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俄对乌战争失误专题(一):俄军为啥打得那么差?俄对乌战争16个误判

俄对乌战争失误专题(一):俄军为啥打得那么差?俄对乌战争16个误判

原创 虚声2022-04-11 云阿云智库•俄乌战争专题

导读:俄军如果只想要东乌,原本不用大张旗鼓进攻基辅,那样的话,所有这些制裁大部分都不会发生。进攻基辅而不得,这在政治层面是一个严重的战略误判。俄军撤离基辅之后,相当于告诉全世界,无力攻取基辅,也就是无力占领乌克兰。这个信号更让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援肆无忌惮。

这个话题有点争议,部分朋友会认为俄军是在以打促谈,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是东乌(也就是亚速海和黑海旁边的能源带,尽管很多大棋党根本不了解那一带的能源),会把大棋下完。

关于俄乌战争,前段时间写过不少文字;但被怼得比较惨的有两篇。

《美英可能在诱惑俄罗斯动手》,这篇文章是2021年12月20号写的。当时东乌黑云压城,各方都在加码。我担心美英引诱俄罗斯动手破坏国际格局,从而给其发动新冷战提供口实。被怼的原因,高看美英、美分。

另一篇是《俄罗斯吞鸡肋》,写于2月23号。当时的背景是俄罗斯在22号承认了东乌两个独立的小国(2014年宣布独立,但一直不被世界认可)。写这篇文章是担心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落入泥潭。结果第二天(24号),俄军就全面进攻了。当时被怼的理由是迂腐与书生意气,低看俄罗斯,不懂俄罗斯搞散北约的大计。

战争开始的时候,网络上很多“乌拉”声,什么“绍伊古一战封神”、“大帝俄罗斯第一人”等等。

当时很多人连车臣卡德罗夫的部队都大力吹捧。实际上车臣军队是卡家军,在乌克兰热衷于拍视频;他们被普京的铁腕慑服,并非忠于俄罗斯;俄罗斯用他们其实是隐患(普京之后,没人能压制),说明俄兵力不足。

这里强调几点:

1、本人对俄罗斯感情较深。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柴可夫斯基等人曾带给我很多美好回忆。正因如此,我不想看到俄罗斯跌入泥潭。所以大家不要说我仇视俄罗斯,那是不存在滴。

2、本人明白中美俄大三角的博弈,也支持俄罗斯去磕西方分散中国的压力。但本人也知道,当今国际格局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就是在当今国际格局之下取得的。中国一直主张尊重各方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本质上就是维护当今这个有利于咱们自身发展的国际格局。

3、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一个混沌拐点,先入场者会遭遇群起攻击,非常容易陷入泥潭。俄罗斯主动进攻乌克兰,相当于把自己变成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靶子。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处境,并非是乌克兰的力量所致,而是整个北约、西方世界、以及半个亚非拉第三世界力量综合共振所致。很多第三世界小国,之所以跟着西方在联大投票抵制俄罗斯,是因为俄罗斯的行为让它们惧怕。

了解了这些之后再讨论俄军为啥打得差。

01 军事层面

从2月24日、到3月29日土耳其谈判,俄军是全面进攻,其标志:

1、战争初期摧毁乌克兰海军和空军。

2、全面进攻、围困或压迫乌克兰重要城市。

3、围困基辅,向乌克兰心脏施压。

这个战略态势是一口气吞掉乌克兰的全境,但动员的总兵力只有20多万。

对于一个拥有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4千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点兵力更像是去接收,而不是去打仗。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想要取得胜利,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乌克兰把“俄军”当王师迎接。然而乌克兰并没有投降,而是坚决抵抗。

由于乌克兰之前和俄罗斯在一口锅里吃饭,对俄罗斯非常了解。不论是对俄罗斯人的性格还是军队作战方式,都了如指掌。

而且乌克兰也不是自己在战斗,背后还有整个北约在支援。

北约支援一,军事训练。

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俄罗斯拿走克里米亚之后,北约就给乌克兰士兵提供训练。乌军这次在战场上化整为零,以现代游击战的方式应对俄军钢铁洪流,就有北约的贡献。因为北约在越南与阿富汗吃够了游击战的苦头,然后便针对性训练乌军。

北约支援二,武器。

阿富汗战场上,塔利班的游击战无法给美军造成大规模杀伤。因为塔利班手头武器贫瘠,没有重家伙。

北约给乌军提供标枪和毒刺等武器,专门对付俄军的坦克和飞机,给俄军造成较大损失,导致俄军城市攻坚非常困难。

北约支援三,信息支援。

俄军虽然夺取了制海权与制空权,但在信息支持方面基本完败。其中一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俄军的军官牺牲比例很高,中将死了3位,少将死得更多。

