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中俄关系 |
俄乌战争第22日:我们和普京,都必须打赢各自的宿命之战! |
俄乌战争第22日:中俄大事件 我们和普京,都必须打赢各自的宿命之战! 原创 北风 北风雪林 2022-03-17云阿云智库•俄乌战争 到今天,俄乌军事冲突已经持续了22天。 通过乌克兰战事“持续化”,越来越多人看清了,普京的战场,或许根本不在“乌克兰境内”。 与美国和整个西方的“制裁战”,与国内“亲西方叛徒”的民心争夺战,才是关乎普京个人命运和俄罗斯国家命运的“宿命之战”。 俄乌军事冲突的22天,也是我们国内舆论场“尖锐冲突”,与美国在中概股,港股,A股全面交锋的22天。 处于战略机遇期之中的我们,也要打赢比军事冲突更加复杂的“宿命之战”。 壹,普京的“内外双战场” 从俄乌军事冲突开始,普京就发表了“万字檄文”,对俄乌历史,北约东扩,乌克兰纳粹化等等都有深入的描述。 军事冲突开始后,俄军第一步完成了对乌克兰海空防卫力量的摧毁,第二步实现了对东部战场乌军的切割包围。 第三步实现了南部重镇赫尔松的占领,以及对首都基辅和第一港口城市敖德萨的“围而不打”。 第四步就是正在进行的“对哈尔科夫的争夺”,以及对马里乌波尔“新纳粹亚速营”的歼灭。 无论西方媒体怎么忽悠,稍懂军事常识的人就能看出来,在乌克兰战场,俄军占据绝对主动。 并且对战争烈度,哪些城市包围,哪些城市强攻,哪些敌人“打散就放跑”,哪些敌人“要逐一歼灭”,俄军至今思路清晰,按部就班。 与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控局相比,普京在另外两个战场,压力显然更大。 俄罗斯发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目的,普京讲的很清楚,让乌克兰中立,去军事化,去纳粹化。 最终目标,是一个“中立缓冲”的乌克兰,能够让俄罗斯和欧洲“好好做生意”。 这一目标,因为美国胁迫欧洲全面制裁,而变得越发渺茫。 俄罗斯与欧美的“制裁战”,只能在“相互伤害”,“相互经济流血”的搏杀中持续下去。 在22天的俄美欧较量中,普京过去很少提及“国内反动力量”。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西方不断炒作俄罗斯国内的“反战游行”。 可实际上,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这样的大型城市,每个“反战游行”才几千人。 过去一些年,普京一直允许“年轻人对他的反对游行”,过去每年针对他的游行,都比这次“俄军出兵顿巴斯”要大得多。 过去八年,乌克兰亚速营对乌东平民的屠杀证据,早就在俄罗斯内部形成“同仇敌忾”,国内主流民意一直是“普京怎么还不出兵?” 战争持续22天之后,普京在最新的全国讲话里,主动提到“反动力量”。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和能源出口国,遭遇制裁后,国内的粮食和能源自给率更高了,普通平民没有多大伤害。 普京对“反动势力”的描述堪称“画皮更画骨”:“我完全不是在谴责那些在迈阿密或法国里维埃拉有别墅的人,以及不吃鹅肝和生蚝或没有所谓性别自由就没法生活的人。但问题完全不在于这一点,而在于,从本质来看,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人思想上就在那里(西方),而不在这里(俄罗斯),没有跟我们的人民在一起,没有跟俄罗斯在一起。” 普京将这类“资产在西方,富贵生活享受在西方,思想认知站队西方”的人,称为西方绞杀俄罗斯的“耗材”! “这类人准备出卖自己的亲生母亲,仅仅是为了自己被允许坐在这一更高阶层的大门里面。他们想要像它(更高阶层)一样并模仿它。但他们这是正在忘记或完全不明白,一旦这个所谓的更高阶层不需要他们时,那么他们就会像耗材一样,被用于在最大程度上给我们的人民带来损失。” 这两段对“本国公知恨国党”,实为“西方敌对势力耗材”的描述,具有“跨越国界和民主的真理力量”。 我认为这两段话完全可以进入我们国家的教材资料,让我们国内年轻人在三观形成的时候,就对“西方耗材”保持警惕。 很显然,美国策动整个西方对俄罗斯的打压,让这些“西方耗材”在欧美的资产缩水,他们在俄罗斯,显然拥有比“反战平民”更大的影响力。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因此普京要赢得的,不仅是乌克兰战场上的军事胜利,更重要的是对“高人一等”的“西方耗材”去的国内主导权的胜利。 一旦“西方耗材”在俄罗斯国内掀起“跪舔西方”的浪潮,未来等待俄罗斯的,将是“亡国灭种”的危机。 这里的“灭种”,并不是说种族灭绝,而是对俄罗斯历史,以及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摧毁”与“践踏”! 这是一场普京无路可退,必须赢下的宿命之战! 贰,我们遭遇的“认知战” 在俄乌军事冲突开启前,西方势力就策动我国网上的所有“西方耗材”,开始进行“认知战”。 乌克兰是主权国家,但是乌克兰总统申请加入北约,要将战略攻击武器设置在俄罗斯国境线上,将首都莫斯科纳入射程之内。 俄罗斯被逼入墙角,被迫自卫。可是在体量上,在“开战主导权”上,俄乌确实不在一个等级上。 因此从世界和平,从生命可贵,从国家领土主权,从北约东扩,从俄罗斯核心安全利益等角度,这场战争确实存在多种解读。 “西方耗材”们在主子策动下发起的“认知战”,就是从不同角度,制造我国民意的撕裂,也制造对这场战争“发生原因”,“始作俑者”的错误认知!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西方发动的“认知战”。 在各路思想激烈博弈的认知战之后,绝大多数民众都明白了,未来遇到类似问题,“角度可以多元”。 但是,国家最高利益永远是看待国际事务中国立场的“最高视角”! 叁,我们遭遇的“金融战” 从俄乌军事冲突开启之后,全球股市进入跌跌不休的状态。 我国资本市场表现“尤其疲软”。 特别是在最近一周,从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到港股,以及大A,全都出现了“接近崩盘”的恐慌抛售与外资逃离。 这场从“中概股”开始的杀跌,完全背离了我国的经济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基本面。 监管层也已经明确,这是在俄乌冲突,中美对话的背景下,有外资力量在“恶意做空”。 3月16日,我国决策层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之后,A股,港股全面开始暴力上拉。 今天在美股,中概股的部分科技龙头,以巨无霸的体量,居然也实现了30%与50%以上的涨幅。 很显然,这是我国决策层出手,对看空中国经济,看空中国资本市场的“敌对空头”,进行迎头暴击。 