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金融化巨兽因何倒下?

金融化巨兽因何倒下?

原创 胡一峰  秦朔朋友圈

可悲的是,当大量不良资产浮出水面,游戏玩不下去,代价将由整个社会承担。一位前央行领导曾说:“没有那么多坏账,哪来那么多富人?” 到了该刮骨治疗的时候了!

胡一峰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1

被债压垮的海航

“想起过去那种野蛮生长挖下的要处理的一个个大坑,想起我们很多过去决策的粗糙,想起要研究一个个被别人利用商业条款灭失掉的资产,我就会充满愤怒和不满,这么好的一个集团怎么就走到了今天?”

这是1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声明进入破产重整,开始实质性处置风险时,海航集团党委书记、联合工作组组长顾刚给海航人的内部信中的一段话。

海航集团一度拥有1.2万多亿资产,如今终因不能清偿债务,被破产重组。

破产重组不等于清算。清算是将企业注销退出市场,重组是通过债务、资产、股权、管理等要素的重新组织,如债权人削债、债转股、留债展期清偿、引入新投资人,力争把企业挽救过来。

海航还有救。

接下来的半年,将是海航能否重组成功的关键时刻。顾刚说,海航整体风险处置方案正逐步落地,“大家要有化解风险的必胜信心,又不要盲目乐观”。

而对海航集团现有股东来说,故事已经结束。海航破产重整,按照债权人利益优先于股东利益的公司法原理,老股东的权益会清零,调整的权益对应分配给债权人直接抵债,债权人成为股东;或者将老股东权益出售给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投资者提供资金,向债权人还债。

也就是说,海航集团原有股东将失去股权,回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赤条条状态。

根据《企业破产法》,企业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的期限为6个月,有正当理由的,法院可裁定延期3个月。在期限之内,如债务人或管理人的重整计划未获债权人投票表决通过,将终止重整,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进入清算。

2019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海航的销售收入仅次于华为,荣登第二。为何陷入如此境地?说一千道一万,是没有能力还债。

为何无力还债?

一是旧债太多,没有谁愿意再借新债;

二是自身的经营收益,远远还不了到期本息;

三是用旧债购置的资产无法很好变现,很多资产都是窟窿。

借的太多,买的太多,又无法消化,最后撑死了。

海航创始人谈到借钱发展的模式时曾说,虱子多了不痒,借多了也就睡得着了。

他没想到,债如铁,会压死人的。

2

“没有那么多坏账,哪来那么多富人?”

“如果金融控股公司同时掌握银行、信托、基金、券商和产业,那么通过不同种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交易,他们可以自己在银行募集资金,自己做通道,再经过不同的资管计划或业务实现多重嵌套,这样就可以不花集团控股公司一分钱而获取充足的现金流。

“某某系对金融机构控股最惯用的手法是,拿一笔资金注册或收购公司完成后,就将注册或收购资金抽离;然后用这资金或加上贷款再获取一笔资金,再去收购或注册公司,如此周而往复,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放大杠杆的手法将资本不断扩大。”

曾任上海证监局局长的张宁在《证券兴起》一书中这样写道。

张宁在证监局任职时,期货监管处向她汇报有一家期货公司一共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900万被转走,只剩100万在账上;机构监管处汇报有一家证券公司资本金6亿元,注册资本中已经有5亿多不在账上,被转入某农村信用社;清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时,又发现一家上市公司资金转出到外地某金融机构。而所有这些机构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某某系。

曾几何时,中国金融市场上一直有很多股浊流,却能大行其道。

曾几何时,“用钱赚钱”被普遍视为“高段位”的经营之道,不会玩钱的企业家显得“很傻很幼稚”。

在资本市场玩弄概念、兴风作浪,是一种玩法;通过影子银行将债务资金通过层层嵌套和通道变成“股权资本”到处参股、控股企业,是一种玩法;直接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大股东名义长期侵占资金、任其挂账,也是一种玩法。

这一切使得大量金融活动的本质就是腾挪、运作和巧取豪夺。而与真正的价值创造无关。很多腾挪的目的就是把“负债”变成资本金,变成“权益型资本”,再去收购,扩张资产负债表,永无止息。

一些中国富豪的超级玩法让世界也感到吃惊。2014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安邦的全球收购时就指出,该公司就像是一只私人股本基金,以保险为副业,核心业务难以盈利,只能单纯依靠高风险投资,“玩资产游戏,推高收益率,可能让自己陷入很多麻烦”。

