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诺亚事件:过去埋下的雷,会一个不剩地还回来

这边承兴国际罗静被抓,那边诺亚财富34亿爆了,资本市场又响起一声惊雷。

不过,这已经司空见惯,过去一年,P2P爆雷、股权质押爆雷、私募爆雷,现在再来一个第三方理财爆雷。

然而,如果把钟摆再往前推几年,那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钱多得是不得了,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理财机构,个个都处于高光时刻,从业者、投资者,个个赚得是盘满钵满。

短短数年,犹如过山车般,从高峰剧变至低谷,相信有不少人还在云里雾里,但手中的财富早已灰飞烟灭。

俗语有云,有多风光,自然就有多失落。一切都是因果循环,过去埋下的雷,最后会一个不剩地还回来。

都怪钱太多

做金融的,最离不开钱,而过去十年,中国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一切都得归因于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冲击力之大,使得全球经济哀嚎一片。为救市,各国选择大开印钞机,拼了命的印钱。

美国有QE、欧盟有QE、日本有QE,中国也有自己的QE--四万亿。

实事求是地说,四万亿确实打消了中国经济崩盘的危险,而且,在那样的危机时刻,还有什么比直接撒钱更见效快的?

可撒钱这玩意儿,副作用也是相当明显,搞不好就会引发通胀。当年中国的四万亿一砸下去,除了房价暴涨,剩下的就是“姜你军”、“蒜你狠”,物价是蹭蹭蹭往上涨的景象,相信不少人还记忆犹新。

所以发达经济体在度过危机之后,都纷纷缩减规模,再到后来,打住的打住,缩表的缩表,甚至不乏直接加息,回收货币的。然而,我们似乎迷上了靠超发货币刺激经济的路子。

在2008年,中国的M2总规模只有47.5万亿元,而到了2018年,我国M2的总规模高达172万多亿,10年间M2的规模翻了近4倍,并相继超越日本、欧洲和美国,达到三大经济体的7成。

仅在2013年,中国M2就已经达到110.6万亿元,M2与GDP之比为1.95,而同期美国的M2只有65万亿元人民币,M2与GDP的比率是0.65,只是中国的三分之一。

M2与GDP之比是度量一个经济体货币化程度的通行指标,无论从货币发行总量还是每单位GDP所对应的货币来看,中国毫无疑问都已经是货币超发了。

钱少了是问题,钱多了同样也是问题。

那些坐享中国房地产红利而迅速崛起的新晋富人和中产阶层,手握千金,却头疼不知往哪投资。出去,有管制,留下来嘛,股市有风险,放银行被通胀完虐,剩下也还是只能买房,但随着房价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人被挡在了地产投资之外。

钱太多了,对一些人是烦恼,而对另一波人,则是千载难逢的生意。

互金兴起,地雷埋下

这帮人,就是一堆新型金融掮客。

不同于以往的中介,这些人可谓相当有技术含量,开口闭口就是最新的科技,移动互联网算入门,大数据、云计算是基本功,AI、边缘技术算有格调;营销和包装,请大明星代言,从来不惜血本。

最具吸引力的,还得算高收益。

以P2P为例,辉煌时期,年化10--20%的收益率多的是,有的甚至超过30%。

2014年7月,网贷之家以1000多个P2P平台为基础进行统计,年化收益率超过30%的平台数量占比达到20.5%,24%以上收益率的平台占了35%,而12%以下的不足一成。

36%,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因为最高法院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就被认定为高利贷,这么看来,这9.42%的P2P平台,已经算是高利贷行业了。地球人都知道,高利贷是高风险行业,所谓互联网金融创新者,更是深谙此道,但他们仍旧前赴后继。

原因很简单,在当时流动性泛滥的环境下,揣着钱找投资机会的人多的是,只要以高收益作为诱饵,很容易便可以吸引到投资者,而钱到手之后,转而投向地产领域,赚个盘满钵满并非难事,再不济,还可以到股市做个庄,撸一把韭菜,何况,互联网+金融还是上头正儿八经支持的行业,有政府的肯定,投资者自然也就放松警惕,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单用庞氏骗局这一招,足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整个商业模式都完美闭环,只要中国依赖货币刺激经济的路子不变,只要流动性还是泛滥成灾,这些金融掮客美好时代就将一直维持。

但这个看似美好的模式,实质上却是漏洞百出。这些人许诺给投资者的收益,一般来自他们所投资的资产收益,而能够带来高收益的优质资产,一定是稀缺的,这样的资产,早就被大机构瓜分完毕,何时轮得到这些P2P公司?

