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国天下     
地摊经济:难道不是一个冷笑话吗?

作者:李桂松  来源:云阿云•治国理政

编者按:李克强团队缺乏治国理政能力,早该下台!从理论而言,无论是其“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创新”论,还是其“法无所禁皆可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论,还是目前提出的地摊经济“人间烟火”论,都是荒谬论,都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

从实践效果来看,无论是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P2P,互联网+以及引起大家冷嘲热讽的地摊经济,都是“一地鸡毛”。40年改革开放,号称“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为何竟有6亿月收入在1000块的人民,有4亿得癌症,糖尿病,艾滋病的患者,高中生90%以上的近视患者,确实让人震惊!代价非常惨重!令人匪夷所思!!!

在当今中国富豪增速世界第一,新增富豪数量超过全世界总和的情况下,却让中国老百姓回到八十年代初去全民摆摊,还说这是已经跨越“富起来”而进入了“强起来”的阶段。难道不是一个冷笑话吗?富起来的人侵吞国有资产,剥削劳动人民后都移民去了美国,财富都转移到美国去了,难道留下来的中国人民只能摆地摊吗?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汉奸卖国党们难道还要在中国政坛继续存在下去吗?还要成为“两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吗?还有参政议政的资格吗?!

地摊经济就是一个冷笑话,说明李克强团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点招都没有,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乡镇经济?为什么国家不想办法多搞一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只有国有的,集体的,才是人民的!把钱投到私人企业,把国有企业私有化,把国有企业廉价卖给私人,卖给外资,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好处?40年来,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结果就是: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安民,老百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已经真的是到了“生不起,养不起,活不起,死不起”的地步了,而中国政府的所谓对美斗争,伟大斗争也就是“空口打哇哇”的地步了,到了无以复加,非常可笑,“跟跪在地上挨揍挨骂没两样”的地步了,“真他娘的”这又是什么世道啊!

摆摊能让6亿人继续保持1000元月收入?

萧武 · 2020-06-06 · 来源:合赞历史

即便摆摊不一定能继续让6亿人维持住1000元的月收入,能有七八百其实也算是不错了,总比没有强吧。

全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这个数据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看如何来解读,以及用这个数据来干什么?

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说明,虽然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要认清现实,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最大的任务仍然是发展,如果不发展了,问题就会更大。

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要在今年之内完成,全面实现小康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过去三年中国都在进行精准扶贫,以完成全面脱贫的任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投入了天量的资源。目前也可以说已经逐步完成了这个目标。但现实仍然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目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基础仍不牢固,仍然有许多人存在着随时返贫的可能。

目前这个数字是按照人均收入算出来的,这其中包括了大量,并不参加劳动的老人和孩子,也就是实际上并没有稳定的月收入的人群。所以绝大多数家庭如果是老中小三代组成,那么老人和小孩儿的收入都是由工作的两个成年劳动力来提供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两个成年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会直接决定其他四口人的收入水平。如果这两个成年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是每年逐步递增的,那么全家的人均收入都是在每年递增。反过来也一样,如果这两个成年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出现了下降,那么全家的平均收入水平都会下降。

而在中国现实的条件下,这两个成年劳动力的收入基本上都来自于打工收入。所以也就是总理最后所说的,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保就业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失业率上升了,那么人均收入也会下降。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加上贸易战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很不乐观,就业形势当然也非常严峻。在疫情爆发以来的2月3月和4月,甚至一直持续到5月,许多原本应该在2月份就应该出去打工的人,一直到5月份之后才找到工作,那么其中有三个月就没有收入。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全年的收入,要比往年少三个月的打工工资收入,如果把剩下的9个月的收入平均到12个月,再按照人均来计算,那么最终可能至少要减少1/4的收入。也就是说,这6亿人有可能会直接从人均收入1000元下降到750元左右。

这还是在假设5月份之后,所有应该出来工作的人都能够找到工作,而且保持与往年相同的收入水平的条件下才能达到的。但现实的情况要比这个还要糟糕,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就业机会其实比往年已经减少了很多,工资水平也比往年有所缩水。

