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深层国家:蓬佩奥跪着挣了谁的钱?

原创 杜佳  独家网

美剧《纸牌屋》里有个狠角色:“地下组织部长”雷蒙德·塔斯克。这个代表美国核电利益集团的亿万富翁势力庞大,能一通电话直达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甚至直接参与内阁机密会议。他人脉甚广,和中国商人冯山德交往甚密。他能拍板决策内政外交,也能暗中操控政策走向。

在现实中扮演这个角色的是科赫兄弟。他们统治的科氏工业集团是一家私人企业,业务遍及原油开采、炼化、管道运输、道路沥青、农林牧、纺织、商贸、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年营业额超过高盛、脸书和美国钢铁的总产值。

据Business Insider分析,在对美国政治最有现实影响力的20位亿万富豪里,科赫兄弟稳居第一。

01最有存在感的资本家

查尔斯和大卫长于权谋,他们在财产继承的斗争中获胜,并在家族基业的基础上打造了如今的“科赫帝国”。

2019年《金融时报》评选的年度最佳商业图书《科赫帝国》(Kochland)的作者克里斯托弗·伦纳德指出,科赫兄弟拒绝让公司上市,他们想要按自己的意愿隐秘地经营企业,每年将大部分收益重新投入到旗下业务,以此获得长期利润。据《洛杉矶时报》消息,科氏集团每年可以将90%的利润重新投入到原有企业,或收购的新公司。

这比那些主要成分是股票市值的资本要强大得多。

美国家庭很难和科氏集团的产品绝缘。小到厨房用的餐巾纸,吃的牛排,大到能源、电器,科氏集团的产品渗透到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科赫帝国的影响力遍布在政治和学术当中。在美国政坛,受科赫资助的官员不在少数,美国民权组织“制衡计划”调查显示,在川普最初任命的内阁成员中,就有16人受到过科赫兄弟的资助,更有数不清的人占据关键岗位,其中就包括美国副总统彭斯和国务卿蓬佩奥。

科赫兄弟还资助了众多智库、倡议团体和大学,以此推动其政策议程。《高校中的权力与领导》一书指出,查尔斯·科赫基金会在2016年向249个大学捐款5000万美元,投资对其有利的学术研究。据美国媒体报道,科赫兄弟透过基金会赞助了34个政治和政策组织,其中有3个是他们创立的,数个由他们直接掌控。

美国人发明了“科赫章鱼”一词,用来形容科赫兄弟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奥巴马对此深有体会。2009年,在他慷慨激昂地发表就职宣言时,他锃亮的皮鞋下面踩着的红蓝两色地毯,正是由科氏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英威达制造。在他就职白宫一个月后,科赫兄弟就发起了围剿这位地毯客户的茶党运动。

川普时代,虽然其贸易政策给科氏集团造成不小的损失,但总体上,川普让科赫兄弟在很多政策上受益颇多。比如说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任命和企业有关系的人士出掌关键的管理职位,大幅削减企业和超级富豪的税收,减弱劳工安全法规的执法力度,提案废除或反转无数环保法规等等。

查尔斯·科赫在2018年曾说过:“我们在过去5年取得的进步,比之前50年都要大。”

如今科氏集团雇员超过12万,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科赫章鱼”的影响力也在寻求新突破。

02把生意做到中国

事实上,笔者杜佳此前介绍过,“科赫兄弟的国务卿”蓬佩奥在2006-2010年,曾就职于前哨国际(Sentry International),这是一家制造和销售油田设备的公司,并与科氏集团有着商业联系。2010年蓬佩奥的财务报表显示,他在2010年从前哨国际领取了238364美元工资。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蓬佩奥在前哨国际任职时,与中国有着大量业务往来,他当时代理和销售的设备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生产。2010年蓬佩奥在竞选国会议员时,他的对手拉杰·高尔(Raj Goyle)还曾指责他支持中国制造业,剥夺了堪萨斯工人的就业机会。蓬佩奥对此坚决否认,他当时说,从中国进口设备,由美国人安装和维护,这本身就是在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2006年,蓬佩奥在堪萨斯注册了SJ Petro Pump Investment LLC,销售中石化子公司SJ Petroleum Machinery Co.制造的设备,这家公司和前哨国际共用同一批销售人员)

大概是曾经跟中国有些业务联系,蓬佩奥虽然嘴上骂中国,但吃中餐的时候却真香。《纽约时报》5月17日报道称,蓬佩奥的同事举报他公器私用,其“罪名”包括让继子到中情局的射击场娱乐,让外交安全人员给他遛狗、还有打包Chinese food。

当然,蓬佩奥当时做的还不是大生意,和金主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

科氏集团进入中国差不多有20年时间,中国消费者对这个企业了解并不多,而且媒体上关于科氏集团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消息也很少。2003年,21世纪经济报道曾指出,科氏于1999年涉足中国市场,当时在中国唯一开设了办事处的是科氏材料(中国)公司,主要业务领域为道路沥青,当时在鄂州、广州、镇江、西安、天津、三水和泸州投资建立了7个沥青产品有限公司,有近500名员工,科氏在其他领域的一些业务则主要是以代理商的形式进入中国。

