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李家超当选香港特首专题

刘兆佳:新任行政长官任重道远

刘兆佳2022-05-08云阿云智库•李家超当选香港特首专题

来源:《紫荆》杂志

刘兆佳 |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

【导读】 在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候,香港迎来了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这是新选制下的首次行政长官选举,也是进一步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重要选举,标志着香港特色民主制度迈出新的步伐。

正式选举投票已于5月8日举行。新华社最新消息显示,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在《紫荆》杂志5月号上,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发表独家署名文章,探讨香港新任行政长官面对的内外挑战和未来施政重点。观察者网已获作者授权转载。

【文/刘兆佳】

新任香港行政长官就职后,他将要面对一个前所未有、复杂凶险的外部环境和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内部环境。

他和他的管治团队要在这个艰难的环境中维护好国家和香港的安全、顶住来自美国和其西方盟友对香港的制裁和打压、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找准定位、提升特区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特区政府预警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扩宽香港的产业基础、以改革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破解香港的深层次矛盾、通过教育和其他举措实现“人心回归”。他所领导的特区政府要迎难而上,而且会备受考验,但要完成的肯定是伟大和光荣的历史任务。

要想克服困难、实现良政善治、达成政策目标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扭转香港过去的困局,巩固中央在香港拨乱反正所取得的成果,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打下坚实的基础,新任行政长官和新一届特区政府无疑任重道远。相信在中央的领导和指导下,加上爱国力量的鼎力支持,新一届特区政府应该有能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一国两制”的全面准确实践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开启新的篇章。

过去几年,香港和“一国两制”的实践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成败得失悬于一线。回归前后尚未解决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重大矛盾不断累积,交叉重叠,而且愈趋恶化和复杂,并因为“修例风波”而彻底暴露和大规模爆发出来,酿成香港史无前例的特大危机。

不过,特大危机的暴露和爆发也迫使中央下定决心,采取果断措施和行动彻底解决危机背后的重大矛盾和因素,有效遏制了内外敌对势力,实现“爱国者治港”,让“一国两制”能够在新的基础上稳步前行。然而,这个过程必然充满挑战性,并会引发不少新的摩擦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令本已严重的经济社会民生状况雪上加霜,导致各种深层次矛盾急速恶化,政治不稳定因素陡然增加,也加剧了特区管治的困难。国际环境不断恶化,西方世界对香港愈趋不友善,亦使得香港的内部问题更趋严重化和复杂,香港将无可避免地面对越来越多的艰难和挑战。

香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来挑战

过去十多年来,香港面对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凶险。

中国的急速崛起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增,引起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恐惧和反弹。它们将中国定性为美国历史上首次碰到的“同级战略对手”,认定中国的崛起会摧毁美西方的世界霸权,严重损害它们的利益。它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在中国内部特别是边陲地区制造动乱,并力图拉拢中国周边国家构筑围堵中国的“铜墙铁壁”。

美西方不再相信香港能够成为它们可以利用的“颠覆基地”,反而一口咬定香港已经变成助推中国崛起的“帮凶”,以及践踏民主和人权的“凶手”。

过去一段时间,美西方对香港的打压源源不绝,包括将香港问题“国际化”、贬损香港的国际声誉、对香港的个人和实体施加各种制裁、削弱与香港的联系、在香港宣扬反共反中思想、以不同方式插手香港的管治、与香港的“反中乱港”分子联手策动暴乱、削弱香港对国家发展的价值、阻挠香港成为那个由中国推动的反美西方霸权的金融和服务中心等。

毫无疑问,美西方日后会继续成为影响香港繁荣稳定的破坏因素。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以及尚未完结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必将对国际局势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冲击,把一些对香港这个开放的、与美西方关系颇为密切的国际大都会发展不利的趋势和因素进一步强化。

它们包括:

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金融和贸易秩序加速崩塌,世界进入失序和动荡的局面;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民粹主义和排外主义愈趋猖獗;去全球化特别是贸易和金融去全球化加快;

去美元化趋势增强,美元作为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的角色逐渐下降;金融、贸易、网络和科技保护主义肆虐;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断裂;各地人员的交往陷于停顿;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令不少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通货膨胀冲击各国经济;粮食、能源、矿物和商品供应短缺危机日趋严重;

美西方更加忌惮中国的崛起并加大对中国的遏制力度,并且把越来越多的东西“武器化”,尤其是美元、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外国存放于美西方的财政储备和资产,以及科技、贸易、媒体、艺术、教育和意识形态等。

对香港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是世界将会出现两个意识形态、核心利益和游戏规则不同的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担心自己正在走向衰落和越来越忌惮被挑战、越来越排外的西方阵营;另一个是由中国推动,联系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部分东南亚国家)所组成的反对美西方霸权的阵营。

这两大阵营在贸易、金融、科技、安全、标准、规则乃至文化等领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钩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香港过去作为中西方桥梁和通道的角色将难以为继,而香港从美西方所能得到的发展机遇和“特殊优惠”将会不断被剥夺。

在愈趋严峻的国际格局下,美西方对香港的制裁和打压将会更为严厉和频密,对香港的稳定和发展必将造成冲击和损害。

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其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是在可能范围内尽量维持与美西方的经济、贸易和金融联系的同时,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稳定的能力,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化与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经贸联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从而让香港能够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动力。

香港的内部环境充满挑战性

来自香港内部的挑战因为过去十多年的动乱和内耗已经越来越严重和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巨变令这些问题更为扩大和恶化。

这些挑战包括:

尽快控制或者结束新冠肺炎疫情,恢复与中国内地和外部通关;落实好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香港的部分、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深港合作特别是香港与前海的合作;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处理好“脱西入东”(即与美西方关系愈趋弱化、与国家和亚洲地区关系愈趋密切)的历史大趋势,支持和配合国家所推动的反对美西方霸权阵营的建设;

妥善应对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金融动荡,纾缓其为香港人所带来的困苦;保护好香港的外汇储备,减少对美元和其他西方货币、资产的依赖,做好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金融动荡和危机;应对好愈趋严峻的经济民生状况,特别是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贫富悬殊、住房问题、医疗卫生问题、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年轻人就业与向上流动等;确保与香港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和日用品供应充足和价格不至于难以承受;

推进有利于建构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政策改革,克服反对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扶持新的产业,拓宽香港的产业基础;加大力度推进教育和思想工作,促进“人心回归”。

内外挑战对新任行政长官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要妥善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及在严峻环境下落实施政蓝图,香港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须尽快提升。新任行政长官应该在以下方面切实着力推动。

首先,需要组建一个强有力、有家国情怀、勇气担当超群、锐意创新和具备广阔和长远视野的领导团队。

亟须在政府内部、香港社会、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地网罗各方面的英才,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应对金融风险、推动经济发展、开拓新产业、破解民生问题和提升教育质素的专才。这个领导团队必须尽快以骄人政绩来建立管治威信,为香港人带来希望和憧憬。

第二,在治理香港的过程中,虚心接受中央的领导和指导,切实执行中央的指令,并在重大问题上与中央保持一致。

在维护国家安全、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破解香港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上,特区政府肯定需要得到中央的支持,中央也会切实行使全面管治权,对特区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和问责。