更加糟糕的情况是,按照目前流行病学专家的分析,在今年之内全球疫情已经不可能结束,九十月份之后出现第2波输入性的疫情概率很大。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到第三季度之后,疫情防控的力度可能又会再次增加,从而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工作机会。

为了弥补在疫情中失去的这些工作机会,一些城市已经放开了被关闭许久的地摊,国家也在积极的调整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但在网购已经如此繁荣发达的今天,地摊经济究竟能够为多少人的生计提供支持?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打上问号的问题。

但相比之下,这总算是在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即便摆摊不一定能继续让6亿人维持住1000元的月收入,能有七八百其实也算是不错了,总比没有强吧。

莫把“地摊经济”变成“舆论经济”

虚声 · 2020-06-06 · 来源:虚声公众号

不要把这轮地摊经济玩成舆论经济。 舆论经济既不能解决中下层就业,也不能刺激中上层消费。

好吧,开局来张图……

看到这张图,你会自然而然想到当下滚烫的地摊经济,曾经的牛夫人转眼变成小甜甜。

在2020年,如果你错过了——

双黄连经济、口罩经济、熔喷布经济、头盔经济之后;

那么你一定能在6月份赶上地摊经济。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据说城管正在打电话喊商贩出来摆地摊。

有人推测,计生办即将开始催生。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色就是变化。

01 地摊经济风

地摊经济的门槛低,是古今中外最原始、最基础的经济形态。它无需专家背书、无需缴纳高房租。现在也不需要和城管打游击了,因为已经有了政府背书。

6月1日上午,总理在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这相当于上层为最基层的经济背书。一时之间,各地纷纷跟进。

国际化的大上海魔都城管执法局表示,将推进夜市经济发展,配合属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科学设置夜市。

热点城市西安、杭州、郑州、南京、青岛等地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刺激地方消费复苏。

先行一步开放地毯经济的成都,如今已经成为地摊经济的标杆典范。

阿里1688也发布了“地摊经济”帮扶计划,将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为地摊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毫无疑问,如今的地摊经济,正站在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风口。如果注意上面这些用词: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复苏,会发现其本质是社会各界携手,共克时艰。

然而目前中国的情况,是什么东西一旦形成风口,就会被舆论整得红红火火。

02 欢乐大合唱

既然是“经济”,那首先就和赚钱有关。

这几天的媒体舆论中,地摊的赚钱能力在直线上升。

日入千元!小摊撑起一片天。

这样的标题有点辣眼,地摊日入千元肯定是少数,但还不算太过分;适当夸张一些也能理解。

如果过分夸张,那就变成浮夸了。

如此这般,一年就能实现前首富的小目标,让孩子过上富二代生活。

这给人的感觉,轻点说是标题党,重点说就像拿“地摊经济”放卫星了。

但这还不算最夸张的,更猛烈的是下面这条:

这种日入几万的,肯定也有,但一定是极少数;并不能代表地摊经济。就像不能拿马云代表中国的人均收入一样。这么鼓吹下去,我怀疑不用多久就会出现某人摆地摊成为某地首富、或某地首富下海摆地摊之类的舆论。

个人认为,这么宣传地摊经济,要不得。这不是地摊经济,这是舆论经济。

更有甚者,摆地摊除了能带来经济收入之外,还有减肥的功效——

据陕视新闻,92年出生的岳磊,在咸阳城区福园巷子经营烧烤摊位;创造了每天销售3000串的纪录,成为销售明星。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煮面筋、切面筋、买菜、串菜、摆摊,到晚上12点以后收摊回家,很快从166斤瘦到148斤。

个人认为,这不是减肥,是心酸。

还有人别出心裁,把地摊经济和新媒体运营结合起来:

看起来虽然有趣,其实让人啼笑皆非。仿佛摆地摊不成,还能搞新媒体运营一样。

当然把它和媒体运营相比还是小儿科,还有人把它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感觉玩资本运作的人绝对不会如此无聊,这是恶搞呢还是讽刺呢?

