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台海问题——国内与国际情势

台海问题——国内与国际情势

兔主席  云阿云智库•统一大业

导读:如果军事条件都已经成熟了,时机也出现了——甚至说,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比较好的、不可错过的历史机遇——那么,时不我待——抓住这个机遇就不但是一种明智选择,而且是一种历史责任了。

台海问题(续)——国内的情势

原创 Chairman Rabbit tuzhuxi

兔主席 20211107

为了行文便利,下文把“武力解决”模式缩写为MI(“军事干预”,military intervention)。

上篇讲到:对台湾“和平统一”,愿景是美好的,但执行起来很难,基本属于一厢情愿。对台湾问题,还是需要实事求是。如果不能实事求是,把希望寄托于理想,那就是把问题想简单了、幼稚了,正中台独的下怀。如果把问题再往后放,放个十年、二十年,到下一代、甚至到下下一代领导人,那可能问题就再也解决不了了。前文也分析到,越到后面,解决的难度可能会越大。并且,台湾问题摆在那里,会让我们在国际上腹背受敌,处处受阻,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大业及民族复兴大局。

只要仍然维持目前的现状,时间就不是站在我们一边的,站在台独的一边——每过一天,就是他们巩固现状多一天;而一旦我们采取主动,改变了台海现状,那么时间就变成我们的朋友了:往后每多一天,新的现状就会巩固一天,都将有利于我们的。

如此看,早解决比晚解决好;还不仅仅是“早解决”:应当“速战速决”,迅速取得完全的主动权。

如果各方面的条件尚不具备、时机尚不成熟,那么只能把台海问题留待未来解决。目前,中国大陆其实是有采用MI的理据的——因为美国与台湾之间的军事联系——所以不存在“出师无名”的问题。因此,时机不成熟主要还是指军事上的、技术的不成熟,换言之,在美国不干预的情况下,大陆军队也打不下台湾。如果这样,那我们根本就没有做选择的前提,只能把问题留待未来去解决。

但是笔者从不尝试探讨纯军事层面的问题:这是因为,我认为这个问题完全不适合坊间非专业人士探讨:坊间非专业人士充其量是业余军事爱好者: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同时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他们的分析在专业人士看来大概贻笑大方。同时,即便真的掌握了完整的信息,他们也不可能、不应该在公共空间上展开这样的讨论,因为这不仅涉及专业,还涉及国家机密。

因此,军事层面的讨论只能留给军方,在内部进行。决策者决策时一定会询问军方,并说:论证美国干预不干预,那是我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是论证美国不干预时,咱们到底能打不能打。如果不能打,那咱们就不用讨论了。如果你有信心,能打,那我们再讨论其他的,再去讨论时机。

如果军事条件都已经成熟了,时机也出现了——甚至说,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比较好的、不可错过的历史机遇——那么,时不我待——抓住这个机遇就不但是一种明智选择,而且是一种历史责任了。

也许我们正面临这样的一个历史抉择。马克思说,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是大历史的逻辑。但历史终归需要由具体的人去完成推动。需要有担当、有智慧、洞察时势的领袖,把人民的意志转化为现实,行使历史担当、履行历史责任,把历史推向前进。

所以今天让我们再讨论一下MI的窗口与时机问题。

一、国内的情势

以下列一些考虑因素。应该是不系统的,读者/网友们大可补充。

1、人民有一致的理念与愿景:中国大陆的人民群众都发自内心拥护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人们共享的信仰、理念、价值观、愿景、期望与梦想。说实在话,我不知道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半个世纪,未来的人会如何看,并不知道。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未来的教育、未来的政治。唯一确定的是,在2021年这个时点,民众都拥护祖国的统一。

2、人民愿意投入一定的资源,甚至预期一定的代价与牺牲。对中国人民来说,台湾是关乎民族复兴大业的,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不可能没有付出,甚至会有一定的牺牲,对此,人们是有预期也有决心的。国家可以动员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我们总是担心美国介入,也应看到,美国民众并不希望以“肉身”介入任何与美国本土无关的海外战争,重蹈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的覆辙。他们不会支持将自己的孩子们送到远离故土的战场上去做牺牲。美国没有能与中国匹敌的意志、意愿。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3、有“广度”与“深度”的国力及“现代军事模型”:现在是和平年代,人民虽然愿意付出努力,但对牺牲与代价的耐受度肯定不可能和战争年代相比。人们常说:“谁都不希望出现战争”。但人们说的“战争”,多指涉及全体人民的“全面战争”(total war)或某种“持久战”,而非一个短平快、人员伤亡并不多的局部军事行动。人们之所以愿意支持MI,也因为他们预期MI将只是一个“局部”行动,军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不致影响大陆民众的日常生活。这肯定也是决策者需要考量的。所以,如果下了MI的决心,那说明决策者一定有足够的自信,即成功的确定性很大,并且在MI的期间,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大局,代价可控。并且是:大多民众甚至不会对MI有直观感知,仅是从新闻上读到。

