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兵团精神研究》系列文章 | 兵团精神的萌芽

来源:兵团日报2018-12-16兵团精神研究课题组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至1954年兵团成立,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兵团精神的萌芽阶段。之所以称为萌芽阶段,是因为这一阶段在兵团精神划分指标上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标志特点,出现了体现兵团精神特征的因素,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强化。

兵团精神萌芽的标志

兵团精神研究课题组

从兵团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来说,这一时期主要是驻疆人民解放军在开展屯垦戍边实践,这时的屯垦戍边实践还不能说是一项有独立载体的独立事业,只是人民军队革命事业的一个方面内容。从兵团精神的发展课题上来说,这一时期,主要是如何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光荣传统带到新疆,使之在国民党起义部队和“三区”革命军中扎下根来,并且同屯垦戍边实践、同新疆历代屯田传统结合起来,这是兵团精神萌芽时期面临的现实课题。从兵团精神同兵团实践的关系上说,由于屯垦戍边实践还不是一项独立的事业,因此也没有产生完全适应这一实践要求的完整独立的兵团精神,主要通过人民军队革命精神来支持和推动包括屯垦戍边实践在内的人民军队革命实践。从兵团精神的认可程度上说,这一时期兵团精神的实践主体比较单一,只有军垦创业者一类,支边青壮年、知识青年等其他重要的兵团精神实践主体还未出现,影响到兵团精神的实践创造力。当时驻疆部队主要由王震将军率领进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六军,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第二十二兵团,由“三区”革命军改编的第五军等三部分组成,他们之间在当时存在较明显的素质、信念差异。从兵团精神内在含义的完整统一性来说,当时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适应屯垦戍边实践的精神成果,如艰苦创业等,但不够完整,连名称也是带有普遍性的称呼,缺乏特指性。从对外影响力来说,这一时期的精神成果主要在军队内部进行宣传,是作为军队的精神成果进行宣传的。

作为兵团精神萌芽阶段最明显的标志,这一时期南泥湾精神开始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逐步成为驻疆人民解放军公认的价值准则。“热爱祖国”日益成为全体驻疆人民解放军高扬的旗帜,在屯垦戍边实践中产生了“艰苦创业”这一具有兵团精神特征的精神成果。

兵团精神萌芽阶段的特点

这一阶段,驻疆人民解放军以巨大的创造精神和牺牲精神开创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为兵团事业奠定了基础。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的高昂精神风貌,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军垦精神的丰碑,使兵团精神得以在新疆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军人的风范与军人的气质是兵团精神萌芽阶段最显著的特点。人民解放军在当时是兵团的主体,直到1954年兵团成立时,兵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军人。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坚忍的作风被兵团直接继承下来,包括人民解放军的番号、纪律、领导方式、组织原则,或稍加变动或直接套用于刚成立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迎难而上、服务人民的作风奠定了兵团精神中无私奉献的品质。兵团初创时期,兵团人的“兵”字情结特别浓,一切以军队的标准来要求,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党指向哪里兵团就奔向哪里,完全不考虑当时的条件是否允许,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将军人服从的天职作为兵团的天职,于是便有了屯垦戍边的使命,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将屯垦戍边的使命牢牢印在脑海里、生命里,认为屯垦戍边就是兵团的天职,是兵团存在的根基,是兵团发展壮大的依据。有许多老军垦自从当年踏进了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就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他们戍守的边防,虽然留有许多遗憾,但他们无怨无悔。曾创造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壮举的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便是当年兵团人精神追求的最好阐释。

一切服从祖国的需要是兵团精神萌芽阶段最重要的特点。人民解放军服从命令、行动迅速听指挥的作风奠定了兵团精神注重纪律的传统。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当时的人民解放军虽脱下了戎装,却没有丢弃军人服从的天职,他们将服从军队的思维与习惯继承到了兵团。虽没有军队的命令可以服从,但他们将服从的对象转向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需要就是军垦战士的天职。所以,当祖国需要他们扎根新疆开展建设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听从号令,义无反顾地在新疆最艰苦的地方扎下根来,成为新疆各地开展建设、维护稳定的生力军。当祖国需要军垦战士放下刀枪,发展生产,增进新疆各民族大团结时,军垦战士立即仗剑扶犁,将战车改为交通车,奔赴天山南北,拓荒生产,驻扎荒漠戈壁,修桥铺路,为新疆经济的恢复、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新疆也因此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勇挑重担是兵团精神萌芽阶段又一个重要特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全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风奠定了兵团精神维稳戍边的传统。王震请命进军新疆时就立志,越是祖国危难时越要勇挑重担,为国分忧、为民分忧就是人民解放军的无形命令,为国解难、勇挑重担自然是兵团责无旁贷的使命。人民解放军进疆初期基本是哪里有险情就奔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奔赴哪里,哪里有求助就赶到哪里,人民解放军是新疆解放初期的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哪里需要去哪里。军垦战士也将人民解放军“三个队”的优良传统继承了下来,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族团结的楷模、巩固新生政权的坚强柱石。