当年的安邦,一手靠银保渠道、高利率大量吸纳短期公众资金,一手拼命投资海内外长期资产,严重期限不匹配,一旦市场波动,昔日的“买买买”就会变成流动性不足的有毒资产。为了粉饰报表,安邦甚至把四证不全的几十亿成本的土地项目,按照几百亿的价值纳入报表,以显示账面平衡。

很多企业玩金融,东拆西借,指望的无非是所投的资产能在资本市场大显神通,或者干脆抱着“大而不能倒”的心态,越借的多越是不怕。

但任何企业都难逃基本的价值规律。

凡借钱总要付利息,利滚利,越滚越多;

凡投资,总要建立在基础资产的价值之上,最终要靠实实在在的价值回报,如果基础资产的价值不高,股权的价值也不可能一直虚高,早晚会被戳穿。

可悲的是,当大量不良资产浮出水面,游戏玩不下去,代价将由整个社会承担。

一位前央行领导曾说:“没有那么多坏账,哪来那么多富人?”

3

需要更好的金融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新著《我们热爱的金融》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反复提醒我们,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规模更大的金融,而是更好的金融。

而判别一个金融是好是坏的标准在于它能否有效降低资金两端建立信任的成本,进而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金融中介效率,“真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实现发展更为均衡和包容”。

他还说,不需要担心国家最优秀的年轻人去学习或从事金融,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前赴后继、殚精竭虑去做的是不创造价值的坏金融。

今天的金融从业者,以及运用金融工具促进自身发展的企业家,确实到了一个对金融、价值等问题正本清源,从财富驱动迈向价值驱动的时候了。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指出,中国金融业的GDP占比已经处在全球较高水平。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8%(2018年为8.1%),超过了房地产增加值的GDP占比(7.0%),如果加上容易被统计遗漏的民间信贷和地下融资,金融业的GDP占比可能高达百分之十几。

我们很可能对金融给予了过度的关注和关怀。金融业特别是银行利润在百业中独占鳌头(2019年商业银行利润为2万亿元,保险业为3133亿,证券业为1137亿),2020年一季度A股36家银行的利润合计占A股上市公司总利润的59.5%(4892亿/8227亿)。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越高,意味着金融从实体经济中的获得越多,这绝非佳音。

无论是从一些民企玩金融、玩资本、控制金融机构以自融,以及高杠杆扩张的角度,还是从现有整个金融服务体系虚热浓厚而普惠不够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冷静思考: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究竟是什么?中国的很多金融行为到底是回归本源还是畸形异化?金融创新有哪些合理合规的边界必须遵循?

在剖析最近因为现金流枯竭而暴雷的公司案例时,人们也发现,地方政府也有相当责任。如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52.55亿元债务逾期,根据公司的公告,2020年一至三季度华夏幸福营业收入为567.3亿元,其中应收账款为547.7亿元,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6.5%。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多年来连续为负,很不健康。而根据华夏幸福2020年中报,应收账款前五欠款人全是一些地方的财政局,经开区和商服区的管委会,五家欠款总额近280亿元。如果没有这些欠款,应该不会出现债务逾期的暴雷。

业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风控不是说说而已,弄不好就会要命。

无论对企业、金融机构还是社会来说,近年来一系列暴雷事件都在提醒——那种投机套利、急功近利、击鼓传花、以邻为壑、对风险心存侥幸的金融文化,到了该刮骨治疗的时候了!

陈峰去职,海航神话落幕

饭统王老板发布时间:01-2723:50

2017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曾刊发了一篇名为《看"海航"如何远航》的文章,海航成了"实业报国"的标杆性企业。2017年6月,风险摸底之后,海航系流动性危机随之而来,负债一度高达7179亿元,最"穷"时,海航连飞机燃油费都没钱付,即便如此,海航仍喊出了2018年的小目标——世界10强,资产30万亿。

原标题:陈峰的离去,中国最后一个资本大鳄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债务压顶的海航集团迎来了重大变局,海航的创始人、海航董事局主席陈峰落选新一届领导班子。

由王贞、包启发、刘璐、许惠才、李先华、李维艰、顾刚、鲁晓明、廖虹宇9人组成海航集团第二届领导班子。

这一次的人事变动此前已有预兆。

1月21日,海航集团公告风险化解方案落定,同时表示根据工作需要,顾刚辞去海航集团董事及执行董事长职务,任清华辞去海航集团董事及联席CEO职务。

陈峰曾庆幸海航及时的审时度势,挽救了自己的命运。

他感慨地说:“一年的时间,一切都是翻天覆地。这个世界是没办法预计的。”“过去一年,海航已经死了一轮”。

海航系无疑是幸运的,既在政府支持下发展壮大,又在政府支持下免于破产。

从1000万元起家,到总资产逾万亿元、年收入逾6000亿元,海航仅用了24年,2015年,海航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464位;次年,位次前跃111位,升至第353位,堪称商业奇迹。