在乌军无法与俄军正面对抗的情况下,俄军的将领牺牲这么多,只能说明被精准狙杀。而狙杀俄军的前提,就需要信息支撑。能为乌军提供信息支援的,只能是北约。

所以俄军除了开始几天声势浩大的“闪电战”之后,便陷入了停滞状态。马里乌波尔打了这么多天,俄军仍然没能拿下。这种情况下,俄军也就没法进攻基辅,只好宣称完成第一阶段作战任务,草草去进攻东乌。

02 政治层面

常言道,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我当时写《俄罗斯在吞鸡肋》那篇文章,主要就是担忧俄罗斯陷入泥潭。

俄乌战争开始以后,西方对俄罗斯发起了几千项制裁,连音乐和体育领域都不放过。新闻报道说,俄罗斯准备联手白俄搞运动会(建议把国足拉上,可以搞个第三名),自己玩。

当然舆论界很多挺俄派认为,俄罗斯有足够的资源和粮食,无所谓。但实际上影响还是很大的。

据路透社4月7日报道,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告诉俄国家杜马(即议会下院):

目前的形势可以说是俄罗斯30年来(冷战之后)最困难的时期……

米舒斯京表示,即使在冷战最黑暗的时期,(西方)也没有实施过这种制裁。

——即西方的反应超出俄罗斯的预判,这是典型的政治误判。

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对俄罗斯的信心:试图将俄罗斯孤立于全球经济之外的企图终将失败。

米舒斯京这话道出了西方制裁的实质,就是要把俄罗斯孤立起来。

这种孤立最终会转化为实打实的政治压力。用梅德韦杰夫的话说,“对俄罗斯的非法制裁旨在从根本上削弱我们的国家并引起对政权的不满,以便推翻它。”

当然梅德韦杰夫也展示了对俄罗斯的信心:“这种压力通常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民间社会团结在政权的周围,现有政治制度得到加强。”

换句话说,俄军如果只想要东乌,原本不用大张旗鼓进攻基辅,那样的话,所有这些制裁大部分都不会发生。进攻基辅而不得,这在政治层面是一个严重的战略误判。

俄军撤离基辅之后,相当于告诉全世界,无力攻取基辅,也就是无力占领乌克兰。这个信号更让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援肆无忌惮。

可以想象,以后北约对乌克兰援助的武器会逐渐升级,会从所谓的防御武器升级为进攻武器,从短程武器升级到中远程武器。这个局面相当于北约把俄罗斯拖在东乌拼消耗,对俄罗斯来说,这是最为不利的局面。

03 信息层面

俄乌战争到现在,俄罗斯吃亏最大的地方就是信息层面。

前面说过,因战场上信息受制,俄军将领损失较大。

信息差异体现在舆论层面同样很致命。

开战之后,西方凭借舆论霸权,基本上掐断了俄罗斯的发声渠道。俄罗斯在舆论层面几乎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吃瓜界的很多老铁以为所谓舆论战就是喷口水,不会影响战场态势。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俄军士兵(战争期间也能上网,很多人还拍视频传到社交媒体上)都是年轻人,当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全是反对自己的声音时,军心便很容易动摇。

开战到现在,俄军很多精锐部队的表现远没达到预期。难道没有年轻士兵在心理层面受舆论影响的关系?

再次,民族性格上来说,东斯拉夫人原本就敏感。

当他们感到自己在拯救世界时,战斗力就会超强(如二次世界大战)。

当他们搞不清为谁而战时,便经常拉跨(如阿富汗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这种民族性格的军人,更容易受到舆论层面的影响。舆论霸权的背后是信息霸权,而俄罗斯在信息领域落后的实在是太多了。

另外信息层面落伍会放大官僚缺陷。俄军所以有开头那种全面进攻的态势,看似政治层面误判了乌克兰的抵抗决心。但判断的基础却是情报。

此次乌克兰战争,俄罗斯最大的失败就是情报层面。美国可以预测俄罗斯进攻,但俄罗斯却连乌克兰的基本情况都没搞清楚。关键就是俄罗斯情报系统此次表现特别拉跨。

因为情报的拉跨,造成俄军损失很大。普京本人是克格勃出身。情报系统是普京的龙兴之地,但如今却是官僚化如此严重,让人不胜感慨。

04一点思考

俄军打得差并不是单一的军事问题。

战场态势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是政治误判和信息层面的落伍。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根本在于发展科学和技术,才能避免信息层面的落后。发展科学和技术,又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冷战之后这些年,俄罗斯经济基本在原地踏步。

死结!

