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学界 |
你知清华大学多少历史? |
原创: sunxiliang2014 孙锡良 你知清华大学多少历史? 清华大学,乃今时中国当仁不让的一号学堂,神化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 2019年的清华,预算金额已达300亿之巨,比中西部某些地级市年财政总收入还要多,这不能不引起国人的重点关注。人们不只是期望清华院士多、论文多,更期待清华为国民经济建设交出看得见的实践成果。国家投入大,理应回报大,不是回报西方,是回报祖国。大学排名热,论文热,院士热,学者热,恐怕都不如实际贡献来得实在。 多数人对清华历史了解的并不很多,尤其对清华早期历史更是知之甚少。闲暇之余,给大家做个梳理,以方便大家能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清华形象。 “赔款学校”的起步 1900年,清朝在对“八国联军”的战争中失败,后签订《辛丑条约》,赔偿八国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万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这其中,美国分得白银3200多万两。 1904年至1905年,清政府驻美公使梁诚向美政府交涉,认为美国所收赔款过多,要求核减退还一部分。(不是主动退款,是应中国要求退款。) 1906年,美传教士斯密士受到梯奥道尔·罗斯福接见,更加明了地帮助提出退款请求。同年,伊里诺大学詹母斯致信罗斯福:中国正临革命,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人,哪个国家就能在精神和商业上取得最大回报,就能以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发展,这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1907年,罗斯福正式决定:退回庚子赔款一半,使中国政府遣学生来美留学,使之修业成器成有用之材。 1908年,清政府照会美驻华公使“表示感谢”,初步提出留学办法,由清政府在北京成立留美预备学校(Training School)。 1909年,清政府外务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设“游美学务处”,办公地点在在清华园。清华园,原名“赐园”,是清重臣端王府及附属园林,占地近千亩,庚子失败后被没收,由中美共管。 同年8月,第一批47人被抽选直接赴美留学,其中就有梅贻琦和王世杰等人。因庚子赔款由江苏承担比例最大,所以,退款留学的学生比例也是江苏最多。考虑到赴美留学的适用性,后又筹备设立留美预备学校,以此培养出合格的留美预备生。 1911年4月29日,正式成立清华学堂。清华园正式开学,此后,学校定该日为校庆日。 1912年5月1日,停顿半年的清华学堂重新开学,并改名为“清华学校”,美国人称之为“退款学校”(Idemnity College),中国人称之为“国耻纪念碑”。唐国安为第一任校长。 清华学校的管理关系 初始,清华学堂由清政府外务部和学务部共管,教学上按美国学堂模式管理,最早的用名是“帝国清华学堂”,英文字样是“TsingHua Imperial College”。辛亥革命后,清华学校改归北洋政府管辖,但重大事宜,都听命于美国驻华公使馆。清华校长,既对政府负责,又对美使馆负责。此时的清华,除周诒春校长能干点正事,后七任校长均任期不足一年,有的不足三月,全是官僚互斗,张煜全校长三次被学生赶走,史称“三赶校长”。 清华学校乃美国退款建设的私立学校,理念上受美国控制,所以,清华园不允许宣传共产主义,不允许有过激主义演讲和社论,不允许组织运动。1925年4月,清华邀请苏联大使加拉罕演讲,美国政府向北洋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威胁撤资断绝留美之权利。 清华的学制与教学方针 清华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留美作准备,所以,它的学制便以学生出洋后能适应于美国大学为准绳。基本的形态是分中等和高等两种。在校学生学八年,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高等科的三、四年级实质上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或相当于美国的Junior College,清华学生到美国后,一般插入到美国大学三年级,然后视情况继续研读。据清华学校的《清华周刊》第293期第12页记载,清华学校当时还有一个宗旨是造就“领袖人才”,或者说建设领袖人才试验学校,这样一来,美国将与中国未来的领袖有更多的共同方针。 清华学校的通用语言是英语,除几门国文课可以用汉语授课,其它所有课程都必须用英语,日常师生交流也只允许用英语。早期的校歌也是美国女教师写的英文歌。英国哲学家罗素1920年参观清华时讲:“清华学校恰象是美国移植来的学校。” 