随着科氏集团收购的子公司数量越来越多,科氏集团在中国的生意也大幅增加。科氏集团官网显示,该集团有9家子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雇佣了22828名员工,科氏集团在美国雇佣的员工数量为66685人。可以看出,中国是科氏集团在美国之外雇佣员工最多的国家。

2003年,科氏集团以44亿美元的高价从杜邦手中收购了全球最大的聚合物和纤维生产商英威达。据媒体报道,2018年英威达向上海的几二腈生产项目投资了12亿美元(约合84亿元人民币)。2020年2月,英威达宣布,该公司在上海的几二腈生产基地计划于今年动工,2022年投产。这座生产基地选址于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几二腈年产量为40万吨。今年2月份,其工艺设备采购订单已完成90%。

2005年,科氏集团以2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纸浆制造商佐治亚太平洋公司。2013年,科氏集团斥资72亿美元收购了全球领先电子连接器制造商莫仕(Molex)公司。中国市场对莫仕至关重要。2013年,中国市场占莫仕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该企业是华为的重要合作伙伴,被华为多次评为金牌供应商。莫仕在中国的营收信息很少。据兴业证券估计,2018年莫仕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约为20亿美元。

2020年2月,科氏集团收购了企业软件公司Infor,交易额近130亿美元,Infor公司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000多名员工和68000个客户。Infor网站显示,中国区在Infor全球业务版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2010年,Infor中国区的营收为10多亿元。2018年,中国区实现了48%的快速增长。

网上已有信息显示,英威达、莫仕和Infor是科氏集团在中国最重要的业务,其多家分公司的注册资本很高。这些公司都不是重工业,公司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江苏等地。

川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影响到了科氏集团在中国的生意,对莫仕影响最大,公司还因此大量裁员、关闭工厂。科赫家族曾斥重金制作广告,警告川普的贸易战会让美国人付出代价。科氏集团曾声明:“莫仕现在必须对从中国进口的美国产品以及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支付高额关税。这些成本必然要转嫁给消费者。”

2018年7月31日,川普发推文反击称:“科赫兄弟这两个全球主义者,早已经成为共和党圈子里彻头彻尾的笑话,他们反对加强边境管制和强大的贸易。我从未寻求他们的支持,因为我不需要他们的钱或是馊主意。他们喜欢我的减税、放宽管制、法官提名人选,还有其它许多。我让他们更有钱。他们的政治网络太被高估,我每回都击败他们。他们想要保护他们设在美国以外的公司不被课税。我是支持美国优先和美国劳工,不是任何人的傀儡。”

科赫兄弟是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与川普最大分歧在于移民问题和对外贸易。

03战略对华的新布局

近年来,科氏帝国不断扩大其在外交政策领域的影响力,对中国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相关研究投入颇多,并加紧渗透相关议题。

2020年2月13日,Politico报道称,查尔斯·科赫将向四家智库投资1000万美元,主要用于宣传军事克制的声音。这笔资金将分散到4家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美国国家利益中心、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以及兰德公司。美国国家利益中心已经向右倾斜,该机构将在两年内获得90万美元,用以支持3个新部门和1个现有部门。其中一个新部门重点关注中国。

查尔斯·科赫基金会网站显示,该集团还将为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和专家提供资助。

该基金会关注的议题包括:

可能阻碍中国未来大国地位的因素,如政治分裂、内部不稳等;

中国利用经济影响力影响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如对非洲的投资、一带一路倡议等;

探索与中国富有成效的接触途径,包括朝鲜半岛安全、反恐与安全合作等方面;

评估中美两国军事思想和对比中美两国军事现代化的优势与弱势等;

考察新兴技术对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利益的影响。

查尔斯·科赫研究所经常资助关于中国议题的讨论。2013年,博尔顿在查尔斯·科赫研究所组织的一次关于“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和数字时代”讨论中简单提到过与中国的网络战。2015年,该研究所资助了关于“美国对华战略的未来”的讨论,2018年5月,该研究所和布鲁金斯学会共同组织了关于“中美关系的未来”的主题讨论。

科氏集团还在2017年购买过新浪的股票。新浪算是最早一批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纳斯达克网站显示,当时收购价格在63.66美元至97.02美元之间,估计平均价格为79.6美元,交易价格约为96.84美元。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科氏集团持有1401396股新浪的股票(数据并不透明)。

时代在变,世界财富的增长已经越来越依赖于高新技术。科氏集团是以石油和化工起家,近几年,这个庞大的工业帝国正在调整战略,为以知识为导向的未来做准备。

自2013年以来,科氏集团已向科技公司投资超过17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押注于云计算和企业数据分析。查尔斯已经将其视为一个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在2017年的一次高层会议上,他敦促经理人们拥抱技术,为知识型的未来做好准备。他说:要么做,要么被丢进垃圾箱。”

查尔斯的儿子、现年43岁的蔡斯·科赫是科氏集团的董事会成员,也是集团旗下风险投资部门KDT的总裁,KDT已经向软件、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和3D打印领域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洛杉矶时报》认为,在以知识和技术为导向的未来,廉价的电脑、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会威胁到科赫帝国的主导地位。

当然,科赫政治网络也在适时调整。《科赫帝国》的作者说,科赫的政治网络就像公司一样,有着长远的规划,在战略上极具耐心。

可以肯定的是,科赫帝国已经瞄准了中国。


2020-7-10点击数/观注度 12827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