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一大业     
宁南山:统一大业之我见

宁南山:统一大业之我见

宁南山  云阿云智库•统一大业

核心观点导读:一是在制造业领域保持住我们对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2.5倍优势;二是对台湾统一,中国大陆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降低自己的“非战斗损失”。毕竟制造业是国家之基石,供应链的去台湾依赖化政府和企业都要做好准备。

保持住我们对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的2.5倍优势

宁南山  云阿云智库•统一大业

导读:我们的制造业占比在25%以上,而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制造业占比仅为10%左右,这个2.5倍的优势意味着,即使在经济总量目前还不如他们的情况下,我们的制造业规模就已经可以实现对他们的超越。

由于觉得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因此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上,看了下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的情况,我选取的国家是:

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印度这全球15个主要的国家,10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墨西哥)得到了下图。

我再把15个国家,2010年,以及2015-2020年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情况整理成了表格如下:

可以看出如果按照每5%是一个级别的话,那么这15个国家可以分成五个级别。

第一档是中国和韩国,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一直是15个国家的榜首,但是也出现了占比不断下滑的局面,2010年占比还有31.63%,2015年下降到了28.95%,到2020年只有26.18%了,这点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当然今年制造业非常火爆,看占比会不会上升。

另外14个国家中只有韩国可以和中国一比,2020年制造业占比为24.95%,韩国也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占比最高的国家。

也即是只有中国和韩国还在25%这个级别。

第二档是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大致在20%级别,

日本从2010-2018年一直在20%-21%之间(最近的两年没有数据),总体是比较稳定的。

不过德国在2020年的占比从上年的19.11%大幅下降到了17.82%,这个应该是疫情的因素,毕竟从2010-2019年德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一直在19%-21%之间,其中2010年占比为19.7%,到2019年占比为19.11%,虽然略有下降,但总体也是比较稳定的。

应该说,这两个发达国家居然还能保持大约20%左右的制造业占比,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发达国家中算得上独树一帜了。

第三档是15%这一档,有墨西哥,印度,意大利,俄罗斯

墨西哥2015-2020年的制造业占比一直稳定在17%-17.6%之间,在五个主要的发展中大国中仅次于中国。

俄罗斯这个没落的制造业强国,现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占比2020年为13.26%,在五个发展中大国中落后于中国和墨西哥,应该说这个比例也是比较低了,占比低则意味着制造业规模小,无力带动国家的整体发展,感觉上俄罗斯延续了苏联时期的工业结构,强项在于航空航天,军工机械,能源装备这些领域,民用工业方面依旧一塌糊涂。

印度的势头不太好,2010年制造业占比还有17.03%,到2015年下降到15.58%,2020年就只剩下12.96%了,从占比比俄罗斯还高下降到比俄罗斯还低了,其实印度在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速还是可以的,但是单独看制造业的占比却在一路下滑,这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因为这会影响印度的长期发展后劲。

倒是意大利在10个主要发达国家中仅次于韩日德,制造业占比稳定在15%左右,2020年有14.87%,其实意大利一直是个制造业强国,其制造业增加值在欧洲仅次于德国位居第二位,超过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是不是有点意外?

汽车业中,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都是意大利的品牌,中国化工集团2015年花71亿欧元收购的倍耐力轮胎也是意大利的品牌。

意大利还是航空航天,机械,制药业,游艇制造业方面的强国,美国的F35战机欧洲制造基地就在意大利。

在奢侈品制造方面,FENDI(芬迪),范思哲,GUCCI,PRADA,阿玛尼,宝格丽,华伦天奴,以及在中国陷入抵制风波的杜嘉班纳,全都是意大利的品牌,虽然很多人都以为是法国的品牌。

第四个档次是10%这一档,有西班牙,美国,巴西,法国,加拿大,英国

这里面先说巴西,是五个发展中大国中制造业占比最低的,这和我们的印象也是相符的,2020年占比仅为9.78%,而在2010年占比还有12.72%,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过早的就去工业化了,导致工业发展无法带动经济起飞,这跟巴西自己的问题强相关。我看过很多中国公司在巴西市场的投资记录,都强调巴西的税制特别复杂,在巴西市场要想盈利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亏损是常态,但是巴西也难以改正和修订,总之这个国家希望不大。