在这场中美激烈的金融战里,我们取得了“类似拿破仑攻占巴黎”的胜利。 大家应该都听过“拿破仑攻占巴黎过程中,法国报纸对他系列报道”的笑话。 这不是一个“笑话”,是史实。 拿破仑进攻巴黎的过程中,这家法国报纸,根据战况,更新的报道如下: 1、“来自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2、“不可明说的吃人魔王向格腊斯逼近。” 3、“卑鄙无耻的窃国大盗进入格尔勒诺布尔。” 4、“拿破仑·波拿巴占领里昂。” 5、“拿破仑将军接近枫丹白露。” 6、“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 拿破仑从“科西嘉的怪物”变成“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他本人没有任何变化。 唯一的变化,是他不断地取得胜利,他一直赢! 在中美激烈博弈的这场“中概股金融战”里,美国“摩根大通”这样的权威机构,一直扮演“发令枪”的角色。 3月13日,摩根大通宣称:“中概互联短期内已失去估值支撑。” 3月14日,摩根大通宣称:“中国科技股不可投资”,下调所有中国互联网股票评级 3月15日,摩根大通称:“中国科技股创历史新高,但还不是买入最佳时机。” 3月16日,摩根大通称:“鉴于经济实力,2022年中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3月17日,摩根大通称,中国经济复苏明显! 短短五天,从“强烈看空,不可投资,下调评级”,到最终承认中国经济复苏明显,随着我们反攻打爆空头,摩根大通也在恭迎经济领域的“拿破仑”驾临巴黎! 肆,必须建立更完善的“双循环” 从认知战,到金融战,都是中美在“俄乌冲突持续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局部战役。 美国不会放弃对我们的“终极扼杀战略”。 在美国,民主党主张对抗俄罗斯,共和党主张“尊重普京”,两党一度出现政策摇摆和对峙。 可是在“对华认知”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却高度一致,无死角的遏制围堵,从而催生颠覆与内乱,将我们锁死在低端产业链以及中等收入陷阱,是美国两党所有“政治精英”的共识。 因此我们和普京面临的战场不一样,普京要做的是“一拳打破美国霸凌规则与秩序的缺口”。 中国的宿命,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规则与秩序。 我们面临的会是持续几十年的持久战。 在这场持久战里,我们能赢的关键,就是构建并且升级更完善的“双循环战略”。 俄乌冲突中,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进行了“最无死角”的封锁。 我们“保持中立”的智慧,就是避免和俄罗斯在现阶段就一同进入被美国脱钩,发起新冷战的阶段。 我们现阶段和未来,一直都会是俄罗斯民生产品的供应者,也是能源与农产品的持续消费者,甚至是“转销”者。 我们要保住这样的“定位”,就必须在外循环上,与欧美实业资本有更多的融合与合作。 吸引外资,增大外贸,外循环将是我们后续几十年“增强实力”的重要助力。 我们也必须认清楚,“外循环”只是助力。 更关键的,还是我们要构建“升级版的内循环”。 从当下的俄美冲突,俄欧冲突的“制裁狠辣”程度来看,即便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封锁”也不会松动与回头。 在“严密经济封锁之下”,俄罗斯经济被迫进入“内循环”。 我们国家的经济内循环,完全可以在“西方制裁体系之外”,将俄罗斯广袤的资源与农业市场,以及1亿多人的消费市场,纳入我们的整体内循环。 我建议我们国家现在就要考虑企业的“双轨制”。 民营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和发展属性,瞄准俄罗斯或者西方“不同的市场”。 毕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具备做出口生意,愿意把子女送到西方读书,在西方拥有大量投资物业。 俄罗斯现在是全球对“西方专利全部免费使用”的价值洼地。我们一些本身就被“西方制裁和禁入的企业”,以及确信自己不会在西方投资与贸易的私企老板,都可以发展与俄罗斯贸易,或者到俄罗斯办厂。 当然,我国官方依旧呈现“中立态度”,但是并不妨碍民间与俄罗斯形成另一套“内循环”系统。 我国一些因为“专利卡脖子”而无法发展的产业都可以到俄罗斯办厂。我们的制造能力也必然让俄罗斯民众能够长期享受“价廉物美”的工业品。 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我们向美欧持续输送的“廉价工业品”,确保了欧美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 未来,我们用廉价工业品,让俄罗斯底层民众一直在欧美的制裁中“过得不错”,这可以帮助俄罗斯休养生息,继续对抗美国霸权。 同时,普通民众生活有幸福感,也能让普京对“美国耗材”的战争更加游刃有余! 我们国家的内循环,一个巨大的短板,就是能源和粮食的充分供给,只要俄罗斯的农业和能源纳入我们的“内循环”,我们的内功就会越来越深厚。 俄罗斯以及他所掌控的中亚融入我们的内循环,我们的消费市场也会获得“过去缺少开拓”的全新增量。 伍,“人民的选择”很重要 美国对我们的“打压”,每天都会更换新花样。 大家今天应该能够看到一个热搜,就是美国宣布从3月15日开始,全面扣押“中国李宁”到美国港口的货物。 美国这次的理由是“李宁的供应链中存在朝鲜劳工,因此认定存在强迫劳动。” 关键是美国扣押货物,没有提供李宁供应链存在朝鲜劳工的任何证据。 美国只是要求李宁,必须在3月29日之前,“自己拿出铁证,证明供应链没有朝鲜劳工,没有强制劳动。” 这种“流氓执法”,与西方法制宣传的“疑罪从无”背道而驰,可见又一个忽悠人的价值观破产。 针对美国政府的“明抢”,大家都很愤怒,网上评论里,很多人都要求国家对“美国品牌进行激烈反制”。 有的人直接高喊:“将苹果,特斯拉等等也没收。” 这绝对是“中计”了。现阶段欧美的高科技和制造业,我们必须是争取和欢迎的,至少国家和政府层面必须这样。 未来与美国的博弈中,我们国家和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美国就是希望我们破坏他们。 美国现在开始用政治力量打压“服装产业”,我们不应盲从,而是看清它为什么这么做? 美国的阿迪曾经是我们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的王者。 可是根据公开资料,从去年第二财季开始,阿迪就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在国内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分别达到了15%、14%和24%。 