第三,与中央通力合作,加大力度进一步壮大和团结爱国力量,包括设立相关的制度和制定合适的政策、物色和委任爱国人士进入各种行政和政治职位接受培训和磨练。

行政机关应该积极与由爱国者主导的立法会加强合作、相互支持。特区政府应该强化与社会上爱国团体和人士的联系,并在有需要时组织和动员他们支持和配合政府的政策和行动。

第四,港英政府和特区政府以往所坚持的“积极不干预”或者“小政府、大市场”的管治思想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彻底扬弃。

取而代之的当然不是无所不管的政府,而事实上也不可能,但是在今后香港经济发展、与内地强化经济联系、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关香港的部分、开拓新产业、减少垄断、改善民生、改革教育、促进“人心回归”等事务上,新任行政长官领导的特区政府绝不能够是“不干预”的“小政府”。这个政府也一定要能够在重大事务上“干成事”,并以实际成绩赢取中央和市民的信心和信任。

为了强化管治效能,必须优化、简化和改革那些阻碍政府施政的、过时的和多余的法律、法规、程序、惯例和机构,让政府能够在“拆墙松绑”下提升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速度和效率,加快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要节省日益珍贵的公共资源。

第五,推进特区政府的改革,提升特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主要包括:

提升各政策范畴的统筹协调,为重大政策订立明确目标;强化行政会议的政治战斗力,特别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的能力;加强政府领导团队对公务员的领导和驾驭,强化政府内部的纪律、问责和执行能力;严明和改进公务员的考核和任用标准,不能过度看重“论资排辈”;

讲求工作成效和施政目标的达致,而并非以“程序”和“投入”为鹄的;奖励创新、改革和进取;鼓励对国家和民族尽忠尽责;从香港社会、内地和外部适当引进精英人才进入政府高层,尤其要开放政务体系;加强战略和政策研究;设立重大危机研判、预警和应对机制。

第六,回归前港英政府把部分原来属于政府的职能和权力交付给一群新成立的法定机构,由于政府的相关部门与那些法定机构之间的协作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导致政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连贯性和协调性。特区政府对法定机构的领导、协调和问责必须加强。

第七,回归后香港原来的咨询组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难以负起培训人才的作用,更没有发挥专业人士和精英阶层支撑政府施政和提升政府威信的作用。各类咨询组织必须得到强化并成为特区政府施政的亲密伙伴。

第八,在应对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时,香港基层和地区组织的薄弱和散漫对特区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构成很大的掣肘。今后必须加强地区和基层组织的建设,让特区政府更能了解、联系、组织和发动群众,为中央、特区政府和爱国力量建构更扎实可靠的群众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香港的前路多艰,新任行政长官和新一届特区政府任重道远。

不过,在一个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特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央的指导、督促、支持和问责下,在愈趋强大的爱国爱港力量的大力襄助下,我们期望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成为一个奋发有为、开拓创新、让人耳目一新的政府,在极为困难的内外环境下砥砺前行,为国家和香港的安全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被美国制裁、封号,被西方媒体阴阳怪气!咱们知道特首一定选对人了!

原创 北风 2022-05-08云阿云智库•李家超当选香港特首专题

香港经历了2019年的暴力动乱,在2020年港版国安法落地后,社会开始恢复政治安定。

我认为,这场动乱带给香港最大的伤害,是伤害了国内许多对“香港抱有好感,愿意竭尽所能旅游消费”的广大群众的情感。

以我身边的许多“亲戚长辈”为例,五六年前,他们都以每年参加香港澳门的低价旅游团为荣。

即便自身并不富裕,可是每次旅游还是会买特别先进的“电子产品”或者玉石,这往往是他们省吃俭用一年里,最大的一笔消费。

可是在香港持续动乱一两年后,眼见一些废青将“大陆游客”打成重伤,游街示众,他们内心的“好感度”立刻就被耗光了。

最近一两年,一些亲戚长辈对香港的态度都是不太关注,或者“恨铁不成钢”。

因为不太关注,所以他们对香港在“废青闹事”后崛起的一些政治人物,完全没有概念。

今天上午,香港完成第六任行政长官的选举,李家超众望所归,高票当选!

对于热心关注香港事务的人来说,李家超出身基层警员,历任O记总警司,警务总署副署长,保安局副局长,保安局局长,最后完成特首前的最后历练:政务司司长。

李家超的履历让“内行人”提前一两年就预判他会是2022年的香港新特首。

可是对于过去两年对香港有些“恨铁不成钢”以及不愿意关注的人群来说,李家超是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我一直在想如何给一些对香港不太了解的长辈和朋友介绍李家超这个新特首呢?

李家超是最合适的人选么?能够将香港带出被西方毒化的泥潭么?

如何证明李家超这个人选有没有选对?

我突然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角度:

第一:2020年8月7日,因为强力支持港版国安法在香港落地执行,李家超成为第一批被美国制裁的香港政府高官之一。

第二:今年四月,在李家超明确参选香港特首的意愿之后,全力备选,通过国际社交平台公布自己的施政纲领并且进行竞选宣传。

可是美国谷歌公司却以“制裁”为理由,封禁了李家超的“竞选账号”。这是严重干涉“他国选举”,严重侵犯言论自由的“双标罪行”。

第三:在李家超今天获得1416票,破纪录支持之后,西方媒体,国内恨国党,台岛的1450集体“阴阳怪气”,气急败坏的抹黑。

伟人曾说过,被敌人反对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敌人越反对,越证明我们做得对!

如今李家超喜提美国制裁,社交账号封禁,西方媒体集体阴阳怪气“三大反对套餐”,这个新特首一定是选对了!

壹,李家超“一个人的选举”?

在去年,全国人大对香港的选举制度进行了完善。

在特首提名人选确定之前,成立“选举资格委员会”,确保落实爱国者治港。

过去几届,香港特首的选举票从800到1200票,这次选举,满额选举票是1500票。

这次最大的改革,是1500票的界别构成和过去几届有根本差别,一方面是社会各界广泛代表性得到增强。

另外一方面,是区议员不再直接获得大量选举人票,从而让区议员回归“为选区居民办实事”的服务角色,去除“特首决定人”的政治化角色。

这次香港特首选举,被西方“阴阳怪气”的点,主要体现在“只有李家超一个人符合竞选资格”,让西方有“内定”,“指派”,“钦定”的攻击声音。

实际上,香港这次选举给了所有参选人两周的候选人申报时间,只是在两周时间内,没有其他人符合申请条件而已。

而且即便候选人只有李家超一人,也不代表“一定当选”,而是要获得1500票中超过750票赞成才行。

按照西方“内定”,“不符合民意”的“选举谣言”,往往有“投票率低”以及“得票率勉强及格”两大特点。

这次香港特首选举,1500个投票名额,参与投票的1428人,投票率超过97%。

李家超获得1416票支持,得票率达到惊人的99.2%。

改革后的香港特首选委会,1500人代表最广泛的社会各界。李家超获得如此高的得票率,打破了香港历任特首的得票纪录。

李家超的超高得票率至少证明了三点。

第一,港版国安法落地,并且在去年完善了香港选举制度后,香港政治走向安定团结。

第二,李家超确实具备香港社会最广泛的认可,也得到了不同界别不同利益诉求团体的共同信任,这是他执政能力,处理危机能力的体现。

第三,各界别,不同利益团体远超过去选举的“高度团结”,也体现了全港各界希望恢复社会及政治经济安定环境的“强烈愿望”。

因此无论是选委会的高投票率,还是李家超的高得票率,这种“众望所归”,这汇总香港各界的大团结,都是西方政客和媒体“黑不动”的。

贰,西方为什么反对李家超?