因为留美有限额,尽管比例较大,但毕竟还是有淘汰,所以,清华学生相对其它国立学校学风更好,口试和笔试经常举行。自1911年至1921年,仅十年时间,被开除的学生有301人,淘汰率近10%,因压力和其它原因死亡的学生有45人。 清华的师资 清华学校建设初期,教师只有三十多人,其中美国教师超过一半上,中国教师也几乎都有留学美国经历,只有几个国纯国内教师。教师待遇相差极大,一等教师为美国教师,月薪按美金计,一般为160多美元每月(当时1美元兑换2个银洋);有美国经历的中国教师月薪约120美元,直接发美元;国文教师的月薪约为50个银洋,不发给美元。清华学校改成清华大学以后,教师差距有所缩小,但仍有较大差距。至1925年,教职员为90多人,工人为264人。 美国教师的生活最高级,学校为他们建了几十所洋式平房,自成区落,当年有“美国地”之称。每所洋房有屋八九间,水、电、卫生设备、家具,一应俱全,无论带不带家属,每人一所。用英语教学的中国老师集住在两个有多间房屋的四合院,每人分一间,如果带家属,就住旁边的小院落。用汉语教学的中国老师住的地方最差,是个很狭隘的四合院,时称“古月堂”,房间很小,光线很差。国立之前的清华不招收女学生,所以,也就没有女教师。后来,还是来了几个美国女教师。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女教师,每个月,学生们都要推算日子,盼着女老师例假的来临,只要女老师来例假,她的课就可以几天不上。当时的清华,也出了些问题,长时间不招收女生,校园内就出现了不少同性相恋。(摘自文史资料汇编,潘光旦的回忆录《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第66-108页) 清华的学生 清华学校时期,入学学生多为十二、三岁的孩子,在校生500人左右,后略有增加。1924年停招中等生,学校只剩下240人。学生来源主要是考试和推荐两种,因当时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低,大官僚子弟相对较多,加之还有“捐款入学”的门径,只要缴纳一万元捐款,子弟就可以入学学习,并且可以留学美国。 1925年以后,因为招收大学部学生,报考的人就越来越多,成绩优异的小康子弟得以进入清华大门。一般来说,在外人眼中,清华一直是一所贵族学校,学生伙食好,住宿条件好,清华的学生最讲吃喝。清华生源的主体是官僚、地主、买办、士绅与小资产阶级的子弟,工农子弟,几乎很难找到具体例子。 因学生多以出国为荣,孩子们对英文课程都很重视,听课很认真。对汉语课程就比较轻视,学生经常精神疲倦,打磕睡的很多,课堂凌乱、浮动、松懈而死气沉沉,有看小说的,有写家信的,有吃花生米的,等等。有位学生,在一楼上课时,曾经跳窗逃课,后来,改在二楼上课,他以为还是在一楼,又一次跳窗,结果摔伤。更过分的是,学生还会把几只青蛙放到讲台的抽屉里,给老师来个“睛天霹雳”,老师反映到“斋务处”也没有什么用处。汉语课,老师成了失败主义者,学生成为消极主义者,这就是当年清华汉语课的怪异场面。后来,学校为了改变局面,就请些名人来做讲学,比如梁启超,还搞个“国学研究所”,以堵塞外界对清华的批评责难。 清华对学生的考核用的是“WeightedCredit System”,翻译过来就是权衡计分制,分为超、上、中、下、劣五等,劣就是不及格,不允许补考,三小劣计一大劣,三大劣就被淘汰。清华一直很重视体育活动,属强迫运动,防止少年过早地变成“老先生”。其形式依照美国,制服颜色也由美国设计,校色是“紫与白”。 1928年,清华又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确定清华不再为单一的留美预备学校(即预科班),改归教育部管理,基本不受美公使馆的影响,外教的特殊地位也逐步取消,出国留学生每年仍可有40人,不一定全部留美,有留欧的,也有留苏的。自清华学堂开办,至1929年留美预备制结束,共计派遣留美学生1279人。这些学生赴美后学习大都比较努力,学习成绩都很突出,学成归国的人数也较多,大约有六成以上。在1959年公布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就29人属于这一时期送出去的留学生。 清华故事 故事一:为了体现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学生搞了个“学生共和国”,试图演绎美国的治理模式。结果,什么事也干不了,根本就没有演出的机会,大多是美国老师说了算。 故事二:为了让学生接受美国的思想教育,专门请来哲学家杜威(胡适的老师)来做讲座,结果,讲了五次,有四次不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当面睡觉,称杜威的讲座就是“摇篮曲”。清华学生的英语都很好,并非听不懂,而是觉得杜威的讲座很无趣。 故事三:为了宣传科学知识,清华又请来一位天文学家讲学,结果他讲的是“日绕地球学说”,说是要推翻哥白尼的理论,让清华少年们倍感失望,说是大街上捡来的先生。 故事四:清华曾请来陈衡恪(陈寅恪的哥哥)做作画讲座,这个人太爱喝酒,下午有讲座,中午出去喝醉了,等到讲座时,在黑板上写黄色的黄,少了下面两点,学生看不下去,当堂嘲笑陈某是“光脱脱的黄。” 