是不是我国去年在“运动品牌”的消费上疲软下滑了呢? 并不是! 去年一年,我国运动国货纷纷崛起。仅2021年上半年,安踏零售总额就猛增了40%,李宁更是实现了近65%的增长。 2021年,安踏、李宁、鸿星尔克在天猫京东唯品会上均迎来了倍数级增长。这表明我国年轻一代的网络消费者,更加青睐国货消费。 正是我们“李宁”去年增长了65%,阿迪下滑了20%左右,美国才恼羞成怒,开启了“政府下场抢钱模式”。 实际上,李宁在美国市场并不大,即便美国用政治力量,把李宁赶出美国,也只会让它在中国卖的更好,耐克阿迪更加卖不动! 在与欧美品牌的博弈中,未来几年,我们国家和政府依旧不宜“直接下场封杀”,给人驱赶外资,破坏市场的“口实”。 在国货与外国品牌的博弈中,“人民的选择”更加重要。 人民选择李宁,抛弃阿迪,就可以迫使美国政府下场,让全世界看到“政治干预市场”的丑态。 这次美国和西方对俄制裁中,哪些行业和品牌退出俄国市场,大家心中有数。 我们不会主动驱赶外资,可是在我们消费市场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用“人民选择”让更多的利润留给国货崛起,留在中国境内。 陆,唯有“氢弹”,才能保障“清单” 美国对俄罗斯和我们的地缘扼杀压力是一致的。 可是俄罗斯和我们从民族性格,到能源禀赋,到全球产业链地位,全球贸易的融合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面对美国的“遏制围堵”,俄罗斯和我们选择的“破局之战”的方式也就截然不同。 与俄罗斯暴力挣脱枷锁,如今和“更紧密”枷锁激烈对抗不同,我们选择斗而不破,逐渐增强自身“内功”的和平崛起方式。 我们未来相当长时间,希望融入全球化的外循环继续畅通,但是没有势力有权干预我们与俄罗斯更加“生死相依”的内循环融合。 我们不挑事,但也不怕事! 我们追求斗而不破,和平崛起,但不代表我们的利益和尊严可以随意践踏。 我们将国家核心利益与诉求用“清单”和“红线”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朋友,或敌人面前! 做朋友,还是当敌人,任选! 俄罗斯这次在“旷日持久”的常规战争里,没有体现出“压倒性胜势”,但却能够将美国和北约死死摁在乌克兰战场之外。 依靠的,就是俄罗斯核打击力量“进入特殊战备”。 我们追求和平崛起,我们绝无挑起战争,甚至用核力量让人类毁灭的意志。 可是我们“不受干扰和恫吓”的和平发展,需要核威慑力量的保护。 我们国家核心利益与诉求的“清单”,必须有足够“氢弹”来保障! 我们必须让对手清晰地知道:我们的红线,是越过就会见红的线! 我并不好战,我也渴求老婆孩子热炕头! 但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无论是普京,还是你我,都要直面自己的宿命之战! 今天早上,我六岁的女儿让我参观她的“画展”。 实际上她就画了四幅画。学校老师教孩子们“用人物来比喻季节”,教孩子们画了一幅“春姑娘”。 然后女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四幅画的女孩子气质各异,但她们都是“彩色的”。 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孩子,未来见到的四季都是彩色的,而不是“血色的。” 这场仗,不能留给她们去打! 因此哪怕现阶段硬实力有差距,外部环境更恶劣,为了她们“彩色的未来”,这场仗我们必须赢! 习近平同拜登视频通话 2022-03-18来源:新华社 3月18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晚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拜登表示,50年前,美中两国作出重要抉择,发表了“上海公报”。50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再次处于关键时刻,美中关系如何发展将塑造21世纪的世界格局。我愿重申:美国不寻求同中国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愿同中方坦诚对话,加强合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效管控好竞争和分歧,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我愿同习近平主席保持密切沟通,为美中关系把舵定向。 习近平指出,去年11月我们首次“云会晤”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我们不仅要引领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而且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 习近平强调,我和总统先生都赞同中美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避免对抗,都同意双方在各层级各领域要加强沟通对话。总统先生刚才又重申,美方不寻求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于你的这些表态,我是十分重视的。 习近平指出,目前,中美关系还没有走出美国上一届政府制造的困境,反而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美国一些人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这是十分危险的。台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对两国关系造成颠覆性影响。希望美方予以足够重视。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没有落实我们两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没有把总统先生的积极表态落到实处。美方对中方的战略意图作出了误读误判。 习近平强调,中美过去和现在都有分歧,将来还会有分歧。关键是管控好分歧。一个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双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拜登介绍了美方的立场,表示愿同中方沟通,防止事态升级。 习近平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些大的原则是中方处理乌克兰危机的立足点。