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制造业占比2010年为11.93%,而到2019年下降到10.93%了,处于缓慢的下降中,特朗普上台搞制造业回归,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他上台的2017年占比为11.13%,2018年为11.20%,2019年为10.93%,还出现了下降,说明制造业回归总体是不成功的,

但从另一方面看,美国制造业占比也并没有快速的下降,总体还是较为稳定的。另外美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仍然执全球之牛耳,并不是说我们在半导体产业上实现国产化,超过美国就可以了,毕竟除了半导体产业之外,美国在电子产品,航空航天,制药业,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能源装备,高端化工,军工武器,科研仪器仪表等方面仍具备极大的优势。

倒是法国,英国,加拿大三个国家,2020年制造业占比分别为法国9.29%,英国8.39%,加拿大最近几年没数据,2017年为9.69%,占比都很低了,这是存在问题的。

如果加拿大越来越走向卖资源,英国越来越依靠金融和教育,而法国制造业停滞不前,对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最后一档是5%,就是澳大利亚了,独一档,2010年占比还有7.99%,2015年下降到了6.29%,2020年更是只剩下5.72%了,当然了澳大利亚人少就两三千万人,依靠卖铁矿石,煤炭等自然资源也能过的还可以,人均五万多美元,但是从长期看,自然资源总是会枯竭的,到那时候怎么办?毕竟还得为子孙后代考虑。

回顾一下,这15个国家中很值得注意的是,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核心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制造业占比都很低,这无疑对我国是一个好消息,在这15个国家中的4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

2020年澳大利亚制造业占比5.72%,英国8.39%,

2017年加拿大制造业占比9.69%,2019年美国制造业占比10.93%。

总体在5%-11%左右。

以都有数据的2017年为例,在这15个国家的制造业占比排名中,

澳大利亚排倒数第一,英国倒数第二,加拿大倒数第三,法国倒数第四,巴西倒数第五,美国倒数第六位,四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不考虑体量小且没那么激进的新西兰)全部在倒数前六位。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最为聪明的人才很多无法进入制造业工作,因为制造业规模小了则意味着没有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和平台,那么这些高智商人才在无法进入制造业的情况下,将会进入法律,体育,教育,金融,文化等其他行业,而在我看来,这些行业的根基都是制造业。

保持住我们对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的2.5倍优势

我们的制造业占比在25%以上,而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制造业占比仅为10%左右,这个2.5倍的优势意味着,即使在经济总量目前还不如他们的情况下,我们的制造业规模就已经可以实现对他们的超越。

中国本来也处于制造业占比不断下滑的局面,

但是2018年的中美科技战,以及2020年的全球疫情两个黑天鹅事件,对中国制造都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前者刺激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了以半导体为核心的产业,并且在其他战略行业也大大的刺激了国产化的热情和需求,

而后者则由于中国很好的控制了疫情,全球出口份额提升,导致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回流和聚集。这两件事都是我们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需紧抓住制造业这个核心,稳定其占比,保持住我们的优势,毕竟这才是以后我们领先世界的基石。

中国大陆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降低“非战斗损失”

宁南山  云阿云智库•统一大业

对台湾统一,中国大陆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降低自己的“非战斗损失”。

据CNN报道,蔡英文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首次证实有美军以训练为目的存在于台湾,她说美军的数量“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但她着重强调,与美方大范围合作的用意是“增加我们国防力”。蔡英文的这一媒体谈话被认为具有突破性的。台“国防部长”邱国正今天接受“立法院”质询时似乎想缓和这一冲击,他强调说美军在台湾只有协助训练,属于交流范畴,没有部队进驻。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都知道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台湾统一的时间在越来越近,中国国力越强,经济和军事实力越是发展,则中国实现的统一的成本则越低,台独的希望越是渺茫,不管是美国还是台独势力都知道这一点,所以现在才不断的在台湾问题上挑衅,妄图加速台独的步伐。