2016年,是中国资本海外并购最生猛的一年,而当年最大的"金主",既不是财大气粗的安邦系,也不是前首富王健林的万达系,而是一家地方性的航空公司——海航系,在2016年前十大海外并购交易中,它一家就占了3席。

2017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曾刊发了一篇名为《看"海航"如何远航》的文章,海航成了"实业报国"的标杆性企业。

2017年6月,风险摸底之后,海航系流动性危机随之而来,负债一度高达7179亿元,最"穷"时,海航连飞机燃油费都没钱付,即便如此,海航仍喊出了2018年的小目标——世界10强,资产30万亿。

2018年7月,王健在法国意外去世,究竟是政治谋杀,还是意外死亡,国内外社交媒体演绎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王健生前最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根据后来披露的未公开发表的内容显示,他曾深切不安地反问,"有人害你抢你,你给不给?这种不安是"来自险恶的商业竞争,还是其他方面,尚不得而知"。

王健死后不久,他持有海航集团股权被火速处理。

海航集团CEO谭向东就此表示,遵照他生前愿望,将其所持海航集团股权全部捐赠给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此前一度被边缘化的陈峰重新出山,在风雨中重掌海航。

陈峰回归后,先进行了人事更迭,任命儿子陈晓峰出任海航集团CEO、进入董事会,任命侄子陈超为海航集团首席投资官。

王健主导海航的时代,定位就是跳出航空业,要大做金融和科技。而如今,“保住主业”是各方一致认定的化解风险的核心内容。

随后,陈峰将海航集团的节奏从“买买买”变为“卖卖卖”,甚至曾计划将首都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北部湾航空、西部航空和金鹏航空几家地方航空公司的控股权,转手给各地政府。

当时要是没有吹得那么高,现在摔得也没那么疼。用陈峰自己的话来说:

当年买买买时不可一世,后来卖卖卖又出尽洋相。

苍天何曾饶过谁。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被什么驱动,什么就是你的命。

海航做金融和科技来钱快,但烧钱也快,所以加杠杆就加的非常大,杠杆加到最大的时候,海航有一万多亿的杠杆,涉及的领域就很广了。截至2019年底,海航已经甩卖掉了3000多亿元的资产,但仍不能填补巨大的财务漏洞。

2020年本来被陈峰视为“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决胜之年”。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创全球航空业,航空版块去年前三季度亏损156.27亿,而陈峰因海航债务问题被列入“限高”名单。

海航集团的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

根据海航集团的发债报告,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有7039亿债务待偿,其中1731亿短债需要在一年内偿还,手头非受限现金已缩水到406亿元,远不能解决偿债危机。

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发布消息,为解决海航危机,海南省人民政府已牵头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入驻海航处置风险。

如此巨大规模的债务,如何化解?目前,联合工作组尚未披露海航集团的资产处置方案。

根据海航集团的说法,后续海航集团及下属企业将在联合工作组的直接带领下,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继续全力以赴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的实施工作。

陈峰的离去,对于海航来说,旧时代即将结束了,新的大幕马上拉开。

而海航“大戏”终于接近终局,地方政府介入后,变身国资进入倒计时,中国最后一个资本大鳄也退出了历史。

史上最大破产重整!

海航63家公司申请重整,违规占用巨额资金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美国的联合航空、环球航空及日本航空都经历过重整,全美航空两次重整。自2020年以来,已有多家国际知名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重整。

63家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及未披露担保等所涉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至此,万亿级集团海航的整体风险化解将按破产重整实质推进。

1月29日傍晚,海航集团发布声明称,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

随后,1月30日凌晨,海航旗下3家上市公司海航基础、海航控股以及供销大集分别发布提示性公告。

海航基础公告称,公司已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旗下国际旅游岛、海航机场控股、三亚凤凰机场等20 家子公司同时被申请破产重整。

海航控股公告称,因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债权人已提出重整申请。旗下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等10家子公司同时被申请破产重整。

供销大集公告称,债权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重整。旗下宝鸡商场、西安民生等24家公司同时被申请破产重整。