俄对乌战争16个误判

原创 陈洁华2022-04-16云阿云智库•俄乌战争专题

陈洁华 2022年4月16日

战争的本质是与自己作战

统帅能否看准世界,决定战争胜败。

误判客观世界,战争必败;

看准客观世界,战争胜率大些,但还不是必胜。要获胜,还必须满足许多条件。

截至4月16日,俄乌战争进行了51天,不算长,也不算短,足够从各专业角度去检验俄罗斯作战设计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并据此,从逻辑上推演俄会如何纠正误判、下一步会怎么打?

此次俄罗斯至少有16个误判,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乌克兰误判;

对西方误判;

对俄自身误判。

1.对俄乌战争性质误判

开战前,拜登表示“3不”:不派兵去乌;不在乌设禁飞区;不与俄战争。

普京显然认为这是美帝怕俄。

等到开战后,才发现,俄乌战争其实是美国设置的“大陷阱”。美国诱俄跳入,然后迅速联合西方对俄实施最严重的制裁,打击俄国力。

俄纠正误判

(1)政治上,将错就错,把俄乌战争质变为推翻美国霸权秩序的行动。

(2)战略、战术、武器运用方面,做最大优化调整。

2.对泽连斯基误判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泽连斯基在战争爆发后,很长时间内,一直躲在某处地下掩体。这证明,西方提醒他了,俄会对他斩首行动。

但后来,他怎么又公开活动了呢?

唯一合理解释:俄一定是对泽连斯基做了承诺:俄保证泽连斯基人身安全。

理由很简单:俄需要他签署和约。

俄战略目标不是要占领、统治乌克兰,而是通过“特别军事行动”迫使乌方放弃反俄国策,签署保证中立的条约。

但事实证明,俄对泽连斯基完全误判:

(1)是泽连斯基把和平引向战争,俄却以他为谈判对手。

(2)是他把整个西方引入俄乌战争,使速决战变质为持久战。

(3)是他对俄使用了“诈和计”,诱俄撤军,以便西方对乌克兰大规模运送武器。

俄纠正误判,只要两个选项:

抓捕:学美国抓萨达姆,然后审判、绞刑;

斩首:学美国斩首本拉登,然后扔到海里。

俄方该行动应该很快会展开。

3.战略目标误判

俄方“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是确保中立,不反俄。其深层语境是:避免斯拉夫兄弟仇恨。

正是这个目标误判,处处捆绑自己,导致俄军行动更像个小女人,而完全失去俄军秋风扫落叶的传统风格。反观乌方,据此放手打击俄军。

但事实是,在开战前,乌国内反俄情绪早就被空前煽动,并到处残杀俄族。

从常理、心理和逻辑说,一旦开战了,乌老百姓只会更恨俄。因此,俄方设置的战略目标完全缺乏常理和心理根据,是误判。战略目标错了,其他都会跟着错。

俄纠正误判:放开手脚,彻底打败乌克兰。

4.对战争性质误判

俄方原来考虑的战争性质是“特别军事行动”,仅考虑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

而开战后,俄才觉醒:俄乌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性质,是美国谋求霸权,严厉打击俄实力。

俄纠正误判

4月11日,俄罗斯外长公开宣布,特别军事行动是为了结束北约肆无忌惮的扩张,以及结束美国及西方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毫不掩饰走向全面统治的势头“这种统治是建立在严重违反国际法和某些规则的基础上的”。

俄外长的这个发言,被普遍解释为,“终结美国霸权”的宣言。据此:

(1)战争对象:从乌克兰,扩展到美国、北约。

(2)战争目标:从谋求乌克兰中立化,变为“终结美国霸权”。

5.对乌军量质误判

战前,俄对乌克兰军队数量、质量过于轻视。俄仅派出不到20万的兵力执行“特别军事行动”。

事后证明:

量:乌克兰在战前,悄悄把兵力扩充到40万人。

质:悄悄派了许多军人去美国、北约,接受新武器、新战法的培训。俄对乌军数量、战斗能力有严重误判。

俄纠正误判

(1)加大俄军投入

(2)加大远程、非接触的精准打击,加速摧毁乌主力部队、乌武器库。

6.对战争时间误判

俄方原设计“特别军事行动”是速决战。但由于美西方大力拱火,支持乌克兰,速决战变成了持久战。

俄纠正误判

(1)调整战略、战术;