4、近几年积聚的强大爱国主义动能,亟待得到释放。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2019~2010年香港反中运动、COVID-19疫情体现的制度自信、受五眼为首的欧美国家围堵打压等事件里,国民积累了很大的爱国主义动能。人们压抑已久,潜意识是希望为这些动能寻找集中释放的渠道与出口。2019年的盛大国庆、孟晚舟归国后的欢腾,都是此种情绪的表达。这种情绪,也正是目前MI的“势”的所在:

5、对“伟大时代”“伟大政治”的期望及对“时代的力量”的找寻。中国政治上进入了“新时代”,政治秩序顺应时势进行了调整,对领导人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授权与赋能,从大历史角度看,这种调整有如一种“契约”(covenant),一种约定。人民对国家有了新的期望,领导人也要担负空前的历史重任,都是双向的。从“四个伟大”,到史诗般的“百年斗争”,“共克时艰”、“奋进新征程”、“伟大复兴”——这是一个需要找寻新的“伟大”、找寻力量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人们都需要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寻找这个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寻找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角色或者与这个时代的联系。在当今中国大地上,如果还有这样一个东西,能够把大多数人联系起来、赋予人民新的动力、使命、价值与意义的“时代力量”,那就是祖国统一大业。这股力量,就是推动统一进程的“势”和“能”。

6、密集推出的新政所带来社会思想认识上的分歧。这几年——国家推出了许多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与理念,范围颇广,从对一些传统行业(例如地产与教培)的监管,到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约束,到对资本无序扩张的限制,到“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等等。无不涉及中国经济逻辑的调整与再平衡,会带动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塑。这些政策背后的顶层逻辑与价值观最终是可以为公众所理解的(虽然不同人之间认识和接受可能有先后),但短期内,确会改变一些人们已经接受并熟知的经济社会安排,会产生赢家与输家,会有代价、阵痛、挑战、情绪、压抑。人们也需要团结与力量,需要看到自己的一切所做及所付出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这种涉及大政策调整的转型期里,都会有思想认识上的分歧甚至混乱。人们的思想认识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政治秩序需要得到维护;社会需要寻找合力、寻找力量以完成重整、重塑,然后再出发。

看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凡进入新的时代,往往会伴随一次武装冲突。这背后,正是某种“看不见的手”在发挥力量,推动历史前进。它背后是有某些必然性的。

这两役,就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以及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如果我们仅从国家、社会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看,似乎都处在某种“百废待兴”的状态,从经济状况恐怕是不足以解释和预测当时的军事决策的。新中国成立时,刚刚走出几十年的内战与御外敌之战;1979年的对越战争,则刚刚走出文化革命,经济亟待调整与再出发,人民的生活亟待改善。尤其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连从军事角度都不足以完全预测当时领导人的选择,因为当时并没有完全的胜算,所以决策也十分艰难。

但这两战,又都是有重大历史战略意义的“立国之战”。在当时的时势下,领导人必须选择这么做。

通过这两战,中国做了正确的事,维护了国家利益,也确立了国际地位。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处:爱国情绪得到了表达、释放、申张。国家的意志与政府/领导的权威得到加强,国内的政治秩序得到了维护与稳定,社会找到了正能量与新的合力,人民被赋予力量,时代被推动前行。这两役,对新中国的两个时代都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两个时代的“准备”。对于毛和邓两位领导人,也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回想起来,这两战,也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国内的情势。