许多人会有疑问,西方对香港政治以前都以渗透为主,很少“全方面敌视与反对”某一个政治人物。

西方政客和媒体,为什么集体反对李家超呢?

因为李家超和西方媒体与资本希望控制的“自由派”,“建制派”都不相同。

李家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第一个从基层警员成长为政务司司长的特例,如今成为特首人选,更会成为第一个“警察出身的特首”。

李家超原本学习成绩优秀,已经被大学录取,却在20岁毅然决定投身警队。

他的警察经历,可以说是“集齐了香港所有刑侦探案剧”的主角模板。

从20岁成为警察,到40岁晋升为总警司。二十年里驻守过刑事调查以及情报等部门的多个层面,同时曾经出任不同刑事侦缉部门的主管。

包括:刑事情报科(CIB)

西九龙总区重案组及总区情报组

毒品调查科(NB)

这都是香港警匪探案缉毒剧出镜率最高的部门。

李家超最有含金量的履历,是作为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的执掌者,破获许多震惊两岸三地的大案要案。

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名字太长,大家只要记住对应我们的“扫黑除恶”就行了,在香港所有警匪片里,这个部门就是大名鼎鼎的【O记】。

李家超在警察系统从基层做到警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的副处长之后,调任保安局副局长。

香港特区政府的执政体系,特首之下,就是三司十三局,保安局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门。

2017年,林郑月娥当选特首之后,向中央提名李家超出任保安局局长,这一任命是需要获得国务院首肯的。

李家超当上保安局局长后,在反修例风波,在香港废青的黑暴活动中,立场一直坚定,要求对暴力分子从严从重处理。

在香港严重刺警与黑暴案件中,李家超当着全球媒体的面,果断将罪行定义为“恐怖袭击特性”,与西方“美丽风景线”的论调尖锐对立。

李家超和接任他保安局局长职位的邓炳强,都是警察背景出身,主张对香港暴乱分子果断出击,从严从重判决。

李家超和邓炳强也与党中央的治港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落实爱国者治港。

同时,李家超从基层警察,几十年警察生涯跨越了所有重要部门,对香港各界的“人情世故”了解极深。

担任香港保安局局长和政务司司长的履历,也让李家超对各界别的利益诉求都有所掌握和平衡。

从香港各界对李家超的评价和期许来看,大家喜欢他的“雷厉风行”,“说到做到”,都希望接下来的香港政府是一个“议而决”的政府。

一个只有议论讨论,没有决断执行的政府,是延误香港发展的“鸵鸟政府”。

香港需要立场坚定,手腕强硬,态度果决,狠抓落实的新特首。

结合李家超的警察人生,他确实是香港“由乱入治”最适合的人选。

叁,新特首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李家超在竞选特首的宣传中,重点强调要团结社会各界,“共创新局面”。

香港各界对李家超的首要期待,以及李家超自己在提到当选后的头等大事的时候,我觉得都有点“偏离和艰难”。

香港各界对李家超的第一期待,是希望李家超作为新特首,尽快实现与内地的“通关”。

在奥密克戎全球肆虐,特别是香港奥密克戎全线扩散,造成全球最高死亡率的背景下,要实现“香港与内地通关”,这显然不是个行政问题,也不是政治问题,这是由内地和香港,甚至全世界的新冠病毒变异方向决定的。

按照程序,李家超今年7月才会上任,当然,如果上任一两年时间,就将前任政府“封关三年”的情况得到改善,这也算给香港各界一个交代。

可如果香港各界,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上任先通关”作为对李家超的第一考量的话,这显然不是个合适的“首选工作目标”。

香港从国安法落地,到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社会生活恢复安定局面就能看出,破除西方干预,严打西方代理,确保香港政治安定才应该是新特首的第一要务。

事实证明,香港特殊的金融与东西方经济交流地位并没有变,只要回复社会生活与政治层面的安定,有了基石,在此之上才能恢复文化与经济的重新繁荣。

香港只要心跟着国家走,融入国家的大国崛起战略,将爱国者治港融入基石,香港的再次繁荣是必然的!

香港乱源,非一日积累,国安法落地之后,我们也愿意拿出5~10年的时间,重塑一个安定繁荣的香港!

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2022-05-08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

新华社快讯: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投票8日上午9时开始举行,5月8日11时30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投票结束。

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陆续来到设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主投票站,以一人一票方式,进行无记名投票。此次选举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进行的首次行政长官选举。

此次选举中获有效提名的候选人为李家超,其为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前司长。每名选委可投支持票或不支持票,投票时间持续至11时30分。投票结束后,由点票站工作人员以手工进行点票。点票结束后,选举主任宣布选举结果。

由于疫情关系,为减少主投票站人流,投票时间较过往选举延长30分钟。香港特区选举管理委员会按照选举委员会的五个界别,为选委划分了不同的“建议投票时段”前往主投票站投票。

根据选举产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有关法规,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际情况、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选举委员会选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当选人经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后,在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

据新华社报道,李家超籍贯广东番禺,1957年12月出生于香港一个基层家庭,小学就读深水埗五邑工商总会学校,中学就读于九龙华仁书院,成绩优异。

1977年,李家超加入香港警队,任职见习督察。在30多年的警队生涯中,他先后担任总警司、警务处助理处长、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警务处副处长(管理)等职务。在他领导下香港警方曾破获多起轰动一时的大案。

2012年9月,李家超被任命为保安局副局长,结束警队生涯。2017年7月,经国务院任命,李家超出任保安局局长。2021年6月,李家超被国务院任命为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

近年来,在应对“修例风波”、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李家超立场坚定、尽责担当、务实亲民,全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力维护香港根本利益,赢得广大香港市民的支持和尊重。

2022年4月,李家超辞去政务司司长职务并正式报名参加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他表示,决定参选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对香港的热爱和对市民的负责,有信心在未来迎接公职生涯中的最大挑战。

李家超公布的竞选政纲主要含四大政策纲要,包括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团结一致为民解困;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创造持续发展空间;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

李家超爱好音乐,1980年与妻子林丽婵结婚,育有两子。

李家超简历

李家超,现年64岁(40多年政府生涯)

2022年4月9日 宣布参选第六届特首选举

2022年4月6日

宣布辞任政务司司长职务,表示若请辞获得中央政府批准,准备参加新一届特首选举

2021年6月 出任政务司司长

2017年7月 出任保安局局长

2012年9月 出任保安局副局长

2010年9月 晋升警务处副处长

2007年1月 晋升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

2003年5月 晋升警务处助理处长

1997年7月 晋升总警司

1977年    加入香港警务处,任职见习督察

港澳办祝贺李家超高票当选:

新选制展现新气象 新起点共创新辉煌

2022-05-08来源: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

5月8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发布文章《新选制展现新气象 新起点共创新辉煌》:

今天,备受关注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李家超高票当选,我们对此表示祝贺。这场选举是继去年9月选举委员会选举和去年12月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之后,香港新选举制度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事实充分证明,香港新选制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的好制度。事实还将证明,新选制产生的新特首,必将带领香港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团结奋进,共同开创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是一次展现新选制新气象的成功选举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是香港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后举行的首场行政长官选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各方广泛关注。