(2)加强对乌全面打击,避免持久战。

3)适当延长战争,促使欧内乱。

7.对战争对象误判

俄罗斯原以为,此战是俄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

因此,投入兵力不多(20万),投入武器也不先进,打法懒懒散散,严重轻敌。

但事后证明:是整个西方与俄罗斯作战。乌克兰在前方,后方是整个西方做后援。

俄乌战争质变为整个西方绞杀俄的战争,俄空前严峻。

俄纠正误判

彻底摧毁乌克兰全国所有战争能力(军队、武器、军工生产),倾全力尽快打赢俄乌战争,让西方无法利用乌来消耗俄。

8.对战争模式误判

战前,俄罗斯是根据乌克兰现有军事水平、军备状况来设计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方案”的,这就是传统战争样式,坦克战为主,后面跟着大批后勤保障车队,完全误判战争样式。

事后证明:俄乌战争质变为最新型的“混合战”“高科技战”“信息化战”。

战场从传统的地面演变为海、陆、空、天的全域之战,战争的情报系统、分析系统、指挥系统可能都不在乌克兰,而是在美国国防部、在北约,由他们向乌克兰单兵发出具体狙击指令信息。对俄罗斯兵力实施精准、廉价的狙击打击。

因此,泽连斯基、乌国防部长开战以来,他们身边始终不见有高级将领,这两人可以完全不管理战争。因为,美国和北约在背后远程组织、指挥着该战争。

俄罗斯宇航很发达,但未见俄方利用空天信息情报支撑此战。

俄纠正误判:

(1)动用俄方所有信息工具,保障前线。

(2)改用远程、非接触、精准、地毯式打击。

(3)减少大兵团作战。

(4)减少后勤大车队。

(5)增加军费,加速生产高端打击武器。

6)彻底消灭乌军。乌军不存在了,美国北约还指挥谁呢?

9.对技术代差误判

当俄罗斯误把战争对象仅限于乌克兰时,俄的军事技术水平,远高于乌克兰。

但乌克兰背后是整个西方与俄罗斯撕咬,乌的武器水平、尤其战法代表整个西方的最新水平。因此,俄乌技术代差就变成俄与西方的技术代差了。

俄纠正误判

(1)拿出最新武器。

(2)充分运用远程、精准导弹打击。

(3)改变陈旧的大规模坦克战。

10.对乌后方能力误判

俄原来只计算俄与乌两国之间的后方能力差,其结论显然是俄比乌强大。

但开战后发现,乌的后方,是整个美西方,还包括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资金供应、武器供应、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来。乌方后方、后勤没那么弱,因此乌方态度逐渐由弱转强。

俄纠正误判

(1)用远程精准导弹,摧毁乌西部铁路、公路、桥梁、机场。

(2)精准摧毁西方货运车队。

但结果,必然是战争扩大化、升级化,甚至西方会参战。

11.对俄乌外交力差误判

乌克兰在西方并不待见,其外交影响力远不如俄。这是事实。

但是,美国充分利用乌克兰抹黑俄、围剿俄。美国参众两院首先邀请泽连斯基线上演讲,此举立刻引发欧洲各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效仿,邀请泽连斯基对这些国家国会做线上演讲,这在西方从未有过的,大大提高了泽连斯基的国际知名度。

俄纠正误判:

抓捕,或斩首。

12.战争后果误判

俄方原先认为,此战可快速结束,对俄影响不大。

但事后证明:小小的俄乌冲突,演变为决定俄罗斯生死命运的大战。整个西方祭出空前的打击手段,让俄陷入国家存亡危机中。这是俄方严重误判。

俄纠正误判:加快彻底打败乌克兰。

13.对西方制裁程度误判

俄在战前,或许估计美西方对俄制裁的水平,大概就类似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规模和水平。但开战后,美西方竟然对俄实施了空前规模的超级制裁,这是俄始料不及的。

美疯狂制裁俄,有三个目的:

第一,对俄往死里制裁。

第二,拖垮欧洲。

第三,制裁给中国看。

俄纠正误判

美西方对俄制裁牌,几乎用尽,且,制裁对美欧反噬效果显露。接下来,俄反而可以放开手脚,打击乌克兰,以期尽快逼迫乌投降签和约。

14.对俄内部误判

普京原来只考虑乌克兰问题,却忽略了内部问题,而且就在身边的内奸祸害。

开战前,拜登屡屡信誓旦旦地预告:俄将于某日入侵乌克兰。普京心里很清楚,其实这正是俄罗斯计划。

开战后,赴乌克兰的俄军官兵手机等私人信息被大量泄密,俄方多名将领被精准打击。

这证明,俄核心高层有内奸。

俄纠正误判

抓捕核心层内奸。

据报,近日俄罗斯逮捕了大批内奸。美西方期待的俄内乱风险被基本排除。

15.对俄财政误判

前述一系列误判,必然导致财政预算误判。战争时间延长、规模扩大、武器升级、投入兵力增多、后勤量增多等等,所有环节每天都在增加开支,俄却不能像传统战争那样,掠夺对方国家财富,以战养战。

俄财政相当困难,通胀估计达20%。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俄有能力解决财政问题。

16.对俄国策方向误判

从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追随西方就是苏联、俄罗斯的国策。普京执政后,并没有改变西方化国策。

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让普京和俄罗斯人民觉醒:俄西方化,此路不通!