连对岸的蔡政府团伙都知道为了台独而不断的做准备,那中国大陆的企业界和地方政府部门也要对此做好准备。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中国大陆2020年从台湾进口了价值高达2006.6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16.0%,我想说,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从现在看来真的不高,那么如果有一天台独势力越过了红线,统一战争突然爆发,那么台湾供应链会瘫痪多久,三个月,半年甚至以上都是有可能的,高达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这意味着台系产品在中国大陆制造体系里面的渗透程度是非常深,非常广的。

从事制造业的都知道,在制造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的物料中,哪怕是少了其中一样,都会造成产品无法生产和交付,如果对此没有备份的方案,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更何况是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呢?我们可以简单的算一下,一个产品的物料成本一般只占产品的售价的一半以下,我们假设从台湾进口的商品金额占到了产品最终售价的10%,那就是会影响到价值2万亿美元的产品销售,如果按20%计算,则是1万亿美元,不管怎样这都会是个惊人的数字。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面多次的提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是要反复的讲,反复的提,因为如果我们的企业对供应链体系的去台湾依赖化毫无准备,那么企业将会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甚至有的企业可能因此倒闭。因为不同的企业经营状况不同,对一些企业来说,一个突发事件就会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如果是连续几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得不到供货这种严重的事件。

从2016年美国第一次打击中兴以来,已经连续不断的给我们上课,说明了供应链体系多元化,去除对美国依赖化的重要性,如果说我们的企业当时由于历史经验和政治意识的缺乏,还无法预见到中美的国力变化会带来美国的制裁,那么未来台湾统一是必然的,100%会发生的事情,而且时间就在大约未来十年左右,甚至因为美国,台独势力不断合流,如果有意外事件发生,可能就会在未来几年,在确定性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企业对此依然毫无警觉,毫无准备,最终导致严重损失,那将是极为可惜的事情。

不只是一个企业,如果一个地区有大量的企业严重的依赖从台湾进口的商品才能维持生产,而这个地区的企业也普遍的缺乏供应链保障准备,那么甚至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统一是最高利益,是要优先保证的。《长津湖》为什么如此悲壮,在棉衣不足的情况下也要迅速的奔赴长津湖作战,因为战机稍纵即逝,如果第九兵团不能及时赶到,则大批的敌人会逃出包围圈,使我军丧失有利的围歼敌人的战机,那么保存了有生力量的敌人,将会在日后给予我军杀伤。但如果我们及早的准备好了冬季作战所需的棉衣棉裤鞋子,是可以减少战士们的冻死冻伤的,大大的降低我们在长津湖的非战斗损失的。

如果哪天台湾和美国方面越过了红线,则统一之战不得不打响,不管是国家因为担心广大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而投鼠忌器,延缓了进攻时间,影响了战争的突然性,还是国家决定宁肯部分企业损失也要优先保证战争的突然性,快速的结束战争以减少两岸军队和人民的伤亡实现统一,这两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都没有准备,则都会有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在供应链上去台湾化,注意去台湾化不是台企的产品就一律不买,而是要去依赖化,扶持大陆系供应商替代台企,引导台系供应商把产能放在中国大陆的工厂,降低台系供应商份额到安全的区间,以保证自己的供应安全。这个工作不只是企业要做,我觉得有的地方政府也应该进行评估,保证地方经济不会因为台海局势走向战争而受到重大影响。

其实台海局势的每一次新闻,都是一次提醒,如果对此一直无动于衷,觉得这是遥远的事情,到时候遭受了重大损失,那该是多么的可惜,对岸的台独政府现在不断的为台独做准备,你怎么能视而不见,无视因此而产生风险的呢?

另外,对于台系供应链的安全性,其实台海发生战争并不是唯一的风险项,其实在中美关系目前的情况下,台湾供应链某种意义上已经是美国对中国大陆企业进行制裁的武器了,如果哪天美国要求台湾方面在某些方面配合制裁,我相信被台独势力控制的台湾方面都是会有较高的配合度的,半导体已经是前车之鉴,那么推而广之,其他的产业也存在类似的风险,不要觉得这就一定不会发生。

要想减少未来可能的非战斗损失,那么供应链的去台湾依赖化从现在就要开始做起。


2021-10-29点击数/观注度 3477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