中方已经提出了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六点倡议,愿向乌克兰和受影响的其他国家进一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各方应该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谈出结果、谈出和平。美国和北约也应该同俄罗斯开展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的背后症结,化解俄乌双方的安全忧虑。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各国已经十分困难了,既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经济保民生。作为大国领导人,我们要考虑妥善解决全球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实施全方位、无差别制裁,受罪的还是老百姓。如果进一步升级,还会引发全球经贸、金融、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发生严重危机,使本已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任何情况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气,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另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关键是当事方要展现政治意愿,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找到妥善解决办法,其他方面可以也应当为此创造条件。当务之急是继续对话谈判,避免平民伤亡,防止出现人道主义危机,早日停火止战。长久之道在于大国相互尊重、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阵营对抗,逐步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中国一直在为和平尽力,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两国元首认为,此次视频通话是建设性的,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采取实际行动,争取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的轨道,为妥善解决乌克兰危机作出各自的努力。 丁薛祥、刘鹤、王毅等参加上述活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 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03月17日央视网 原标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 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7日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防控疫情的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强调,坚持就是胜利。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会议指出,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的防控指导,快速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 会议强调,要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要加快疾控体系改革,扩大重点人群监测覆盖面,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要压实口岸地区防控责任,充实口岸防控力量,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补齐短板弱项,筑牢外防输入防线。要加强学校等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压实主体责任,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掌握防疫知识,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加强自我防护,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工作。要加强疫苗接种科普宣传,推进加强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接种率,筑牢群防群控防线。要统筹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及时向社会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提高防疫本领。要加强组织领导,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疫情较为严重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作用,深入防控一线,深入群众,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强化督查问责,对失职失责导致疫情失控的要立即依纪依规查处,严肃问责。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 2022年03月16日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会议研究了相关问题。