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者:董振华  谷耀宝   本文原载于2020年9月《理论学刊》第5期

董振华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谷耀宝 |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摘 要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能否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党和党的事业至关重要。要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同时也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毛泽东同志运用“实事求是”这一中国话语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现实实践中将其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成为了党带领人民推动实现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思想武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明确指出的: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所谓“精髓”,就是作为某一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贯穿于整个体系发展始终,超越并体现于整个理论各个方面的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

从根本意义上讲,只有哲学才能超越具体观点,提供贯通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基本精神,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本内涵,其具体的表达方式就是实事求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从主观愿望、情感或理性原则出发,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遵照这种彻底的唯物论,我们若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预期目的,就必须从正确的前提出发,使我们的思想观念与客观实际相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要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毛泽东也指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邓小平在总结建设初期的经验教训时同样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首先,“实际”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真正承认客观事实、尊重客观事实。“ 实际” 也有两层含义:具体的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实践活动。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客观事物、客观情况出发,用科学方法从中发现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其次,必须全面把握实际。实际是全面的,必须坚持全面看问题,从事物的全部情况来认识事物,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部分而忽视整体,应尽量从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客观实际。

再次,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实际。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进行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认识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把握和认识事物及其规律。

最后,在发展变化中把握实际。一切“ 实际” 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会因为时间、环境变化而变化,必须从动态性过程中去把握和认识客观事物,必须从具体时间、地点、环境中认识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体现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

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后面将对这一点作更清楚的说明———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

恩格斯晚年则深入阐述了马克思“返回到唯物主义观点”而得到的基本结论,他深刻指出:

从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中还产生了另一个派别,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同黑格尔哲学的分离在这里也是由于返回到唯物主义观点而发生的。这就是说,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 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 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不过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

思想路线又称认识路线,观照和回应的核心问题便是思维和存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而思维和存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体现。

总的来说,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人们的主观认知与客观实际无限接近并逐渐统一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过程中逻辑展开和科学性不断彰显的过程。

首先,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主体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无限深入的过程。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特点,旧事物消亡了,新事物又会不断产生,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永远不会终结。

实事求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必须要具体地历史地把握客观实际,而不是认为把握了当下的实际就一劳永逸了,必须要用不断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把握住了实际。

其次,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主体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展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变革世界的实践活动不断展开和发展,我们对未知世界的认知也会不断扩展,并不断走向深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人的实践活动不会终结,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不会终结,这也意味着实事求是也不会终结。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然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

从本质上讲,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和实际统一,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观照中国现实问题,确立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三是要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另外,坚持联系实际,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从书本出发,轻视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另一种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为基本特征。

(三)实事求是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定

唯物辩证法主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复杂系统,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根本特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物质世界并不存在任何绝对孤立、静止、片面的事物,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因此,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从事物的整体性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避免“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的片面性;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从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中去把握事物和解决问题,避免“ 刻舟求剑” 的僵化思维方式;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把事物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来把握,不仅要分析组成系统的每一要素,还要把握要素和要素的关系、要素和整体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避免“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机械思维方式。

而要做到全面、发展、系统地而非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就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内在地包含着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揭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体现了活生生的唯物辩证法。

二、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方式,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认识世界的关键在于“求真”“求实”,只有坚持了唯物论,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来认识事物,才能获得对于的事物正确认识。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只有建立在正确认识世界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实事求是既包含了认识世界的基本要求,又指明了改造世界的原则方法,因此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始终把这一根本思想方法充分融入到自身的工作方法中去,才不断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

(一)坚持实事求是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思想路线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开创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同时,也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坚持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便曾指出:“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从发展脉络上讲,马克思、恩格斯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毛泽东则首次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 对“ 实事求是” 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所以邓小平说:“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

1929年6月,毛泽东在分析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中深刻地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他强调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他进一步指出: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深刻的阐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之后,经过延安整风,全党思想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到党的七大的召开,“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正式写入党章。党的七大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继续丰富与发展。

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二)坚持实事求是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同志为重新确立和坚决贯彻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作出了巨大的创造性贡献。“ 四人帮” 粉碎之后,“左”倾思想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尤其是当时“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提出,更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陷于徘徊局面。对此,邓小平敏锐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必须要重新确立这一党的思想路线。