兵团精神萌芽阶段的延续和创新

这一时期,作为兵团精神实践主体的驻疆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他们屯垦戍边的主要目标,是尽快稳定和恢复新疆的经济社会秩序、保障部队军需、改善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正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兵团精神得以萌芽并不断生长。

人民解放军服从命令、行动迅速听指挥的作风奠定了兵团精神注重纪律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王震率领十万官兵挺进新疆,新中国屯垦戍边大业就此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谱写其壮阔的第一乐章。人民解放军进疆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组织力量发展生产,平抑飞涨的物价,稳定社会,让饱受压迫剥削之苦的各族群众切实感受翻身的喜悦与幸福。王震带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六军进疆后与“三区革命”的武装部队(后编为第五军)、陶峙岳率领的起义部队(后编为第二十二兵团)共同担负起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历史使命,但他们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吃穿问题,以当时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本无法提供驻疆人民解放军所需的口粮。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交通不便,若从内地运粮,仅运费就是粮价的7至10倍,再加上当时全国刚解放,内地经济也比新疆好不到哪里去,粮食问题也非常严重,因此从内地运粮是不现实的。此时,新疆本地的一些粮商趁机哄抬粮价,甚至有粮不卖,因此,驻疆人民军队吃饭穿衣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1949年12月毛泽东同志签发的《关于一九五○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指出:“人们革命军事委员会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而外,应当担负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借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并强调:“人民解放军参加生产,不是临时的,应从长期建设的观点出发。而其重点,则在于以劳动增加社会和国家的财富。”这一指示说明,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成立后要从军事战争转向工农业生产,和各行各业的人士一起参加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随后,新疆军区发布了大生产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生产……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之外。全新疆部队十九万三千人,除担任祖国边防警卫和城市卫戍勤务者、辎重汽车兵团、挽马、骆驼、运输等部队、军工部工厂职工外,必须发动十一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去。”驻疆部队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不仅解决了部队的吃粮问题,还拿出一部分粮食支援了地方。新疆部队垦荒发展经济,减轻国家负担的做法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充分肯定,他在《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中说:“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了少数民族热烈拥护。”鉴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特殊国情,人民军队参加生产建设是当时困难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驻疆人民解放军的核心是三五九旅,三五九旅在延安时期就是生产的模范,他们有一套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经验,新疆的沙漠戈壁和盐碱滩并没有难住他们,他们仗剑扶犁,露宿沙海,开山引水,播种希望。新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萧条的经济非但没有削弱驻疆军队的意志,还激发了他们的斗志,陶峙岳将军的一首五言诗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军垦战士的革命豪情:“头枕石头眠,铺地又盖天。刺刀当犁铲,开出万顷田。”驻疆人民解放军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站稳了脚跟,他们将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的时候,就会拿起战斗的武器,保卫祖国。驻疆人民解放军这种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的方式拉开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序幕,播下了兵团精神的种子。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全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风奠定了兵团精神维稳戍边的传统。兵团的前辈们进入新疆遇到的突出问题一是如何解决吃饭穿衣,二是怎样快速平定国民党残余和土匪的叛乱,巩固新生的政权,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兵团的前辈们一踏入新疆这片土地便遵照毛泽东同志的要求开始了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戍边始终是兵团存在发展的根本和前提,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戍边理念便是指导兵团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不过当时的戍边理念仅限于平叛剿匪,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它是兵团文化、兵团精神的源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早就预料到了新疆情况的复杂性,毛泽东同志要求进疆部队一手拿镐一手拿枪,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拿起战斗的武器保卫祖国的安全,在新疆任何危害新生政权稳定的行为都是祖国要求驻疆部队平叛的命令。彭德怀对王震进疆部队作出了特别指示,“建国立家”,同时要求进疆部队“提高警惕,防止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分子的破坏”。1949年10月9日,王震在《关于西北斗争形势、解放新疆的斗争特点与任务的报告》中分析了新疆和平解放的形势,号召全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军新疆,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王震将军的讲话表明了即将进入新疆的人民解放军要做好进疆的各种准备,以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新疆和平解放,国民党起义部队大多数官兵是衷心拥护的,但也有少数国民党特务和反动军官,不甘心失败,对和平起义极为不满,从1949年9月28日起,在哈密、鄯善、吐鲁番、焉耆、轮台、库车、绥来、呼图壁、昌吉、阜康等地,相继制造反革命叛乱,大肆烧杀抢掠。还有些国民党反动军官见大势已去,便与土匪勾结,甚至另建土匪武装对抗新生政权。消灭这些土匪武装是驻疆人民解放军的首要任务,从1950年3月至1952年9月,先后剿灭了乌斯满、乌拉孜拜、司迪克、哈力伯克、谢尔德曼等土匪武装,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新疆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证。上世纪50年代的平叛剿匪为后来兵团的维稳戍边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它对兵团的成立、发展、壮大影响巨大,对兵团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理念影响也是巨大的。

