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界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国际舆论斗争从未止息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国际舆论斗争从未止息,中国智库负有对外传播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原创: 于洪君  人大重阳

演讲者于洪君系中联部原副部长,本文为12月17日“新时代的中国思想与世界变局——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9”上的演讲实录,全文为独家首发。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主旨演讲实录

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无论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要不断推进对外传播,以提高自己的对外影响力,改善自身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如此,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也是如此,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同样如此。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理所当然地要把对外传播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的智库,负有对外传播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应当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使新时代中国的对外传播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一、中国智库必须学会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的国际舆论斗争

在国际关系领域,舆论场上的博弈与争斗从未止息。这种博弈和争斗,虽然不像硝烟弥漫的战场那样惊心动魄,但也十分尖锐和复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东西方冷战的发生和发展,国际舆论斗争集中表现为社会制度之争、发展道路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和国家形象之争。

由于历史和现实、政治和法律、经济和安全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新中国自成立时起,便是国际舆论斗争的重要参与者,处于国际舆论斗争的风口浪尖。这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好斗”,更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喜欢“论战”,而是因为国际社会一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当中国经济发展遭遇较大困难、社会问题较为突出时,美国和西方某些势力,往往会声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必然要给世界带来灾难。“中国威胁论”摇身一变,改头换面为“中国崩溃论”。而当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安全团结时,美国等西方势力又断言,中国强势发展与迅猛崛起必然危及周边国家安全,侵犯其他国家利益,最终走上霸权主义道路。“中国威胁论”又演变为“中国称霸论”。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走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协调力大幅度上升,担心失去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美国,对中国的恐惧与日俱增。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特别是“中国称霸论”,以美国为源头流向世界各地,大有甚嚣尘上之势。与此相联系,歪曲中国内外政策、抹黑中华民族历史、否定中国制度优势、败坏中国党的形象的反华论调,譬如“中国专制说”、“中国倒退说”、“中国封闭说”等,纷纷出笼,不一而足。

来自美国等西方势力的这些反华辱华谰言,万变不离其宗,归根到底,是要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经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示范作用。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官方的、半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多种渠道,通过外交代表机构以及政党交往、智库交流、媒体对话等公共外交、民间交往方式,旗帜鲜明地进行正面反击,理直气壮地进行舆论斗争。中国智库,理所当然地要站在这场斗争的最前沿。

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开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舆论斗争,既不能软弱、妥协和退让,也不能偏激、冲动和失态,要注意有理有据有节,注意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打击主要对手,解决主要问题。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以事明理,以理服人,而不是深化对立,制造仇恨,作为开展舆论斗争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很多情况下,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以偏盖全,笼而统之;不要一概而论,伤及无辜;也不要不问青红皂白,任何时候都简单化地使用“西方”“西方媒体”“西方国家”“西方势力”等概念。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也有这方面的教训。要把不断提高国际舆论斗争的能力和水平,放到智库参与国际舆论斗争的全过程中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国际舆论场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历史形成的不可替代的话语体系优势和传播技术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深受误导和影响。五花八门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霸权论”,目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市场。对中国的政治理念、发展道路、政治制度、治理体系不了解、不理解、不认可甚至怀有偏见的情况,并不少鲜见。我们在与发展中国家朋友对话交流时,他们也会提出一些非常敏感、非常尖锐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些问题直接涉及我们的基本制度、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问题。

发展中国家某些民众、媒体乃至政治家,不了不解中国,甚至误解我们的内政政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对于他们,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深入细致的、和风细雨的释疑解惑工作。这种工作本质上说,也是国际舆论斗争,是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展错综复杂的、多领域的国际舆论斗争的外围形式。对于这样的舆论斗争,不能采取不容置疑、不容分辩的态度,不能搞成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口水战。要善于借助发展中国家的知华友华力量,传播中国的理念和声音。要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方法,把中国的制度优势、发展经验介绍给广大发展中国家。

二、智库必须把讲好中国故事寓于灵活多样的人文交流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在中华民族成长史上树起一座丰碑,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树立了楷模。但从全球角度看,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世界,毕竟远没有实现天下大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瞩目,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一枝独秀。以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方式,卓有成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中国智库对外交往时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

美国和西方国家打着普世价值旗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手法,早已被历史和实践所否定。以原苏联那种意识形态输出方式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显然落后于时代潮流。中国智库在对外传播中要积极、主动、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成果,首先要着眼于国际社会普遍需要和认可,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日益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思想交流与政策对话。

当今世界的智库交流与对话,形式丰富多彩,内涵亦不断扩大。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亦即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和现代化发展方向与目标来说,最好的方式是智库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其中包括媒体间的沟通与对话。

中国智库开展对外开展交流与对话,首先要以尊重文明多样性、文明平等性、文明开放性、文明互鉴性等新的认识论为思想指导,要以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进世界各国共同进步与安全、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目标。在讲述中国制度、讲明中国道路、讲解中国经验时,既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机械诠释,又要防止自说自话式的概念解读。要善于以娓娓道来的中国叙事方式,深入浅出地将中国农村改革、扶贫攻坚、环境治理、反腐倡廉、城镇化进程、经济结构调整、民主法治建设、执政党自身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事业、大道理、大问题,讲清讲透讲明白。

三、中国智库开展对外交往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

面对人类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更多的风险、困难、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打造智库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新机制,开拓对外交流对话与合作的新局面,还应深入研究并妥善解决如下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处理智库对外交往与国家文化外交乃至总体外交的关系问题;二是如何处理智库对外交往与传播中的价值观因素和意识形态问题;三是如何实现提高对外传播工作质量与加强智库自身建设相统一的问题;四是如何克服口号式教条式灌输式思维积弊,防止简单复制国内宣传工作的传统方式与方法问题;五是如何通过智库对外交往和参与对外传播吸收外来优秀精神成果、真正做到文化沟通进而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互鉴问题。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仍有一定市场、“中国恐惧论”又悄然而生的复杂情况下,西方敌对势力用“文化扩张”“文化渗透”“文化侵略”等虚假概念离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恣意破坏中国形象,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汲取教训,补足短板,通过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坚持开拓我国智库开展对外交往和参与对外传播活动的新路径和新局面,努力使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乃至整个中华文明,为人类和平发展,为文明互通互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12-30点击数/观注度 9426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