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事件     
聚焦中美气候峰会与中法德气候峰会

聚焦中美气候峰会与中法德气候峰会

编者按:陷阱,枷锁,将计就计。西方国家喜欢搞阴谋诡计,喜欢搞话语权,喜欢搞高大上的“伪理论”,嘴上谈的是“主义”,背后全是“生意”:什么“新自由主义”,什么“新货币理论”,什么“新市场关系论”,什么“自由,民主,人权,博爱”,什么“宪政机制”,现在又是什么“碳经济”,“碳中和”,“碳交易”等等,你不想参加还真不行,来来来,我们一起来玩“丢手绢”的游戏,看看最后的赢家到底是谁!

中美发表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2021-04-18来源:观察者网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生态环境部 )4月18日消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气候危机所涉问题。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声明如下: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这既包括强化各自行动,也包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双方回顾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为巴黎协定的制定、通过、签署和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

二、走向未来,中美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为此,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三、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双方认同峰会的目标,即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提高包括减缓、适应和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

四、中美将采取其他近期行动,为解决气候危机进一步作出贡献:

(一)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

(二)两国计划采取适当行动,尽可能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三)双方将分别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五、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包括:

(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

(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

(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

(四)节能建筑;

(五)绿色低碳交通;

(六)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

(七)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

(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排放。

六、双方将合作推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成功,该会议旨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第6条和第13条),并大幅提高包括减缓、适应、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双方还将合作推动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该框架与气候减缓和适应的关系。

韩正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举行视频会见

2021-04-17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6日在北京通过视频方式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

韩正表示,气候变化事关全人类福祉。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去年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新举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态度是坚决的、行动是有力的。我们将脚踏实地实现这些目标。

韩正指出,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共同利益。中方重视与美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欢迎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期待美方维护《巴黎协定》,承担起应尽责任,作出应有贡献。应对气候变化,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方愿与美方发挥各自优势,保持对话合作,与各方一道共同推进落实《巴黎协定》。

克里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美中合作至关重要。中方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努力。美方愿与中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加紧落实《巴黎协定》目标,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作出更大贡献。

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把握中欧发展大方向和主基调

2021-04-17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去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时说,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义。今年4月16日下午,习主席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中国与两个欧洲大国的这次重要对话,引发世界关注。

全国两会之后 首次视频峰会

这次视频峰会,是今年以来习主席继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之后再次出席多边活动,也是他在今年全国两会后首次出席视频峰会。

去年以来,习主席先后6次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5次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三国领导人还多次在国际多边会议场合隔空对话,保持密切沟通。

就在这次视频峰会10天前,习主席在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时说,中德、中欧加强合作,能够办成有意义的大事。他提出,希望德方、欧方同中方一道作出积极努力,为这个多变的世界增添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在今年农历元宵节前一天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习主席表示,我们要动员更多国家参与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习近平:“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

4月16日的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这当中,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最为引人注目。

习主席再次提到了一场硬仗: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9月,习主席代表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目标。今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

在这次视频峰会上,习主席用“三个最”来描述这场硬仗: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尽管难度空前,但是正如习近平所说,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

在当天的视频峰会上,马克龙表示,这一重大承诺体现了中方主动承担重要责任。默克尔则表示,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既具雄心,也富挑战,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合作重要支柱

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早已有之。中国与法国曾携手推动达成和落实历史性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今天更为紧迫。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

在这次视频峰会上,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坚持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三国领导人强调,要加强气候政策对话和绿色发展领域合作,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中欧合作的重要支柱。

三国领导人指出,要统筹办好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等重要多边议程。今年昆明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去年9月,习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表示,作为昆明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在当天的视频峰会上,习主席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

习近平:把握中欧关系发展大方向和主基调

中欧合作之所以具有世界意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有着引领作用。本月7日,习主席在同默克尔总理通电话时说,当前,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关键是要从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大方向和主基调,相互尊重,排除干扰。

在16日的视频峰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要把握大方向和主基调。

除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此次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还谈到了更广泛的合作议题。习主席表示,中方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包括法、德企业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希望欧方也能以这样的积极态度对待中国企业。

