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大英帝国海外扩张:落后者的教科书式逆袭 |
原创: 王小五进化营 松鼠财智 撰稿:王小五 公众号:松鼠财智(ID:yitousongshu) 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唯一的全球性帝国,由于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它的领土上,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这种空前绝后的庞大版图,得益于它300多年的海外扩张。 但是,如果站在1494年的欧洲,你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小小岛国英国,会发迹成全球大帝国。 因为它南面不远的两个邻居——西班牙和葡萄牙,刚刚在教皇的主持下,瓜分了地球。 他们签了一份《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以佛得角群岛西1700公里处,正南正北划一条线,这条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意思是“地球是咱俩的了,一人一半”。 天下已定。 二十年后,西班牙消灭了墨西哥地区的阿兹特克文明,紧接着挖出了银矿,又过了十几年,消灭了统治南美洲的印加帝国。 葡萄牙航海事业起步更早,垄断了非洲西海岸和东方的香料贸易。 两个国家海外殖民地都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 此时的英国,几乎为0。 距离它真正醒来,还要等三十多年,伊丽莎白女王即位。 即使已经落后,但航海是大势所趋,自怨自艾是无用的,先上牌桌。 1 纽芬兰渔场与全民食鱼日 1496年英国也派出了海外探险队,南面强邻阻碍,只能向北拓展。他们意图穿过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与中国进行贸易。结果当然失败了。 不过也取得了两个成果,一是意外地与莫斯科取得了联系,为日后建立第一家海外贸易公司打下了基础。另外则是在西北线航行中,发现了纽芬兰渔场。 虽然与西班牙挖出20万公斤黄金1860万公斤白银,以及葡萄牙垄断香料贸易相比,发现纽芬兰渔场简直微不足道,但对英国来讲,这太重要了。 英国是岛国,以往却没有与海洋发生紧密联系,其航海技术、海员数量,远落后于西班牙、葡萄牙。 而纽芬兰渔场改变了这一切。 由于距离英国路途远,一路上风大浪急,去纽芬兰渔场捕鱼,成为对海员最好的训练,渔场也成了英国天然的航海技术学校。 后来进行美洲殖民、新航路开拓、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军人员或海盗,大多是纽芬兰渔场的优秀毕业生。 纽芬兰渔场能够为英国提供大量鳕鱼,但是,英国百姓传统饮食,是粮食和肉类,很少吃鱼。这就使得国内的鳕鱼市场很难打开,出海捕鱼的人也少,英国仍没有和海洋发生紧密联系。 1560年代,伊丽莎白女王即位,下决心追赶西葡,发展航海事业。 为了刺激鱼类市场,议会设立“全民食鱼日”。规定老百姓每周有一天,必须吃鱼。 吃鱼的人多了,自然带动了大批出海打鱼的海员,一代又一代优秀水手被训练出来了。 难怪英国人西莱,在其权威著作《英格兰的扩张》中说,英国人是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时候,才变成航海民族的。 英国的航海事业,虽然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它看清了未来大势,用尽全力追赶,即使晚了几步也没关系。尽早参与进去,也能获得趋势动能。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2 大三角贸易:搭建复杂协作网络 西班牙起步早,收获大,但与世界互动的模式,极其简单:一个抢,一个被抢,几乎没有投入任何再生产和贸易。 这种模式类似于“资源诅咒”,让一个国家不愿意花笨功夫,投资发展其他产业,丧失未来竞争力。 相比之下,英国海外殖民,很快就突破了单向模式,建立起了复杂的贸易网络——大三角贸易。 1614年,一个在弗吉尼亚殖民据点的英国小伙罗尔夫,和一个印第安公主结婚,成功移植了烟叶。烟草便成为英国人在美洲的支柱产业。40年后,这里的切萨皮克湾成了烟草海岸。 不过,购买烟草的白银,并不多,英国虽然有布匹和朗姆酒出口,但白银仍不够。 1620年,一个荷兰海盗船,拉来几十个黑奴。英国人正在扩张烟草种植,看到这些黑奴,就像瞌睡遇到了枕头,马上把他们买下来。 从此,大三角贸易的最后一环也连上了。 大三角贸易用今天的话说,叫“协作网络”,它的路线是: 英国商船(海盗船)从利物浦出海,拉着工业品如布匹、朗姆酒,运到非洲西海岸卖掉,那里有人抓好奴隶等着卖,黑人自己也会加入奴隶贩卖;→把奴隶从西非运到美洲卖掉,购买美洲的烟草、糖;→拉着烟草、糖等商品运回欧洲卖掉。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协作贸易链条。 英国通过大三角贸易,开发了美洲,打造了完整的跨洋经济圈。 到19世纪初,大三角贸易出口额,占到英国总出口的60%以上,每年获利200万英镑,在当时是天文数字,名副其实的血赚。 大三角贸易的繁荣,还引发了英国的婴儿潮,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打下劳动力基础。 由于涉及黑奴买卖,大三角贸易也被称为“黑三角贸易”,是英国发家史上的污点,他们也很早意识到这一问题,在1807年,率先废除了奴隶贸易,比美国早了半世纪。 英国在对外扩张中,并没有简单的采用前人走过的“抢和被抢”的老路,而是将更多参与者裹挟进来,形成了多向、多方的贸易循环,构建了史上第一个跨洋经济圈,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现有协作网络内突围,困难重重,培养新的合作者,搭建新的网络,才能破局。 3 特许状制度:殖民美洲的助推剂 英国殖民北美,是通往帝国之路的重要一步,更影响着今天的世界格局。 不过,1607年最初上岸的先民,成功建立第一个据点弗吉尼亚时,状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没有淡水,食物也不够,沼泽遍地,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随时来攻。没有和印第安人交换食物,饿死是十有八九的事。 第一批殖民者一百多人,第一个冬天就冻死、饿死了一半,之后来的人,又死了大半,之后才慢慢站稳脚跟。 