人们不会忘记,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时,受各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反中乱港”势力活动猖獗,香港一度出现回归以来最为严峻的局势。面对重大风险挑战,中央审时度势,果断采取制定香港国安法和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止暴制乱,促使香港局势由乱到治、香港发展重回正轨。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坚决执行香港国安法,高效完成修改完善选举制度的本地配套立法,坚定顶住外部势力干预,努力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严格依照香港基本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定和香港有关选举法例开展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工作,并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等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取得了选举的圆满成功。整个选举过程不仅规范有序、公平公正、安全廉洁,而且有声有色、亮点纷呈。

——聚焦发展和民生,汇聚强大正能量。

李家超在宣布参选时就响亮提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香港,一个人人都有幸福的香港,一个高度开放的香港,一个广泛团结的香港,一个社会安宁的香港”的愿景,并提出“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的问题、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奠定香港发展的稳固基石”三大未来施政方向,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以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同建关爱共融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政策纲要。这些愿景、方向和政纲在香港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不同阶层、不同界别、不同方面的人们都认同香港绝不能再重蹈覆辙,必须变革求新,加快发展;都称赞李家超的政纲能够直面施政效能的管治难点,切中土地房屋的现实痛点,所提出的措施务实可行、贴地惠民,既有解决“燃眉之急”的应急之举,也有长远发展的宏观之策,是一份务实、变革、民生为本、重视发展的施政蓝图,令外界增强了对香港未来发展的信心。实际上,这场选举是激发香港居民当家作主积极性、凝聚同为香港开新篇的集体意志的大动员。

——社会参与广泛深入,充分彰显民主。

李家超宣布参选后,马不停蹄密集拜访各界人士,开展网上交流,探访基层社区,广泛收集民意诉求,面向全社会深入宣介其参选理念和政纲。在二十多天时间里,李家超和他的竞选团队举办了近五十场竞选活动,包括举行宣布参选的新闻发布会、阐述政纲的简介会和与选举委员会委员全面接触的造势大会,并出席七间媒体合办的电视答问会。香港各大政团社团、商会协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代表性人士,纷纷通过发表声明、撰写文章、接受采访等方式表达对选举、对参选人、对未来政府施政和香港发展的意见建议。众多普通市民包括专业人士、在校学生、基层妇女和创业青年等也都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政府改革、土地房屋等热点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可以说,李家超参选政纲形成和宣介过程就是香港社会民主咨询、民主协商的过程。

——当选人广获支持,众望所归。

李家超最终在选举中以99.16%的得票率高票当选为行政长官人选,充分反映香港社会对其高度认同和肯定。舆论普遍认为,李家超从一线警务督察晋升至政务司司长,基层经验丰富,执行力强;在止暴制乱、落实香港国安法过程中立场坚定,勇于担当,经受得住考验;在抗疫工作中亲力亲为,善于组织协调;与特别行政区政府管治团队合作良好,与爱国爱港政团社团关系融洽,从善如流,善于团结各界人士。特别是其提出的参选理念和政纲直面问题、“对症下药”,显示出锐意改革、担当作为的管治魄力和务实贴地、关顾基层的民本情怀。广大市民对李家超充满信任和期待,相信他能够广纳人才组建政府、果决施政达成目标、虚心纳谏改善治理、真诚真心服务市民、团结各界共谱新篇。

纵观此次行政长官选举的全过程,香港社会展示出的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的良好风貌令人欣喜。人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参选人努力宣示自己的理念,是社会各界友好对话、平等协商,是参选人和广大市民一起以主人翁精神共谋香港这个家园的建设,而不再有刻意的“泛政治化”表演,不再有肆意制造的对抗撕裂,不再有任意的攻击抹黑。这是民主精神的真正体现,是港人引以为傲的“狮子山精神”被重新唤醒的生动展现。

二、新选制的先进性优越性充分彰显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12月22日听取林郑月娥行政长官述职时,充分肯定了香港实施新选制后举行的选举委员会选举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取得的成功,明确指出“新选举制度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制度支撑,是一套好制度”。此次行政长官选举取得成功,再次以不容置疑的事实验证了新选制的先进性优越性:

这套好制度,好就好在严格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选出贤能爱国者治理香港。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管治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爱国者的标准是客观、清晰的,就是要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权架构的人士必须是坚定的爱国者,而且还要德才兼备、有管治才干,要善于在治港实践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为民众办实事、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善于履职尽责,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有本领、有作为。香港新选制通过重新构建选举委员会、调整候选人提名机制、更好发挥选举委员会整体作用和完善候选人资格审查制度等,做到坚决把“反中乱港”势力排除在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之外,可切实保证经由选举担任特别行政区重要公职的人士都是坚定爱国者。

这套好制度,好就好在构建发展具有香港特色的优质民主,充分保障港人当家做主。世界上不存在统一的民主模式,只有符合自身实际、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民主才是好民主。香港新选制牢固建基于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之上,充分考虑到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条件,积极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从选举委员会选举到立法会选举再到行政长官选举,三场选举都充分彰显了新选制的四个显著优势和特色:

一是广泛代表性。选举委员会由1200人增加至1500人,立法会议席由70席增加至90席。参选人的背景多元前所未有,无论是什么阶层、什么界别、什么职业、什么族裔,无论持何种思想观念、何种政治取态、何种宗教信仰、何种利益诉求,无论信奉哪种制度、喜欢哪种生活方式,都有参与的机会。最终选出的委员、议员来自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各方面,包括许多基层和青年人士,能够广纳民意,有效畅通不同群体利益表达的渠道。

二是政治包容性。参选人来自不同的政治团体、政治派别,代表不同的政治光谱,持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充分说明“爱国者治港”不是“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在爱国爱港旗帜下,新选制最大限度拉长了包容多样性的半径,画出了期盼“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同胞共享美好生活这个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三是均衡参与性。选举委员会四大界别扩大为五大界别,立法会议席分为三大板块,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选举委员会不少于188名委员、每个界别不少于15名委员的提名。这些设计确保了政治参与均衡度,兼顾了香港社会各阶层和各界别的不同利益,特别是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平衡了香港的整体利益、界别利益和地区利益。

四是公平竞争性。选举委员会选举参选人不论循何种方式参选都面向有关团体、界别和社会大众积极开展竞选活动,立法会选举90个议席个个有竞争,行政长官选举也有多名人士参选。候选人重在比专长、比政纲、比理念、比担当、比贡献等,以此努力争取选民支持,使选举活动更加理性、公平、有序。

由此可见,新选制能够确保通过选举反映民愿、集中民智、为民谋福,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相统一,是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

这套好制度,好就好在有利于维护行政主导,提升管治效能。香港实行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体制。选举制度必须有利于强化行政长官在特别行政区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和权威,有利于提高政府施政效率。新选制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行政长官人选和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使得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具有共同的选民基础,在立法会形成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稳定力量,从而有效破解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长期对立、立法会内长期对抗的困局,使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香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总之,完善后的香港新选制,全面准确贯彻了“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符合香港实际,既坚持“一国”原则,又尊重“两制”差异;既充分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要求,修补了选举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又做到了包容开放;既保证广泛参与,又体现均衡参与;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加强协商民主;既有利于促进良政善治,提高治理效能,又有利于维护和实现香港广大居民的民主权利。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优化提升和与时俱进,为香港实现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三、香港必将在新起点上再创新辉煌