大新华航空、海航商控、海航实业、海航资本、基础控股同样被申请破产重整。也就是说,包括海航集团在内,海航系至少63家公司同时被申请破产重整。

与此同时,3家上市公司还公布了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占用资金、未披露担保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

如最终获法院受理,这无疑将是中国企业破产史上乃至中国经济史上最大的破产重整案。

海航的流动性危机已历时近3年,即使市场上多有猜测,但这一结果仍然出乎了所有人想象。即使是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在进驻之时或许也未曾料预料到。

据海航方面表示,这是一个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的方案。海航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之后,将通过债权转移、股抵债、留债展期清偿等多种方式降低负债水平,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利益;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资金支持,企业能加速重回健康发展轨道;采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给予企业一定发展时间,股权价值也将进一步提升。

国内知名破产律师、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延岭表示:破产重整不等同于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债务、资产、股权、管理等方面的重组挽救困境企业,给企业机会、让企业重生,实现企业和债权人多方共赢。

1

海航历史上第一次摸清了债务

在破产重整公告发布的前夜,联合工作组组长顾刚给海航所有员工发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内部信。他在内部信中说:“我知道集团破产重整的公告一发布,全集团都会再一次陷入舆论漩涡,成为焦点,自然也有很多人会很难过、很焦灼。”

一周前,1月22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联合工作组已经完成尽职调查工作,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制定了风险处置工作思路和方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预告。之后,顾刚继续向市场释放信号。

1月22日发布公告的当晚,顾刚表示,海航风险处置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压力和挑战。

1月25日,他再次强调,海航整体风险处置方案正逐步落地,但依然要正视风险,大家要有化解风险的必胜信心,又不要盲目乐观。

顾刚在内部信中坦言,“过去的一年,真的很难。我们很多人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一场百年未遇的疫情如此严重的影响我们。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即便没有这一次疫情,我们也很难再走下去。”

据接近工作组的知情人士称,“刚进驻的时候,联合工作组根本想不到会走到破产重整这一步。因为他们当时被告知的情况并没有这么严重。”

然而,真实的情况远非如此。

据海航集团内部人士称,“在联合工作组进来之前,真的快要崩了。当时联合工作组组长顾刚、副组长任清华进入董事局,也是应股东要求的结果。”

在联合工作组进驻前,没有任何人清楚庞大且错综复杂的海航系真正的资产和负债底数。

联合工作组自2020年2月29日进驻后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摸底,花费数月时间对海航集团及旗下2000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关联往来等逐一核查,理清了整个集团的资产底数、管理结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联合工作组副组长任清华发给顾刚全新的完整版的几家上市公司及集团公司的股权关系树状图,每一张都近三米。她说:“组长,看清明上河图。”

海航内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是海航历史上第一次摸清了整个集团的资产底数、管理结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摸底的结果是:严重资不抵债。

“资产和负债的差距巨大,已经不是通过卖资产能解决的问题。”据工作组相关人士透露,经过详细调查摸底的这个债务数据是经过多方认证的数据,也是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数据。

但另一方面,海航具有包括资产价值、品牌价值、服务价值等在内的较高救助价值。

最后各方达成了破产重整的共识。

而破产重整的方案也是建立在联合工作组摸清海航底数的基础上。

海航集团方面表示,随后联合工作组根据海航集团整体债务风险情况着手制定破产重整方案。因海航集团股权、资产、债权债务结构复杂,为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经多方多轮磋商,形成了海航集团整体风险化解方案。

据接近工作组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个方案经过了近300家债权机构前后开了30多次的大会议、无数次的小会议进行磋商和博弈,收集了几百条意见,获得了80%债权机构的支持。海南省以及监管部门的有关领导也多次听取了汇报。在此过程中有过激烈的争论和较大的分歧。目前形成的方案被认为是确保所有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也是多方均能够接受的一个结果。

据悉,在方案公布之前,已经提前通知了280家债权机构,“绝大部分债权人基本能够接受该方案。”

顾刚在内部信中表示:“我们经过了无数的推演、争吵,熬过了无数个通宵,得到了众多机构支持、贡献智慧,只有破产重整,我们才能够迎来新生。”

2

一个调令就能随便调动所有公司资金

或许令联合工作组最意想不到的是3家上市公司的资金被违规占用的情况。

海航基础、海航控股以及供销大集3家上市公司资金均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自查报告的公告》,其中详细披露了大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等情况。

据公告统计,大股东及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及未披露担保等所涉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