此次俄乌战争,让普京和俄罗斯人民彻底抛弃了对西方的幻想。

俄纠正误判:

彻底抛弃“西向看”国策,转而“向东看”。加强与中国全面战略合作,成为俄罗斯人民的共识,是唯一正确的国策。

特列宁: “俄罗斯是时候进行一场深刻反思了”

特列宁022-04-12云阿云智库•俄乌战争失误专题

特列宁指出,俄罗斯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非西方世界,“向东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占据主导地位。俄罗斯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东方国家——首先是中国,但也依赖印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依赖亚洲和中东的其他国家。欧盟和集安组织、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非西方组织和论坛应成为俄罗斯的优先多边外交中心。

导 读

2月以来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面临的国际局势陡然大变,促使俄罗斯战略思想界展开一场关于俄罗斯未来国际道路的大讨论。4月11日,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发表题为《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为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对费奥多尔·卢基亚诺夫邀请讨论俄罗斯国际道路问题的回应》的文章,文章就俄罗斯对外政策及其与俄罗斯思想的关系、俄对外政策理论和历史基础及未来对外政策走向等基本问题进行全面阐述。

特列宁在文中确认了俄罗斯与欧洲的“分水岭”,宣告俄罗斯是不同于欧洲的独立存在的“文明-强国”。特列宁认为这个新定位既不同于欧洲意义上的国家,也不同于帝国,而是一个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独立文明。俄罗斯的外交战略应该基于俄罗斯思想,亦即俄罗斯人民的自我意识和世界观,这一套思想基于平等与正义原则,并在从沙俄到苏联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这一历史连续体中继承下来。

特列宁指出,俄罗斯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非西方世界,“向东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占据主导地位。俄罗斯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东方国家——首先是中国,但也依赖印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依赖亚洲和中东的其他国家。欧盟和集安组织、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非西方组织和论坛应成为俄罗斯的优先多边外交中心。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编发本文,供读者思考。文章原刊于Russia in Global Affairs,由“欧亚新观察”翻译,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我们是谁, 我们在哪里, 为了什么, 以及为什么?

——对俄罗斯国际道路问题的回应

文|德米特里·特列宁

翻译|欧亚新观察

来源|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被释放出来的原子能改变了一切,除了我们的思维。”所有的重大变化和急剧转折似乎都确实改变了周围的一切,但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保持不变。2022年2月24 日明显而有力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但关于我们在哪里以及该做什么的判断与3个月或6个月前大致相同。这种滞后思维必须尽快消除。从这个角度来看,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点击阅读:俄罗斯和欧盟之间正在形成真正的分水岭)提出的讨论俄罗斯在新的条件下应该去往何方以及如何行动的提议绝对是及时的。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非企图破坏世界秩序,而是追求一个更为有限的目标:通过武力解决乌克兰的一些地缘战略、地缘政治和人道主义任务,更广泛地说,是在整个欧洲方向。在政治上,俄罗斯在 2000 年代中期离开了西方的轨道。“大欧洲”的经济一体化项目终于在2010年代中期寿终正寝,此后情况不断恶化。2022 年 2 月,发生了质的转变:与西方日益加剧的对抗,演变成了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

这场战争符合改变世界秩序的复杂过程,其基础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力量的中心从欧洲-大西洋地区向印度-太平洋地区转移。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逐渐被亚洲巨头——中国和印度所取代。俄罗斯在此背景下的军事行动,从 2008 年的高加索战争开始,尤其是自 2014 年乌克兰危机以来,起到了触发地缘政治转变的作用。2022年的军事行动已成为重要的界线。俄罗斯与欧美关系的逆转点已经成为过去。这在许多方面影响着全球局势。

1.俄罗斯的自我再定位: “文明-强国”

俄罗斯目前与西方的分裂远比否认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或“掸去共产主义历史上的灰尘”更深。实际上,这是抛弃彼得大帝的部分遗产——将俄罗斯定位为欧洲大国、欧洲大陆力量平衡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泛欧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传统已持续300年。转变是根本性的: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渴望“融入”欧洲,但并非每个人都热衷于此。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俄罗斯为此付出了很多,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俄罗斯开始以西欧的方式进行重组,在“早期”的弗拉基米尔·普京领导下,俄罗斯郑重宣布“选择欧洲”,并在欧盟和俄罗斯的对接中提出了“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欧洲”计划,甚至叩击了北约的大门。