选举委员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相继成功举行,标志着香港新选制全面落地生根。这一重大进展,与香港国安法深入实施和重点领域拨乱反正不断推进一道,巩固了香港由乱到治的良好局面,促进了香港社会的团结和谐,改善了香港的营商环境。今年7月1日,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特别行政区政府也将换届。可以说,未来5年,是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坚信,只要新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把握好历史机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站在新起点的香港必将再创新辉煌。

香港再创新辉煌具备积极条件。在新选制的保障下,越来越多贤能爱国者进入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一支爱国爱港、担当作为、精诚团结、为民服务的爱国者治港队伍初步形成。同时,此次行政长官选举进一步促使香港社会形成“求稳定、谋发展”的主流民意,汇聚“同为香港开新篇”的强烈共识,将有力推动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社会走出蹉跎、乘势而上。

香港再创新辉煌拥有突出优势。中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此进程中,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特别是在香港发展重回正轨后,香港所具有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和人才众多、文化多元、基础设施先进、营商环境优良等特色优势将得到更充分发挥。

香港再创新辉煌面临良好机遇。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并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和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香港注入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香港再创新辉煌有坚强后盾。每当香港遭遇困难,祖国总是第一时间鼎力援助。今年年初香港暴发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中央迅速组成援港抗疫专班,调度安排一批批急需的医疗和生活物资及时运抵香港,一个个方舱医院项目快速建成使用,一队队疫情防控专家和医护人员逆行驰援香港,再次生动诠释了“香港有求、祖国必应”“祖国永远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最大支撑”的不变定律。

当前,我们国家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香港新起点与国家新征程相交汇,必将产生强大合力,迸发巨大能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香港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我们充分相信,新选制选出的爱国者治港队伍一定能够团结带领香港社会各界与祖国人民并肩奋斗,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香港篇”。我们满怀期待,香港这颗璀璨明珠洗去蒙尘后一定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李家超:将团结带领香港各界,同为香港开新篇

2022-05-08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

5月8日,李家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李家超表示,感谢选委们的投票支持,让自己在这个重要的新岗位上面,更好服务国家、服务香港、服务市民。他承诺,将忠诚坚毅地承担这个历史使命,肩负重大责任,团结和带领740万香港居民,同为香港开新篇。

李家超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未来5年,香港进入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行政长官需要向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负责,他会坚定承担这个重大责任,敢于担当、把握机遇、发挥所长、克服困难,引领大家向前迈进;会坚定维护宪法以及香港基本法确立的宪制地位,守住法治核心价值,坚持底线思维,抵御来自内外的威胁和破坏,保障香港社会大局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他表示,将致力提升执行效能和管治能力,实现更好的施政效率和成果。政府施政必须以解决市民问题为首位,他在任期间将会以变革精神,重点克服和解决最迫切、最受关注的问题,包括土地房屋供应方面要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速、提效、提量;以有力措施优化医疗护理系统;多措并举,创造青年上流机遇;加快建设关爱社会,让广大市民得益。

李家超说,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加快发展,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新一届政府要利用好“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上经济发展快车。同时,巩固香港国际大都会特质,发挥香港自由开放、联通世界的优势,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强化香港连接内地和世界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竞争力。

他强调,新一届政府将加强和特区立法会的良性互动,使行政和立法机关多商议、多协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李家超表示,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下的第三场选举即行政长官选举刚刚结束,这标志着落实“爱国者治港”理念的程序第一部分完成了。下一步,我们要把“爱国者治港”应该达到的效应、益处体现出来,实现良政善治。

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家超表示,现在最首要的工作是立即展开组班的工作。他表示,自己在这方面有信心,因为香港人才充沛,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对社会有服务心、有热情去贡献香港的人有很多,因此他有信心找到有能力、有经验的有心人去服务香港。此外,李家超在政纲中也提及,在“十四五”规划中,香港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紧抓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让香港获得最大利益,也可以贡献国家。李家超表示,自己每一次跟市民或社会各界交流,都有很多很好的建议,包括如何利用好大湾区机遇,利用好香港的优势,大家优势互补,作出最大的贡献。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近1460名委员对候选人以无记名方式投票。李家超获得1416票,以99.16%的得票率高票当选为行政长官人选。整个选举过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管理委员会、廉政公署、候选人的监票代理人、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下进行。

第六任行政长官的任期自2022年7月1日至2027年6月30日。

香港各界选委:李家超当选属众望所归 定能带领各界重新出发

多位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选委会)委员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李家超当选众望所归,相信他能带领香港社会重新出发、共同向前。

香港工联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吴秋北对记者表示,李家超高票当选行政长官人选属意料之中,他认为从早前李家超所获得的提名数量、顾问团成员皆可以看出李家超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从今天的投票结果来看,李家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也意味着他具备团结各界共同向前的凝聚力,这为他日后的施政和带领香港重新出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吴秋北表示,他期待李家超能够实现他的施政理念,并循着“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方向实现他早前公布的四大政纲。他期望各界团结一致,解决香港现时面临的困难,包括疫情导致的经济、民生问题,以及土地房屋等深层次矛盾。

香港医疗人员总工会主席、立法会前议员潘佩璆在设于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的投票站内完成投票。“由结果可见,李家超获得了绝大多数选委的认可,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潘佩璆说,他认真阅读过李家超的政纲,内容非常实在,对香港现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的措施。他期望李家超上任后,能够改善特区政府的施政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维护国家安全。

香港的士司机从业员总会(的总)理事长黄一峰表示,李家超当选属众望所归,他出身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的位置,这段时间更频繁地落区接触民众,了解香港经济民生问题。“的总作为基层团体,我们对李家超真的很有期望,也很有信心。希望新一届特区政府有新作风,以干实事的精神解决香港所面临的各类问题。”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詹胜表示,香港的未来在青年,李家超对香港青年特别重视,在政纲里提出“增加青年上流机会”,并给出了许多切实的方向,同时李家超也非常重视文化,文化是增强国民身份认同、搭建中西交流桥梁的重要构成。

詹胜认为,当下的香港需要一个具备执行能力的团队,李家超多次提到组建施政团队的要求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增强了詹胜对香港未来的信心。

香港山东各级政协委员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刘爱丽认为,李家超提出的政纲和政策目标务实可行,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长远发展目标,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她相信,李家超定能胜任国家和香港市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也定能带领香港开新篇。

香港市民:期望李家超为市民做实事

据中新社5月8日报道,不少香港市民对李家超的当选表示肯定,认为他是做实事的人,并期望他优先处理市民关心的问题,更有效地施政。

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创会主席高松杰表示,李家超对服务社会充满热诚,贴地亲民,过往亦帮助香港由乱及治,相信他有能力克服种种挑战,延续现届特区政府良好的政策,并做到“我和我们”的团队文化,达到“一加一比二大”的效果。

高松杰续称,期望李家超积极为市民争取与内地“通关”,让香港早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为香港带来安全稳固的环境、关爱共融包容多元的社会、实践型和执行型的特区政府、会做事和做成事的特区政府,带领香港迈步前进再创辉煌,让香港由治及兴,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黄梓谦表示,李家超的政纲非常踏实,没有口号式宣传,作为香港市民,期待他上任后团结各界力量让香港重新出发。