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各方面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人民银行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2022年03月16日央行 3月16日中午,人民银行行长、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同志主持召开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第51次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人民银行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人民银行各党委委员、副行长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积极担当作为,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落到实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护产权和两个毫不动摇。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完) 证监会坚决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022年03月16日中国证监会网站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党委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就抓好贯彻落实进行研究部署。 证监会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回应了市场关切,作出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 证监会将在国务院金融委统一指挥协调下,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加强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金融运行。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香港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融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国务院金融委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务求落地见效,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 2022年03月16日银保监会 原标题: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 3月16日上午,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并就做好下一步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银保监会系统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要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高监管前瞻性有效性,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会议强调,要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融资供给,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各部门和派出机构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支持国家科技研究,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镇安居创业。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完善健康保险服务。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要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保险机构发行组合类产品。要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保持政策预期稳定一致的合力。 国家外汇局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2022年03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3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外汇局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切实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落到实处。 会议要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护产权和“两个毫不动摇”。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加强外汇市场监测研判和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积极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完) 面对一场不能输的战役, 金融委如何给中国市场定调? 张广凯2022-03-18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何处击 编辑/张广凯)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16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提及地产调控、中概股上市、互联网监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监管模式等相关内容,引发资本市场积极回应,当日沪深股市、香港股市及在美中概股均大幅上涨。 会议的各项议题均直指近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热点,打消了市场担忧的同时,也给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奠定了基调。