1978年,他倡导和领导了全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针对当时思想僵化的现状,邓小平特别强调了解放思想,并阐明了解放思想的含义,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同时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1978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0年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党的思想路线。

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思想束缚,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此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坚持实事求是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以党的十五大召开为标志,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冲破保守思想的壁垒和阻碍,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1997年,为了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同志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提出了“ 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他指出:

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000年,针对我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推进“三个创新”。他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又提出推进创新,必须做到“三个解放出来”,指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的以上论述,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地对思想路线作出了新表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2004年1月12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紧密联系各方面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刻阐述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问题。他指出:

求真务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

求真务实”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对贯彻“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提出的新要求。这个新阶段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是:在这一阶段,就全局而言,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已经走上正确的轨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已经明确,现在真正需要的就是落实。

强调求真务实,符合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抓住了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要害和关键,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拓展,成为了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坚持实事求是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把准时代声音,回应时代课题,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进行一切决定和实践的历史方位和基本前提,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正是从这一客观前提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在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开放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确立了“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不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全面系统地回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近百年来党的历史与实践已反复证明: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我们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做到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准确把握现实实际和客观规律,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不断取得理论上的飞跃与实践上的成功;反之,如若背离了实事求是,则必然会遭受挫折。

三、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内在逻辑

实事求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方法,能否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对党和党的事业至关重要。而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则必须厘清其所蕴含的基本内涵和内在逻辑。

(一)坚持实事求是要把握好基础和关键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 实事”。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并非易事,其困难之处就在于我们要搞清楚的“ 实事” 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浅尝辄止的调查研究,做到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

而如果“ 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就会像毛泽东同志所批判的那样:“老爷们既然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又妄欲改造这个世界,结果不但碰破了自己的脑壳,并引导一群人也碰破了脑壳。老爷们对于中国革命这个必然性既然是瞎子,却妄欲充当人们的向导,真是所谓‘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了。”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求是”即是“求真”,就是探求真相、真知、真理,而真理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做到从真实情况出发,深入实际,透过纷繁复杂的诸多表象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也要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做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解放思想就是打破僵化的思维观念束缚,使主观认知与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统一,其实质就是我们党历来强调的实事求是。对此,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的一次讲话中有过精辟的阐述:“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要实事求是,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真正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随时使我们的思想和客观相符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破除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旗帜鲜明地批判“两个凡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这些都说明,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而要真正实事求是,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敢于实事求是,才善于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必须防止走岔路,因为思想解放是有原则、有轨道的。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使解放思想始终沿着实事求是的正确轨道前进,自觉地服从于实事求是、服务于实事求是,并最终体现为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若离开了实事求是,就必然成为思想和实际相脱离、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的胡思乱想,其实质都是对实事求是的背离,造成对革命事业的危害,这正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解放思想所必须加以纠正和解决的问题。

(三)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中,是我们党践行根本立场、制定正确决策和把握历史规律的重要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首先,群众路线主张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方法;其次,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 场,只有坚持这一立场,我们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而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 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这里,毛泽东同志具体深刻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实事求是内涵。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辩证统一的思想,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实践主体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党要实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宗旨,要把亿万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认识从何而来?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确的认识只能是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正确的决策和办法,只能来源于亿万从事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的人民群众。

(四)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人们认识世界有两个方面:一是搞清楚“是不是”的问题,这是事实判断,旨在“求真”;二是搞清楚“ 该不该” 的问题,这是价值判断,旨在“ 求善”。

事实判断服从唯物论的原则,与人们的主观愿望没有关系,是按照客观标准和外在尺度认识世界;价值判断则是服从价值论的原则,对于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甚至会作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正如《易传》所讲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是按照主观标准和内在尺度认识世界。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然以正确的认识世界为前提,而正确的认识必然是正确事实判断与合理价值判断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谋划和伟大胜利,必须以正确的认识,即正确事实判断和合理价值判断的统一作为前提。

实事求是的过程便体现了追求正确事实判断和合理价值判断的逻辑统一。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科学的思想方法,其实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准则,其实质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和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和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就是求善的过程。