马克龙在峰会上表示,疫苗不应成为大国竞争的工具,法方愿同中方就疫苗公平分配加强合作。默克尔表示,德方重视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给德中、欧中合作带来的重要机遇,愿同中方就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问题加强沟通,对各国企业一视同仁,避免贸易壁垒。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欧中投资协定》尽快批准生效。

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促进人员健康安全有序往来,维护产业链顺畅稳定,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早日恢复正常;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发展……三国领导人在视频峰会上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共同为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黄卫东评中美气候合作

作者:黄卫东  来源:昆仑策网

有关气候问题的事实是:

第一,所谓气候问题,是美国和西方的炒作,是指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球上气候变暖,西方宣传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要求各国合作限制排放温室气体。从地质历史事实来看,恐龙生活的年代,例如侏罗纪时代,地球比如今温暖得多,那时根本不存在如今人类人为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从人类记载的历史事实来看,距今二三千年的前秦时代,我国河南境内生存着大量大象,气候比现在温暖很多。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8次人口大幅度减少,都是因为气候变冷导致粮食减产引起,没有一次是因为气候变暖,相反每次气候变暖,都是我国人口上涨时期。从科学来看,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确实导致温度增加,但其长期的效应是负反馈,而不是西方鼓吹的正反馈,也就是说,短期温度会升高,长期来看,温度不会更大幅度升高,对地球气候影响没有西方主流宣传的那么大。曾经担任美国小布什总统首席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候学家Linden曾在国际主流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用实测数据论证是负反馈效应。

第二,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最高的国家之一,排放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量是世界人均的4倍,是中国3倍以上,累计排放量更是中国和世界人均10倍以上。美国首先应当采取措施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而不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首先采取措施限制排放。

第三,美国国会从来没有要求美国采取措施限制排放温室气体。历史上美国既有克林顿,也有奥巴马两任民主党总统对外承诺采取措施限制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经济上各邦是独立的,不受联邦政府控制。美国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外交和防卫,以及协调各邦政府,不负责内政。只有美国国会通过,才能真正实施,但美国国会从未通过。国际社会最早通过的决议是1997年12月签订的京都议定书,1998年11月12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只是象征性地签了字,克林顿政府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国会审议。在小布什总统上任宣布退出后,美国最终成为了唯一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2016年4月美国国务卿代表美国签署了协议,但年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就宣布要退出协定,2020年11月4日,美国已正式退出了《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2021年2月19日,美国方面宣布,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但美国国会从未通过加入协定,要求美国各邦采取措施限制二氧化碳排放。

第四,协定虽然以自愿为主,但美国和西方确定的排放方案却是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要求。例如,中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5年中国人均排放量不到美国四分之一。而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承诺2020年美国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但事后并没有得到美国国会批准,成了一纸空文。问题是,在这样的承诺下,中国人均允许排放的温室气体不到美国五分之一,等于承认歧视性的排放分配。当时发达国家划定了8000亿吨的全世界碳排放总量限制,然后自己要先划走44%,剩下56%留给占全世界人口比例83%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等于人均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3.83倍。在会议上,西化精英们曾经提出一个中国人均排放等于西方80%的要求,根本就不敢提与美国平起平坐,拥有相等的人均排放量,仍然遭到美国和西方反对,西化精英们也不敢反抗,仍然自愿作出承诺,默认就该被西方大幅度歧视,连让美国和西方减少一点歧视的勇气也没有。

到了2015年巴黎会议,情况并无很大变化,中国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直到2016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批准加入巴黎协定,承诺到2025年,美国碳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6%到28%。但还没等到国会批准,仅过了几个月,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宣布作废了,但中国精英却马上表态要一如既往地执行。即使两国都批准,美国人均排放量仍然将是中国的5倍以上,仍然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协议,一个高度歧视中国人权的协议。

200多年前,美国精英还承认一个黑人等于0.6个白人,现在只承认一个中国人不到0.2个白人了。而且二氧化碳排放权是事关生存的权力,人体细胞必须每时每刻都要氧化食物,排放二氧化碳才能生存。如果未来有一天,人口增加和环境恶化到二氧化碳排放要求降低到人均美国人也只能排放5倍基本生存要求或更低时,此时分配给每个中国人的排放量都不够存活的了。从现实来讲,则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必然消耗大量燃料,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西化派为什么不去揭露批评美国精英对我们中国人的歧视?而是将美国精英打扮成民主自由平等的化身?是满足于做不到半个美国黑人奴隶的人?还是因为它比美国白人眼中不是人,后来被几乎消灭殆尽的印第安人的地位还是高一点,美国精英赏给了生存权,不会象印第安人那样被灭种了?让中国老百姓老老实实按照美国精英要求去做,还是别有所图?