看懂本次会议,也就看懂了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脉络。 3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数奇迹般暴涨22.20%,体现出金融委会议的巨大威力 来源:东方财富 市场在担心什么? 本次会议召开之际,中国资本市场和在美上市中概股正在集体遭遇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的股价下跌。 其中,在美中概股代表指数——纳斯达克金龙指数3月11日下跌10.78%,3月14日下跌11.73%,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知名互联网公司如京东,阿里,拼多多股价均大幅下挫。 有人戏称:中概股集体“二折促销”。话音未落,甚至部分中概股又快速下跌,直接较去年的高点“打一折”。 中概股大幅下跌也影响了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表现。 上证指数从月初最高3500.29点跌至最低3023.3点,3月以来最大跌幅达到18.92%。 恒生指数3月跌幅达到18.92%,一度跌破2万点大关,创下2016年3月以来历史新低。 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2.15%,相比2021年初下跌接近70%。 对于本次资本市场下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是经济增长压力、新冠疫情加剧、外部冲突等多重因素导致,但引发此轮非理性下跌的导火索则是中概股问题。 3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5家中概股公司(百胜中国、百济、再鼎、和黄、盛美半导体)被放入“临时被识别名单”。 SEC认为,这些公司发布了未经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查的审计机构的财报,因此存在无法监管的问题,不符合在美上市规范。 此项制度源于2020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并获总统签署实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中概股的审计机构要经PCAOB审查,且可接触到上市公司的财务底稿。 2021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发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披露和提交实施细则(最终暂行规则),同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发布《外国公司问责方案》认定报告,认定60余家在美注册中国会计事务所“无法完成检查或调查”,至此该法案正式进入执行阶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方案》监管中概股。 不过,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违反了我国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早在2009年,证监会、国家保密局和国家档案局就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明确提出审计底稿应当存放在境内,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能以任何方式传递给境外机构或个人。 2019年12月新发布的《证券法》第177条明确规定“境外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得在境内直接进行调查取证等活动”。去年通过实施的《数据安全法》也对数据安全做了法律上的鉴定。 尽管中国证监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表示双方正在积极沟通协调,依然无法打消投资者对于中美关系紧张背后的中美金融脱钩的担忧。 除了《外国公司问责法》引发美国是否不再欢迎中国企业上市的顾虑后,滴滴上市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也被市场人士怀疑中国是否存在政策转向。 2021年6月底,滴滴低调赴美上市,随后国家对其进行强力监管,滴滴旗下25款APP全面下架,至今未能恢复。 7月10日,网信办发布消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将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掌握100万用户以上的运营者如需海外上市,将必须申报审查。 12月3日,滴滴宣布退市,准备回港上市。 综上,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监管者对于中概股上市已经从支持态度转向偏负面的态度,从而引发中美金融市场是否会出现脱钩的质疑。 本次会议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答案: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本次表态是滴滴事件后国家第一次明确表态支持中概股上市,也明确了我国对于中国企业借助海外资本市场的态度没有变化。 对于中美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在积极推动解决,也就是说只要企业符合条件,通过审查,海外上市的道路并没有断绝。 如果说海外资本市场中概股下跌是对中美脱钩的悲观态度,国内资本市场下跌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不足的表现。 近期市场下跌是市场对于未来预期的悲观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随着奥密克戎疫情在中国出现传播扩散迹象,引发对于抗疫动态清零和经济发展如何平衡的担忧。 其次是行业监管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巨头监管,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控,教培行业的双减,均让投资者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政策的连续性出现了一定的顾虑。 