台海问题(续)——国际(美国)的情势

原创 Chairman Rabbit tuzhuxi

兔主席 20211110

目录

1、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长期可能改善,但在变得更好之前,可能会变得更差

2、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内情况变坏会使得中国面临的情势更糟糕

3、我们对台独政治的“怀柔”及“隐忍”不会改变大的国际环境的,不会使台海问题的情况变得更好

4、“台海问题”如果恶化,是中国所处的不利的国际环境的结果,而非导致中国所处国际环境恶化的原因

5、美国两党对华政策的微妙差异:共和党反华更加主动,民主党反华则属于从属政策

6、因此,Biden在台上的时候,对中国更有利

7、如果Trump能够重新上台担任总统,对中国会更不利——Trump上台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政治

当今世界,说到台湾问题,所谓“国际情势”,说来说去还是中美关系。美国就是中国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最大障碍;如果没有美国,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也老早都解决了。

所以我们需以美国为主进行分析。

1、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长期可能改善,但在变得更好之前,可能会变得更差

这是中美关系的大势所决定的。笔者时常讨论这个问题。美国的问题是,原教旨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离岸化、金融化 + 资本无序扩张叠加大数据科技叠加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所导致的社会认知分裂 + 种族主义及族群分离 + 对左翼/社会主义政治的天生畏惧及抵触 + 权力过度分解、分离、分立的政治,使得美国社会经济问题与日俱增,越发不可收拾。而解决美国本土经济社会矛盾的唯一希望就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但美国恰又是全球最难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最反动的国家”、“工人阶级被资产本义洗脑最深的国家”、“资产阶级文化霸权最严重的国家”)。这里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最后的大本营。所以,除非美国的意识形态基本面及制度发生重大的历史转移,美国的社会经济矛盾是无法被解决的。而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美国的政客就有动力去玩弄民族主义/身份/右翼政治,将注意力向国外转移,向中国转移,把中国作为释放美国国内矛盾的工具。只要美国无法解决自己的矛盾,就会成为中国发展的威胁。

2、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内情况变坏会使得中国面临的情势更糟糕

我看到有的分析说,坐等美国内乱,走向相对衰落的通道就可以,只要美国不行了,我们的局势就会变得更好。“敌人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因此,越往后推移,我们就越有能力实现统一。

这种判断,主要是出于对美国现实政治与社会的不了解。

其一,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坏”的,这个“变坏”涉及方方面面,主要指社会内部矛盾的加剧、社会共同意识与理念的瓦解,政治的两极化及极端化,以及代议制民主作为解决社会矛盾有效工具功能的坍塌。美国国内情况恶化的政治结果是,虽然也有左翼力量的兴起,但更主要的是右翼力量即民粹民族主义的兴起:美国政治不断右倾,身份政治越发重要,矛盾也越来越多转向少数族裔、外来移民及中国。Trump上台正是政治右翼化的结果——他在推行加剧恶化美国社会经济矛盾的反动政策(减税)的同时,把矛头对准中国,使得中国的国际环境在2018年以来变得十分困难。此时,港独和台独势力也伴随中美关系的恶化而甚嚣尘上。Trump的上台一方面是美国政治右翼化的结果,另一方面进一步培育、加速了美国部分社会群体的右翼化,同时加剧国内政治的两极化。

其二,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美国缺乏社会主义/左翼政治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基础。甚至,美国社会是文化上、“基因上”反社会主义的。基于这样的基本盘,我们有理由预测,美国国内的情况越坏,经济社会矛盾越大,社会越有可能寻求右翼政治,推动右翼政客上台,诉诸右翼政策,使得中美关系变得更糟。笔者认为,放到长期看,美国未必就不会转向左翼政治,但这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时间,待冷战长大的人淡出历史舞台,年轻一代的种族/族群意识更加淡泊,对资本主义天然的更加怀疑乃至反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更加友好,同时对美国的自信和对中国的傲慢心理不断削弱,能够不去俯视而是平视中国。那个时候,美国社会才有拥抱左翼政治的可能。笔者认为,美国的情况在变得更“好”之前,大概率会变得更坏。我们可以给它二、三十年时间,耐心等它“变好”,但有可能在第十年、第十五年,因为美国与我们实在太过敌对,导致两国冲突不断升级,甚至发生局部武装冲突。台海恰恰就是两方可能产生军事冲突的地方。“中美必有一战”、“不可避免的战争”之类说法的盛行,不知不觉也在成为某种“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ling prophecy),使得冲突由单纯的“可能性”转变为具有确定性的现实。

总之,美国(政客)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失败及国际上的相对衰落“归咎”于中国,升华对中国的矛盾,同时实现转移国内内部矛盾的目的。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的意识形态基本盘不太会发生大的变化,这样,美国(相对于中国)的情况越糟,中美关系就越有可能变坏,使得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更加糟糕。这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

