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     
易纲:提前考虑疫情期间金融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2020年06月18日来源:21财经

在6月18日开幕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易纲也提到,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意政策设计,要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李克强总理6月17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金融要为企业让利和财政降费两大举措。会议指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向企业让利方面,易纲指出:“我们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块: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步。预计金融系统通过以上三方面,将在今年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

易纲指出,要加大银行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问题。在金融发展的情况下,一定要解决好可持续的问题。在疫情的冲击下,银行的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易纲指出,上海正成为优质营商环境的示范中心,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金融法院、金融仲裁等专业机构的陆续成立,上海已成为创新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的最好的试验场。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可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避税的监管要求,正常的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的进出。”易纲指出。

下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的易纲行长讲话原文:

龚正市长、易会满主席、郭树清主席、潘功胜局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刚才刘鹤副总理的致辞非常重要,对我们的金融工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1月视察上海时指出,上海要强化全球资源的配置功能,积极配置全球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资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完全同意刚才李强书记在致辞中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项论述。在以前的陆家嘴论坛上,我提出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重点建设5个中心,下面我继续围绕这5个中心和大家做进一步的交流。

首先,上海正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也就是说全球一流的投资者只要投资人民币资产,首先就会想到上海。全球机构投资者都能够方便地在上海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仍在正常区间,人民币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相比较,人民币的利率是最低的,但是对主要可兑换货币还保持着较高的利差,所以人民币的资产对全球的资产配置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二,上海正在成为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中心,境内外的投资者只要投到人民币的资产后,必然需要开展持续的风险的分散和管理。

在上海风险管理的各个要素正在认真完善:一,在定价上,各类人民币资产都能实现连续定价;二是在交易上,人民币金融市场有着充足的流动性,有的较好的深度和广度,各个市场都能够随时买进卖出;三是在风险对冲上,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利率、汇率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已经非常齐备,为高效的风险对冲提供了可能;四是信息披露上,这几年不断提高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持续增强了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有了以上风险管理的四要素,投资者就能较好的管理和分散风险。

第三,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的开放中心,世界上所有的国际金融中心一定是开放的,要吸引一流的金融机构和一流的金融人才,开放是必要条件。近年来,上海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一批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陆续落户上海,对全球顶尖的金融人才和吸引力也是有着非常的显著的增强。同时金融监管能力也要以金融开放程度相适应相匹配。在金融开放中维护金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第四,上海正成为优质营商环境的示范中心,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金融法院、金融仲裁等专业机构的陆续成立,上海已成为创新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的最好的试验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可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避税的监管要求,正常的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的进出。

第五,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科技中心,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的进展情况,最近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两所大学做了一个很好的专业评估,我也认真的看了,报告的评估还是比较客观的。

下面借此机会,我要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适度灵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在抗疫中全力保市场主体等方面的情况。

第一,我们通过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总量供给,重点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半年我们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包括三次降准增加1.8万亿再贷款和再贴现的额度。出台小额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等。上述的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月末,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分别为11.1%和12.5%,都明显的高于去年。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二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出良好的回升迹象。

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第二,我们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块: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步。预计金融系统通过以上三方面,将在今年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

第三,我们要加大银行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问题。在金融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解决好可持续的问题。在疫情的冲击下,银行的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对实体经济的贡献。我们认为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意政策设计,要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第四,我们在保持央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稳定的同时,实现了有效的货币信贷增长。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0次降准,释放流动性约8万多亿元,平均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至了目前的9%左右。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下降以后,商业银行可以自主使用的钱相应地增加了,货币乘数也上升了。降准的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缩表,另一方面体现为商业银行通过发放更多贷款,形成货币扩张效应。与此同时,央行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有相应的进行了扩表。

所以央行的降准和增加再贷款都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但反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则前者是缩表,后者是扩表。这几年我国央行扩表和缩表在金额上大体相当,所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这几年基本稳定在36万亿左右。这以目前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的机理是不同的,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表现为持续的合理扩张,贷款保持较高的增长,反映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不断提高,市场机制的运行良好,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2020-6-18点击数/观注度 3733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