第三则是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在后新冠时代,随着单项措施的边际效用递减,中国经济如何实现5.5%目标。 金融委会议恰逢其时 但是理性分析,市场上述担忧都过度聚焦于各类消极因素,选择性忽视了积极因素。 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日前就指出,中国当前仍然拥有45%的高储蓄率,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负债只占到GDP的60%,从全世界来看都是非常好的水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具有较大空间,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也仍有巨大潜力,这都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所在。 林毅夫教授认为,到2035年之前,中国经济仍然具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一年的增长都要达到8%,但即使考虑到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5.5%也是一个合理的、实事求是的目标。 本次两会及金融委会议恰逢其时,打消了市场的多个顾虑。 对于政策面的顾虑,本次金融委会议专门提到:“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 结合央行在1月18日的表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央行和金融委连续表态及时回应,代表着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呵护之情,在当下的环境中,任何的政策变化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很容易引发谣言四起,导致蝴蝶效应。 而市场为何会胡乱猜测政策,也是基于我国近年的政策存在一些不连续和不透明的情况。 最典型的如我国去年教培双减一刀切政策,力度之大远远超出了此前市场的一致预期,打破了投资者的思维惯性。 在此,我们坚决拥护有关部门作出的“双减”政策的大方向,但如果在政策出台时,能更多考虑投资者的心态波动,采用金融委会议中提出的“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的方案,则无疑会取得更佳的效果。 对于地产和互联网行业的监管也是加剧了市场的恐慌。随着头部互联网企业纷纷遭遇强监管,地产行业出现大量违约事件,投资者担心政策会持续加码,信心严重不足。 这个信心不足的“雪球”越滚越大,到了3月13日晚间几乎到达了顶峰,一则“阿里大幅裁员,腾讯可能遭遇强监管并也将大幅裁员”的消息惊爆了市场。作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成长的代表型头部企业,它们的裁员发出的信号,无疑是对经济活力的巨大杀伤。 16日会议的意义重大,其重点就是明确:慎出收缩性政策,并在最后措辞严厉的提出了“必要时进行问责”,给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意义超出资本市场 如果将视角放到全球宏观经济视角,更可以看到本次金融委会议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的逐步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好,中概股也好,均已经不再是单独受中国经济影响,而是诸多国际因素综合的结果。 可以看到,随着美联储在3月16日进行了四年来第一次加息,国际局势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亟需将超发的货币回收至美国,而这势必将影响包括我国在内的资本市场,尤其是港股存在一定的外资抛售压力。 而如今随着我国防疫压力加大,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动荡,目前就是一个狙击中国的最好时机。 近期外媒密集披露各类信息,如中国即将拆分某互联网巨头,中国将对某企业进行罚款,刻意片面解读共同富裕政策,意图营造中国投资不安全的幻觉,打击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信心。 一套组合拳下来,中国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国优质企业已经明显出现了价值背离的情况。 以搜狐为例,如今搜狐账上现金数量是其市值的约两倍,也就是说市价买下搜狐后立马宣布破产清算,都能有一倍的利润,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估值水平,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过度悲观。 如果放任优质企业股价下跌,那么中国不仅将丧失金融定价权,这些带血的筹码可能就被外资廉价收购,满盘皆输。 而且,资本市场的涨跌,绝不仅仅关乎市场参与者的盈亏,更关乎整个中国实体经济的稳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向观察者网指出,中国股市无论对稳投资,还是稳消费,都有重要意义。只有合理的估值才能帮助企业融资,进而促进企业不断投资、扩建和收购产能,而股市非理性下跌所带来的负财富效应,也会打击消费,对当前稳增长是十分不利的。 面对这样一场不能输的战役,金融委及时出击,对于资本市场的非理性因素进行了厘清。 这个会议的重要意义,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数年的中国金融格局,是一个综合性蓝图的描绘。 中国在走向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道路中,有两个被“卡脖子”的难题必须被解决。一是以“芯片制造”为代表的硬科技短板,二是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全球化建设。这次会议是一个开始,股市暂时的涨跌不是它的目的,对资本和平台既合理有度地控制,又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是中国道路的又一块里程碑。 |
|||
2022-3-19 5061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