故事五:看电影,对清华学生来讲是新鲜事,并且都是从美国带来的电影,电影播放由私人承包,演的节目非奸即盗,充满着极不健康的刺激与诱惑。学校不愿意管,教师们也不作声。最后,是闻一多先生实在看不下去,就出头管了一下,他呼吁大家共同抵制黄色片子。 故事六:清华的学生,受美国文化影响较深,其中就包括基督教活动。“主日礼拜”、“查经班”、“夏日会”等都开展得很好,参与的学生也不少,除美国导师外,中国以林语堂最为积极。“布道家”在活动中最受欢迎,他们的演讲能力极强,先是把中国近代以来的问题讲得非常黑暗,把中国面临的困境讲得非常惊险,讲到最后,再进行一个大的光明转折,说某种力量可以让中国露出一线曙光,或者说让中国出现一颗救星,那个“曙光”或“救星”就是基督教,只有基督教可以帮助中国。这些演讲,给学生的感觉是“先山穷水尽,后柳暗花明”,有无可比拟的煽动力。 1928年之后的清华,改革步伐相对加快,北大的蔡元培最早提出“教授治校”,清华却把“教授治校”执行得最好。当然,教授治校也并非没有问题,要么会引起教授与校长的对立,要么让教授成为校长的改革工具。(冯友兰语) 国立后的清华和北大开始相互学习,所谓“北大清华化,清华北大化”。9.18事变之后,尤其是在全面抗战之后,清华和北大不得在缺米少油中或在逃离中生存,教学虽然保持着,但受条件限制,很难取得具体成果。“西南联大”期间,三校本科生是共同的,教师队伍的组织却是各校分开的。解放后,清华的文、理、法科并入北大,北大的工科并入清华,真正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纵观清华早期历史及后期发展,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 1、美国退款对清华的诞生与初期成长起了客观上的积极作用,虽然用的是中国钱,但愿意退款比不愿意退款要积极得多。法国也退了部分庚子赔款,但使用的效果就没有美国积极。(择期再议法国退款) 2、清华大学在预备学校期间的教学从专业角度看不属辉煌,主要是为留学做准备,教的大多是中学课程,既没有很强力量的老师,也没有以专业为特长的专业学生,直到成立大学部以后才有所改变。 3、清华大学在“西南联大”期间培养的学生后来成就不小,原因不在于“西南联大”的教学有多么成功,而在于学生留美的数量很多,应该感谢美国对这些留学生的培养,也有少数学生在苏联留学取得了成功。近些年,“西南联大”有被过度神化之嫌,实事上,“联大”期间,能勉强正常教学就很不错了,与世界同类学校比,谈不上高水平。 在教学和科研上,“二战”期间,几乎所有大国的大学都为自己国家的军事发展和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为军工企业提供了极大支持,设计制造了大量新武器,美、苏、德、英、日的大学都是这样,唯有中国大学在战争中对国家没有类似贡献。另外,一、二战期间,正是物理学大发展的高潮,中国大学也未取得同步成就。所以,清华在解放前取得的所谓成功,在于其为一批好的小苗子打下了基础,为他们留美学习专业知识做了较好的铺垫,并不是说青少年在清华或“西南联大”受到了多高深的理论教育。 4、清华大学在解放后的成功应该归功于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成功结合。1949年,国民党兵败时,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西南联大师生不少于留在大陆的师生。但是,他们在台湾就没有创造出留在大陆的这批师生所取得的成就。留学归国回到大陆和回到台湾的人才,最后取得的成功也是大相径庭。换句话讲,知识人才要变成科技人才与建设栋梁,不只是跟学校的学习过程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有关,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让“西南联大”和清华的人才释放了智慧,而去台湾的类似人才却只能埋没自己的智慧。 5、判断一个大学是否办学成功,不在于它获得经费的多少,也不在于它拥有院士及其它学者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其为国家发展的创新贡献有多少,花了大价钱,你都是为外国人服务,这样的办学至少对中国而言不算成功。早期,清华有六成以上留学生学成归国,现在有几成?任何大学,如果不与同期的建设热潮结合,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清华是光荣的,清华是有实力的,清华人都是很聪明的。但是,清华的光荣和实力是一步步变化的,她今天的强大更多取决于新中国的养育和塑造,她获得了最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她理应也必须为新中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写于2019年10月4日星期五 |
|||
2019-10-25 9428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