但所有这些均未成功。欧洲大厦已经在美国的保护下建立并入住,但却没有俄罗斯。这不是任何一方的错误。西方集体不可能在不破坏其结构基础的情况下,将如此大的规模纳入其共同体;扩大基础将意味着美国放弃独霸地位。就俄罗斯而言,俄罗斯无法遵守在没有自己参与的情况下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使其在欧洲统一体处于从属地位。自主和主权紧密地交织在俄罗斯国家性的DNA之中,融入人民及其统治层的意识中。

事实上,已经建成的欧洲大厦本质上不是全欧洲的,而是全西方的。俄罗斯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这一事实并不奇怪。分歧、分道扬镳,然后与西方彻底决裂,持续了 15 年,其合乎逻辑的后果是,俄罗斯不仅需要将自己视为独立于西方平台的政治实体,而且需要作为独立的,首先是相对于欧洲的独立存在的文明。

这一结论至关重要。现代俄罗斯不再是一个帝国,但它也不是一个欧洲意义上的国家。俄罗斯将自己正式界定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然而,更确切地说,俄罗斯被称为文明-强国。这种文明在许多方面源于欧洲,但其根源是来自拜占庭的东正教及其政治文化和对亚洲的开放性;斯拉夫血统、语言和文字属于欧洲东部。在我们看来,历史欧洲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除俄罗斯、白俄罗斯、顿巴斯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以外,这一历史文化已经被西欧完全吸收,事实上,它取代了最近分裂的欧洲。俄罗斯自然处于这种新现象之外。

但俄罗斯不是欧洲№2,不是欧盟的替代品。在文明方面,它比欧洲范围更大,延伸到太平洋,占据了整个欧亚大陆的北部,包括许多不同于欧洲的民族,在文化和宗教上与欧洲有着历史上的联系。与此同时,这些民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之内。这个统一的国家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欧洲帝国,无论是海外帝国还是大陆帝国,最好用“强国”一词来定义。

强国的概念不仅与帝国的概念不同,而且也不同于国际关系文献中所使用的“超级大国”一词。强国不是大都市和殖民地的等级制度,也不是超越对手潜力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它们有能力保持有机团结和多样性。这种保留可能是由于一个强大的国家开端,扮演着刚性核心和柔性框架的角色。在20世纪初期和后期的动荡中,现代俄罗斯联邦的整个领土仍然由俄罗斯政府统治,这并非偶然。像俄罗斯这样规模如此庞大、内部多元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统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文明。

2.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石: “俄罗斯思想”

俄罗斯文明力量的核心是俄罗斯人,拥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但统一文明框架内的民族性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相反,俄罗斯社会是开放的、自由的和平等的,不仅接受其他民族的个人代表,也接受整个民族的代表。鞑靼人、雅库特人、车臣人和达吉斯坦的众多民族都可以是俄罗斯人。东正教是大多数人的宗教,但宗教宽容的传统允许主要土著信仰的和平共处和互动: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统一国家确保了从波罗的海到日本海、从北极到里海的广阔领土的和平、繁荣与发展。对于这个复杂的文明来说,“强国”是最重要的价值观。

然而,国家本身是建立在价值体系基础之上的,没有这种体系,国家就会崩溃。俄罗斯帝国的解体与其说是由于世界大战的痛苦,不如说是由于失去了对最高权力的信任和信心。苏联的消亡与其说是因为商店里的商品短缺,不如说是因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谎言,这种意识形态越来越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

合法性对俄罗斯人来说,不是形式上的合法性,而是正义。当这两种原则发生冲突时,俄罗斯人的意识会更加公正。这对今天的俄罗斯联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教训。人民对当局的信任并非不可动摇。

对于我们现在国家的稳定,需要它在自由和责任、社会团结、行政能力、实际参与治理、包括重大决策的原则上“重新界定”。

在这方面,现代俄罗斯人民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和国家,弄清自我意识和世界观的基础,并决定俄罗斯的道路应该通向哪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政策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和方法。这些目标、战略和方法的总和可以用俄罗斯思想的概念来统一。简而言之,俄罗斯的思想可以被称为俄罗斯的真理—世界观的基础和一套基本原则,其中心支柱是正义的绝对权威。

平等原则与正义构成了俄罗斯思想的核心。俄罗斯人不认为自己是被选中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例外。俄罗斯人并不特殊,他们与其他国家的代表保持着同样的水平,不高,但也不低。俄罗斯的殖民经历与西欧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帝国,俄罗斯人的地位并不高于“外人”,而在苏联,民族共和国享有不同的特权和经济优惠,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被剥夺了这些特权和优惠。与此同时,俄罗斯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别人的领导。俄罗斯文化中没有种族主义的空间,反犹主义——无论是国家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被认为是一种可耻的、被谴责的现象。俄罗斯文化本身是对外开放的,其影响在俄罗斯的创造过程中被吸收。