因此,P2P的资产端只能建构于房价快速上涨、股市操纵,又或者庞氏骗局之上,这样作死法,地雷也就不知不觉埋下去。一旦经济周期转向,流动性偏紧,房价涨不动,股市低迷,收益率自然下跌,客户看形势不对,就想拿回钱,如果大量用户一起拿回钱,那容易发生挤兑危机,到最后,就是尘归尘、土归土。

天下财富,若是来得太快,必定去得也快。去年至今,P2P频繁爆雷,无数家庭财富一夜蒸发,当初光鲜亮丽的P2P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不过,相比另一类人,P2P公司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将投资者玩弄于鼓掌之中

这类人的“杰出代表”,就是这两天的“大红人”--被抓了的承兴国际控股罗静。

这位1971年出生,平平无奇的香港籍女子,其实堪称一个资本大玩家。

2015年之前,罗静经营的只是一家小小的营销策划公司,有事没事给信用卡画画公仔。

但2015年后,罗静开始了她波澜壮阔的资本玩家生涯。

2015年底,罗静通过一家注册在英属处女群岛的公司宣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奕达国际(2662,HK)74.35.%的股权,总代价才5.35亿港元,然后更名为“承兴国际”。接着,罗静到新加坡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名为承兴大健康,总市值不到两亿。

彼时,国内兴起各种概念炒作,一时是体育概念热,一是 又是娱乐概念热,罗静都一一蹭上了,体育概念热的时候,承兴国际要去收英超球队赫尔城;娱乐概念繁荣的时候,承兴国际各种蹭IP热点,最著名的要算2017年在美国垃圾股市场上收了一家名叫POW Entertainment(简称POW)的公司。

不过,这些都远不及她在广州承兴的资本操作大戏,而这家广州承兴,正正就是引发此次诺亚财富踩雷的罪魁祸首。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

2014年,广州承兴营收24.16亿元,但到了2015年,营收暴增到60.21亿元,翻了2倍有多,到了2016年,更加恐怖,营收飙升至190.89亿元,直接翻了300%,业绩可谓靓丽之际。

从会计准则上说,营收如果没有收到现金,通常被计为应收账款,而供应链金融恰恰是可以为应收账款提供融资,于是,罗静就拿着广州承兴的应收账款找到诺亚财富,号称这是京东的应收账款,最后诺亚财富为其发行34亿的理财产品,罗静轻松拿走了34亿。

直到罗静被捕,真相才一步步浮出水面,资料显示,2014年,广州承兴的净利润不到100万,净资产只有2656万元;到2015年,净利润还是只有765.38万元,净资产5361万,再到2016年,净利润4088.49万元,净资产2.14亿。

4088万的净利润与190亿的营收,完全不成比例,毛利率只有千分之三,根本不是正常的贸易企业水平,而持续爆出的京东合同造假、苏宁合同造假,广州承兴的罪状被一一揭开,想想2017年底的应收账款余额还有74.8亿元,令人不寒而栗。

究竟罗静还有多少应收账款被拿去包装成了理财产品?还有多少雷没有爆?如果罗静没有被抓,还有多少家诺亚财富会被牵连?背后又是多少的家庭被害?

出来混,迟早要还

当年,货币宽松,造就了一个个金融大玩家,也埋下了一颗颗地雷。

现在,经济已走到了周期的尽头,当经济下行,抵押品衰竭,资本品价格不再上涨,爆雷就会越来越多,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金融供给侧改革”,虽然今年有逆周期调整,但紧缩一直是主旋律。

过去多年的放水,给市场埋下的雷,到了不得不出清的地步,金融行业的蛀虫和掮客,要一一原形毕露。

金融行业的洗牌,不管是P2P跑路,还是财富公司暴雷,至少说明了一点,躺着高收益时代结束了,一切都将回归理性。

记得上头一个领导说过,收益率10%以上,就要准备血本无归,作为普通人,要保持现金流,别随意投资了,持有第三方理财产品的,也得多个心眼,排一排雷,否则一个大雷劈来,财富就将化为灰烬。

罗静的倒下,诺亚的爆雷,还没到最后一个。

参考:

先机财经《诺亚之劫:奇女子罗静的逆袭人生》


2019-7-11点击数/观注度 2098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