体时称,爱屋吉屋的整租、二手房业务经过两年的调整已经全部结束。

在天眼查网站上,《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工商资料显示,“一楼租赁平台”隶属于水光(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2017年11月30日;招聘信息显示,该公司的办公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28号平高国际20楼,即爱屋吉屋此前的地址。

水光(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一楼房东”租房网站(来源:天眼查网站)

公开资料显示,爱屋吉屋成立于2014年3月。根据由同策咨询研究部于近日公开的《爱屋吉屋运营模式研究》报告(于2015年12月撰写),爱屋吉屋为全国第一家线上线下整合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凭借“互联网+房地产中介”的运营模式快速壮大,一度将规模冲到行业第三,仅次于链家和中原地产,估值10亿美元。其新颖的商业模式更是颇受资本青睐,成立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内即相继完成5轮融资,获得GGV、晨兴领投、顺为、高榕等基金投资,总额3.5亿美元。到2015年10月,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6万人。

不过,这场“以烧钱换市场”的资本游戏并未持续太久。上述报告通过盈利测算,透露爱屋吉屋彼时每月总计亏损约8170万元。

在严峻的盈利问题面前,爱屋吉屋也曾对商业模式进行过调整:2015年12月起,其将二手房交易中介费从1%提升到1.5%,租金中介费逐渐取消免费模式、接连下调二手房经纪人薪资。同时,此前喊着“干掉中介,让门店滚粗”口号的爱屋吉屋也在上海布局了近50家线下门店,并尝试做二手房短期垫资的金融服务及长租公寓。

但这些自救措施未能扭转颓势,曾经野心勃勃的“独角兽”不得不面对生存窗口慢慢关闭的现实。记者从爱屋吉屋前员工那里了解到,2015年底公司就开始裁员,2016年进行大规模裁员后,公司由直营改成合伙加盟制,到2017年底经纪人团队基本裁光,仅剩少量合伙加盟制门店。加之缺乏资本支援、经纪人交易效率逐渐降低,爱屋吉屋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殆尽。

记者获得的一份爱屋吉屋上海月度交易量及市占率统计显示: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爱屋吉屋在沪每月二手房的成交量约在1000套左右,2015年8-10月连续3个月,其月度成交量均超过2000套。不过,上海房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4月后,爱屋吉屋的月成交迅速回落到千套以内。2017年1-5月的月成交量不到200套,6月之后的月成交量不足100套。2018年全年,爱屋吉屋全年的成交量仅为195套;2019年1月则只成交了1套。

仍具借鉴意义

回顾爱屋吉屋曾经的辉煌,其轰然倒塌不禁令人唏嘘。记者采访的大多数业内人士公认,爱屋吉屋的商业模式很难通过市场考验。尽管在初创之期可以用价格战、佣金战等烧钱模式占有市场,但经过市场长达数年的调整,互联网房产中介风口已过,这种打法已经难以为继。

“爱屋吉屋‘高效率+低费率’的盈利模式并没有通过市场检验,地产中介盈利还是要靠‘高佣金+低工资支出’的传统盈利模式,它并没有通过互联网工具的运用改变盈利模式。”《爱屋吉屋运营模式研究》报告直言。

中原地产中国大陆区副总裁兼原萃总裁刘天旸对记者分析说,房地产中介企业当前的生存环境其实很残酷。在这样的环境下,“爱屋吉屋因为低佣金行不通,赚不到钱了,就提高佣金比例,但是这样失去了本来引以为傲的价格优势。加之客户投诉较多,服务品质不到位,客户体验感较差(所以就不行了)”。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则认为,尽管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但低佣金模式即便业务量很大也根本无法覆盖掉成本,“人工成本多高啊,零点五个百分点明显是恶性竞争”,一旦资本撑不下去后,就会倒下。

不过,互联网中介的倒闭并非一无是处。“爱屋吉屋的倒下,说明传统中介的模式还是对的,单一的线上模式很难成功。”卢文曦表示,反过来这也对传统中介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传统中介应该加强线上房源的汲取,保持线上线下两条路径。”财经作家吴晓波亦认为,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作为中介渠道,必须要培养起自己具有增值服务的能力。“如果你在中介环节培养起了服务的壁垒和增值的能力,那就意味着你仍有存在的意义。”


2019-3-3点击数/观注度 34968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