因此,正义、平等、开放和包容——在保持内部完整性的同时——使俄罗斯思想成为制定外交政策战略的可靠精神指南,尤其是在世界秩序不断变化的时期。俄罗斯思想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对话和在相互善意的情况下达成合理协议开辟了最广泛的可能性。其他民族和文明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内正义、对外主权和和平睦邻共处的理念。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俄罗斯思想是为俄罗斯文明而设计的,而不是作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产品。戈尔巴乔夫的同事们试图用普遍主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制定了“新思维”,最初是徒劳的,因此是毫无意义的。在西方模式已经达到无法逾越的极限的全球世界里,文明平台的分歧越来越大,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想法。俄罗斯思想将通过在俄罗斯社会和俄罗斯国家政策中实现这一思想而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俄罗斯思想不需要发明,而是需要为其当代发展进行反思。德国共产主义和后来的美国新自由主义掩盖了俄罗斯哲学家、作家、历史学家的遗产,从普希金和恰达耶夫到斯拉夫派和西方派,再到宗教哲学家和欧亚主义者。现在,更加需要那些过去在许多方面未被我们探索的遗产,目的在于对现在和未来进行深度思考。这不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回到一、二百年前,而是要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找到可靠的立足点。

同样重要的是20世纪和21世纪初实践政治的经验,没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偏好。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谴责苏联时期的罪行不应妨碍使用20世纪的社会实践。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更接近于我们的历史时代。要记住,虽然俄罗斯国家的每一种主要历史形式都被其后来的形式所否定(从苏联到俄罗斯联邦、从俄罗斯帝国到苏联、从沙皇俄国到彼得大帝的欧化帝国),但俄罗斯思想的关键要素都是在这一历史连续体内遗传下来的。俄罗斯目前形式的“重新界定”可能也不例外。

俄罗斯的重新界定需要认真和客观地审查国家的外交政策,要考虑到乌克兰的特别行动和与美国和欧洲的混合战的结果。乌克兰的激烈战斗迟早会结束,但不要期待与西方的和平:如果俄罗斯坚持下去,这种和平的具体条件不会很快出现。还需要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经验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认识,至少从戈尔巴乔夫的统治开始,最早要从帝国时期开始。这种分析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提供材料。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些基础要么建立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国际舞台上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的相当狭隘的基础上,要么后来借用了各种西方理论的假设。同时,每一种政治理论都是根据特定国家或国家集团的价值观和利益而产生的,其他理论,即使是重新解释的理论,也是不够的。俄罗斯的国际关系理论必须以我国的利益和经验为基础,并符合我国的需要。

外交政策不是秘密制定的特别行动(尽管有时这些行动可能是执行这些行动的工具),而是需要一种战略方法。

俄罗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能也不应该被排除在世界体系之外。同时,从俄罗斯思想出发,作为国家政策的主要基础,包括外交政策,建立某种形式的世界秩序不应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正如苏联时期所宣布的那样。这是苏联战略的中心要素,无论是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主义还是戈尔巴乔夫主义,都必须放弃。世界秩序是由系统的许多参与者,包括比俄罗斯更强大的参与者共同创造和改变的。

文明-强国的思想与帝国的思想大相径庭。经济一体化和与一些前苏联共和国的全面合作是完全合理的,但是试图在俄罗斯的指导下重建一个完整的权力中心在前苏联空间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它受到新国家的民族主义力量的积极反对,这些力量也得到了外部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不需要增容,就可以成为大国。

需要对“超级大国”这一概念进行反思。自苏联解体以来,当代俄罗斯不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已得到官方承认。然而,在现代世界,一个大国——不是强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是恰恰相反——不允许任何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并且在必要时能够成功地抵抗外部压力具有优越的力量。俄罗斯有这样的能力,也有必要的资源来实施独立的发展道路和独立的外交政策路线。这就是使俄罗斯成为现代超级大国的原因。

3.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未来方向: “向东看”

与西方关系的破裂不可避免地给俄罗斯带来严峻考验,但关系破裂最终会将俄罗斯摆脱追随者和模仿者情结,为俄罗斯重新定义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和目标开辟了道路。很明显,在西方的大规模压力下,通过调动资源和释放公民的创造力,保持可持续性成为一个优先事项。然而,对紧迫问题的关注不应使人们忽视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现在必须以新的方式加以解决。