其实这是在玩舆论经济,在博眼球、吸流量;绝对不是地摊经济。大家不要误以为地摊经济很好玩,其实很艰辛。

03 地摊本质

人间烟火、市井百态,最能抚慰人心。

小小的摊位,更蕴涵着勃勃生机。

这话听起来很有诗意,但实际很辛酸。

地摊经济本质是为了生存、过苦日子,绝不是舆论经济。

共和国历史上,地摊经济其实有着非同寻常的位置,叫改革开放之起点。

把时光拉回40年之前刚改开那会儿,当时几百万下乡的知青返城。彼时城市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无法吸纳突然涌现的大量劳动力,只好允许知青们单干,摆路边摊、杂货店、修理铺什么的。——这就是共和国历史上地摊经济的第一个风口。

如此一来,改开时代第一批个体户诞生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对此有生动的描写,“就是要打破什么都需要国家来包办的老思路,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说到底,这就是个体制改革的问题。这一来,不是乱,而是活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由此而演变成历史洪流,一发而不可收,财富喷涌,经济暴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地摊经济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这也是为什么总理在记者会上也提到: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很多人就业。

2020年这波世纪级疫情黑天鹅,对世界各国都冲击极大。

根据数据统计,2月份失业率6.2%,3月份5.9%,4月份6.0%,数字看起来不大;但是这只是城镇失业率,不覆盖全部人群。

个体商户和中小企业群体,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

今年大学毕业生是创纪录的874万,就业前所未有地严峻。

还有5000多万农民工未返程工作,面临生活问题。

可以说今年的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开放地摊经济,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把地摊经济比作音乐,它一定是《二泉映月》;把它当《春江花月夜》来演奏,那是亵渎,是无知。但舆论正在把它当《春江花月夜》来演。

04 差别

既然40年前的地摊经济开启了改开的大门,开启了创造财富的神话;那么这回重拾地摊经济法宝,会不会如同40年前一样重新创造财富神话?

答案,大概率不会。

现在和40年前有一个本质的差别——房地产。

40年前,还没有商业房地产的概念,各种物资匮乏,人们凭借各种票据生存。那时地摊摆得好,可以去买门面、买房,甚至可以转行做商贸或实体生产。

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市场,住房不缺,商铺泛滥;而且各种产业链齐全、产能过剩。按照总理的说法,目前中国有6亿人口月收入1000元左右。这个收入在中等城市租房都难。这个阶层,只能消费得起地摊经济。如今这种情况下,想靠地摊发财致富,概率不是没有,但极低。

如果是40年前,地摊经济可能是一种致富途径;如今局面下重拾地摊经济,其实是一种扶贫,一种保就业的手段。

政府提出的“六保”中,第一条就是保就业。只有就业才是最大的民生。

一人,一辆手推车,养活一家人;为了生存,而不是发财,如此而已。

05 最后

除了保中下层就业之外,如果说地摊经济还有什么重大的意义,那就是刺激中上层群体的消费欲望。总理说,“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实际上光创造财富是不够的,还要有消费欲望才能撑起庞大的市场。

地摊经济自古就有,如同野草一样坚韧,兵荒马乱的时候也没能阻断它;前几年在城管最严厉的时候,也没能让其消失。但疫情到来,地摊一夜之间不见了。

随着地摊的消失,人们的消费欲望也被疫情冰封。

人们的消费欲望下降,那么社会活力也就下降,经济活力也就下降。这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不愿意强力防控疫情的原因。

恢复地摊经济,除了降低中下层的生活成本;本质上给人一种社会安全感的心理暗示,潜在激活了中上阶层的消费顾忌,告诉大家带口罩但不要捂钱袋,从而刺激市场活力。

简而言之,不要把这轮地摊经济玩成舆论经济。

舆论经济既不能解决中下层就业,也不能刺激中上层消费。

地摊飞上天

青年赵文凌 · 2020-06-06 · 来源:青年思考

眼下,最关键最关键的,仍然是就业问题。就业有保障,什么都好说,如果就业没有保障,依旧找不到活儿干,甚至连人均收入一千元的数字都还可能往下降。

一周之前,在看到成都地摊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之后,我写了一篇《严管十多年的地摊、路边摊,就要回来了?》。果不其然,地摊真的回来了,伴随着李克强总理的大力支持,各地都开启了地摊模式。

鼓励摆地摊不是坏事,是给那些六亿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人多一种选择的好事。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最近几天接连出现了这样的报道:

“靠摆摊买上了奔驰车”、“摆地摊日入3万”、“摆地摊日卖4千买下奥迪奖励自己”、“卖菜大爷年赚50万”……

这不是把摆地摊捧上天了嘛!这样的舆论不是在骗流量,就是在刻意误导人!