黄梓谦称,房屋土地问题是市民最关心的,希望新一届特区政府可以精简土地开发和建屋程序,让市民快些“上楼”。另外,巩固国家安全、推动创科产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是重要的工作,而市民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施政有成果。

从事保险行业的罗先生表示,期望未来5年,香港的经济和民生会有更好进展,加快兴建公营房屋和居屋,降低楼价,同时尽快处理好疫情面对的“通关”问题,相信两地通关后必定会为香港保险业和金融业带来蓬勃的发展。

香港市民吕小姐称,从2019年起已关注李家超,认为他是一个思路清晰且果断的人,期待他上任后能让香港越来越好。被问及最希望新一届特区政府处理哪些问题,她称,期待内地和香港能够早日实现“通关”,让两地亲人团聚。

李家超: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开新篇

李家超2022-05-09云阿云智库•政界

来源:观察者网

李家超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当选者

【导读】 在5月8日举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李家超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这是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的首次行政长官选举,是有香港特色民主的又一次重要成功实践。

4月29日,李家超正式公布其参选政纲四大纲领,全文9000字左右,提出提高管治能力、解决房屋问题、提升香港竞争力、增加青年上流机会等重要问题。他还多次提及深圳,强调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再创东方之珠的辉煌。观察者网刊发全文,供读者参考。

【文/李家超】

前言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是“一国两制”实践的历史时刻。过去2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在香港全面成功落实,成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保障。回顾过去,香港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需要借鉴记取;也累积了不少深层问题,需要加紧解决。面向未来,香港要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既有重大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我们必须有变革精神,政府、社会各界和市民必须团结起来,同为香港开新篇!

正如我宣布参选时所讲,如能成为新一任行政长官,必将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守住法治核心价值,维护廉洁高效的施政基石,创造一个安定、稳固的环境,让香港无后顾之忧,可以大步前行。我将组建一个团结、高效、务实的政府,以结果为目标,致力解决问题,提升施政效率,加强管治效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我们将发挥香港自由开放、联通世界的优势,巩固国际一流大都会地位,同时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提升竞争力。

我明白,这些年来,经历一系列严峻挑战,不少市民朋友或许会感到疲累,对香港前景存有疑虑。但我坚信,香港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有各种长久以来赖以成功的优势,自由开放的香港,仍然得天独厚。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发挥香港包容、多元、面向世界的特质,维护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升金融、贸易、航空枢纽、科研等领域的竞争优势。香港始终是兼具自由度和发展活力的经济体,始终是国家连结世界最佳桥梁,始终是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优通道。

我和广大市民一样,每日为家人、为工作而努力不懈。45年来,我由一个前线的警务人员,到特区政府问责团队的一员,工作岗位虽有不同,但服务市民的热诚始终如一。当今世界大变,惟勇者胜。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未来五年,我期望能带领香港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与大家共同建设一个更宜居、更开放、更有活力、更团结的城市。香港将会让国家骄傲,让国际羨慕,让港人自豪。东方之珠,将会再创辉煌!

四大政策纲要

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团结一致为民解困

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

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创造持续发展空间

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

1)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团结一致为民解困

理念:

香港过去的繁荣发展,有赖于一支高质素的管治队伍尽忠职守,其中公务员的角色至为关键。未来5年,香港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复杂,需要应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政府管治,不进则退。新一届政府为满足市民期待、更好迎接挑战,需要进一步革新、优化治理能力,打造忠诚、高效、贴地的施政团队。

新一届政府以守护法治为核心价值,坚持依法施政,加强谋划统筹,引领发展方向;以结果为目标,树立敢于做事的新风,提升公务员团队文化;以市民利益为依归,团结善用各界力量,积极为市民解决问题。

四大核心政策:

(一)提升管治能力

1. 在“爱国者治港”的原则下,与立法会紧密合作,共同提升香港的管治能力,建立有良性互动的行政与立法关系,增加官员与立法会议员联系,促进制订政策过程时的沟通协作;

2. 积极参考现届政府提出的方案,研究政府架构重组,强化战略谋划、政策研究和整体统筹能力,提升施政效能。完善政治委任官员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提升施政能力。会与现届政府沟通,并按所需程序进行。

(二)增强统筹执行

1. 增强政府团队文化,以“我和我们”的精神处理问题,不分你我,积极互补,创造协同效益;

2. 领导官员要发挥领导才能,实践积极的领导角色,及早介入解决问题,在问题酝酿初期,即主动作出指导,确保问题初发时及早解决;

3. 于政府内,实施以结果为目标的行事方式,在第六届政府上任百日内,为指定的工作定下目标,订立“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4. 各部门检视运作方式、行政程序,及相关法例,以减省不必要或重复的环节,提升施政效率,与时并进;

5. 强化应急能力:

a.增设新政府“动员机制”,在危机出现时,按应急行动需要,制定动员级别,各部门按级别提供指定人数,组成应急队伍,集中指挥,确保在危机出现时,尽快作出反应;

b.按应急需要,设立指挥部,由高级官员担任指挥;

c.按“动员机制”进行培训演练,让应急队伍有充分准备;

6 建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基本法》的尽忠职守公务员文化。

(三)奠定安稳基石

1. 落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本地立法工作;

2. 就香港不同安全领域,包括金融、食物卫生、基础设施、自然灾害等,作全面风险评估,以底线思维,设定预案,防范及管控风险。

(四)团结共同解困

1. 加强政府与地区各基层组织和团体的联系,建立更多的合作渠道,提升地区施政效能,增强基层社会服务供给能力;

2. 在十八区成立“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义工网络,支援政府地区工作,例如在疫情、风灾水灾等,参与支援服务;亦可在日常推行关爱行动,关顾地区老弱,团结互助,增加社会资本,凝聚民心;

3. 汇聚和培养爱国爱港管治人才,广泛吸纳人才,加入政府委员会、咨询架构等,壮大建设力量;

4. 邀请社会各界,出谋献策,各司其职,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善用智库的研究能力,建构优质、多元的智库生态,提升社会整体政策研究的活力;

5. 适时恢复官员出访外国及内地省市,同时鼓励不同人士、界别代表、专业团体、社会团体等出访,把香港充满发展机遇的实况,向外广泛宣扬,说好香港故事。

2)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

理念:

房屋问题是香港市民的最大关切,拥有好的居住环境是大家共同的期盼。我的目标是增加土地房屋供应。香港有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社会条件,关键是下定决心,打通土地、规划、建造、配套各个环节,善用政府、机构、民间各方力量,持续坚定地朝着增加供应的目标迈进。

政府将以进一步提速、提效、提量为目标,加快造地建屋的速度,缩短公屋轮候时间。会以战略眼光及全域思维,持之以恒开发土地,建立长远土地储备,令市民有更优质的居住环境,让更多市民置业圆梦,保民生安定,促百业兴旺。

四大核心政策:

(一)精简程序,解燃眉之急

1. 研究就个别项目推行“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作为一个短期应急措施。在现有的公屋兴建项目中,针对因社区或交通配套较复杂而拖慢落成时间的项目,提前建屋的流程,包括以更单一和标准化的图则设计和规划,让某数量的单幢公屋在未有全面社区设施落成前,准许先行上楼,压缩约一年时间。这个计划,让希望及早改善居住环境的公屋轮候人士,可选择提早上楼,入住这些公屋单位,有助缩短其轮候时间;

