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联盟)倡议实施“百城千企低碳行动”(附报名表)

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联盟)倡议实施“百城千企低碳行动”(附报名表)

原创 中国碳中和研究院  国合城市研究院

为推进零碳城市建设,共同打造美丽零碳中国,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中国市场杂志社等7月17日联合召开了“首届中国碳中和图谱及零碳城市峰会”,峰会发出了“碳中和行动宣言”。国家有关部委部长司长、部委智库和高校教授、地方发改委、商协会、行业技术团队、低碳节能企业等嘉宾发言或演讲,倡议共建共享“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会议主办方之一国合华夏城市规划院院长吴维海代表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及全体与会嘉宾共同发起了“百千低碳行动,七项主要任务”。

百(城)千(企)低碳行动”的主要内容是:

在国家部委机构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指导下,国家部委智库、商协会、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联合设定标准和体系,按照国家低碳政策和指导目录,与地方合作共建,从全国选择约100家市县及重点城市、选择约1000家从事碳汇、碳减排、能源供应、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低碳零碳的产业(能源、交通、建筑、办公、生活等)结构调整,以及技术革命、流程改进、园区开发等辅导与试点,逐步打造与地方共建的低碳零碳示范城市及零碳企业,积累零碳建设经验,推广技术和先进成果,共同构建高水平的零碳建设案例及低碳零碳产业集群,共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盈利能力。

为推进“百城千企”低碳行动,峰会呼吁,依托和共建“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聚焦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及需求导向,”十四五“时期,着力推动和实施七大任务:

一是政策融合。推动”多规合一”“政策融合”下的资源聚集和能力提升,以国家政策与法规为依据,聚集优化资源,选择适合的模式和路径,推进零碳城市建设和零碳企业示范。

二是平台经济。把碳中和服务作为共建共享的产业与服务平台。积极沟通汇报,争取部委机构与地方政府支持,吸引部委专家、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投资单位等指导或共建。

三是共享经济。贯彻中央关于共享经济、低碳经济、双碳目标等重要指示,以合作、共享、互利、互补为理念,依托国家双碳政策与智库优势,聚焦痛点难点,联合开展碳技术研究、推广和产业化。

四是跨界思维。引进和优化政策、技术、产业、平台、金融、法律等人才和机构,以地方需求、产业需要、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开展低碳零碳推进和项目合作。

五是零碳示范。推进探索“百城千企零碳行动”,选择适合的城市、产业、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与试点。坚持产业与技术结合,减碳与发展结合,示范与推广结合,打造零碳城市、零碳企业和零碳示范园区等。

六是开放包容。以开放的思维,双循环的格局,一带一路的站位,进行技术和产业合作;加强各地政府沟通,获得支持和指导,构建良好的碳中和的政府指导、企业参与、智库服务与园区聚集的运行机制和营商环境。

七是低碳推广。加大案例研究和模式创新,加大标杆分析和经验提炼,对于好的案例经验、技术、产品、企业和园区等,在相关地区、行业推广,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召开研讨会等发布成果,推动先进技术、模式和企业品牌传播,打造零碳城市的引领者、推动者。

(供稿: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筹备处)

附:

中国碳中和研究院

——————————

关于加入“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

申请理事等职位的说明

 

各部委专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教授学者、投资机构和企业董事长:

   为学习贯彻总书记向世界作出的“碳达峰碳中和”3060庄严承诺,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低碳化零碳化,高水平建设零碳城市、零碳产业、零碳园区、零碳乡村、零碳政府、零碳企业和零碳个人,我们7月17日组织召开了 “首届中国碳中和图谱及零碳城市峰会”(见媒体报道),国家多个部委部长司长、科研院所负责人、地方发改委、农业农村、林草局等政府部门,投资专家、企业董事长等150余人参加会议,并共同发布了“碳中和行动宣言”,倡议实施“百(城)千(企)零碳行动”,筛选地方政府、园区、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投资机构、企业董事长等加入共建共享的“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共同推进产业规划、技术应用、产品推广、人才引进和资金融通等工作,联合打造100余家零碳示范城市、1000余家零碳示范企业,并指导与辅导”中国碳中和研究院“的理事单位、会员机构、理事或会员个人等开展地方项目对接、碳技术研发、碳减排、零碳生产、零碳交通、零碳建筑等重大推广及活动。

特邀您报名加入“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申请理事单位或理事等职位,共同开展碳技术、低碳产品、零碳生产、零碳交通建筑等课题研究、生产、融资等辅导支持,联合构建部委研讨、技术产品推广、资金筹措、行业交流、海外合作等重大活动。

请确认是否申请加入“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联盟平台),是否申请学术委员、理事单位、理事个人、普通会员等,并请提供单位或个人营业执照(身份证)、业绩等信息。

申请报名电话:李老师:1391 0949 198;1573 6776 487

              魏老师:13241562886

报名邮箱:icciman@126.com(中国碳中和研究院筹备处邮箱)

诚邀您的加盟。

“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发起机构:

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

中国市场杂志社

中国出入境检疫检验协会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

国家能源集团

国统信息.首页大数据

中国企业报

中国食品报

北京各省市驻京商务协会

西部时报

……

2021年7月18日

 

备注:版权归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未经允许,复制抄袭必究。


 

附件1:“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报名及学术委员、理事单位等申请表

申请单位(或个人)名称:                               联系电话:

申请机构或个人全程


()单位

()个人

请打勾

申请人工作单位


行业:

主营业务

或特长(个人)


申请人最高学历及毕业学校

学历:

学校:

职称职务


业绩或技术/产品


申请者地址

     省   市   县区    街道   

申请者的赞助经费

(如愿意捐助,请填写金额)大写:                   元

申请者邮箱


申请人微信


申请人1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号码


申请人2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号码


研究方向或产业领域


申请中国碳中和研究院理事单位或理事、专委会(请选择)

理事单位:

个人理事:

专委会委员:

一般会员:

有无低零碳研究、技术成果或低碳产品请帮助推广?