其三,国家的相对衰落并不会马上转化为军事能力的衰落。大家看看俄罗斯就知道,GDP水平很低,国内也有这样那样的经济社会问题,但仍然是一支无人能够轻视的军事力量。迄今,华盛顿仍然有一大批人(主要是老派建制派)认为俄罗斯才是美国的最大威胁。

俄罗斯况且能够做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在军事上主导全球大半个世纪的霸主美国呢?我们完全可以预测——美国综合力量的相对衰落,并不会削弱美国的绝对军事能力的。并且恰恰相反,美国其他能力的相对衰落,会推高美国的军工产业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对美国政治/外交政策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可以想见,当军工产业成为主导,当贩卖军工产品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军工可以影响到华盛顿政策,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培育甚至参与战争的动力反而会更强。所以,笔者的看法是,美国国力在未来一段时期的相对衰弱 + 仍然强大的军事能力 + 不断右倾的政治,会对中国更加不利。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若要解决台湾问题,挑战会更大。

其四,不能交由“时间”去解决问题:幻想坐等美国衰落了,我们就可以掌握主动,甚至自由行事了。这非常的幼稚,而且不仅仅是幼稚,是不负责任。历史的责任、政治的责任。如果在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仍称“交由时间解决问题”,就是回避问题、不解决问题。这一代人不承担该承担的历史担当、不去履行历史责任、不去做历史选择,交由下一代人,那就是一种不负责任。此时的“不作为”,就是一种“作为”。

笔者以为,“时间”是不站在我们(北京)一边的:时间站在对岸的一边。每过一天,台独所依赖的“既成事实”就会增加一天、巩固一些;我们改变“现状”的难度也会增加一些,每一日所要面临的国际掣肘都会增加一些,变得越来越被动。同时,两岸的意识形态、价值的分离和隔阂也会更多。如果大陆这边的教育也不能始终坚持的话,我们甚至有理由担心:再过几十年,大陆新一代年轻人的意志都会发生变化,不像今天这样关心祖国统一了。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没有这样的紧迫感了,无法凝聚像今天这样的合力了,认为不统一也没无谓的。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如果这样,每增加一天,我们离祖国统一可能就越远。而这正是对岸的如意算盘。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该由这一代人做出的选择、履行的义务、完成的使命,就应当在这一代完成。这就是历史的担当。其实不仅仅是台海问题。“双碳”、“全球变暖”问题也是一样。

3、我们对台独政治的“怀柔”及“隐忍”不会改变大的国际环境的,不会使台海问题的情况变得更好

与此相反,怀柔和隐忍是一种绥靖政策,只可能会使台独政治变本加厉,更加胆大妄为,不断地挑战与突破新的底线与边界。再配合美国国内政治不断被推向右翼,矛头转向中国,出现美台联合挑衅、反对北京的情形,那会有什么结果?自然是中国面临愈加恶劣的环境,面临更加艰难的选择。我们不会因为善意和忍耐而获得任何好处。只会增加了统一的难度。

4、“台海问题”如果恶化,是中国所处的不利的国际环境的结果,而非导致中国所处国际环境恶化的原因

更具体来说,“台海问题”就是中美关系的结果(a function of China-US relationship)。其根本逻辑是:中美关系的恶化,会导致台海问题的恶化;而非反过来:因为台海问题恶化了,所以才导致中美关系的恶化。决定台海问题的根本核心,就是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非常相似:港独势力看到中美关系恶化了,就蠢蠢欲动,甚至大张旗鼓地开始搞暴力运动。他们就是希望借助中美矛盾,让香港脱离中国政府的政治管辖。所幸香港是中国主权治下,中央政府在香港驻军,并可直接在香港行使主权,所以香港无论港独势力多猖狂,都不可能走得更远。但台湾就不一样了,主要取决于大陆军事干预的决心与能力是否足以震慑台独政治。