2. 更广泛运用市场力量,包括重启及优化私人参建模式,帮助兴建公营房屋,同时扩大“设计及建造”的采购模式;

3. 就精简和优化土地房屋供应相关的程序,提交法例修订草案,落实精简程序的目标;

4. 继续多管齐下整合土地,包括适当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土地。另外亦善用市场力量,促进私人土地持份者参与发展,加速和加大整体土地房屋的供应;

5. 在收地方面,协调各部门制定针对性措施,协助重置和合理补偿原土地使用人,包括寮屋住户、棕地营运者、和渔农户等,尽量减低对居住条件和经济生计的影响,并以此为契机支持行业升级转型;

6. 对公营房屋项目更广泛运用创新科技,例如“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和“建筑信息模拟”(BIM)等,缩短建筑时间。

(二)加强统筹,增建设力度

1. 加强统筹各政府部门的造地建屋的工作,可以显著缩短供应的时间。研究设立“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及“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由司级官员带领;

2. “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负责督导公营房屋兴建项目,在第六届政府上任百日内,提交初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的工作建议,包括“公屋提前上楼计划”、部门的分工协调方案、重启私人参建模式、压缩建筑设计、各种相关工程、验收等程序,目标是把部分的单位提早完成,以提升未来5年内的整体公营房屋的落成量;

3. “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负责统筹协调所有土地发展相关的政策局和部门,包括规划、地政、环境、交通、基建、社福配套等,监督各土地发展项目由规划到实施的发展,统筹整合审批流程;并制订政策方案以协助整合及释放私人土地的发展潜力。

(三)多元发展,拓居住空间

1. 透过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明日大屿计划等完善城市布局,研究有序推进填海造地工程,拓展香港未来发展和市民居住空间;

2. 全面审视现时占地逾一万六千公顷的“绿化地带”以及占地约一千六百公顷的“棕地”,积极探讨包括用作安老院舍、住宅等不同发展的可行方案;

3. 增加并加快出租公屋单位的同时,积极提升整体公营房屋体系不同类型的单位的供应,包括绿置居、居屋、港人首置盘,并扩大“白居二”的名额,让更多合资格人士,包括中产专业人士、青年人,能置业安居,建立房屋阶梯。

(四)基建先行,创发展容量

1. 加快研究、审视和推进已公布的重要铁路项目,例如北环线,提升发展容量,利民便民;

2. 继续就香港整体长远发展的需要,探讨铁路及主要干道基建的布局,展开研究和咨询工作;研究加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与深圳更多的互联互通,促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3)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创造持续发展空间

理念:

香港在金融市场、经济贸易、法律制度、专业人才等方面高度国际化,一直是香港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之一。未来的香港面对外部环境变化,需紧贴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持续提升多元、包容、开放的国际城市形象,发掘更多国际脉络资源,完善自由、透明、法治的营商环境,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全力巩固提升竞争力。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展四大固有优势产业(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也首次加入提升、建设、发展四个新兴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共合称“八大中心”)。香港要发挥好“八大中心”的角色,以创新驱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主动发掘大湾区的机遇,并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做好国家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桥梁。

特区政府要达到以上目的,必须采取主动积极、进取有为的态度,促进经济增长,以具战略性的目光进行长远规划,为市场创造容量,加强基础建设,主动向外吸引投资,吸收及挽留海内外的人才,创造出更多元、更高质素就业机会,让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搭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实现个人理想,共享经济成果。

六大核心政策:

(一)巩固金融中心,提升核心优势

1. 用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下绐予香港的独有功能定位,包括巩固并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业务;

2. 吸引全球优质的企业到香港交易所上市,检视上市规则,吸引更多先进技术且具规模的科技企业,丰富投资者的选择;

3. 支持香港债券、外汇、和其他金融资产市场进一步发展,加深香港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4. 深化并扩大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尽快落实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的“ETF通”,探索纳入更多金融产品及优化机制,也更好利用香港作为海外资金进入内地投资市场的桥头堡;

5. 发展金融科技,结合实体经济的数码化发展,推动金融机构与初创企业合作,开发更多便利市民的金融科技方案;推进探索“央行数码货币”(CBDC)零售层面的应用场景,和跨境机构使用的“多边央行数码货币桥”(mBridge);

6. 推进绿色金融和ESG(环境、社会、管治)金融,发展香港成为重要区域碳交易中心,促进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7. 持续发展香港成为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的资产管理业务;

8. 抓紧大湾区建设带来的金融发展机遇,与湾区各城市合力通过互联互通扩大金融市场的规模;

9. 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和工具,扩大人民币计价产品体系,完善相关风险管理工具,研究企业财资跨境资金池的可行性,进一步巩固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二)发展创科中心,带动经济转型

1. 积极发展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构建国际科研之都,带动政府、业界、学术界和研发界的跨领域和地域合作;

2. 加快推展智慧城市,促进社会广泛应用数码科技,推动政府运作高度数码化,优化公共服务;积极推动数码基建建设,提升市民生活质素;推动各行业的升级转型,促进经济增长;

3. 积极拓展政府创科政策,包括:加大政府对创科成果的采购、开放政府数据、促进法例法规与时并进、活用创投资金、理顺科研拨款、汇聚创科人才、推进科研基建、营造科普教育和氛围等;

4. 提升整体科研生态圈,吸引内地及国际大型企业在港设立研发及高端生产基地,善用香港在大湾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型科研平台;创造更多科研职位,整体提供更多博士后研究员和科研人才的发展路径,增大力度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汇聚香港,与本地科研人员共同解决尖端科研难题;

5. 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品化,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带动大幅提升私人企业在港的科研资金投入,发展高增值的制造业,推动香港再工业化进程,让经济结构更多元化、分配更合理、发展更可持续,让各行各业都能善用科技,增加国际竞争力;

6. 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推动香港和周边城市全条产业链的互补和结合,同时将河套打造成深港科技深度合作区,配合北部都会区的整体发展。

(三)开发北部都会,激活发展引擎

1. 设立“北部都会区”发展统筹部门,推展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强与内地的联系和互动,就土地规划、经济发展、产业策略、房屋建设、基建连接等作统筹落实,在北部都会区发展创新产业,吸引优秀人才及资金,全力建设宜居、宜业、高生活质素的都会区,打造未来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2. 开展和细化北部都会区的空间规划、创新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社区营造规划、生态保育规划和融入湾区规划,同时研究公私营合作开发和融资方案;

3. 理顺过去在北部都会区范围内,已经开展的规划和建设,整合北部都会区的整体规划,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订立时间表和路线图,分阶段推进和落实;

4. 以北部都会区作纽带,共建高质湾区,开拓及带动多元经济:

a.积极参与大湾区发展,透过继续协商,落实更多便利措施,增加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等;

b.按《十四五规划纲要》,积极参与及推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如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的建设;

c.全速落实河套区“一区两园”和继续细化相关的“联合政策包”,重点推进“联合政策包”关于便利人才、科研样本和数据往来、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同时加快建设港方的河套,方便两个园区的通行;

d.积极支援本地青年在大湾区的学业和就业、初创和中小企业在大湾区发展。

(四)塑造文化之都,推动创意经济

1. 在政府架构层面加强对文体旅游的总体统筹,制定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综合发展艺术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创造软实力和“香港品牌”,加快发展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地位,让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的新引擎;

