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缘局势     
印度已站在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遏制中国的最前线

刘宗义2020-09-09来源:天大报告

刘宗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

导读:从目前形势判断,即使中印领导人再举行一次非正式会晤,两国关系恐怕也很难恢复正常。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冷战,而莫迪政府最近的一系列行为表明它正在紧紧追随和配合美国对中国进行围堵和遏制。虽然印度外长苏杰生口口声声说“印度永远不会成为联盟的一部分”,但印度现在几乎已经站在了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遏制中国的最前线。

【文/刘宗义】

今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本来两国领导人商定要联合举行70场纪念活动,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中印建交70周年反而成了两国关系的多事之秋。

新冠疫情就像催化剂,使得莫迪政府自2014年上台之后突然加速对华政策的调整,随后发生的加勒万流血冲突更使中印关系陷入僵局。

印方对中印关系的两个误判

当前,中印两国正在通过双边外交、军事等渠道协商解决边界对峙,缓和双边关系,同时也开辟了包括与印度驻华大使的对话等一些旨在加深中印相互理解的二轨对话渠道。

然而,边界对峙只是中印双边关系中诸多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中印双方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差距较大,很难达成共识。

之所以存在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印方对当前中印关系有两方面的误判:一是对国际和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及其走势,以及印度在其中的地位存在误判;二是对中方在面临严峻国际压力背景下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的决心存在误判。

首先,对于当前的国际和地区格局,印度战略界认识到国际体系处于转型之中,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美国的相对衰落。他们认为,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矛盾集中体现为中美战略竞争。

印度战略界认为中国成为亚洲主导国家的可能性在上升,中国要将21世纪变为“中国世纪”。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从奥巴马时期就开始通过双边途径并协调其盟友与伙伴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和遏制。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进一步增强,发起中美贸易战,中国承受着巨大国际压力。

对于印度来讲,自莫迪上台之后,在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鼓动下,印度战略界认为印度已成为世界一极,他们以此为基础运作其大国外交,希望实现“多极世界、多极亚洲”。他们认为中国力量的迅速上升,以及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推进“一带一路”的行动侵犯了印度的势力范围,是要在战略上包围印度,因此其对外战略和周边政策中“制衡中国”的一面非常突出。

印度不断加强与美日澳等国的军事和战略合作,并希望推进与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甚至希望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中取代中国。但同时,印度决策精英也企图在中国面对美国巨大压力之际,向中国施压,在边界、贸易、中巴关系、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核供应国集团等问题上获取好处。

新冠疫情最早在中国爆发的时候,印度战略界幸灾乐祸,认为中国可能会一蹶不振。同时,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印度经济对中国的严重依赖使印度中右翼势力十分震惊。

印度政府企图利用中美贸易战和中国深陷新冠疫情之机挖中国墙角,游说在华跨国公司将产业链和价值链转移到印度,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去中国化”。但不久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印度也深陷其中,而中国已从疫情中走出并开始复工复产。

印度政府由于抗疫不力,经济受到沉重打击,衰退严重,其崛起势头受挫。中国软硬实力和国际地位在疫情之后可能将更加突出,印度战略界对此忧心忡忡,一些战略界人士,包括前任及现任高官以及一些前驻华大使,丧失理性,迁怒中国,在印度及西方媒体上对中国的抗疫斗争百般污蔑,甚至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并将其上升到发展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高度。印度政府及战略界的“亲美派”更是趁机提出印度与美国结盟,遏制中国。

其次,不知妥协、不懂交换是印度一贯的外交做派,在具体的对华政策及手段方面,印度对中国也是一味提要求,一味施压。

从2014年莫迪上台后,莫迪政府特别希望能够解决两国边界问题。印度战略界就此放出风声,认为中印两国都是强势领导人执政,正是彻底解决边界问题的好时机。

印方之所以这么急切解决边界问题,一是担心随着中印实力差距日益扩大,边界问题久拖不决对其不利;二是印度着眼于大国崛起战略,希望在与中国解决边界问题后,集中精力在南亚地区摆脱巴基斯坦的羁绊,并将其战略重心向所谓“21世纪的全球战略枢纽”印度洋方向转移。

