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李玲:新中国卫生健康七十年 |
作者:李玲|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玲】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发展奇迹。卫生健康的奇迹是中国奇迹最为亮丽的一部分,卫生健康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合作作出重大贡献。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于9月22日发布了《新中国七十年卫生与健康发展》报告,报告从国民健康水平总体变迁情况、制度和治理、筹资和保障、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才培养、药品供应和保障、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成就影响和基本经验等七个方面,全面回顾了新中国七十年的卫生健康事业,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 新中国七十年卫生与健康发展简述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一切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新中国70年实现了人口和健康的大幅度跃迁:七十年来,中国的人口从5.4亿上升至14亿,人均预期寿命由35岁增长至77岁,人口和健康绩效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发展奇迹。 国际规律是人均GDP越高,人均预期寿命越高。但中国打破了这个规律。以中国1980年GDP水平,按国际规律计算,我国在1980年时人均预期寿命应该是50多岁,但当时就达到了67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健康水平。 与此同时,婴儿死亡率快速下降。从1949年到1970年代末,我国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百年时间才完成的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型。我国现在的婴儿死亡率是国际一流国家的水平,与美国相近。而生育率下降也使得家庭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投资,实现人口质量全面提高。中国一线城市的健康水平,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的水平。 新中国取得卫生健康发展的伟大成就,值得大力颂扬。过去100多年,中国一直努力学习国外的制度与经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经验。随着中国发展壮大和西方发展模式遇到挑战,下一步需要超越对西方模式的借鉴和发展,探索一条新的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七十年卫生健康事业的成绩,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托特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建设了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卫生健康制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前提,是新中国70年巨大成就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充分体现。 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普及医疗和教育,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人力资本,是人口红利的来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预期寿命达到67岁,识字率超过80%,成为一个“具有第一世界人力资本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是支撑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健康的、受过教育的优质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秘密武器”。现在,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是因为我们拥有最大的健康人口,这是今天中国经济的奇迹的基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14亿人口构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有以亿为单位的优质人力资本,这是我们今后面对各种挑战的自信与底气。 卫生健康的发展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计算健康的“基尼系数”,也就是各省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发现这些年健康水平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都在逐步缩小,健康的“基尼系数”远低于收入基尼系数,这是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全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贡献。 卫生健康还成为独特的中国式外交。 从1960年代开始,我们就对外派遣援外医疗队,这已经成为中国的品牌。迄今,已向亚非拉66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疗队员2.3万人次,累计诊治患者2.7亿人次,得到受援国人民的普遍赞誉。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私义举在世界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成为中国外交重义轻利的生动写照。中国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非洲,有那么好的口碑和信誉,是因为我们持之以恒地派医疗队,获得了民心,得到了他们的赞誉。这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派出去的医疗队包含很多中医,把中国文化也带给了世界。 我们用较低的成本最大程度维护人口的健康,使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发展。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卫生健康事业大踏步发展的历史。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较低。美国以高与我们近16倍的人均医疗支出,健康效果跟我国差不多,我们的医疗体系比美国效率高成本低。国家发展基于人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但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没有钱而无法大量投资教育和医疗。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时,充分发挥了制度的优势,做到了发展中国家做不到的事。我们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 此外,中国的医疗卫生模式和制度建设为世界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提供了国际公共品,推动人类卫生事业发展。 中国在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率先普及了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全民医疗保障,为世界贡献了初级卫生保健制度、青蒿素、医疗援外等公共产品。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开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会议——阿拉木图会议,提出推广中国经验,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解决了很多发达国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受中国经验的鼓舞,各个国家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极大推动了人类卫生事业的发展。 过往七十年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什么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在七十年间取得这样伟大的成绩?总结中国卫生健康七十年的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 首先在于党的坚强领导。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避免了利益集团对医疗卫生改革的影响;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避免了执政能力软弱、医疗卫生发展和改革推进缓慢的问题。我们综合发挥了制度优势,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把卫生健康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政治责任,专门成立领导机构,形成了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 其次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就把卫生健康作为重大政治问题,和改造社会、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结合起来。新中国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每个县的标配是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建立起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实现了连一些发达国家都做不了体系建设。 七十年来,我们坚持卫生健康事业适当优先于经济发展,让社会建设同步甚至先于经济建设,实现人力资源水平的全面提高。在现代化早期就建立普及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这是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因素。 再次,建设了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卫生健康制度。 把革命时代行之有效的动员组织民众方法应用到卫生健康领域,建立了一套原创性的制度,这就是爱国卫生运动,以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这是中国独特的卫生方针,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制度安排。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前,我们就向全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建立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然后创造性地发明了赤脚医生、合作医疗——这是世界性的创举。在国际上,赤脚医生是代表创新的一个中国名片。以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作医疗、赤脚医生等制度为代表的独特经验,使我国成为“不发达国家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独有典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迅速推进,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这些独创的制度对改善城乡百姓卫生健康、防控疾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以纪念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年,感谢中国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医疗卫生模式。 此外,把握了医疗卫生的规律。 医疗卫生的目的是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把握了规律,制度创新设计就能纲举目张。早在1950年代,我国就大力推广和普及新法接生、疫苗接种以及消除传染病传播途径。通过全民动员、爱国卫生运动,把党的优势和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让我们每个人都是维护健康的主体,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来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最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还在进行时,我们现在深化医改,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工作。七十年来,我们一直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结合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不断巩固、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十九大以来,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特别是借助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在医疗卫生和健康领域的普遍应用,为中国医疗卫生模式的新发展助力。 七十年来,利用这些经验,我们不断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49年-1978年是一个打基础、建机制的初创阶段。1978年-200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医疗卫生为经济建设配套,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医疗机构的效率迅速提升。2003年以后,开启了新一轮医改,在更高水平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现在,我们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党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断努力,医疗卫生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向前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卫生健康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在健康领域大有可为。我们正在实施 “健康中国”战略,以国家的意志推动全民健康。只要我们发扬光大七十年卫生健康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用好信息化大数据手段,我们就能继续为人类贡献中国独特的健康模式,用“健康梦”支撑“中国梦”。 原标题:李玲: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民健康福祉——新中国卫生健康七十年 |
|||
2019-10-7 8913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