其实美国精英说话,向来是不作数的,因为美国和西方精英相信,永恒的只有利益,任何时候都会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很多印第安民族精英都曾一再相信美国精英的承诺,从美国东部美丽富饶的家乡不断向西迁徙,最终迁往贫瘠的西部山区,以保住生存权;但是,等到失去反抗能力了,即使要做听话的好印第安人,美国精英都不同意了,而是公开宣布,“只有死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印第安人”。这一点,估计很多西化派也是十分清楚的。长期以来,美国精英处心积虑地对付中国,上任总统奥巴马早就公开解释过,如果中国过上了美国和西方那样的富裕生活,地球根本就承受不了,暗示西方的富裕生活就不复存在了。这实质上是公开呼吁西方与美国合作,对付中国的崛起,防止中国人普遍过上富裕的现代生活。

问题是,我们不能自愿给自己戴上这样一个枷锁。我们与国际接轨,问题是西方都没有,我们就去按西方要求对接这样一个并不存在的规矩?

参考: 略

原创丨中法德突然“联手”,释放3个重磅信号!

原创 谢谢赞赏占豪  占豪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4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这次峰会有点“突然”,因为4月15日外交部网站才由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宣布了消息,消息内容如下:

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6日在北京出席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

一般情况下,要举行峰会双方或多方要先进行议题设置、确定峰会时间等安排,所以往往非常正式和重大的峰会,都会提前很久安排与宣布。这次峰会提前一天宣布,一则说明时间整体来得比较急,二则说明这次峰会并非机制性的峰会。

从华春莹宣布的信息看,这是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一场由马克龙在不久前邀请,在较短时间内沟通相关议题并确定峰会时间的临时峰会。

为什么要设置这次临时的峰会呢?

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这次峰会大概是在白宫的行动基础上做出的。美国白宫3月26日曾宣布,总统拜登已邀请4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4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美方邀请了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38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

这次中法德的视频峰会主要也是关于气候的峰会,因此这次峰会很可能是在拜登发出邀请后马克龙紧急发起的一次峰会,所以从邀请到召开大概也就一二十天时间,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临时峰会。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马克龙要邀请中国和德国进行这样的一次峰会呢?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原因有三:

一、气候峰会法国有“主人”心态,气候协定就是在巴黎签署的,所以马克龙主动“坐庄”与中国、德国进行沟通是一种“主人”心态。毕竟,接下来拜登想主动“抢庄”,所以马克龙提前与中国和德国沟通,就是想稳定法国和欧盟在气候峰会中的政治地位。

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也是巴黎气候协议的最主要缔约国,这种时候与中国、德国沟通,有利于协调欧盟和中国的立场,对欧盟和中国在拜登“坐庄”的峰会上表达立场非常重要。

三、欧盟的骑墙心态决定了,他必须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3月中下旬,欧盟就所谓新疆问题制裁中国,这让中国很不高兴,中欧关系因此产生了一些嫌隙。4月7日,默克尔已经主动打电话给北京,与中国元首通话,很显然这次主动打电话就是德国代表欧洲主动与中国缓和关系。

这次,法国总统又主动要求举行三国视频峰会,某种程度上又是一次主动向中国“示好”。说白了,德法主导的欧盟,在心态上就是要寻求在中美之间骑墙,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3月得罪了中国,4月就主动来修复关系,而且是在中国数倍力度反制的情况下如此主动的,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那么,中欧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欧洲在中美之间,过去几年一直是骑墙关系。

在特朗普时期,美欧关系很不协调,2017年和2018年欧洲为了讨好美国,一度与中国关系也不太协调;到了2018年后半段,随着欧洲主要国家对美欧关系的失望,他们开始转而与中国大力发展关系。

从2018年到2020年,中欧的互动就越来越频繁,且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强化。尤其是在2020年下半年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时候,强势推动了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