从根本意义上讲,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实事求是与为人民服务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只有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只有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我们才有实事求是的勇气和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作出正确的事实判断,“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这两个“牢牢把握”,就是坚持正确的事实判断与合理的价值判断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就是我们进行伟大实践、取得伟大胜利的基本前提。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能否做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对我们党和党的事业至关重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进入新时代,我们任务更加艰巨,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这对我们能否始终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必然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指出:“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主观主义的实质就是经验主义,不是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而从主观经验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唯物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主观主义。可以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坚持在“务实”上做文章,反对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要从根本上破除形式主义,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多注重一些内容,少在意一些形式,求真务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要用心,也要用情,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要,解决群众的困难,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实现并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其危害就是理论与实践脱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不能简单地教条主义照抄照搬,更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方略,不能唯书唯上,而是需要根据唯物辩证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时度势,因时而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都放到具体事物的具体条件中去考察,避免教条主义的“ 刻舟求剑” 式的思维方式。

坚持自我革命,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最大的危害便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眼睛只向上看,不向下看,远离群众,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视若无睹,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其实质就是官僚主义作风在作怪。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反对一切官僚主义。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上率下,从自身做起,勇于自我革命,自觉摒弃官僚主义的陈规陋习和错误思想,对那些敢于触碰纪律“红线”,特别是顶风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使全体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使得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哲学和自然科学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哲学是在“问道”,自然科学旨在“求器”。辩证思维作为哲学思维的核心内容,就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思维,旨在寻找万事万物背后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辩证思维能力就是一种哲学思维能力。

基于此,我们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加强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的规律,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和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这段话深刻指出了增强辩证思维、提高驾驭全局的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最根本的在于通过阅读马列经典著作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哲学方法,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在得与失的价值选择中正确处理目的和手段、全局和局部等各种复杂关系。

阅读马列经典著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而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原原本本、认认真真研读马列经典著作, 尤其是要熟练掌握精髓要义,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自觉地阅读经典,以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避免利益因素的制约,更加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以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和掌握辩证思 维的规律,从而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中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要做到实事求是,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必须有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品格,养成共产党员应有的“ 官德”。这种品格和德性就是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

所谓公而忘私,就是要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前、把个人的私利放在后,就是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小家为大家。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一直以来,无数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公而忘私,就在于他们有着崇高的信仰。虽然越是崇高的信仰,越是难以到达彼岸,但却也越能给予人强大的力量。 在崇高的信仰面前, 任何个人私利都不值一提。 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不断筑牢信仰的根基,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做到公而忘私。 党员干部能否做到不计个人得失,反映一个人的政绩观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还是个人得失至上。

事实上,有的人为了谋取自己私利,有可能罔顾事实甚至颠倒黑白,这就会造成公共利益的受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 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

(四)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实事求是的能力

实事求是的能力就是掌握实情、获得正确认识的能力。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相对于主体而言只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被动的存在,它不会直接显现于主体,“自觉”地被主体所发现、所认知,更不会成为主体可以“生而知之”的“天赋观念”,而是更多地隐蔽在纷繁复杂的诸多现象之后,唯有拨开层层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使主观符合于客观,我们才能认识和把握其本质。因此,能否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是建立在主体“ 自己运动”、主动作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基础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现实实践。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其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要获得正确认识必须要进行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实事求是的能力,增强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反之,如果实践历练不够,理论结合实际的本领不强,我们在工作中便会陷入被动和盲目。

正如邓小平所说: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行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要提升实事求是的能力,就要做好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  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

调查研究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把握工作实际、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维护并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法宝。从根本意义上讲,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

要做好调查研究,就必须要着眼实际,勤于实践,要解放双脚,走出屋子,要眼睛向下,深入群众和实地调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更贴合实际的信息和情况;要做好调查研究,就必须要全面深入,不可马马虎虎,走走过场,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做好调查研究,关键是要做到“心至”。所谓“心至”,就是要心里真的装着老百姓,真心实意地做到体民情、询民意、解民忧,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切实地去了解和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和需求。


2020-10-23点击数/观注度 10988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