谁不知道摆地摊辛苦?甚至还有人根本看不上摆地摊的呢!但凡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谁又真的愿意去路边摆摊呢?

媒体如此,金融市场也不逊色,立马做出了反应:五菱汽车等十几只“地摊概念股”出现暴涨;阿里、京东、腾讯、苏宁等互联网巨头火速入局,推出“全国小店烟火”等计划……

小小地摊,经得起这样的追捧吗?

老实说,就算是五菱这样的摆摊神车也得几万块吧,恐怕真正在路边摆摊的失业人口也得老老实实摆上一两年才攒得下这买车的钱。至于什么机器人、商业计划等等,要是玩得了这个,恐怕也就不至于去摆地摊了吧?

给真正需要的人开放一个生计之路,坚决支持;但如果大资本进入炒作地摊经济,收割小摊贩的利益,绝不赞成!

真正需要摆地摊养家糊口的和那些追风口的不是一类人,和那些调侃互联网摆摊、调侃各种名人摆摊段子的也不是一类人。

摆地摊说到底,是一种谋生手段,是混口饭吃。

往前几年看看,走街串巷摆摊的都是穷苦人。摆地摊一天挣百八十块是可能的,说一个月挣上百万,那真是天下掉馅饼的概率了。

况且,总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为什么鼓励摆地摊,为什么这么多人摆地摊?根源在于经济受挫,失业人口增多。

明确定位以后,需要的就是踏踏实实的推进。千万别盲目推进,别过分乐观。比如,摆地摊的确会出现占道和破坏市容的问题。而要让地摊经济有新的面貌,我们就必须用细化升级的管理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反面的例子出现的很快,据说辽宁大连在试点了几天以后发现夜市垃圾满地,管理太困难,现在又把小贩们轰走了。还有那个城管喊小摊贩回来摆摊的,也有人爆料说有地方给城管下任务,必须召回多少商贩等等。

所以,不能头脑发热,一股脑搞推广,我们还需要更加细致周全的考虑。如果所有城市都这么一拍脑袋就把地摊经济推向市场,那就永远也摆脱不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魔咒。

地摊不能飞上天,地摊必须落地。

虽然从长时间看,地摊经济对经济、就业的提振作用还有待观察,但在短时间看,开放地摊限制的确给了一部分人一个养活自己的机会。

毕竟,我们自己的穷有时候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今天,在我国六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已经快被我们淡忘的时候,财新网又发了一篇报道,称全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有9.64亿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仅有7200万人。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中国仍是一个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就像总理刚刚说出六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时给我们的震惊一样,中国的低收入群体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超乎我们的想象。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仍然是中低收入群体为主,收入差距明显较大,容易出现明显的“被平均”现象。有近43%人口的月收入在1090元以下,有近69%的人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而有约84%的人口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比例更是高达95%左右。

为什么总理对地摊经济这么上心?总理在为这数亿低收入人群上心啊。

我们都知道,今年初的一场灾难让更多的人失去了自己稳定的工作。比如,东南沿海的一些外贸工厂有的已经停工,有的直接大量裁员,有的取消了加班,工人只能拿到两千左右基本工资。

他们现在要么回家务农,要么打零工为生,当然,现在又多了一条摆地摊的路。

所以眼下,最关键最关键的,仍然是就业问题。就业有保障,什么都好说,如果就业没有保障,依旧找不到活儿干,甚至连人均收入一千元的数字都还可能往下降。

张宏良:中国真的已经跨越“富起来”而进入了“强起来”的阶段了吗?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20-06-06来源:民族复兴网

在当今中国富豪增速世界第一,新增富豪数量超过全世界总和的情况下,却让老百姓回到八十年代初去全民摆摊,还说这是已经跨越“富起来”而进入了“强起来”的阶段。

中国真的强起来了吗?恐怕特朗普一听就笑了。中国真的富起来了吗?恐怕这全民摆摊的老百姓一听就都笑了。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_101

2020-06-06


2020-6-7点击数/观注度 7922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