印度政府所采取的手段就是不断在边界地区推行“前进政策”或“攻势防御”政策:一是为了抢占边境地区的战略制高点,将实控线尽量向中方一侧推移;二是为制造事端,向中国施压,按照印方意愿核定实控线。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前夕,边界地区就曾突发对峙。莫迪总理当面向习主席提出恢复核定实控线。实际上,实控线一旦核定,日后的正式边界就基本确定了。2015年5月,莫迪访华期间,边界争端尤其是实控线问题成为印度各大媒体报道的重点,印方希望中国能够“打破常规”,与印度解决边界问题。

然而,印方所认定的实控线与中方认定的相差甚远,中方发现如果与印方核实实控线,两国会出现更多争端。中方一贯主张边界问题应“一揽子”解决,印方不仅在东段达旺等问题上拒不让步,而且在西段又顽固坚持其所主张的实控线,企图利用对其有利的国际局势迫使中方完全按照印方意志解决边界问题。

除边界和实控线问题外,印度还不断向中方提出其他要求。由于印方要价太高、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不懂交换,中国对印度提出的要求比较慎重,由此导致双边关系不断恶化。

2017年6月,洞朗对峙事件使中印关系跌入低谷。由于中方当时顾及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等重大活动,未对印方采取强硬手段,使得印方此后更加有恃无恐。

2018年武汉非正式会晤和2019年金奈非正式会晤之前,都发生过边界对峙。

2020年1月,中国爆发新冠疫情之后,印度政府认为中国内有疫情,外有美国压力,无暇他顾,因此在边界地区更加咄咄逼人,在加勒万河谷等地越过中方实控线,架桥修路,搭建工事,导致两军对峙,在6月15日晚上发生加勒万流血冲突。

中印关系的不确定性

加勒万冲突之后,印度出台了许多进一步恶化中印关系的政策措施。

7月3日,莫迪总理访问拉达克前线并发表影射中国所谓“扩张主义”的讲话。两周后,印度国防部长拉贾纳特-辛格巡视拉达克前线,并展示其从美、俄、法、以等国新进口的武器装备。

印度已经放出口风,今年将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海军演习,这意味着美日澳印四国军事同盟基本成型。前段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希望将七国集团扩大,邀请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等国参加,共同探讨如何对付中国。印度政府已经表示希望加入扩大后的七国集团,并与七国集团成员积极合作。

另外,印度也加入了英国发起的名为“D10”的“民主合作伙伴俱乐部”,建立5G设备和其他技术的替代供应商名录,避免依赖中国。印度政府还表示将派遣一位资深外交官担任新驻台北代表,并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公开表态“正密切关注”香港事态发展。

这些动作表明,印度仍在不断示强,向中国施压。莫迪政府的这些行为仅用转移国内矛盾来解释已无法说通。

在经济领域,印度也不断出台一些非理性的、甚至带有自残性质、严重损害其国际商业形象的举措。

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政府宣布取消与中企合作的两个火力发电厂项目,叫停来自中国的投资项目,对中国产品采取“消极”清关策略。6月30日,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名义禁止59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在印度使用。7月23日,印度政府又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其政府采购项目。

这些举措表明印方将主动放弃对华“政经分离”原则,印度在经济上已经走上“去中国化”的道路。

印方采取这些措施的背后,很难说没有让印度国内垄断财团独占印度市场的考量。这同时也表明,印方对疫情之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将发生重组深信不疑,也对印度所拥有的市场优势极具信心,认为美国和西方将会向印度大规模投资。

现在,印度正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等“QUAD+”国家商讨重新组建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游说大型跨国公司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并许诺提供种种优惠。7月9日,莫迪向全球公司发出投资邀请,声称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这与其“去中国化”的举措相比,特别具有讽刺意味。

从印方的行事逻辑来看,加勒万之类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双方人员伤亡确实属于偶然。然而,印度的政党制度、其国内高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大量人员伤亡使莫迪政府陷入政策困境。