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的独立价值。从地理上讲,俄罗斯不是欧洲或亚洲的一部分。相反,地理上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这使俄罗斯成为其近邻和更远邻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东方和西方历来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两个方向,在俄罗斯历史的现阶段,外交政策明显转向了东方。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很可能继续下去。

为了在与西方的混合战争中保持平衡,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东方国家——首先是中国,但也依赖印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依赖亚洲和中东的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莫斯科在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外交和对外经济资源。为了利用这一资源弥补与西方关系的中断和该国的发展,俄罗斯必须认真面对亚洲,而且是要面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非西方国家,加强现有伙伴关系,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最近俄罗斯外交官被大规模驱逐出欧洲和美洲,这表明了应该走的道路。停止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关系意味着,除军事和特种部队外,已经不需要相关专家作出努力。相反,需要大大加强对邻国——外高加索、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土耳其、伊朗、阿拉伯东部、南亚和东南亚——的专门知识和实践能力,更不用说世界巨头中国和印度了。欧盟和集安组织、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非西方组织和论坛应成为俄罗斯的优先多边外交中心。

俄罗斯在新的国际环境中的作用不仅可以是在与西方联合力量的斗争中捍卫主权,而且可以主要是在非西方内部建立新的关系模式。这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与全球大国中国和印度以及越南等其他重要角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地区大国土耳其和伊朗有着复杂但普遍积极的关系。有与东盟区域组织互动的经验。与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建立了重要的合作关系。这些新的次要方向现在必须优先考虑。

俄罗斯当然需要利用每一个机会来弥补制裁造成的损失,但它在非西方世界的作用不应该是狭隘的功利主义,专注于寻找规避制裁的方法。发展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文化合作更为重要——鉴于主要的非西方国家在历史上处于上升阶段,而且从文化和心理上讲,非西方社会在许多方面比欧洲和北美的大多数现代社会更接近俄罗斯人民和俄罗斯文化。

与非西方国家的合作对于就一大批全球问题——安全、经济、贸易、金融、生态、信息、文化等等——形成共同立场和广泛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中许多方面,俄罗斯可以为共同的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俄罗斯的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可以自己成为世界知识和政治领袖之一。

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应尽可能符合俄罗斯的传统和价值观,而不应与过去欧洲大国、现在欧盟或美国的政策相呼应。俄罗斯不谋求称霸世界,不剥削其他国家和人民,不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强加于任何人,不干涉他国内政,但同时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国家利益,恪守国际义务,努力在国际社会中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在这些关于需要整理外交政策思想的说明中,实质上只讨论了一个方面——俄罗斯外交政策思想和思想基础的形成。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我们需要学会充分看待瞬息万变的世界,了解其发展趋势,包括信息、技术、气候等领域,这对于国际事务专家来说是非传统的;仔细研究敌人以及伙伴和中立国的战略和战术;学会在信息领域更好地战斗,包括在自己的领土上。但有了这一切,需要从基础开始: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俄方证实:第8集团军副司令阵亡!

2022-04-17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4月16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新闻处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南部军区第8集团军副司令弗拉基米尔·弗罗洛夫(Vladimir Frolov)少将已在对乌军事行动中阵亡,当天以军礼安葬于圣彼得堡塞拉菲莫夫斯基公墓。圣彼得堡市长亚历山大·贝格洛夫(Alexander Beglov)出席葬礼并发表悼词。

“今天我们向一位真正的英雄告别。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弗罗洛夫在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使顿巴斯的儿童、妇女和老人不再听到炸弹的爆炸声。”贝格洛夫表示,弗罗洛夫是一名真正的爱国者,人民将永远铭记他。

报道称,弗罗洛夫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曾在卫国战争中与烧毁哈廷的敌军作战。

第8集团军即第8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其前身是成立于1942年的第62集团军。由于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成功击退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第62集团军更名为第8近卫集团军,由瓦西里·崔可夫将军担任司令。1944年,第8近卫集团军曾参与解放敖德萨,为解放乌克兰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截至目前,莫斯科方面已确认3名俄军高级将领在对乌特别行动中阵亡,包括中央军区第41集团军副司令安德烈·苏霍维茨基少将(Andrey Sukhovetsky)、黑海舰队主管军事政治工作的副指挥员安德烈·帕利上校(Andrey Palya)和第331空降团(科斯特罗马)团长谢尔盖·苏哈雷夫上校(Sergei Sukharev)。本周二(12日),圣彼得堡还为在乌克兰阵亡的米拉斯·巴沙科夫中校(Miras Bashakov)和高级准尉阿尔乔姆·帕诺夫(Artyom Panov)举行了葬礼。


2022-4-18点击数/观注度 11073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