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迎难而上、服务人民的作风奠定了兵团精神无私奉献的传统。毛泽东同志要求王震带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六军到新疆的主要任务是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多办好事不仅指肃清各种反动势力,为各族居民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还指迅速发展经济,满足新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所需。人民解放军响应毛泽东同志的号召,在新疆开始了大生产运动,将南泥湾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给自足的垦荒经验运用到了新疆的生产发展上,经过驻疆部队的努力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吃穿问题,还支援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驻疆人民军队在大生产运动中创造了一种适合新疆快速发展生产的组织形式——军垦农场。军垦农场是军队组织现役军人或复员军人,由国家及军队出资,通过开垦国有荒地而兴办的农场。1949年10月,解放军进驻新疆,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六军接管了迪化(今乌鲁木齐)北郊青格达湖乡的国民党新疆军垦处农场,建立了新疆解放军的第一个军垦农场。随后,驻疆人民解放军开始在各地组建军垦农场,发展生产,到 1954年组建军垦农场 43个。由于军垦农场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农场职工素质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能够有效集中物力和财力的优点,军垦农场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发展生产的组织形式,劳动效率非常高,1954年全军收获粮食7.18万吨,棉花0.19万吨,油料0.21万吨,给国家上交商品粮1.69万吨,当年造林500公顷(7500亩),牲畜达52.99万头,其中马2.7万匹,牛2.49万头,猪2.18万头,羊45.38万只。新疆军垦农场为新疆社会主义军垦事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军垦农场也成为之后国营农场的前身。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驻疆部队进行整编,部分军队编为国防军,不承担生产任务,部分军队编为生产部队,主要从事生产建设。1954年,新疆军区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命令》,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同时兵团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国营农场的组建工作,兵团经济快速发展。

兵团精神萌芽的规律

人民军队革命精神同屯垦戍边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是兵团精神得以产生萌芽最直接、最深层的推动因素,也是直接决定萌芽阶段兵团精神各种具体的精神传承关系和发展特点的主导性、支配性因素,这是兵团精神萌芽阶段最显著的规律。

在萌芽阶段,兵团精神主要体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的直接传承和延续,体现为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范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进一步弘扬。毛泽东指出:“我们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从创建之日起,就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英勇奋斗、艰苦奋斗。”兵团由久经中国革命战争生死考验的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而来,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是兵团精神的直接来源。兵团的前身,井冈山精神缔造者之一的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他们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展了著名的南泥湾屯垦,经历了解放大西北、凯歌进新疆的系列战役。在他们的身上,始终流淌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红色血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历经革命战争生死考验、为党和人民立下卓越功勋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并没有留在安宁的内地、留在出生成长的故乡、留在亲人的身旁享受他们应得的荣誉,而是沿着历朝历代屯田将士的足迹,来到离故乡万里之遥的新疆,来到新疆最荒凉、最原始、最困难的地方驻守下来,成为屯垦戍边、永不转业的兵团人,在屯垦戍边的新实践中继续弘扬和传承着人民军队革命精神。他们用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特别是南泥湾精神对国民党起义部队和“三区”革命军进行了改编,使驻疆人民解放军成为有统一意志、统一风貌、统一追求的实践主体,为开创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驻疆人民解放军要在一穷二白、沉睡万年的戈壁荒漠上开创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对他们的精神素质、纪律性和牺牲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用人民军队革命精神丰富、改造、创新了在新疆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历代屯垦戍边爱国主义精神,赋予其服务社会主义、服务新疆各族人民的新内容,赋予其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服务边疆的崭新内涵,强化了屯垦戍边实践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动力,突出了屯垦戍边实践中的牺牲奉献特征,提升了屯垦戍边实践的创业品质,增加了屯垦戍边实践中的开拓进取特色,实现了人民军队革命精神同历代屯垦精神在新时代、新实践基础上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结合,为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使体现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内在本质的兵团精神得以迅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此,人民军队革命精神同新疆历代屯垦精神的深层次结合,直接决定了兵团精神的萌芽,决定了这一时期兵团精神的实践特征,是萌芽阶段兵团精神最具有基础性、主导性和重要性的规律。

来源:兵团日报


2020-2-13点击数/观注度 8187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