5、美国两党对华政策的微妙差异:共和党反华更加主动,民主党反华则属于从属政策

诚然,反华已经是华盛顿朝野共识,但两党间又是有区别的。Trump时代的共和党的特征是热衷通过民粹右翼身份政治/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政策掩盖和分散对国内矛盾,具体体现在,对内煽动种族主义、搞族群政治,发动种族间的争斗、原住民与移民间的争斗,白人美国文化与非白人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试图通过阻止无产阶级意识的唤醒及政治上的联合,保护亲资本、亲富人的政策;对外,则是煽动反中/反华情绪(二十年前的主旋律是反伊斯兰,现在转为反华),把美中矛盾塑造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相比之下,民主党对中国的关注更弱,因为民主党的核心议程并不在中国,而在美国本土——如何推出进步主义/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文化政策,以解决国内的深刻矛盾。在美国的政治环境下,为了换取大众支持,民主党当然也会批判中国,但他们的注意力总体来说还是在美国国内的,遏制中国只是一个迎合美国政治正确的必然选择,但不是主线。

有的国人说——共和党执政时期对中国更加有利,因为共和党重商、务实,希望和中国谈商业,谈经济、谈贸易。但民主党务虚,讲意识形态,更难谈判。

这些都是过时的观点了。当今时代美国的两党和几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过往的共和党确实是一个代表资本利益的重商主义集团,偏向现实主义,能够和中国进行灵活的谈判。今天的共和党则是一个大资本家与中低层白人的联合体,并且偏向中低层白人,核心政治是文化保守主义、白人身份政治、美国爱国主义等。今天的民主党,则笼络了大批的左翼/社会主义支持者,关心国内的进步与平权。

因此也可以看出,未来,民主党当政的时候,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会稍微温和一些;共和党当政,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则会更糟糕。

6、因此,Biden在台上的时候,对中国更有利

Biden是一个民主党的总统,他在这个年纪出来当总统,是为了打倒Trump,拯救美国。因为年岁摆在这里,他又是一个老政客,很难挺出划时代的新东西。所以,从大的历史轨迹看,他更多是过渡性的:他最重要的政治使命,其实是找到民主党基本盘的意志,确立民主党的主线。由于今天一大堆民主党是进步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民主党的主线肯定已经向左偏移,处在奥巴马/希拉里时期的左边。Biden需要把这个主线确立下来,成为民主党的新共识。他需要尽可能地在任内解决民主党主线最关心的议题——左翼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政治政策,尽可能通过更多的法案、推行更多的政策,使美国民众享受到左翼政策的好处,接受社会主义,进而走向解决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的光明大道。

他能够投入到国际问题的精力是很有限的。在如此有限的时间、精力、资源里,他的优先议题是:保护最基本的基本面:修复与美国传统盟国的关系,尽量重塑美国形象。

和奥巴马一样,他不希望过多的干预国外事务,尤其不能派军队参与这些事务。这是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以来的主线政治。Trump在任期间,其实也在延续这一政策的:否定伊拉克战争;坚决撤离阿富汗,绝不再轻易介入任何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战争,尤其是不能派大部队参与。美国的民众对海外战争是没有胃口的。鼓吹海外战争只会透支美国政客在本国的政治资本。

再者,在今天美国环境下,如果打了一场失败的战争——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竞争大国”——则可能付出更加沉重的政治代价。从这个角度讲,如果美国在台湾没有万全的军事上的胜算,不能排除打输的可能性,没有做足一定人员伤亡的心理准备,总统也不会轻易投身战争的——尤其当他还要考虑连任的话。

因此,Biden 不会同意美国出兵援助台湾。尤其在他的第一任内。

最后,Biden还是那种相信依靠给老朋友打一两个推心置腹的电话就能够改变局势,化干戈为玉帛的人。他了解台湾问题的历史及对大陆的利害;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构建跨国资源去从军事上阻止北京解决这一中国历史问题;他相信,通过耐心劝导,本来对海外战争就没有胃口的美国民众有可能接受他的怀柔选择:“我是过来人。我不希望又一代美国青年人投身到一场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的战争去。美国需要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我们还有如此多的国内经济社会事务需要解决”。如果非要采取某种行动,Biden也会选择非军事的方式:即在北京武装干预之后,美国去动员盟国力量对中国实行某种制裁。他认为,这即能避免美国出兵打仗,又能体现他对中国的反对态度,还能借机想办法拉近和一些盟友的关系。

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了。2014年,俄罗斯收复了克里米亚。那是奥巴马第二任总统期间。那个时候,美国和盟国有任何军事行动都是不可能的——从各个方面看都不可能。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正如俄罗斯所预测的一样。但俄罗斯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