仅海航控股就被占用资金434亿元,其中,被关联方拆借资金157亿元,借款被关联方实际使用138.7亿元,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形成的资金划扣86.7亿元,关联方代收款项50.8亿元,帮大股东兑付员工理财8.2亿元;供销大集子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最终资金137亿元被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借用,子公司为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导致资金被划扣53亿元;海航基础被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有55.7亿元。

对被申请破产重整的3家上市公司所涉及的数量庞大的中小股东来说,退市清算的风险无法预估。而目前的破产重整方案被联合工作组认为是最大程度保护股民利益的方案。方案中,通过将上市公司的债务转移给大股东偿还,以及通过股抵债、留债展期清偿、信托份额抵债等多种方式降低负债水平,以最大限度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据相关方面预计,将在2021年做完债务转移。

从公告看,所占用资金相当大的部份来自银行贷款,这些资金主要被大股东和关联方用于在全球市场上进行激进的并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在2015年初至2017年底这两年多不到三年的时间,海航的并购投资规模接近500亿美元。

这一系列收购在2016年达到了顶峰,海航最大的几起交易都发生在这一年,包括:100亿美元收购CIT Group的飞机租赁业务,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子产品分销商英迈,65亿美元从黑石集团手中收购约25%希尔顿集团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2017年,海航更成为德意志银行的最大股东。

这些标的在当时都是较优质的资产。海航的创始人曾希望以并购的方式跻身世界500强之列。

在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并购中,海航所展现出来的超高技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为并购所做的股权嵌套结构极为复杂。

一直以来,在海航集团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分层,同时高度集权化。一位海航内部人士分析,高度集权化管理导致了资产流向的不透明,每家公司虽是独立实体,但在管理上根本无法保持独立,“一个人的调令就能随便调动旗下所有公司的资金,没有任何防火墙。”

这最终导致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巨额占用。

顾刚在内部信中说:“每周开例会的时候,想起这一周工作的艰辛,想起过去那种野蛮生长挖下的要处理的一个个大坑,想起我们很多过去决策的粗糙,想起要研究一个个被别人利用商业条款灭失掉的资产,我就会充满愤怒和不满,这么好的一个集团怎么就走到了今天?”

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的疑问和惋惜。

3

老股东将彻底出局

按照法定程序,如法院受理后,海航集团将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管理人将接管企业,监管债务人的资金、财产等安全。

债务人企业一旦进入破产程序,意味着公司财产已无法清偿全部债务。债权人就成了债务人的股东,或者把老股东的权益出售给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提供资金用来给债权人还债,以最大程度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海航集团方面表示,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主要是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解决债权、债务问题,并不会影响其航空主业正常生产运行,重整完成之后航空主业将实现“轻装上阵”,真正做到“聚焦主业、健康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海航集团旗下参控股航空公司14家,商用机队规模近700架,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根据民航局2020年发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 统计公报》,就2019年运输总周转量来看,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南航集团25.2%、中航集团24.6%、东航集团19.5%、海航集团15.6%、其他航空公司15.1%。

据《中国经济周刊》获悉,一些战略投资者对海航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一旦法院受理后,将开始引入战略投资,且将主要引入民营资本,以继续保持海航民营航空公司的背景。

此后,海航集团的老股东将彻底出局。

按照联合工作组风险化解的愿景:重整实施完毕后,海航集团的负债将大幅削减、运营负担显著减轻、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随着增量资源的注入、航空运输市场逐渐回暖、市场经济环境逐渐向好,海航集团将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继续维持以海航控股为核心的全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海航集团体系内上市公司继续维系上市资格,消除对资本市场的潜在重大震荡,全体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保护,未来有望获得更有价值的回报;全体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妥善安排,避免债务风险传导、蔓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并且债权人还可以通过抵债获得的股票、信托份额持续享有重整后海航集团发展的红利。

“我们这么辛苦制定的方案,目的不是破产,而是重整。我们所有的煎熬,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重整成功。即便我们的方案思路通过了,我也知道很多人依然充满了质疑和怀疑,因为海航的问题太多了,这样的情况下的方案太大,太复杂了,操作的困难太多了。”顾刚在内部信中说:他依然对下一步工作充满信心,相信这个方案一定能够落地。

在近年的破产重整案中,东北特钢、渤钢集团、重庆力帆、青海盐湖等大型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制度,优化资产结构,引入增量资源,保障债务偿付,稳定生产经营,成功避免企业关门清算。

但愿海航也不例外。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21-2-10点击数/观注度 962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