条件如此艰苦,殖民者却前赴后继地来到这块充满风险的土地寻找机会,并不是因为英国政府拨了很多款。 相反,英国政府既没出钱也没出力,只拿出了一张纸——特许状。 当时21个伦敦商人,拿着这张特许状,成立了弗吉尼亚公司,就开始了探险。 因为特许状规定:授权他们成立私人殖民公司,可以去海外拓展殖民地,开发、经营、贸易,挣的钱都归公司所有。更关键的是,只允许他们这么做,别人不可以。这是一种垄断权利。 所以,即使有很大的风险,这些私人公司仍然有很强的动力去海外拓殖,因为一旦经营下来,将是长久的利益,而且还受到政府的保护。 在特许状制度的鼓励下,大量敢于冒险的穷人甚至士绅,到美洲开拓新生活,逐渐发展起13块殖民地。 这种特许经营制度、产权明确的制度,对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经营,提供了强劲动力。 而对手西班牙、法国政府,并没有给殖民者提供产权确认,导致他们根本不想扎下根来搞生产,要么抢金银,要么搞皮毛生意。 英国却不同,他们开荒、种地、捕鱼,每一份收获都是自己的。 这在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英法在北美开战时,200万有产权的农民和10万没产权的人对垒,英国殖民者拼死也会保护自己的土地。 他们最终大获全胜,英帝国达到前所未有的海外面积。 英国靠特许状这种垄断性制度的设计,鼓励了大量敢于冒险的人,去海外拓展殖民地,创建新家园。 相似的垄断性激励制度还包括专利制度。英国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科技(精纺羊毛、蒸汽机等)人才,大幅提高他们的专利垄断地位,让他们赚取高额垄断收入。专利制度为英国在科技领域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 机制可以阻碍人,也可以激发人,好的机制,可以彻底改变人。 4 股份制公司:海外扩张新动能 英国的海外扩张第一动能,是巨型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是英国破天荒的创举。 当时英国财富虚弱,没有人能单独承担出海探索的巨大风险。而将更多人的少量资金聚集起来,能大大分散投资风险,不至于一次失败就破产。 这种无奈之举,获得了巨大成功,英国获得了海外拓殖的新动能。 英国成立的第一家股份公司是莫斯科公司,就是前面提到的与俄罗斯建立联系,后来垄断了对俄贸易的公司。之后,英国人成立了利凡特公司,垄断了和今天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等地区的贸易。 第三家股份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成立时,资本金6万英镑,这在当时已是巨款,仅仅20年后,便达到了160万的天文数字。后来它突破贸易范围,进入殖民行业,发展出征税、军事、外交等功能。 这种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它的制度创新和有效利用当地原有的网络结构。 制度创新 最初的股份制公司,都是出海前聚集资金,一笔生意做成后,按出资额把本金利润都分掉,这样很不稳定,公司资本得不到积累。 后来克伦威尔在1657年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它变成只分红,不分家。股份不能退出,只能转让,从而演变出了股票交易所。这就保证了公司的资本能够不断集聚壮大。 利用原有网络结构 英国人在东南亚做生意,发现在南亚东南亚地区,已经存在一张贸易网络。 他们便借助已有的贸易网络,建立了大量的沿海贸易据点,以此为支点,逐渐渗入当地贸易结构,编织成了巨大的贸易网。 东印度公司不仅在贸易上利用当地的网络结构,在后来的殖民征服和统治时,也同样利用了当地原有的政治结构,而不是推倒重来。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扩张最快的时期,总督韦尔斯利就叮嘱下属:一定要尊重莫卧尔皇帝,保护好他的财产。 这个时候统治印度的莫卧尔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了,皇帝只剩下象征意义了。这是英国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仅对皇帝这样,东印度公司对从上到下的统治者,都采用这种思路。那些王公、总督只要愿意合作,都可以保留原来的行政、司法权利,只是军事和财政权利归公司。 借助原有统治结构,大大降低了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成本,也使得民众以为仍然是以往的人在统治,减少了公司所遇到的阻力。 在面对不确定的海外世界时,进行制度的创新,借助原有的贸易、政治结构,叠加特许状制度,东印度公司崛起为历史上最强大的公司,为英国称霸世界注入新的动能。 5 总结 英国的崛起,并非来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前它已是世界第一,它的逆袭源自前赴后继的海外扩张。它通过纽芬兰渔场和设立全民食鱼日,让英国人真正开始和海洋发生紧密联系,逐渐成长为航海民族。 在与美洲的互动中,英国改变了“抢和被抢”的单一模式,迅速接入大三角贸易,在本国-非洲西海岸-美洲-本国循环圈中,建立起复杂的贸易协作网络,形成跨洋经济圈。 产权和垄断制度的设计产物——特许状,鼓励了一代又一代英国人,去北美开拓殖民地,创造新生活,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海外殖民版图。 为了应对资金不足的问题,英国开创了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借助东南亚、南亚已有的贸易结构,建立了大量沿海据点,以此为支点,形成庞大的贸易网络。在其后的殖民时期,同样借助原有政治结构,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张和统治,发展成史上最牛公司,助推英国登上帝国宝座。 在大势所趋面前,不怕输在起跑线上,先赶上车,再找座位。突破现有的协作网络,寻找新的合作者,搭建新的协作网络,扩展新的动能,才能实现逆袭。 在草莽江湖,机会与鲜血交织,梦想与灭亡相伴,但落后者,别无选择,不能作茧自缚,只能破茧成蝶。 “生存还是毁灭,这从来都不是个问题。” |
|||
2019-11-22 3604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