当欧盟在努力寻求在中美之间的平衡时,早前讨好美国制裁中国的操作惹怒中国,现在主动缓和关系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就这次峰会的背景而言,由于拜登刚刚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就主动要召集近40个国家搞峰会,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各国肯定都是很不爽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在特朗普时期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不遵守气候协定的约束和义务。现在,换了拜登,重返之后立刻就想当老大指手画脚,各国当然不服,这其中当然就包括欧盟和中国。

就在4月16日当天,在当天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国务院不具名发言人称,中国还没有走上一条将使全世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道路,必须坚持要求中方采取更多行动并减少排放,帮助解决全球气候危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成效如何,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中国为达成《巴黎协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去年又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以及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新举措。有研究表明,中方的承诺将使全球温升缩减0.2℃到0.3℃。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和雄心。

赵立坚还明确怼了美国,称美方官员居然声称中国还没有走上一条将使全世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道路。请这位官员不要忘了,恰恰是美国在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停止实施其“国家自主贡献”,为全世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设置了路障、增加了阻力。也请这位官员不要忘了,对于《巴黎协定》,美国不合意就退出,合意就重返。美国回归根本不是什么“王者归来”,而是“跳课学生返校”。美方至今仍未提出“国家自主贡献”,没有就如何弥补四年行动空白给个说法,没有把久拖绿色气候基金的欠账补上。

很显然,美国上来就对中国搞限制措施,自己不背负责任却想中国背负,那怎么可能!而法国主动要和中国沟通,就是要确认相关信息,这样不至于在美国主导的所谓的峰会上陷于被动。这次主动协调,某种程度上法德两国与中国进行协调立场,为4月22日的峰会做准备。

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这次中国和德法的峰会释放了三个重磅信号:

一、欧盟不会完全站到美国一边,未来会持续在中美之间骑墙

在于美国拜登政府沟通后,小小制裁了一下中国,结果遭到中国多倍反击后感到非常“错愕”,并称“无法接受”。然而,从德法两国领导人对待中国的态度看,其实只过了几天他们就立刻接受了,并且先是德国总理主动打电话到北京沟通,尔后又是法国总统主动邀请举行中法德三国气候峰会,这些都表明,欧盟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

既然不站在美国一边,也不可能完全站在中国一边,那毫无疑问就是继续在中美之间搞平衡了。其实,这正是中国所想要的,中国不希望东西方对抗,与欧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目的也在于此,现在法德主动沟通,中国当然也顺水推舟了。

二、欧盟的确还有自主外交的心思,并不想事事听从美国

其实,无论从德国总理默克尔还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态上都可以看出,欧盟的确依然在寻求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外交,虽然这种能力相对弱了一点,但这种意图还是很明确的。很显然,无论欧盟还是法德,都不想完全听从美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愿意支持欧盟,也愿意与欧盟协调立场,毕竟多个朋友比多个敌人强。

三、中欧关系不久即将恢复,美国想搞东西方对抗很难

在欧盟为了讨好美国而制裁中国时,中国用数倍力度的反制裁让欧盟明白,如果欧盟不珍惜中欧关系,中国将绝对会用更加强势的态度对待欧盟。中国这种态度让欧盟有些尴尬,所以单方面宣布暂停中欧投资协定在欧盟议会通过其实是在给自己设置障碍。然而,现实是,中国经济现在增长很好,欧盟却不见起色,中欧双方是欧盟更加需要投资协定而非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更加迫切需要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是欧盟自己。如果欧盟自己不主动找台阶,那么中国可能会把欧盟直接晾那很长时间,这对欧盟经济来说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毫无疑问,接下来谁经济形势越好,谁在大国博弈的时候就能占据更多主动。面对现实的压力,欧盟不得不低头,在中欧关系相对尴尬之时,赶紧由德法两国主动打破僵局缓和形势。

现在,大家关系缓和了,也在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做了协调,至少杂音没有影响中欧关系继续前行。

希望欧盟真的保持清醒,与中国相向而行多多配合,而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毫无疑问,如果欧盟乱来,中国绝对不会给欧盟留半分面子,一定会狠狠打脸!但是,如果欧盟笑脸合作,那中国当然会笑脸相迎!


2021-4-18点击数/观注度 256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