如有,请填写。

1、低碳零碳研究文章:

 

2、碳汇/低碳/零碳/碳减排技术与产品等:

 

3、其他需求:

真实性承诺

申请人对上述信息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全部责任。

 

申请人签名或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其他重要信息


备注:

请填写此表,可增加重要信息附件。

本申请表签字或盖章后,请邮寄、扫描或拍照等发送邮箱:icciman@126.com

报名电话:李老师,1391 0949 198;1573 6776 487;魏老师:13241562886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A座5层。

 

附件2:碳中和共同宣言

“为建设生态地球和美丽国家,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共建共享“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并愿付诸积极的行动。

我们身体力行,自觉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我们愿发挥专长,聚集资源与力量,协同推动全球、全国、各行业的低碳生产、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办公和低碳生活。

这是我们共同的承诺和行动宣言。”

发起单位(名单略,具体信息请阅读官方公众号:国合城市研究院)

 

附件3: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联盟)“百千零碳行动”

 

为推进零碳城市建设,共同打造美丽零碳中国,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中国市场杂志社等7月17日联合召开“首届中国碳中和图谱及零碳城市峰会”,发出了“碳中和行动宣言”。有关部委部长司长、部委智库和高校教授、地方发改委、商协会、行业技术团队、低碳节能企业等嘉宾发言或演讲,倡议共建共享“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与会单位、嘉宾及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筹备处共同发起了“百千零碳行动”,确立了七项任务,推进五大“服务图谱”。

  1.“百(城)千(企)低碳行动”创建内容

在国家部委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部委智库、商协会、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联合设定标准和服务体系,按照国家低碳政策和指导目录,与地方共建试点,从全国选择约100家市县城市、约1000家碳汇、碳减排、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的科研机构、生产或服务性企业,进行碳汇、碳减排、碳捕捉、碳交易、碳技术应用、零碳城市及园区建设等示范试点,共建零碳城市、零碳企业,积累零碳经验,全国推广,共建高水平的零碳城市、零碳产业,共同提升示范城市的竞争力和企业盈利能力。

  2.“百(城)千(企)零碳行动”七大任务

为推进“百城千企零碳行动”,呼吁共建“中国碳中和研究院(智库平台),聚焦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及需求导向,”十四五“时期,着力推动实施七大创建任务:

一是政策融合。推动“多规合一”“政策融合”的资源聚集和能力提升,以国家政策与法规为依据,聚集优化资源,选择适合的模式和路径,推进零碳城市建设和零碳企业示范。

二是平台经济。把碳中和服务作为共建共享的产业与服务平台。积极沟通汇报,争取部委机构与地方政府支持,吸引部委专家、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投资单位等指导或共建。

三是共享经济。贯彻中央关于共享经济、低碳经济、双碳目标等重要指示,以合作、共享、互利、互补为理念,依托国家双碳政策与智库优势,聚焦痛点难点,联合开展碳技术研究、推广和产业化。

四是跨界思维。引进和优化政策、技术、产业、平台、金融、法律等人才和机构,以地方需求、产业需要、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开展低碳零碳推进和项目合作。

五是零碳示范。推进探索“百城千企零碳行动”,选择适合的城市、产业、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与试点。坚持产业与技术结合,减碳与发展结合,示范与推广结合,打造零碳城市、零碳企业和零碳园区等。

六是开放包容。以开放的思维,双循环的格局,一带一路的站位,进行技术和产业合作;加强各地政府沟通,获得支持和指导,构建良好的碳中和的政府指导、企业参与、智库服务与园区聚集的运行机制和营商环境。

七是低碳推广。加大案例研究和模式创新,加大标杆分析和经验提炼,推广典型案例、技术、产品、零碳企业和园区,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召开研讨会等,传播先进技术、模式和企业品牌,打造零碳城市的引领者、推动者和示范者。

 

3. “百千零碳行动”的五大“服务图谱”

学习贯彻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地方需求,整合聚集国内外智库、部委、专家、投资、企业等资源,与地方政府、专家及企业等,共同落实“百(城)千(企)零碳行动”的五大“服务图谱”:

一、政策标准。全球及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趋势、政策规则、标准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

二、城市项目。零碳城市(园区或企业)发展规划与创建方案、 碳减排图谱、申请资金、金融创新、重大项目等开发建设。

三、示范推广。零碳城市(园区、企业)的生产、能源、交通、建筑、办公等零碳示范、成果推广、案例研究及论坛培训等。

四、成果转化。碳汇(碳捕捉)技术及应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算机制、关键指标、交易体系等研究。

五、全程服务。零碳城市(零碳企业)技术转化、投融资、智库服务、人才流动、指数指标,碳中和技术与工程(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和对外开放。

申请报名电话:李老师:1391 0949 198;1573 6776 487

              魏老师:13241562886

报名邮箱:icciman@126.com(中国碳中和研究院筹备处邮箱)

诚邀您的加盟。


2021-7-18点击数/观注度 354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