2. 把握国际趋势,调拨资源让文化及创意产业界应用数码科技,并建立基础设施支援,例如,“文化IP”(文化知识产权)数码平台、东九龙文化中心艺术科技测试和实验场所,为年轻人开拓新出路及就业机会,让有志者发挥所长,释放创意;

3. 重视艺术文化的社会价值,加强公私营合作,制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发挥协作潜能;

4. 打造西九龙文化区成大湾区文化枢纽,带动香港成为国家级文物及艺术品全国首选的展出地、全国首选的表演艺术文化旅游中心;

5. 加强香港体育的普及化、盛事化、精英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

6. 协调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包括发展多元旅游,完善和增加不同种类的旅游景点;发展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历史文物旅游等;支持各类型节日盛事,包括国际体育、艺术、表演等。

(五)把握法治优势,强化法律服务

1. 维护司法独立,全力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服务,支持司法机构优化编制安排、加强设施基建、强化科技运用等,提升司法效率,推广法治教育;

2. 提升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地位:

a.善用“一国两制”优势及香港普通法法律资源,把握“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政策机遇,加强粤港澳法律及争议解决的联动协作;

b.发展知识产权、海事等法律及争议解决的高端服务,和网上争议解决平台;

c.引进更多国际争议解决机构落户香港,建设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培训基地。

(六)发挥香港所长,多元自由发展

1. 强化及协同政府负责对外推广及招商引资的机构,建立资源更充足、策略更进取的对外推广及吸引投资的官方体系,积极强化与内地、亚洲及海外的经贸往来,为疫后重振香港国际地位及声誉做好准备;

2. 加快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争取在CEPA框架下为在港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创造更有利条件,为金融、国际贸易、专业及法律服务业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进一步提升香港航空物流枢纽地位,及发挥香港航运中心作用,大力发展高增值航运物流业;

4. 延长“会议展览业资助计划”(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Subsidy Scheme)的申请期限,并扩大范围以涵盖更多相关的项目,包括数码宣传及制作等元素,继续支援香港中小企透过贸易展览会联系国际买家;

5. 协助中小企推广和拓展业务,包括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EMF)和“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

4)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

理念:

市民的福祉是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

政府施政要以民为本,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发达、并重视公平和关爱的社会,有足够的条件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让市民装备自己、贡献社会并分享发展成果。

教育制度要有助学生选择路向、扩阔视野,及多方面提升青年人的技能水平,促使市民绽放个人发展潜力;社福制度要照顾社会的弱势社群,多管齐下在职场及社区提供保障;医疗制度要善用社区资源,提供及时、可负担和便捷的综合服务,照顾市民身心健康,尤其是长者。不同制度的互相配合,建构有利环境,使市民获得保障,同时提升个人能力,发挥所长。

四大核心政策:

(一)优化医疗护理系统

1. 医院管理局总结第五波疫情的经验,检视和优化应急机制,提升安全系数,更好管理风险和提升应变能力;

2. 支持医院管理局扩展、增加医护人手、提升住院医疗服务、扩大离院后的综合支援,及应用更多创新科技和遥距医疗等服务;

3. 积极推展基层医疗系统建设,提升社区生活健康和保健,预防、筛查及管理慢性病,提供社区照顾的医疗服务,推进和优化地区康健中心;而且,透过更多公私营合作,善用社区服务提供者的网络;

4. 加强地区精神健康服务,善用社区的资源,提供多元化服务,通过跨专业服务团队包括精神科专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工等,照顾不同社会群组的需要,提升社会精神健康水平;

5. 研究进一步促成中医在预防、治疗到复康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加大推展公立医院中西医协作诊断治疗,增加参与医院的数目和选定疾病范畴。

(二)关怀安老助弱解困

1. 推行解决跨代贫穷的试验计划,设定范围和计划内容,扶持居住在“㓥房”的贫穷家庭儿童,目标是促进官商民合作,发动社会一同扶持其生活、学习、个人发展等需要;

2. 总结在第五波疫情下,长者及残疾人士院舍成为灾区的伤痛经历,推动提升院舍环境、标准和供应方案,例如研究利用绿化地带,提供土地兴建更多长者院舍,同时检讨人手不足的问题,改善照顾员工和长者的比例;

3. 落实合并普通和高额长者生活津贴,划一采用普通津贴较宽松的资格限制,而合资格的长者将领取高额津贴,提升退休生活保障;

4. 增加现时的长者社区支援服务,完成照顾者支援研究,优化“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促进居家安老;

5. 巩固家庭功能,支持家庭议会的工作,包括鼓励更多雇主实施家庭友善措施,提倡重视家庭的推广活动等;

6. 优化和增加课余托管服务和日间幼儿中心的服务,支援在职妇女;

7. 关顾劳工,大力发展多元经济,创造更多优质就业职位,同时加快土地开拓积极兴建房屋,以改善劳工待遇和居住质素;

8. 加强劳工职业安全的保障,检讨和修订《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9. 进一步检讨外判制度,改善外判承办商雇员的待遇;

10. 提升数码科技在社会福利服务的应用,促进社会服务现代化,提升服务质素和效率,例如推动乐龄科技在社区更广泛的应用。

(三)创造青年上流机遇

1. 制订整体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发展蓝图,为青年健康成长和多元发展,设定不同政策目标,协力帮助青年向上流;

2. 为青年提供更多不同类型和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就业机会、创业支援等,提升青年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3. 培育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专业技能、积极终身学习的新一代;

4. 积极吸纳青年加入各类政府法定机构、咨询架构,为参与社会事务提供平台;

5. 增加青年在国际和内地的实习活动,安排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并积极支援本地青年到内地的就业和创业的发展,加深他们对相关学科和专业领域在内地的发展,和对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双创基地及内地相关双创政策的认识。

(四)优化教育装备未来

1. 加强教师专业操守和培训,表扬才德兼备的教师,完善老师的专业发展;

2. 推动终身学习文化,让市民可不断装备自己,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应对新科技带来的新挑战;

3. 推广职业专才教育,继续发展跟传统学术教育双轨并行的进阶路径;

4. 积极应用数码科技,同时推动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的普及化,倡导全民创科思维;

5. 促使院校课程切合未来社会所需,重点培养支撑发展“八大中心”所需的人才,促进社会各行各业和学界的衔接,也推动更多的在职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6. 在保持和发展香港教育的国际水平的同时,开拓大湾区的机遇;

7. 促进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在幼儿教育的参与,推动“正向家长运动”,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的生涯规划教育;

8. 充实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

结语

我参选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是本着对国家忠诚、对香港热爱、对市民负责的信念;而支持我去担负起这个重大使命,则是我对香港的信心。我深信,香港经历了过去三年的众多困难后,可以奋发自强,重新出发,变得更有活力、更加团结、更具竞争力,香港会是一个安宁稳定、多元包容、充满希望的地方,市民可安居乐业,实现理想。

香港要达成再上更高台阶这个目标,政府要凝聚力量,与社会各界及市民携手合作,团结一致,为香港共同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我承诺,若成功当选,我会努力建立一个有承担、具团队精神、能解决问题的政府,秉持“以结果为目标”的原则,务实施政,以民为本,惠及社会各阶层。我会以诚恳的态度,多沟通、多聆听、凝聚共识,带领香港再腾飞。

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砥砺前行,香港定能在“一国两制”下,全面发挥独特优势,再开新篇!


2022-5-9点击数/观注度 1722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