虽然中印双方正在不断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开展谈判,使两军脱离接触并使双边紧张状态尽快解除,但莫迪政府仍企图利用中国面临美国巨大压力的国际局势,向中国继续施压,逼迫中国让步,甚至主动与美国及其盟国进行战略协调和舆论配合,给中印关系蒙上阴影,并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印关系的困境

从表面看来,加勒万冲突导致了中印关系恶化。实际上,加勒万冲突只是印度对华政策调整的结果,而非主因。或者说,加勒万冲突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中印紧张关系凸显出来。从疫情后印度的战略判断以及加勒万冲突后印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中印关系很难一下子热络起来。

从目前形势判断,即使中印领导人再举行一次非正式会晤,两国关系恐怕也很难恢复正常。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冷战,而莫迪政府最近的一系列行为表明它正在紧紧追随和配合美国对中国进行围堵和遏制。虽然印度外长苏杰生口口声声说“印度永远不会成为联盟的一部分”,但印度现在几乎已经站在了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遏制中国的最前线。

两国关系发展到这种局面,印度政府、印度各政党、印度媒体以及印度战略界几乎一致将双边关系恶化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几乎没有人对印度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这种状况让人对中印关系的前景感到担忧。

(本文刊登在2020年8月第161期《天大报告》,原标题为《中印关系的困局》。)

关联阅读:

严厉警告印方:

你们的鸣枪挑衅、激进舆情、

对华外交全都越线了!

环球时报胡锡进

中国西部战区发言人今天凌晨表示,印军悍然在班公湖南岸向中国边防军人鸣枪威胁。

这是中方少有地就中印边境摩擦主动发布消息,老胡要大赞西部战区这一次坦荡的信息发布。印方破坏两国军队都不在边境地区开枪的规则,中方就该这样把他们拉出来示众,让全世界都了解:印度是挑衅者和规则破坏者。

近来印度方面围绕边境摩擦有一些嚣张的表现,整个印度的舆论很不冷静。比如印方公然炫耀抢占了班公湖南岸的两个制高点,并且宣称将中国军队置于了印军步枪的射程之内。另外印方一再以中印整体外交关系相要挟,其心理明显是认为印度在中印外交关系中占有主动性,北京有求于新德里。

6月中印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发生致命性械斗后,莫迪政府曾在舆论压力下表示将是否使用枪支的权力下放给一线部队。之后莫迪和国防部长辛格先后前往边境视察。不能不说,印度至少在舆论层面被民族主义悲情和战略上的妄自尊大裹挟,处在进一步挑衅中国的跃跃欲试状态。

必须在此严厉警告印方:你们越线了!你们的一线部队越线了,你们的民族主义舆论越线了,你们的对华外交政策越线了。你们在对中国军队和全体中国人民进行不自量力的挑衅,你们正在悬崖边上笨拙地倒立逞能。

印度的民族主义势力需要想一想,如果中印军队改变在边境地区处理分歧的逻辑,把“枪”放在最前面,那么他们在班公湖南岸抢占的两个“制高点”能有什么作用?现代军事冲突里还有多少“制高点”的位置?另外,究竟印度的“枪”多,还是中国的“枪”多,印度的军费有多少,中国的军费又有多少,印度人算不过来吗?

坚持不在边境地区使用枪支原则,这是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国家的一份善意,力量强大的一方只有理性,而不会有软弱,印度民族主义分子们作为没有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需要补上围绕道义ABC的这一课。

中国不希望中印边境地区开战,如果印方误读中方的善意,妄图用开枪震慑解放军部队,他们必将引火烧身,中方决不会为了避免战争而向他们妥协。如果印军一线部队继续鲁莽地使用枪支,他们必须准备面对在军事冲突爆发情况下就地被消灭的危险。规则是印度先破坏的,印度应权衡好,冲突的后果责任在印度一边。

中方在做和平解决边境纷争的努力,但这个国家的军队显然做好了一切准备,热爱和平的人民将支持解放军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采取任何行动。我们已经对印方仁至义尽了,我们会用行动纠正印方一些势力对中国国家意志的误读。


2020-9-9点击数/观注度 8183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