7、如果Trump能够重新上台担任总统,对中国会更不利

假设有这种可能,即Trump重新上台,担任总统,那中美环境将极大的恶化。

Trump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件事:第一是全盘推翻/逆转Biden的政策;第二就是把所有精力放在反对中国上。他将把右翼民粹政治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我们可以回忆,Trump在第一任总统最后一年(2020年),直至任期的最后,中美关系直线恶化。疫情、新疆、台湾。他当时几乎要将国务卿Pompeo派到台湾。这是北京绝对无法接受的。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Mark Milley在Trump下台前两次联络中方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担心Trump因为输掉大选和发疯,发动进攻中国的指令。Milley希望尽自己的能力避免战争的发生。

如果Trump再上台会怎么样呢?

笔者以为,他会全力将美中关系冲突升级,并在台海问题大做文章

——对疫情溯源问题升级,搞成国际事件;

——对新疆问题升级

——对香港问题升级

——加大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到时不仅仅是华为了。所有中国有科技维度的大型企业无论民营还是国营,恐将无一幸免

——全面升级既有的其他制裁;全面升级金融战、科技战

——推动台湾加入联合国体系及其他国际组织

——增加对台贩卖军事武器

——拉上日本等周边国家,在台湾周边实施大型军事演习

——与台湾当地领导人见面,初次可以选在第三国见面

——派遣重要阁员造访台湾

——与台湾建立某种正式的外交联系

——亲自拜访台湾

说什么Trump是一个商人,好谈判,如果进到第二任,就更好谈判了,都是瞎掰,是Trump人设的严重误判。与Trump是无从谈判的。

Trump的目的就是不断挑拨中国,不断制造更大的冲突,甚至军事冲突。他不仅仅希望把自己打造为里根式的英雄,还希望改变、塑造历史的进程和轨道。把美国和中国的冲突变为主线,把美国政治固化在右翼,推动右翼政客上台维持右翼政治(包括可能会推选他的儿子)。

如果中国对台武统,Trump会不会决定美国直接军事干预?

笔者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他会动用自己的全部权力,甚至滥用自己的权力,以确保美国能够最大程度的干扰北京的计划。

如果一切发生了,他还会向美国人宣称:这(美国出兵)才是符合美国利益,是美国所必须要做的事!

这才是符合Trump的人设,这才是他要做的事。这也正是Mark Milley所担心可能会发生的事

Trump上台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

(对Biden的认可度,黑线为认可,红线为不认可,认可度一路下降)

(对Trump的认可度:黑线为认可,红线为不认可,不认可度在一月达到顶峰,随后持续下降,好感度则一路提高)

Biden上任以来,认可度不断下降,甚至成为美国近代上任后认可度下降速度最快的总统之一。Biden的认可度和同期的Trump差不多。

退下来的Trump则相反,其好感度/认可度在今年1月份国会冲击案时达到低点,随后稳步上升。

光从表面数字上看,两者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了。

2021年11月2日,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弗吉尼亚州的系列选举。结果,共和党候选人Glenn Youngkin打败了现任州长Ralph Northam,成为新任州长;除此之外,共和党还分别赢得了副州长、首席检察官及弗吉尼亚众议院的选举,取得全胜。

这一系列的选举,被认为是对Biden认可度的投票,也帮助人们一窥2022年的中期选举。Youngkin的成功揭示了人们对Biden系列政策(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疫情等)的不满,为共和党政客指明了一条明年中期选举的成功通路——如何既利用Trump,又不致于与Trump走得太近,保持一点“善意”距离,最终动员Trump的基本盘及中间派,赢得选举。这大大提振了共和党的信心,预示了2022年民主党的选举危机。它也将为2024年Trump上台(目前共和党内尚没有能与Trump匹敌的政客——包括蠢蠢欲动的前副总统Mike Pence)提供某种参考。

笔者以为,Trump在2024年大选获胜的机会至少等于50%,甚至大于50%。

如果Trump上台后全面反华,做出涉台的极端行为,那么触发武装冲突是有可能的。

我们简单按概率计算。假设Trump有50%的可能性上台;涉台极端行为的概率为30%,并且这种极端行为会诱发北京的强烈反应,甚至不得不进行武装干预,那么台海武装冲突发生的概率就是15%……

从现在开始,我们还有时间观察美国政治的——等待整整一年之后——2022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

恰逢中共二十大。


2021-11-11点击数/观注度 2475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